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杨修 编辑

1988年上海京剧院京剧作品

曹操与杨修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是上海京剧院制作的历史类京剧剧目,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该剧目讲述了赤壁之战后,汉相曹操力图东山再起。他求贤若渴,以名士杨修为曹操赏识重用,最终却因无法携手共事而酿成的悲剧故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曹操与杨修

类型:历史京剧剧目

创作单位:上海京剧院

导演:马科

编剧:陈亚

主要角色:曹操、杨修

剧情简介

编辑
赤壁之战后,汉相曹操败而不馁,力图东山再起,一统三国割据的局面。他求贤若渴,甚至发布《求贤勿拘品行令》广罗人才,以名士杨修为曹操赏识重用,并且政绩斐然。然而,却酿成了一出悲剧。

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纠葛。

杨修终于被杀了。曹操多么不想杀他,又不得不杀他;杨修多么不想得罪曹操,却又屡屡得罪了曹操。两个卓绝的英才,两个高傲的灵魂,在无情的撞击中,一个过早地陨落了,一个也陷入痛苦和绝望 。

《曹操与杨修》《曹操与杨修》

作品选段

编辑

选段:《马到临崖收缰晚》

剧中人:曹操、倩娘

曹操:

【散板】唉!马到临崖收缰晚,进退维谷好为难。

【碰板】牵玉手,睹芳容,可怜贤妻懵懂人!我在灵堂方入梦,你不该把我的好梦惊。我在梦中杀了孔闻岱,文官武将尽知情,倘若容你安然去,我枉杀无辜担罪名。不舍贤妻难服众,欲舍贤妻我怎能?事到其间乱方寸,杨修陷我两难人。

倩娘:

【二黄摇板】曹丞相握重兵天下纵横,难道说,保一亲人都不能?

曹操:

【二黄原板】我的贤妻呀!汉祚衰群雄起狼烟滚滚,锦江山飘血腥遍野尸横,只杀得赤地千里鸡犬殆尽,只杀得众百姓九死一生,献帝初天下人丁五千万,杀到今余下七百万民。儿郎铠甲生虮虱,思之断肠复断魂,曹孟德志在安天下,赤壁折了百万兵,求贤纳士重振奋,误杀了孔闻岱大错铸成,怕只怕天下贤士心寒透,我宏图大业化灰尘,化灰尘!

倩娘:

【二黄摇板】相爷一拜如山重,拜得倩娘梦魂惊,为妻一死不要紧,怎忍心白发人反送了黑发人的身?

曹操:

流泪眼观流泪眼。

倩娘:

断肠人对断肠人。

曹操、倩娘(同唱):

贤妻呀!/相爷呀!

曹操:

有朝一日狼烟尽,我为你造一座烈女碑亭。夫妻到此悲难忍,英雄泪沾透了翠袖红巾 。

创作人员

编辑

主创人员

职位

人员

职位

人员

总导演

马科

编剧

陈亚先

导演

马科、贺梦梨、宋宝琴

唱腔设计

高一鸣

作曲

曾加庆

唱腔配器

龚国泰

打击乐设计

朱雷、焦宝宏、黄世荣

布景设计

徐福德、张惠康、明耀

灯光设计

王念章、应日隆、徐平平

服装造型设计

孙耀生、戴秀玲

配器、乐队指挥

龚国泰

鼓师

焦宝宏、朱雷、刘磊

琴师

尤继舜、陈正伟、陈平一

舞台监督

赵磊、周春

剧务

朱忠勇、李笑阳

字幕

周贝来

表演人员

剧中人

扮演者

剧中人

扮演者

曹操

尚长荣

杨修

何澍言兴朋关栋天

倩娘

夏慧华、陈朝红

鹿鸣女

赵群熊明霞郭睿玥

招贤者

萧润年白涛严庆谷

公孙涵

殷玉忠

蒋干

奚培民

孔闻岱

李达成

西蜀米商

殷玉忠

匈奴米商

严庆谷

东吴米商

奚培民

夏侯惇

陈宇

曹洪

陈明

张辽

刘长

许禇

朱忠勇

僮儿

孙贺先

李典

顾典剧

乐进

杨楠

张郃

周春光

徐晃

许锦根

(主创人员参考资料来 . )

角色人物

编辑

剧中人

角色行当

角色介绍

曹操

花脸

东汉丞相,赤壁之战后,他败而不馁,力图东山再起,一统三国割据的局面。他求贤若渴,广罗人才,以名士杨修为其赏识重用,但因无法携手共事,曹操纵然有多么不想杀他,又不得不杀他,最终陷入痛苦和绝望之中。

杨修

老生

一代名士,是个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有着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也正因如此使他使无法与曹操携手共事。杨修不想得罪曹操,却又屡屡得罪了曹操,最终被曹操所杀,在无情的撞击中过早陨落 。

戏曲表现

编辑

唱腔设计

演出海报

《曹操与杨修》的唱腔设计由高一鸣担任。全剧曹操的第一段唱段为《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原词。这是曹操在全剧之中的第一个唱词形象,因为作者引用的是曹操原词,经过再三思考,将曹操所作的这段原词,以重复的手段,反复唱了一遍半,并糅进了曹操的主题音乐及弹唱元素,构成了传统花脸唱腔中罕见的唱段。

全剧曹操最为重要的唱段在第四场,曹操误杀孔闻岱,杨修不满曹操的掩饰,两人心存间隙,曹操此刻的心情极其复杂,为了更好地揭示剧中人物的特定情绪,经过导演的审定后,编出了“求才难,才难求”的唱段,谱写成【反二黄慢板】的板式。在曹操与倩娘的对唱环节中,采用【二黄】接【反二黄】的方法,男声用正【二黄】,女声用【反二黄】,通过两者有机结合,解决统一调门的矛盾。同时,在对唱的高潮处,采用了快节奏的二黄板式,而倩娘接唱则以四句无伴奏的清唱,并结合幕后伴唱的方式,以此来表达人物绝望、凄切的情感。

作为曹操对立面的杨修性格清高、而又咄咄逼人,高一鸣觉得细腻、婉转、起伏有致的言派唱腔适合表现杨修的人物气质和内心世界,因此杨修的唱段以此为基调,通过有机地取舍来完成杨修的音乐形象。如杨修第一场出场所唱【摇板】第一句“半壶酒一囊书飘零四方”,借鉴了【宽板】的形式,以突出杨修之飘逸和洒脱的性格 。

音乐表现

主创人员认为《曹操与杨修》应是凝重的风格、典雅的音乐基调。因此,在乐队编制上加入古琴,以增添古朴的韵味,同时,还选用了筝、笙、箫、琵琶、二胡等乐器,以突出民族风格。同时,该剧以胡笳十八拍中的第七拍为基调,进行加工和扩展作为主题音乐。如倩娘“杨修进京兮,已然半载”的一段唱,即是以此主题音乐为基础发展而成。为缓冲观众的情绪,《曹操与杨修》中作了不少调色,如第三场东吴、西蜀、匈奴商人的唱腔中,运用了符合人物地域身份的评弹、川剧和新疆民歌的旋律 。

舞美设计

《曹操与杨修》的舞美设计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①二道幕前的表演区;②二道幕后至挡灯片前的舞台主表演区;③挡灯片后至背景天幕的第二表演区。

第一部分,以斑驳凹凸的古城墙制成台框,二道幕绘以历经风雨侵蚀后的二龙戏珠,图案采自清故宫的九龙壁。

第二部分,背景以不同的象征性的画面交代不同的场景,配以其他不同的硬片,大道具,通过前后呼应,虚实结合的变化,以及色彩上明暗交替,冷暖对比的艺术手法,从而化成的形象的语言,来揭示和烘托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寓意中华疆土大一统的那轮夸张了的圆月,第一场为暖色,而最后一场则冷色,四周配以层层叠叠、纠缠不清、网状的树叉,揭示曹操对心目中的贤才杨修。又如第一场的背景以蓝色冷调为主,以烘托渲染曹操兵败赤壁后急于求贤的心理。第二场,曹操生疑,错杀了杨修举荐的孔文岱,压抑气氛,则相应变化为橙色。到第三场,地点为仓曹主薄的后花园,色调骤然明亮,以此来显示杨修身受重用,踌躇满志的心情。

在主表演区中,除规定情景所必备的布景道具外,并不设置其他物件,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安置了两类平台。第一类平台,以供导演让角色作垂直的空间调度,如首尾两场的墓穴和断头台,导演可将剧中人调度至平台最高处。第二类平台,以若干道具配以一小块布景片,组成一个表演支点,从而形成一个观众的视觉中心。

第三部分,是对舞台空间缺乏层次感的拓展,为此取消了挡灯片,以突破舞台空间,增强舞台纵深感。为解决天幕投像问题,采取了立体图画反投的方式。

如首尾两场的背景,将玻璃纱绘制的古木枝体剪贴在一道黑纱之上,叠映于塑料天幕上以透明油墨绘成的树杈躯杆间,加以光源,返照出虚实相间,纵横交错,纠缠不清的视觉效果。又如第六场雪野行军,背景上重叠起伏似浪卷涛涌的逶迤蜀山,由四层不同透明度的不同材料有机剪叠相接而成。在此大背景前,放下一道黑纱幕,演员便在黑纱和背景间距中,策马疾驰,做迎雪踏冰的行军舞蹈 。

获奖记录

编辑

时间

颁奖方

奖项

获奖方

备注

1989年2月

中国戏曲学会

中国戏曲学会奖(金盾奖)

《曹操与杨修》

获奖

1990年

上海文化艺术节

优秀成果奖

1991年

上海文学艺术奖

优秀成果奖

1993年

首届宝钢高雅艺术奖

1995年11月

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程长庚金奖

1997年4月

宝钢高雅艺术·精品奖

1998年12月

文化部京剧新剧目汇演

优秀新剧目奖

2002年

中国音像协会

首届中国唱片金碟奖

剧目赏析

编辑

演出剧照

《曹操与杨修》成功塑造了东汉时代的两位历史人物:曹操与杨修,着力表现他们“斩不断、理还乱”的特殊人物关系,刻意聚焦人性的真与人性的劣根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矛盾纠葛,侧重展示人性深度和复杂多面的特质,为观众提供广阔、深邃的思考空间,彰显出鲜明的历史关照和现实意义,在艺术上极具京剧形式美和艺术美。

在创作上,该剧突破了过往历史题材中所谓影射、比赋之类违反文艺创作规律的公式化、概念化做法。尊重历史事实,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深度揭示人物心灵特质与命运状态,执守“戏剧艺术本质上是人性的艺术”的创作宗旨。同时,选择京剧艺术形式来表现三国故事中两位历史人物,描写他们的传奇故事,该是有眼光、有谋略、有魄力的。

在具体的人物刻画中,作者遵循“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的创作初衷,紧紧把握历史事件中人物性格的总基调与特征,坚持实事求是,不拔高、不抹黑,注重真实性、有限性,特别是心灵性的精细描写,在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曹操与杨修的既伟大又卑微的两面品性被突现与活画了出来 (《大舞台》评)。

下一篇 中国戏曲学会

上一篇 上海越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