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启 编辑
汉景帝刘启 (前188年~前141年3月7日),姓刘,名启,其父为汉文帝刘恒,其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中国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2日—前141年3月7日在位)。
刘启10岁时被立为太子,期间因弈棋事件误杀刘濞之子,被刘濞怀恨在心,暗中伺机谋反。 后元七年,汉文帝逝世,刘启登基为帝。即位初期,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夺各诸侯王的封地。景帝三年,刘濞联合六位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刘启杀掉晁错企图平息叛乱无果,又任命周亚夫为将,历时三月平定叛乱。刘启乘势下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景帝十六年(前141年),驾崩于未央宫,享年四十八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
刘启继承汉文帝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实行三十税一,厉行节俭,减轻刑罚,振兴文教,略修礼仪。同时采取“南抚劲越,北和强胡”策略,继续与匈奴和亲,对南越安抚,注重积极防御,在匈奴接壤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但刘启因母亲窦太后的缘故大封外戚为侯,开启了汉代以姻亲封外戚为侯的先河; 同时因劾奏之恨报复张释之、因吮痈之怨迫害汉文帝宠臣邓通、腰斩恩师晁错、冤杀大将周亚夫,故而后世学者评价道“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景帝之失道非一也”。
景帝之治,取得了“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的治绩。 为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全名:刘启
别名:汉景帝
谥号:孝景皇帝
封号:皇太子(即位前)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代宫(位于今山西省平遥县)
出生日期:公元前 188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 141年3月7日
逝世地:未央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陵墓:阳陵
安葬地: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
在位时间:公元前 157年7月12日 至 141年3月7日
前任: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继任: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主要成就:开创文景之治戡定七国之乱
早年经历
刘启画像
刘启,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 ,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母亲是窦氏。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在代国为代王。刘启在刘恒几个儿子中排行居中。 刘恒为代王时,与代王后生有四子,刘恒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后,代王后所生四子都相继病死。刘恒即位数月,公卿大臣请立太子,而刘恒诸子中刘启最大,于是就被立为太子,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 文帝又先后任命张相如和石奋为太子太傅。
登基为帝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前157年7月4日 ),汉文帝去世。同年六月丁未日(7月12日),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窦氏为皇太后。
百科x混知:图解西汉政权
平定藩王
参见词条:削藩、七国之乱 |
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担任内史,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错经过分析,告诉刘启要特别提防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
刘濞已经暗中准备了四十来年,他私自铸钱,又煮盐贩卖,为了积蓄力量,他还招纳逃犯,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所以,晁错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王的封地,即削藩。
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束手就擒,在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
刘启知道了七国反叛的消息,就派太尉周亚夫带领三十六个将军去攻打吴国、楚国;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国;派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监视齐国、赵国的军队。
汉景帝平七王战争经过示意图
窦婴向刘启引见曾担任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刘启召袁盎进宫相见,趁机劝说刘启杀掉晁错,以保国家安全,平息叛乱。刘启采纳了袁盎的计策,便杀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刘启调派周亚夫等将领领兵平叛。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的粮道然后坚守不出的战略,最终击溃了叛军,用三个月将叛乱彻底平定。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刘启趁机将各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诸侯国的官吏数量。诸侯王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经过七国之乱,诸侯王的割据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立子立后
七国之乱前夕,刘启之弟梁王刘武来朝,刘启酒后戏言:“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梁王辞谢,但仗着窦太后支持,对皇位有觊觎之心。七国之乱平息后,刘启于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立皇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嫁给尚未婚配的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给刘启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刘嫖十分恼火,于是为女儿和(刘启和王娡之子)胶东王刘彻订了婚事。
在此之后,刘嫖不时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外加称赞刘彻。刘启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所以对他格外宠爱。
有一次,长公主刘嫖和刘启说,栗姬经常让宫女们在背后用巫术诅咒唾骂皇帝喜爱的妃子。刘启听后,对栗姬生出厌恶之心,但是因为以往和栗姬感情深厚,仍旧存有善念。后来,刘启生病时曾试探栗姬,说:“我百岁之后,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儿子啊。”栗姬当时怀有愤恨之心,不但没有答应刘启,反而口出恶言。刘启对栗姬彻底失望,但是隐忍没有发作。
前元六年(前151年)农历九月,刘启废黜皇后薄皇后。
前元七年四月乙巳日(前150年6月3日 ),王娡被立为皇后,同月丁巳日(6月15日 ),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刘荣被废时,窦太后想趁机立梁王为嗣,但被大臣袁盎阻止。梁王派人杀了袁盎等人,景帝对梁王的不满达到极点,后因不忍窦太后伤心,并未处置梁王。
因病去世
刘启很节省,在位时他极少兴建宫殿楼阁。
后元三年正月甲子日(前141年3月7日),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于是病中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成年礼)典礼。
不久,刘启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谥号“孝景皇帝”。太子刘彻即皇帝位,是为汉武帝。
参见词条:文景之治 |
政治
削藩
汉景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重用御史大夫晁错,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后,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其实际地位已经降为郡级,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诸侯王国领郡由汉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汉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
百科x混知:图解文景之治
汉景帝抑贬诸侯王的地位,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
但是诸侯王势力并未彻底解决,以致后来汉武帝不得不继续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拔外戚
汉景帝即位时,母亲窦太后的兄长窦长君己死,景帝只好封舅舅窦少君(窦广国)以及窦长君的儿子窦彭祖分别为章武侯、南皮侯,而窦长君、窦彭祖叔侄皆未有功劳,《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云二人封侯皆是因为是皇太后(窦太后)的姻亲之故。所以历史上真正以姻亲封帝舅为侯始于此。国舅以姻亲封侯,违背了白马之盟“无功不得封侯”的规定,由此开启了汉代以姻亲封外戚为侯的先例。
军事
对于匈奴的小股骚扰,景帝也没有大规模地反攻,而是以大局为重,注重的是积极的防御。在不多的反击匈奴的战斗中,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将领,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经济
景帝即位后,继续执行重农抑商这一既定国策。他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景帝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同时,还多次颁诏,以法律手段,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景帝曾两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酿酒,还禁止内郡以粟喂马。
汉景帝刘启
景帝时期,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前元元年(前156年),景帝即位伊始就下令将田租减掉一半,也就是将十五税一降到了三十税一。从此,这一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
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前155年),景帝又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三年,缩短服役的时间。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西汉的汉昭帝时代。
景帝即位之后,继续进行马政建设。他下令扩大设在西边(如北地郡)、北边(如上郡)的马苑,而且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由于景帝时期养马业的大发展,军马生产颇具规模,属于官府的马匹发展到了40万匹,民间的尚且未计。
法律
景帝在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其一,继续减轻刑罚,对文帝废肉刑改革中一些不当之处的修正。其二,强调用法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其三,对特殊罪犯给予某些照顾。
实行“卖爵令” 及“黩罪之法”。这两项措施都是在文帝时由太子家令晁错提出,并被文帝批准实行的。景帝即位后,继续执行了这些被证实是有效的措施,并使它更为完善。大批徙民充实于边地,成为一支兵农混一的垦戍队伍,不但减轻了内地百姓的徭役,而且争取到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文化
刘启画像
景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所以统治阶级上自景帝,下至郡县官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景帝末年任命文翁为蜀郡太守,文翁开创了郡国官学。对于思想,景帝也不再严厉禁止其他学派的发展。当时的西汉初期,朝廷流行的黄老学派,即以黄帝和老子命名的学派,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景帝在提倡黄老的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这为后来董仲舒学说的发展以及被汉武帝的重视采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外交
外交方面,景帝继续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政策,对匈奴进行安抚。同时在匈奴的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骚扰。
司马迁:①“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②“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桓谭:“盖父子至亲,而人主有高宗、孝己之设,及景、武时栗、卫太子之事。”
班固:“孔子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曹植:“景帝明德,继文之则,肃清王室,克灭七国,省役薄赋,百姓殷昌,风移俗易,齐美成康。”
司马贞:“景帝即位,因脩静默。勉人於农,率下以德。制度斯创,礼法可则。一朝吴楚,乍起凶慝。提局成衅,拒轮致惑。晁错虽诛,梁城未克。条侯出将,追奔逐北。坐见枭黥,立翦牟贼。如何太尉,後卒下狱。惜哉明君,斯功不录!”
虞世南:“景帝之拟周康,则尚有惭德。”
苏辙:“汉之贤君,皆曰文、景。文帝宽仁大度,有高帝之风。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其实非文帝比也。帝之为太子也,吴王濞世子来朝,与帝博而争道,帝怒以博局提杀之。濞之叛逆,势激于此。张释之,文帝之名臣也,以劾奏之恨,斥死淮南。邓通,文帝之幸臣也,以吮痈之怨,困迫至死。晁错始与帝谋削诸侯,帝违众而用之,及七国反,袁盎一说,谲而斩之东市,曾不之恤。周亚夫为大将,折吴、楚之锐锋,不数月而平大难,及其为相,守正不阿,恶其悻悻不屈,遂以无罪杀之。梁王武,母弟也,骄而从之,几致其死。临江王荣,太子也,以母失爱,至使酷吏杀之。其于君臣、父子、兄弟之际,背理而伤道者,一至于此。原其所以能全身保国,与文帝俱称贤君者,惟不改其恭俭故耳。《春秋》之法,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然陈侯平国、蔡侯般,皆以无道弑,而弑皆称臣,以为罪不及民故也。如景帝之失道非一也,而犹称贤君,岂非躬行恭俭、罪不及民故耶?此可以为不恭俭者戒也。”
钱时:“景帝嗣服虽不如文,而此数事所以厚民元气、养国命脉者,则能遵守无所变乱,是以相继四十年,海内富庶,风俗醇厚,而西都之盛独称文景欤。”
胡寅:文、景养天下厚矣,稽诸仲尼之告冉有者,则亦富庶之而已,未有以教之也。班固日:“孝文恭俭,景帝遵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窃以为不然。文帝宽厚长者,以德化人,无事则谦抑如不能,有难则英气奋发。景帝刻薄任数,以诈力御下,平居则诛赏肆行,缓急则惴惧失措。其大较悬绝如此。而又以无宠废正后,而夫妇之义薄;无罪废太子,而父子之恩睽;过爱梁王,轻许传位,而兄弟之好不终;信谗用私,诎申屠嘉,戮晁错,杀周亚夫,而君臣之道乖,其视乃考益相辽矣。独节俭不妄费、育民以致丰富一事,为克遵前业耳,夫岂可与成、康同得美称哉?
爱新觉罗·弘历:①错之罪在欲自守,然此际断不可诛之。至其赞画,纵不得为合宜,然其识过明代方(孝孺)、黄(子澈)辈甚远。景帝既与定计,旋为仇口所动,斩谋臣以谢叛人,及知其无济,而又悔之,其识见卑鄙,不更出建文下乎?②景帝之治,远不逮文,而失德之事屡矣。独其休息爱民,尚不失蒙业而安耳。史臣以之并拟成、康,未免失实。
弈棋事件
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的世子刘贤入京,陪伴刘启喝酒下六博棋。刘贤的师傅都是楚人,从而使他养成轻佻、剽悍的个性,平时又很骄矜,与刘启博弈时,为棋路相争,态度不恭敬,刘启就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把他打死了,汉文帝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从此刘濞怨恨刘启, 后世学者认为,“濞之叛逆,势激于此。”为后续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埋下了祸根。
劾奏之恨
刘启为太子时,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却不下车,违反了宫卫令。当时张释之担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就追上刘启和梁王,阻止他们进宫,并以“过司马门不下车为不敬”的罪名,向汉文帝弹劾刘启和梁王。汉文帝只得摘下帽子自责道:“教儿子不谨。”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亲自下达特赦令,刘启、梁王才得以进入宫中。文帝觉察到张释之刚正不阿,不避权贵,就提拔他为中大夫。后来汉文帝去世,刘启即位,由于张释之因此事得罪了刘启,一年后,就被贬为淮南王的国相,而后过世。 后世学者评价刘启时指出:“张释之,文帝之名臣也,以劾奏之恨,斥死淮南。”
腰斩恩师
刘启的恩师晁错与刘启共同谋划削弱诸侯势力,刘启便力排众议采用了晁错的建议。刘启削藩,激起了吴王刘濞等以“清君侧”为名发动的七国之乱,于是七国之乱爆发时,刘启立即腰斩晁错于东市,企图平息七国的愤怒,丝毫不体恤晁错,然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吮痈之怨
汉文帝曾得痈病(毒疮发作),其宠臣邓通经常为汉文帝吮吸毒疮。汉文帝不开心,从容地问邓通说:“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邓通回答说:“宜莫如太子(刘启)。”于是,太子刘启来到文帝寝宫探病,汉文帝便让刘启帮自己吮吸毒疮,但刘启始终下不去嘴。后来听说邓通经常为汉文帝吮吸毒疮,便怨恨邓通。等到汉文帝驾崩,刘启即位,当即将邓通罢官归家,没收邓通所有家产。馆陶长公主只好私下赐邓通财物,然而刘启却让官吏立刻没收,还让邓通“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馆陶长公主只好借给邓通衣服穿。邓通被刘启剥夺地身无分文,最终饿死在其他人家中。
冤杀周亚夫
周亚夫作为西汉大将,数月之间便率兵帮助刘启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的大难,于是刘启拜他为丞相。周亚夫担任丞相期间,过于守正不阿,多次违背刘启意愿,刘启厌恶周亚夫“悻悻不屈”的风格,最终在没有罪名的情况下处死了周亚夫。
父母
关系 | 姓名 | 备注 |
---|---|---|
父亲 | 刘恒 | 汉文帝,西汉第五位皇帝。 |
母亲 | 窦漪房 | 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 |
后妃
称谓 | 备注 |
---|---|
薄皇后 | 薄太后侄孙女,无子失宠,被废。 |
王皇后王娡 | (原为金王孙之妻,生女金俗,王儿姁的姐姐),生汉武帝刘彻。 |
栗姬 | 生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于。 |
程姬 | |
贾夫人 | |
唐姬(唐儿) | 生长沙定王刘发。 |
王夫人王儿姁(王皃姁) |
子女
儿子
爵位 | 序列 | 姓名 | 生卒年 | 母亲 | 简介 |
---|---|---|---|---|---|
临江闵王 | 长子 | 刘荣 | ?- 前148年 | 栗姬 | 原为太子,后废为临江王。 |
河间献王 | 次子 | 刘德 | ?- 前130年 | 一生好学修古,以治国为念 | |
临江哀王 | 三子 | 刘阏于 | ?- 前153年 | 没有后代继承王位,封国废除 | |
鲁恭王 | 四子 | ?- 前128年 | 程姬 | 立为淮阳王。七国之乱平定后,封为鲁王 | |
江都易王 | 五子 | 刘非 | 前168年 - 前128年 | 七国之乱自请击吴,被任为将军,吴破,徙为江都王 | |
长沙定王 | 六子 | 刘发 | ?- 前129年 | 唐姬 | 汉光武帝刘秀先祖。 |
赵敬肃王 | 七子 | 刘彭祖 | ?- 前92年 | 贾夫人 | 原封广川王,赵王刘遂谋反后改封为赵王 |
胶西于王 | 八子 | 刘端 | ?- 前108年 | 程姬 | 七国之乱后封为胶西王,后无子国除 |
中山靖王 | 九子 | 刘胜 | ?- 前113年 | 贾夫人 | |
汉武帝 | 十子 | 刘彻 | 前156年 - 前87年 | 王娡 | 汉景帝即位后出生 |
广川惠王 | 十一子 | 刘越 | ?- 前135年 | 王皃姁 | 汉景帝即位后出生 |
胶东康王 | 十二子 | 刘寄 | ?- 前120年 | 汉景帝即位后出生 | |
清河哀王 | 十三子 | 刘乘 | ?- 前136年 | 汉景帝即位后出生 | |
常山宪王 | 十四子 | 刘舜 | ?- 前114年 | 汉景帝即位后出生 |
女儿
序列 | 爵位 | 母亲 | 简介 |
---|---|---|---|
长女 | 王娡 | 嫁曹寿 | |
次女 | 南宫公主 | 嫁张坐 | |
三女 | 嫁陈蟜 |
汉景帝刘启葬在阳陵。阳陵,是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西安市高陵区三县区。
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司马迁《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
班固《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