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 编辑
西湖,又名钱塘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可分为四个层次。 西湖流域内年径流量为1400万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 西湖是一座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通过河渠和闸门,为杭州市区及周边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西湖还可以协助调节钱塘江的水位,防止城市内涝。
2007年,西湖所在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厉声教先生曾留下著名词篇《采桑子·西湖四咏》描写杭州西湖四季美景。
中文名:西湖
外文名:The West Lake
地理位置: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门票价格:免费(景区内部分景点需收费)
著名景点: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
湖面面积:6.38平方千米
汇水面积:21.22平方千米
潟湖成因说
民国十年(1921年),中国科学家竺可桢先生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西湖是一个潟湖。竺先生以科学原理来解释西湖的成因,这个观点认为,西湖本为海湾,后由于江湖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隔绝了大海而形成为潟湖。地质工作者在杭州湖滨钻孔时发现,地下深8~23米青灰色的黏土层里有生活在海水中的孔虫化石。
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唯有东面是一个冲积平原,所有泥土,统是钱塘江带下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沉下来。一则因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二则因为海水含盐分,盐分能减少河水分子凝聚力。有了上述两层原因,凡是长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以及中国黄河、长江,到了入海地方,均成有三角洲。照这样看来,杭州附近冲积平原,不过是钱塘江所在的一个三角洲。再进一层来考察西湖近旁的地质,就知道不但西湖东面有冲积土,就是西面也有冲积土。钱塘江初成时候的情形,一切冲积土尚未沉下来时,今杭州所在地方,还是一片汪洋,西湖也不过是钱塘江口左近的一个小小湾儿。后来钱塘江沉淀慢慢地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潟湖。
筑塘成湖说
西湖本与海通,这是古今比较一致的看法,自宋文帝时钱唐县令刘道真在《钱塘记》所记,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民兴筑了“防海大塘”,及成,“县境蒙利”,因这个原因连钱唐县治也迁来了,这就是今杭州市的前身,西湖从此与海隔绝而成为湖泊。此说为历代学者所承袭,流传下来。
有学者认为倘确有筑“防海大塘”,其功能应是防御海潮冲击吞没陆地的捍海塘,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华信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建起一条拦洪蓄水大坝后从而促使西湖的形成。
火山喷发成因说
西湖是因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湖泊的。西湖南、西、北三面群山怀抱,东面是平原,西北面的葛岭、宝石山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
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经多年科学检测,整个火山通道向南延向西湖,出露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地质专家说,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西湖一带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由于岩浆外流而使地壳内部空虚,最后火山口陷落成了洼地,这洼地就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0°14′45″,东经120°8′30″。
西湖风景区
西湖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流域内年径流量为1400万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为1次/年。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湖泊水位保持在黄海标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库容量约1429.4万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562.9万立方米。水系冲刷系数为1.49,当枯水季节闸门封闭时,流速几乎为0,即使是洪水时期,一般流速也只在0.05米/秒以下。 西湖引钱塘江水,量约为1.2亿立方米/年。
地形地貌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可分为四个层次,海拔高度从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叠叠山”的地貌景观。西湖与群山的第一层次相连,与后三个层次的距离,分别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在湖中看山景,仰角在5°以内。
气候特点
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6.2℃,年均无霜期245天。常年四季分明,晴雨相间,冬、夏季风交替显著,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空气湿润。西湖生态系统可分为三个子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及湿地生态系统,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
西湖环境
杭州西湖在历史是一座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其灌溉效益的发挥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着密切关系。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时查访民情,得知下塘一带一千多顷耕地都仰仗西湖水灌溉,但当年湖堤倒塌,湖水难以存蓄,农田连年干旱。于是他在唐长庆三年(823年)带人重修湖堤,建水闸,修渠道、管道和溢洪道,增加了蓄水量,完善了供水和防洪工程,形成人工水库,并以江南运河为灌溉干渠,与下游一些湖泊联合使用,灌溉钱塘(今杭州市)、盐官(今海宁县)一带土地千余顷,为更好发挥西湖水利的效益,白居易亲自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规定大雨季节要严密防范溃堤;水位过高时由预留的“水缺”泄水,再高时同时启放水闸和水涵。
五代和北宋,对西湖进行了多次整治,其中以苏轼主持的治理最为著名。苏轼出任杭州知府时,湖中葑草繁茂,淤积严重。他调军队进行疏浚,并利用疏浚的葑草和泥土修建西湖风景堤。后人为纪念苏轼的功绩,将该堤称为“苏堤”,如今的苏堤春晓仍然是西湖胜景。南宋时,杭州是都城,城区人口已超过50万,居民用水仍取于西湖,有专门沉沙与净化水的设施。当时城内河渠,既作为运河的输水线路,又是京杭运河向城内的延伸,也取水于西湖。
元代以后,多次进行修治,其中以明代杨孟瑛主持的一次成效最为显著。由于泥沙淤积,陆地继续向大海推进,杭州城的地下水质逐渐淡化,西湖向城内供水作用减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西湖的整修和开发作了大量工作。20世纪80年代引钱塘江水作为西湖和城内河道水源,为西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
动物资源
西湖景区内共有鸟类119种,哺乳类动物20余种。西湖水面就有水鸟38种。丁家山、乌龟山等是鹭鸟的栖息地,鹭鸟数目在两万只以上。
植物资源
西湖在石灰岩地区,发育着一些落叶阔叶树种。西湖周边群山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间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西湖景区内种子植物物种共有184科739属1369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9属28种,被子植物150科675属1273种,蕨类27科45属68种。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浙江楠、短穗竹等2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63种 。列为国家级或省级保护珍稀植物预备清单有浙江润楠、堇叶紫金牛、线萼南蛇藤、脉叶翅棱芹、寒竹等5种。
西湖景区内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共620株,分属38科65属87种(或变种),其中300年以上一级保护古树有138株。
西湖生态
旅游资源
【主词条: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包括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景观、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
西湖景色
西湖十景 | 苏堤春晓 | 花港观鱼 | 柳浪闻莺 | 雷峰夕照 |
三潭印月 | 平湖秋月 | 双峰插云 | 南屏晚钟 | |
曲院风荷 | 断桥残雪 | — | — | |
新西湖十景 | 云栖竹径 | 宝石流霞 | 满陇桂雨 | 虎跑梦泉 |
龙井问茶 | 九溪烟树 | 吴山天风 | 阮墩环碧 | |
黄龙吐翠 | 玉皇飞云 | — | — | |
三评西湖十景 | 灵隐禅踪 | 六和听涛 | 岳墓栖霞 | 湖滨晴雨 |
钱祠表忠 | 万松书缘 | 杨堤景行 | 三台云水 | |
梅坞春早 | 北街梦寻 | — | — |
轶事传说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联系。
钱王祠
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诗词
西湖有白居易、杨万里、欧阳修、苏轼、厉声教、辛弃疾、林逋、柳永等诗人留下的诗词。
诗词 | 作者 |
---|---|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 杨万里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欧阳修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 苏轼 |
《定风波·千古风流阮步兵》 | 苏轼 |
《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 苏轼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 苏轼 |
《采桑子·西湖四咏》 | 厉声教 |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 辛弃疾 |
《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 | 辛弃疾 |
文学作品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在文学方面留下了《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法海
上一篇 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