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奚派 编辑
奚啸伯的奚派艺术,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即与马连良的马派,谭富英的谭派,鼎足而立,传有“马跳檀溪”(檀指谭、溪指奚)的佳话。到了四十年代中期,杨宝森的杨派,崛起树帜,马、谭、奚、杨,成为各有特色的四个老生流派。
创始人
奚派的创始人是奚啸伯(1910—1977年)先生。奚先生既无在科班学艺的经历,又无梨园世家的家庭背景,纯粹是票友出身,一定意义上的自学成才。在奚先生的成长过程中,实现了四次跨越:由业余而专业,此其一也;由一般演员上升为能与梅兰芳先生配戏的全国知名的优秀演员,此其二也;又由搭班而挑班,成为自将一军的奚老板,此其三也;然后更超越若干艺术上的竞争者,被观众授以“四大须生”之一的桂冠,此其四也。在那名角如林的年代,完成这四个跨越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一股坚忍不拔的苦斗精神是不可想像的。
唱工做工老生
奚派
京剧老生这个行当向有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的分别。而一般票友多是唱而不做,甚至有的名票虽然唱得好,而身段动作不行。奚先生却从一开始即立志高远,取法乎上。他不满足于只做个京剧歌唱家,而是在做工上也刻苦磨炼,并终于达到了唱做兼优的水准。在他的拿手戏中,不仅有《碰碑》《哭灵牌》等唱工戏,而且有《乌龙院》《十道本》《南天门》《四进士》《范进中举》等做工戏或唱做并重的戏,除靠把戏非其所长以外,其戏路是很宽广的。作为票友出身的演员能达到这一境界,真是太难能可贵了。所以能如此,与奚先生山后练鞭、自觉用功是分不开的。记得欧阳中石先生在文章中介绍过,奚先生二十来岁时每天在家里穿上褶子、靴子、勒上头、戴上髯口,而且待人接物、写字或做其它什么事时都不卸装,久之习以为常。这种练法他坚持了一两年时间,使得他在舞台上无论使什么身段动作都显得流畅自然。唱工
奚啸伯
谈到京剧的唱工,京剧讲究的是“以字行腔”、“字正则腔圆”。不过京剧字音不等于普通话读音,它是广泛的不同地域读音的奇妙综合。这样,在咬字读音的问题上就留给了每个演唱者一个选择的空间。譬如在京剧中阳平字既可读北京音的阳平,也可根据“湖广音”读成仄声。上声字既可读北京音的上声,也可向上滑着读成平声。有的上口字有时也可不上口而读其本音。然而怎么选择,这其中就有学问了。有的演员不善选择,因而显得乏味。奚先生极为重视字韵,精于探索,精于选择,并有深厚的运用口劲的功力,所以才形成奚派的唱念独具清新之美和别致的韵味。譬如《哭灵牌》刘备所唱“过五关斩六将”的“斩”字和“你可算得盖世英豪”的“可”字,均为上声,奚先生即根据“上声滑”的唱法均以滑音唱成阳平。这样唱如书家的放笔一挥,极具酣畅明快而又适度之美感,而且这两个滑音用在这里与刘备忆起关羽的光荣业绩不禁产生自豪的感情也是合拍的。其实有的演员有时也用滑音唱上声字,但却往往滑而太过,使线条变形,不仅不美而且显得俗气。这就从反面看出奚先生的演唱功力确有过人之处。在奚派演唱中这种别具异彩的“字”是很多的,它们多有耐人寻味之处。艺术风格
奚派艺术具有“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是“洞箫之音,珠走玉盘”。我个人以为,所谓的洞箫之音,不应该是剧场里的游移缥缈的洞箫音乐,而是那古貌苍朴、清新自然的田园色彩。记得小时候,蝉鸣蝶舞的夏季,夜间风清月朗,星河依稀,农家人在房前屋后、田头阡尾乘凉小憩,皎洁的月光洒满了田园袤野,从田野的深处传来悠悠地箫音,那是田中农人吹奏的小曲。夜宁人静,万籁无声,美妙的洞箫乐曲传遍了家家户户,泉咽涧底,圆润苍凉,箫音随清风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如噫如咽,凄婉美韵,无以言表。几年以后,我第一次听到奚派名剧《白帝城》的唱段,田园洞箫的悠扬渺远竟与奚派的清新美韵不谋而合,那份情愫还印在心里,犹如乡音咏叹,震我心弦。奚派艺术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我想就是一种裂锦之音和淳朴之情融在一起的金声玉音,是在渐渐理解,细细品味后感觉到的沈浸醇郁、含英咀华的纯香韵味儿。这是我个人所能表达的,对心中久仪的奚派艺术的内心感受了
人物介绍
作为京剧奚派的开山鼻祖,他被誉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他所创立的奚派艺术,好比京剧艺苑中清雅瑰丽的奇葩,在京剧艺术长河中独放异彩。
京剧须生行名家迭出,良才辈续,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京剧行当之一。京剧界的“后四大须生”包括马(连良)派、谭(富英)派、杨(宝森)派、奚(啸伯)派四位大师。其中,奚派行事最为低调、唱腔也最难掌握。而且,奚啸伯是其中一位出身票友,自成一派的大师。
评论
有人说,回览奚啸伯先生的一生,恰巧应验了其名剧《范进中举》和《白帝城》中的两句著名唱词所描写的:一生流离,身居异地,命运多舛,晚景凄凉,细数来“点点泪珠往下抛”。这都是他一生生活和艺术的真实写照。旧时的梨园,艺人地位低贱,可出生在贵族家庭的奚先生,却深深爱上了京剧艺术。他六七岁时就开始跟着长辈四处看堂会,听戏楼。
家庭背景
奚先生出生在贵族之家,自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少年时期的古文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他今后分析戏词,理解人物、整理剧本打下深厚基础。除博览群书,少年时期的奚先生唱戏、背词、听唱片近乎到了痴迷程度。他12岁正式拜师,19岁“下海”后红极一时,曾与萧长华、郝寿臣、金少山、侯喜瑞、俞振飞,裘盛戎、侯玉兰等合作登台,相得益彰。奚啸伯先生以谭派为基础,以言、余二家为源流,旁涉高、马、麒之长,兼收梅、程、筱等各家名旦的表演风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创造出了“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京剧奚派表演艺术。
张建国
张建国: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院著名“奚派”老生演员。1958年6月生于河北省晋州市。1972年考入石家庄地区戏校,1975年12月毕业于石家庄地区戏校,分配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199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1993年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1996年新剧目调演“程长庚大奖”、1997央视春晚演唱、2002年梅花奖、2004年中国京剧节金奖等奖项。现为中国京剧院青年团主演,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张建国是一位文武兼备、唱念做打俱全的优秀演员,又是当今京剧舞台上奚派艺术的佼佼者。1984年他正式拜张荣培为师,并得到欧阳中石先生的指教,学习奚派艺术。在老师的严格认真地传授下,张建国刻苦学艺,经过多年舞台磨练,在演唱上掌握了奚派严谨工整、韵味浓郁、委婉流畅、行腔百转迂回的艺术特点,并发挥了他自己嗓音宽厚、圆润的特长,演唱腔圆韵足。1989年他只身闯上海,连唱三天一炮打红,被称为“小演员轰动大上海”。次年,随团赴沪公演,盛况空前。以后在天津、北京、哈尔滨、大连、青岛等地演出,均受到称赞。
张建国《坐楼杀惜》剧照
随后,1990年在上海第二届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大赛中,以传统名剧《打金砖》荣获白玉兰主角奖;1991年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荣获最佳表演奖;1993年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和《碰碑》荣获梅兰芳金奖。1996年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上演剧目有《白帝城》《范进中举》《杨家将》《失空斩》《上天台》《红鬃烈马》《将相和》《赵氏孤儿》《法门寺》《乌盆记》《珠帘寨》《击鼓骂曹》《打渔杀家》《四郎探母》《甘露寺》《白毛女》《油灯灯开花》《泸水彝山》等。杨志刚
杨志刚《法门寺》饰演赵廉
杨志刚是山东省京剧院主要演员,早年曾在现代京剧电影《红云岗》中饰演男主人公方铁军,颇受观众好评。1987年他拜奚派传人欧阳中石为师,潜心钻研奚派声腔艺术,认真探索奚派的发声吐字。他嗓音朗亮、扮相俊雅,舞台演出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划,演唱做戏力求声情并茂。80年代恢复演出传统剧目后,他曾经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多年同台献艺,足迹走遍全国各大城市,并赴新加坡、日本和台湾、香港等地巡回演出,深受观众喜爱。杨志刚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军强
张军强:男,京剧老生演员。1962年生于河北省固安县。幼工武生,9岁时进入了保定市戏校京剧科,调入河北省京剧团之后,开始专工老生。1991年,初出茅庐的张军强一炮走红,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次年又拜奚派高徒张荣培和欧阳中石先生为师,学习奚派剧目《白帝城》《范进中举》《击鼓骂曹》《李陵碑》《红鬃烈马》等剧目,成为奚派艺术第三代传人。他嗓音苍劲、圆润,文武兼备,艺术上很有潜力,通过二位老师的指导,他在唱法、表演上都能心领神会地表达奚派的神韵及艺术特色。1994年他一举荣获在天津举办的“汪、言、余、奚”京剧四大流派展演一等奖。近年来他在北京、天津、武汉等地演出,颇受观众喜欢。
2000年调入青岛市京剧院任主演,排演了《智取威虎山》《杨门女将》(前饰寇准,后饰采药老人)《杜鹃山》等剧,在各地巡回上演,引起观众强烈反响,并于年底《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以《范进中举》荣获最佳表演奖。后调入江苏省京剧院,曾在《空中剧院江苏行》活动中演出《辕门斩子》,在2005年底的纪念奚啸伯诞辰活动中演出《范进中举》《武家坡》等。
张军强扮演的刘备
2006年7月1日,调到重庆市京剧团,在新编历史京剧《大足》中担任领衔主演。张军强通过学习奚派艺术,对京剧有了更独到、更深层的把握和理解,他继承发扬了奚派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艺术表演风格。他的唱腔具有奚派“脑后音”响堂的特长,音色正、音量足,听后有余音绕梁之感,给观众以若即若离、似说如唱的风格。张军强演出的奚派代表剧目《范进中举》《白帝城》《李陵碑》《失空斩》《乌龙院》和主演的《大· 探·二》《打金砖》《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杨门女将》《八仙过海》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方志敏》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王小蝉
王小蝉
王小蝉:男,京剧老生。1988年入河北省艺校,1991年毕业,1999年拜奚派传人张荣培先生为师,主演剧目《四郎探母》《白帝城》《空城计》《上天台》《碰碑》《乌盆记》《珠帘寨》,新编神话剧《八仙过海》,现代京剧《沙家浜》等。具有奚派的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2001年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赏评比一等奖,2002年获河北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2003年在首届中国戏剧演唱“红梅”杯大赛获大奖。曾为河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现为湖北省京剧院老生演员。张建峰
张建锋
张建峰:男,汉族,1999年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毕业。曾先后从李宝章、张荣培、奚延宏等老师学艺。 1997年获得全国京剧大赛一等奖,同年荣获河北省京剧大赛一等奖。1998年荣获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1999年毕业后,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2000年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奚啸伯先生得意弟子欧阳中石先生为师。常演出剧目:《白帝城》《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碰碑》《三家店》等。李伯培
李伯培: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
原名李玉声。李伯培拜张荣培先生为师,而张荣培是奚啸伯的徒弟,他分别取师父和师爷的名字各一个字,文化大革命后正式改名李伯培。李伯培受到两位老先生的厚爱,改名以记之。后来的1957年整风运动 奚先生被打为右派。李伯培也成了被批斗的重点对象。有人曾劝他改名为“国培”,意为“国家培养”,但李伯培始终没有改,上千人的批斗会他曾经经历过好几回。由于李伯培受到过奚先生的真传,艺术上传承奚派的风格:委婉细腻、清新雅致。代表曲目有《失空斩》《白帝城》《杨家将》《范进中举》等。李伯培也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改进曲目《汉献帝》。在张建国等人成名之前对奚派艺术的传承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艺术上的成就也使得很多剧团都争抢这对夫妻,1977年,四人帮垮台不久,保定地区开放老戏,正缺少一个老生饰演林冲,当时的市委书记王凯亲自打电话到湖北孝感,硬是把两口子给调了过来。他们走后不久,孝感的京剧团就垮掉了。后来保定的京剧团散了。李伯培到了哈尔滨京剧院,1990年的时候到上海演出,第一出戏《汉献帝》反响热烈,观众为了看到第二天的《白帝城》,夜里都披着被子排队等票。这也让李伯培深受感激。以后的几年里,李伯培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各地。
赵建忠
赵建忠:河北省唯一的奚派传人,是两位教授级艺术家欧阳中石和张荣培培养出来的京剧奚派传人,在张建国、张军强、王小蝉等京剧奚派传人纷纷奔走外埠京剧院团之后,他仍秉持着坚定的信念,怀着美好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坚守在石家庄这片奚啸伯京剧大师曾经开拓的肥沃土壤里。
张建国说:“如今有很多知识分子对奚派艺术情有独钟。我作为他的传人,最仰慕先生的,就是他出身票友,却锐意奋进,最终开创出京剧奚派艺术的精神和魄力。”在京剧老生行流派中,谭派醇厚激荡,源于家学渊厚;余派清新俊雅,基于兼收并蓄;言派委婉细腻,出自性情高聪;马派飘逸潇洒,取于梨园沃土。唯奚啸伯先生虽然天资聪慧,却根基尚浅,他的家境“真贫”而“假贵”,这样的家庭背景,还独独爱上了京剧,他走的道路因此也更加曲折而艰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