龙顺成 编辑

中华老字号

龙顺成龙顺成

龙顺成是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百年老字号,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862年(清同治年间)。五十年代末,在合并北京所有硬木家具生产厂家,集北方明清家具各流派之大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清宫造办处所作家具为代表的"京作"这一独特的宫廷家具特色。

2023年11月8日,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确定了复核结果,并予公布,龙顺成入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龙顺成

所属行业:家具

所属公司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

所在地:北京

发展历程

编辑

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于新式家具出现,生意下降。1956年,参加了公私合营,与兴隆桌椅铺、同兴和硬木家具店等三十五家并了厂,称龙顺成桌椅铺。1963年龙顺成厂址迁到永定门外大街路东,集中力量生产“京作”硬木家具,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深受欢迎。龙顺成已改称北京硬木家具厂。

清末民初,在北京城东南角的龙须沟、金鱼池附近的晓市大街(又称东大市),是北京有名的夜市。在晓市附近有一座供奉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的庙宇,香火甚盛,人称鲁班馆。其周围几条胡同里,有大大小小三十五家木器作坊和店铺,集中了北京大批木匠师傅。其中有许多能工巧匠,是"清宫造办处"走向衰退后,流散于民间的工匠师傅。他们擅做各式各样的硬木家具,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家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乾隆在位的60年,既是清帝国的盛世,又是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宫造办处也进入停滞阶段,继而走下坡路:造办处的活计日渐减少,并走向衰退,从此许多工匠流落于民间,一部分便聚集在东晓市一带。流落到此的"造办处"王木匠,约在清同治初年(公元一八六二年),在东大市路南同兴和硬木桌椅铺东开办了一个小作坊,取名龙顺,不但为宫廷继续制作、修理硬木家具,还将宫廷风格的硬木家具融于民间,开榆木擦漆家具之先河。后吸收、傅两家入股,改"龙顺"为"龙顺成"。

从清末直至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前夕,"龙顺成"的榆木擦漆桌椅风行数十年不衰,为这一时期享誉京城的名品。旧北京一般中产人家的摆设、闺女出嫁的嫁妆、饭店用的桌椅,都以"龙顺成"的产品为荣。当时木器产品虽无商标,但"龙顺成"的产品都有自己的标记,在木器白茬制成后,将"龙顺成"字样刻在家具的腿部明显之处,将制作者的姓名或代号记在暗处,敷上漆皮,永不脱落。有这样的标记表示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以提高信誉,同时也可以在发现质量问题时查出制作者姓名。据说有一次前门外一家饭馆的顾客因争执而起殴斗,平息后摔坏了不少桌椅,惟独标有"龙顺成"字号的桌凳,除油漆有些碰损外,结构完好无损。"龙顺成"桌椅柜箱铺是清末以来北京最为有名的木器店铺,因其较为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为"龙顺成"赢得了桌椅"百年牢"的声誉。

五十年代末,北京家具行业有三十五家硬木家具作坊,其中有早在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六年)开业,原制做马鞍的"同兴和"、有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开业,以生产仿明家具著称的"义盛和"、专仿制清代乾隆做工紫檀家具的"兴隆号",还有"义成"、"东升永"等专制仿明家具的字号,以及"元丰成"、"宋福禄"等各有特色的流派,这些店铺于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一日合并,保留了"龙顺成"的老字号,称为"龙顺成木器厂"。二十世纪的文革期间叫"中式硬木家具厂","龙顺成"字号没再用,但商标一直在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由于和中式修理厂合并,更名为"中式家具厂",1993年,"龙顺成"这个老字号重新恢复,全称叫"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

"龙顺成"在百年的风雨历程中,继承和发展着民族文化,去创新、去开拓、去维系,使未来与历史在家具发展的历程中包容与默契。在百年的积累中,龙顺成拥有了诸多藏品,形成了修复古旧文物家具的专门技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以陈书考、李永芳为代表,穷其大半生,在硬木家具中延续人生的价值,赋予硬木家具以人类的灵性。

文化

编辑

龙顺成龙顺成

“龙顺成”由中国文物专家、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题写,王世襄号畅安,北京人,尤在明清家具鉴赏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

“京作”家具的产生与发展跟“京味”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京味”文化与“京作”家具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同为老北京的文化精华。 2001年起龙顺成每年举行“京味文化节”以挖掘整理“京味”艺人濒临失传的绝活绝艺,内容涉及北京的工艺,北京的民俗文化,北京的工匠文化,包括北京的京味书画,还有京味大鼓曲艺。

龙顺成京作博物馆

“龙顺成”把“京味文化”与“京作”家具发扬光大为己任,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经营企业相结合。2003年成功的将"鲁班祠碑"请进"龙顺成",并且在首届中国传统家具博览会上成功的举办了“鲁班文化”展,赢得了广大顾客与专家的好评。此外龙顺成 成功的举行“龙顺成杯蟋蟀大赛”和“明清家具摄影展”致力于发扬光大“京味文化”,形成了以文化促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概况

编辑

龙顺成龙顺成

龙顺成 位于永定门外大街路东。开业于清光绪初年,原址在前门外大市路南,是京城内专门经营桌椅柜箱的木器店。创办人姓王,约在清同治初年在大市路南同兴和硬木桌椅铺东边开办了一个小木材厂,承包房屋建筑中的木工活。不久,他改做桌椅经营,取名龙顺。几年后,因与他人合股经营,遂将字号改称龙顺成。主要制作和经营八仙桌、六仙桌、二屉桌、架几案、条案、厨柜、钱柜、立柜、连三、方凳、条凳、官帽椅子、罗圈椅子、箱子等硬木家具,生意兴旺。榆木擦漆产品十分著名。龙顺成木器重视质量、主张信誉至上,一漆三油(即上漆前先上一道桐油,使之渗入木中,经一个月左右风干,再上三道漆),从不偷工减料。龙顺成为取信顾客,在每件木器上都写有“龙顺成”三字,用漆涂好,以为标记。

中国家具

编辑

龙顺成龙顺成

龙顺成是硬木家具“京作”的代表,龙顺成的发展一直以文化来依托。因为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造就和发展了中国家具,尤其是经宋、元以后发展起来的明清家具,达到了中国家具艺术的巅峰。北京这一有着3000年建城史和850年建都史的中国及东方几千年古老文化浓缩和典型代表,孕育产生了“京作”家具。北京文化以潜移默化、水滴石穿之功效映射于家具之中,伴随着筒子河,四合院繁衍生长,日久天长,形成了“京作”家具特有流派与风格。

古旧家具

编辑

为使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得以发挥,龙顺成设有古旧家具经营部、古旧家具修复中心。龙顺成的古旧家具修复中心(业内称"旧活"),还古旧家具以原貌,而不是粉饰与做作。"旧活"挽救了许多濒于散乱的罕见珍品,使之重放光彩。

旅游

编辑

龙顺成龙顺成

2000年,“龙顺成”成立了旅游办,开发筹备龙顺成旅游定点单位,3月20日,市旅游办、区旅游办的领导来到龙顺成,举办挂牌仪式。龙顺成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开办旅游的硬木家具厂,与各大旅行社签定协议,介绍“龙顺成”老字号,使更多的旅游团队在境外就知道中国首都有一个生产仿明清家具传统工艺的厂家——百年老字号“龙顺成”。经过不懈努力,已接团百余个,上千人次,成功塑造了一个传统老字号的形象。

2001年,“龙顺成”院里成立了一个龙顺成文化茶社,又名五味斋,集家具、绘画、戏曲、文学、鸣虫为一体。龙顺成这样做是想给京味文化搭台唱戏,并不是把眼光拘泥于京作家具上,而是更多地宣传京味文化。2002年2月19日至26日,第一届龙顺成京味文化节开幕,一百多位民间手工艺家,戏曲和曲艺票友、作家等聚拢于此,共同交流探讨,弘扬京味文化。

地理位置

编辑

乘车路线:2路,17路,百利宝101路,729路,707路,826路,859路,沙子口下车,往北走200米路东

神秘国宝

编辑

龙顺成找回40年前神秘国宝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厂长寇颖跃(左)与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种桂友师傅一道,展示龙顺成制作的天安门城楼电视柜内部构造。

“经过40年的风风雨雨而完好无损,足以见证龙顺成产品的品质和京作硬木工艺的魅力。”抚摸着曾在国庆20周年时在天安门城楼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看现场直播而置放电视机的特制电视柜,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把它当做国宝来珍藏,作为我们的镇厂之宝。

这是一件历经沧桑的历史证物——主体由稀有的黄花梨制成,造型是典型的明代家具线型,采用独特严密的榫卯结构,高1.26米、宽0.76米、厚0.45米,两扇门设计成270度开合,电视机放置架下面是独有的“梅花欢喜漫天雪”设计,用整块木头雕成的梅花枝叶和花朵均栩栩如生,衬布上仍依稀可见雪花的造型,背面还有“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制造”的招牌。

据龙顺成老艺人种桂友介绍,这个可以称为“国宝级”的黄花梨电视柜是1969年龙顺成硬木家具厂受命为国庆20周年天安门城楼上进行直播的电视专门制作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通过这个柜子承托的黑白电视观看群众游行欢庆的盛大场面。当时制作的同款电视柜共有5个,后来全部遗失在民间,这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回了其中的一个,更显得价值连城,意义重大。

这个电视柜找回颇有偶然性。在龙顺成干了40多年技师的种桂友一次和别人聊天时听说有人看到过这种电视柜,他便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这户收藏电视柜的人家,经多位当年参加研制的技师鉴定,确信它就是久违的“宝贝”。在种桂友的提议下,龙顺成决定重金“回购”。

“一件看似普通的电视柜,当年只是电视机的配角,如今却价值连城。它不仅是国庆20周年的见证物,是40年民间流失之后重见天日的纪念品,更是龙顺成精湛制作工艺的体现。”寇颖跃表示,这件天安门城楼电视柜的珍贵性是不可用金钱来衡量的,是当之无愧的“国宝”,龙顺成将把它长期收藏。

荣誉

编辑

2023年11月8日,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确定了复核结果,并予公布,龙顺成入选。

下一篇 天蕙斋

上一篇 张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