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 编辑

北魏高平宣王

李顺(?~442年),字德正,赵郡平棘县(今河北省赵县)人。北魏大臣、藏书家,平棘令李系的儿子。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博涉经史,颇有才略。起家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太武帝在位,从征柔然,出谋划策,授后军将军,袭封平棘县子。参与消灭大夏,出使北12次,颇有功勋,历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四部尚书,累迁凉州刺史,赐爵高平郡公,不睦于司徒崔浩

太平真君三年,受到司徒崔浩诬告,坐罪赐死。凭借儿子李敷得宠于献文帝、李弈有宠于文明太后,获赠侍中、镇西大将军、太尉公、高平王,谥号为宣。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李顺

字:德正

所处时代:北魏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赵郡平棘

逝世日期:442年

人物生平

编辑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县人。他的父亲李系,是慕容垂的员外散骑侍郎、东武城县令,因治理政事有能力而闻名。北魏道武帝平定中原以后,任命李系为平棘县令。李系年老,死于家中。道武帝追封他为宁朔将军、赵郡太守、平棘男。

李顺广泛地涉猎经史,颇有才能与谋略,知名于世。神瑞年间,李顺任中书博士,转任中书侍郎。始光初年(424年),李顺跟从北魏太武帝征伐蠕蠕。以筹划谋略之功,官拜后军将军,仍赐爵为平棘子,加授奋威将军。

北魏太武帝准备征讨赫连昌,对崔浩说:“朕前次北征蠕蠕,李顺多次出谋献策,确实符合经略大谋,现在朕想让他总领前锋人马,你以为如何?”崔浩回答说:“李顺足智多谋,处事周密,实在像陛下所说的那样。但臣与他有婚姻之亲,对他的行为有较深的了解,他性情果断不慎于进退,不能委以特别的任务。”太武帝就没有这样做。当初崔浩的弟弟娶李顺的妹妹为妻,又让其弟的儿子娶了李顺之女,虽然两人是亲家,但崔浩颇为轻视李顺,李顺又不服崔浩。从此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所以崔浩在太武帝面前诋毁他。

魏军进至统万城,大败赫连昌,李顺谋略之功最高,转授为左军将军。后征伐统万,迁任前将军,并授予他兵权。赫连昌出军迎战,李顺督领部众,打败其左路军。及至攻克统万城,太武帝赐给诸将珍宝杂物,李顺坚辞不受,仅仅要了书籍数千卷。太武帝对他非常称赞。太武帝班师回朝,论功行赏,授任李顺为给事黄门侍郎,赐给奴婢十五户,帛一千匹。李顺又随从皇帝到平凉攻击赫连定。三秦平定之后,李顺升任散骑常侍,晋爵位为侯,加授征虏将军,迁任四部尚书,受到更大的宠信。

沮渠蒙逊据河西地区归附朝廷,太武帝想要精减派出的使者,崔浩说:“沮渠蒙逊向朝廷称藩,其诚意著称于黄河以西,如果要使边远地区与中国交通往来,远地异域都来归附,应当派清明有声望的重臣捧奉皇帝诏令前往褒奖抚慰,尚书李顺就是这样的人选。”太武帝说道:“李顺是纳言大臣,本来就不宜首先派出他作为这一次的使者。假若沮渠蒙逊亲自拿着玉帛来朝见朕,又怎么派出官职更高的使者前去呢?”崔浩说:“昔日邢贞出使东,他也是任曹魏的太常之职。假如事情非常适宜,就不要怕它分量太重。昔日邢贞之行,也不是因为吴王到曹魏觐见嘛。”太武帝听从了崔浩的意见,以李顺作为太常,奉朝廷策书授任沮渠蒙逊为太傅、凉王。李顺出使回来之后,被授予使持节、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宁西将军、开府、长安镇都大将等职,晋爵为高平公。没过多久,又把他征召回朝任四部尚书,加授散骑常侍。

延和初年(432年),李顺再次出使凉州。沮渠蒙逊派中兵校郎杨定归去告诉李顺说:“我年老多病,旧病复发,腰腿不方便,不能拜伏。等过了三五天,病情稍有好转,定当相见。”李顺对杨定归说:“凉王年老,朝廷是知道的。但凉王应恭奉藩臣之礼,现在皇帝另有诏旨,怎么能够自求安身而不见朝廷使臣。”

第二天,沮渠蒙逊就把李顺请去,李顺来到殿庭之中,而沮渠蒙逊却倚着几案箕踞而坐,没有要起身的样子。李顺正色厉言道:“没想到这位老者竟然无礼到这种地步!今天全不顾恤覆亡之祸,竟敢欺凌侮慢朝廷。他的灵魂和精神早已消逝,为什么还要见他。”说完就手握使者符节准备走出去。沮渠蒙逊连忙让杨定归把李顺追回到庭中,说道:“太常已经原谅我的衰老有病,但传说朝廷对我有可以不拜的诏令,所以才敢于自得安身。如果太常说:‘你又跪又拜,但就是不肯恭奉朝廷诏命。’这才是小臣的罪过哩。”

李顺听了愈发恼怒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赐给他祭肉,命令说:异姓诸侯不用下拜。但桓公遵奉臣子的礼节,走下来拜受。现在你虽然功高勋厚,但不如小白那样尽力于朝廷,朝廷虽然对你十分敬崇,但并没有不拜之诏。如果你硬是要傲慢自大,这就是招来灾祸的缘由,不是谋求久安的打算。倘若朝廷因此而震怒,出兵把你们西凉吞灭,后悔也就来不及了!”沮渠蒙逊说:“太常用古代烈士来规劝我,用朝廷威势来警告我,我怎不感到危惧,愿意恭敬地听从美善的命令。”于是就下拜以行藩臣之礼,行礼完毕,沮渠蒙逊说:“倚仗德威者昌盛,倚仗武力者灭亡。朝廷近来四处征伐,屡次获胜,国土已经相当广大,只要安抚本地的百姓,也就足以治理得好。然而一味进行征讨,恐怕不能够长久取胜。”

李顺说:“过去太祖道武皇帝奠定宏大的基业,建造了国家。太宗明元帝继承传统,王业一新。自从圣上临朝亲政,志在使四海安宁。所以车驾屡次出征,亲自顶风冒雪,在三秦消灭了赫连氏,在漠北赶跑了蠕蠕族。广辟国土开发边地,俘获的奴隶无法记载,斩杀的尸体和首级随处可见,简直成为一种景观。除荡暴虐,安抚黎民,威势震动八荒,声名覆盖九域。自古以来,用兵之善,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所以远方边地的人,没有不举手抬足,敛衽屈膝的。天兵到了一地,表彰德行惩罚罪人,怎么能说是倚仗武力?凡是圣王用兵,征伐南蛮,则北狄怨愤;讨伐西戎,则东夷怀恨,天子岂能因此而罢手?”

沮渠蒙逊说道:“假如真像你所说的那样,那么西凉的民众,也愿意魏国皇帝远道而来,但为什么还要从驿道不分昼夜飞快地来表示警戒?我想你所说的一番话,尽是虚妄之事。”李顺说道:“古时苗民反叛帝舜而奉暴君,有扈违背后启而跟从逆主,都是因为受到相近之敌的威慑强逼,被别人的凶威所牵制。自古就是这样,岂独西凉的人如此。”

李顺出使回朝之后,太武帝问及他与沮渠蒙逊的往来对答之辞以及沮渠蒙逊政治教化的得失。李顺说道:“沮渠蒙逊专威于黄河以西已有三十多年,经历许多艰难,现已粗知机变,又安定边地角落之人,边远的民众对他也颇为畏服,虽然不能传留给他的子孙,还是足以终了他这一代。他前年上表答应十月送昙无谶来朝廷,到了我前往迎接的时候,就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不忠不信,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礼如同人的车轿,敬是行为的根本。没有人无礼不敬而能够长久享受福禄的。依臣看来,他是不可能巩固的。”太武帝说:“假如像你所说的这样,那么不久就能得到验证,他的儿子必定会又袭承一代,换代之后,早晚就会灭亡吗?”

李顺回答道:“臣大略地观察过他的儿子,那人并不是有才能的人,仅能守住其一隅之地。听说敦煌太守沮渠牧犍,才器粗立,继承沮渠蒙逊的一定是这个人。但是与他的父亲相比,人们都说不及其父。这都是上天帮助圣明的陛下啊。”太武帝说:“朕现在正忙于东边的事,没有工夫经营西部,像你所说的情况,过三五年也不算晚。暂且停止先前的计议,把此事放在以后再来谋划。”不久沮渠蒙逊去世的消息传来,太武帝对李顺说:“你说沮渠蒙逊死,现在就验证了,你又说中了沮渠牧犍继位,这是多么妙啊。朕得到凉州也一定为期不远。”于是赐给李顺绢一千匹,厩马一匹,进封李顺为安西将军。李顺受到的宠幸越发厚重,朝政的大小事情没有不参与的。崔浩对他深为憎恶。

李顺出使凉州共往返十二次,太武帝非常称赞他的才干。但沮渠蒙逊屡次同李顺游宴,说了许多悖理侮慢的话,他害怕李顺回朝以后向朝廷泄露,多次把金银珍宝塞在李顺怀中,所以沮渠蒙逊的恶行劣迹朝廷并不知道。崔浩知道这事,秘密地告诉了太武帝,但太武帝却不相信李顺会如此。

太延三年(437年),李顺又一次出使凉州,等他回来以后,太武帝对他说:“过去和你密谋征伐沮渠氏,预定的时间不长。但由于近年征伐东部,没有工夫西顾,荏苒之间,拖到了现在。如今和龙已经平定,东北南三方无事,秣马厉兵,进军出征黄河以西,扫荡万里之地,现在是时候了。你多年来往返于其间,深刻了解沮渠氏的废兴之事,如果朕今年出兵,能不能取胜?”李顺回答说:“臣往日向陛下所启奏的,也是这个意思。但百姓已经长期劳乏,未能得到安宁休息,不宜频繁地兴师动众,以增加百姓的劳累和负担。最好是等待来年。”太武帝同意了他的意见。

太延五年(439年),朝廷计议征伐凉州,李顺提出由于凉州一带缺乏水草,不适宜远征。李顺同崔浩就在殿前争辩起来。崔浩坚持认为现在可以出兵征讨。太武帝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及至大军到达姑臧,发现这一带水草甚为丰茂。太武帝给恭宗写信告知这个情况,对李顺颇感怨愤。后来太武帝对崔浩说:“卿过去所说的情况,如今果然得到验证。”崔浩说:“我所说过的话,是真是假都是这个样。”

当初,沮渠蒙逊属下有一个西域的僧人昙无谶,略有方术。太武帝命李顺让沮渠蒙逊将此人送到京城。李顺由于接受了沮渠蒙逊的贿金,听任他把昙无谶杀了。太武帝攻克凉州之后,得知此事而越发对李顺不满。西凉之地已经平定,皇帝令李顺对西凉群臣论资排辈,赐以爵位。李顺因为接受了贿赂,品第等次的安排很不公平。凉州人徐告发了这件事。崔浩又趁机诋毁李顺,说道:“李顺往日曾接受沮渠牧犍父子的重金贿赂,总是说凉州没有水草,不可以行军出征。等陛下到了姑臧,才知道水草非常丰足。他如此欺骗朝廷,几乎误了国家大事。李顺像这样不忠,反而说我在陛下面前说他的坏话。”

太武帝听了大怒,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就将李顺斩于京城之西。

李顺死后数年,他的叔伯弟弟李孝伯为太武帝所器重,在朝中任事。及至崔浩获罪被诛,太武帝极为愤怒,对李孝伯说:“你的堂兄过去虽然误国,朕的本意也未必就要杀掉他。由于崔浩对他诬陷诽谤,朕于是就气愤到了极点。杀死你堂兄的人,就是崔浩。”

皇兴初年(467年),李顺之子李敷等受到皇帝宠幸,显祖追赠李顺为侍中、镇西大将军、太尉公、高平王,谥号为宣王,追赠李顺之妻邢氏为孝妃。然而皇兴四年(471年)冬季,李敷兄弟遭李䜣告发其家族成员隐匿犯下的二十多项罪行而被北魏献文帝诛杀,李顺被削为庶人。文明太后执政,恢复地位

亲属成员

编辑

父亲

李系,后燕散骑侍郎、东武城令,以治理有能闻名。北魏平棘县令,获赠宁朔将军、赵郡太守、追封平棘县男。

夫人

河间邢氏,高平王妃,谥号为孝。

兄弟

李修基,陈留太守。

李恽,字善祖,小名药囊,有高名,中书侍郎。征讨凉州时,战死。

子女

李敷,有宠于文成、献文两帝,参与朝政大事,官至散骑常侍、南部尚书、中书监、领内外秘书、高平公。皇兴四年,被杀。

李式,散骑常侍、平东将军、西兖州刺史、濮阳侯。皇兴四年,被杀。

李弈,得文明太后宠爱,散骑常侍、宿卫监、都官尚书、安平侯。皇兴四年,被杀。

李冏,光禄大夫、度支尚书,建议孝文帝迁都长安。

李氏,嫁北魏司徒、东郡公崔浩侄子。

李氏,嫁给宋叔珍(广平宋氏)。

孙子

李伯和,李敷长子,李敷事发后逃亡了一年多还是被人抓住,处死。

李仲良,李敷次子,皇兴四年,被杀。

李宪,李式之子,濮阳伯、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孝昌二年(526年),因被梁朝军队攻克寿阳而被俘,北还后却被收赴廷尉。因女婿元邺城起兵叛乱,而被胡太后下令处死。

李庆业,李弈子,馆陶县令。

李祐,李冏子,字长禧,历任给事中、尚书祠部郎、相州长史、司空从事中郎、博陵太守。

李太,李祐弟,太尉行军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