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 编辑

北宋理学家

周敦颐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原名敦实,字茂叔,因避宋英宗名讳而改名为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中国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理学家。周敦颐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他的舅舅郑向是龙图阁大学士,对周敦颐影响颇多,使他得到了荫补入仕的机会。在为母服丧期满后,周敦颐开始了他的地方仕宦生涯,历任郴县县令、合州判官、永州通判、邵州知州等职。他恪尽职守,清正廉洁,造福百姓,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赏识和举荐,最后升职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作为学者型官僚,周敦颐延续了自汉代以来的官教合一的传统,在理政之余,还讲学授课,并有多部著作传世。他的文学造诣也很高,被誉为“文以载道”的典范。熙宁六年(1073年),周敦颐去世,宋神宗赐谥“元”,人称“元公”。周敦颐自24岁步入仕途至57岁逝世,为官共30余年,《宋史》以“洗冤泽物”作为对他的评价。周敦颐从《周易》和《中庸》悟入,以《中庸》之“诚”形容《周易》“乾道变化”,创立了乾元、太极、诚道创生的宇宙论体系与“主静立人极”的修身模式,把自然观、认识论、思想方法以及伦理道德等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哲学体系,相较于以前的儒家学说更为精细且富有理论特色。其为学方向与义理架构对宋明理学不同派别均有重要影响,就此而称其为“道学宗主”亦不为过。其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周敦颐,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他的父亲是桂岭县令周辅成

天圣八年(1030年),周敦颐来到月岩的一间房屋,专心读书思考。

天圣九年(1030年),周敦颐父亲因病去世。周敦颐跟着母亲投靠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周敦颐志向远大,深得郑向喜爱。

 

初入仕途

景祐三年(1036年),周敦颐二十岁,举行冠礼,他的品性和道义出众,闻名于当时。按照惯例,朝廷准许在朝官员推荐一名子弟出来做小官。郑向便将这个机会给了周敦颐,周敦颐因而当上了朝廷将作监的主簿。同年,周敦颐娶兵部职方郎中陆参之女陆氏为妻。

康定元年(1040年),周敦颐调任分宁主簿。庆历元年(1041年),有一个诉讼案拖了很久都不能判决,等周敦颐到任后,他审讯了一次就理清了案情,把案子给结了。当地人惊奇地说:“以前这里的官吏都不如他。”士大夫们也纷纷对周敦颐交口称赞。

 

争执王逵

周敦颐周敦颐

庆历四年(1044年),刑部使者推荐周敦颐改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庆历五年(1045年),有一个囚犯依法本不该被处死,但转运使王逵想严惩他。这个王逵是一个凶残骄悍的酷吏,众官都不敢与他争执,唯独周敦颐敢与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的意见,于是周敦颐打算弃官而归,还说:“如果是这样那还做什么官,既然杀人是用来讨好别人,那我可不干这种事。”王逵听完周敦颐的话之后悔悟了,所以释放了这个囚犯。

 

 

教导二程

周敦颐在担任荆湖南路郴州郴县县令期间,最突出的政绩是兴教办学。一来郴县,周敦颐就在公务之余,利用旧有的县学兴教讲学。大理寺丞程珦当初在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知其“为学知道”,遂同周敦颐结为朋友,庆历六年(1046年),程珦又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周敦颐处拜其为师。庆历七年(1047年),周敦颐在郴州的鱼山正式创建了一个书堂。

 

教导初平

庆历八年(1048年),周敦颐调任郴州桂阳县令,治官政绩十分显著。郡守李初平认为周敦颐很贤能,所以平时也不对他拿上司的架子,还向周敦颐请教:“我现在想读书了,你觉得怎么样?”周敦颐说:“您学习的知识还不够,可以由我为您讲说。”皇祐元年(1049年),李初平在周敦颐的帮助下,果然学有所得。 同年,李初平去世,周敦颐主动把他的棺椁护送回乡,并替李家人打理事务,忙碌奔波。

 

论道王安石

周敦颐周敦颐

皇祐二年(1050年),周敦颐到郴州桂阳出任县令。 皇祐五年(1053年),当时的官员们都认为周敦颐在桂阳颇有政绩,于是纷纷举荐他升官。 至和元年(1054年),周敦颐因众位官员的举荐而被调任大理寺丞,去洪州南昌县上任。南昌人都说:“周敦颐是一个擅长审理案件的人,我们可以找他诉讼了。”那些富家豪门、狡猾的官吏、品行恶劣的年轻人皆对此惶恐不安。

 

嘉祐四年(1059年),太常丞蒲宗孟与周敦颐交谈三日,二人十分投缘,蒲宗孟深感周敦颐的崇高正大,旷达潇洒,感叹道:“没想到世间还有周敦颐这种人。”随后,蒲宗孟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周敦颐为继室。三年后生子周涛

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颐从合州(今重庆合川)解职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职的王安石。他们相互间仰慕,周敦颐应邀造访了王安石。王安石对年长自己四岁的周敦颐充满了崇敬,相见恨晚。以至于周敦颐离开了,他还久久地回味着、感慨着,忘记了睡觉和吃饭。这次的聚会和交谈,双方都得到了新的思想的启悟。

 

取号濂溪

嘉祐六年(1061年),周敦颐迁国子监博士,虔州通判。周敦颐的好友潘兴嗣,知道他要经过江州,就提前赶到江州等候,在驿馆与周敦颐见了面,邀他一起游庐山。周敦颐在庐山又设立了一个学堂,学堂前有小溪,发自莲花峰,流经湓浦,周敦颐经常在这条小溪里清洗帽带,于是给自己取了个名号“濂溪”。嘉祐七年(1062年),周敦颐同赵清献同游马祖山。

 

千古绝唱

嘉祐八年正月初七(1063年2月7日),周敦颐至雩都,邀请余杭人钱建、侯拓,四明人沈幾、圣希颜同游罗崖。他们一起在善山修建濂溪阁,善山的山顶上有高山仰止亭。同年四月一日(1063年5月1日),太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周敦颐迁虞部员外郎,他父亲周辅成被追赠郎中。同年五月,周敦颐应邀与一群文朋诗友游玩聚会。兴之所致,大家便相约写诗作文。周敦颐一气呵成挥笔而就一篇一百一十九字的散文,就是名传后世的《爱莲说》。

治平元年(1064年)冬天,周敦颐移任永州通判,地人程师孟为周敦颐送行。

熙宁三年(1071年),转为虞部郎中,提升广南东路提点刑狱。熙宁四年正月初九(1072年1月31日),周敦颐出任提点刑狱事。周敦颐在广东提点刑狱的职位上只干了不到一年。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勤政的周敦颐四处巡按,足迹几乎遍及广东的山山水水,写下了《题大颠堂》、《题罗浮山》。

 

因病去世

同年,周敦颐不幸感染了瘴疠,辞官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他将母亲的坟墓也从润州迁来葬在离他居所很近的地方,定居于江西庐山濂溪书堂。熙宁六年六月七日(1073年7月14日),周敦颐病死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五十七岁。

主要影响

编辑

思想贡献

理学思想

 

周敦颐在治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并作出新的论断,把儒学推进了一步。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时,诏从祀孔子庙堂,其理学奠基者地位为官方所承认。

周敦颐是宋明道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从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并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来说,周敦颐确有“发端之功”。二程的“扩大”,朱熹的“集大成”,就一定意义说,都不过是在周敦颐原有的思想基础上使道学理论更加完善化、系统化而已。

周敦颐的哲学著作,现存者只有一幅《太极图》、二百多字的《太极图说》和不满三千字的《通书》。

哲学思想

 

周敦颐周敦颐

周敦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诚”字。“诚”是他关于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达。“诚”主要分为天道本体论和心性本体论两方面。在周敦颐看来,“诚”首先是宇宙存在的根据,是宇宙的本体,即天道本体论。在《太极图说》中,他认为人与万物同样都是二气交感所化生出来的,而其源都是太极,再由太极推及到了人极,也就是把人的道德、人性看成是与宇宙生生过程相同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的过程,这样,周敦颐便为他的诚的理论奠定了宇宙论的基础。“诚”所体现的心性本体论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人的伦理道德。周敦颐如此推崇“诚”,就是坚信人类具有真诚善良的本性。他发挥了《中庸》关于“诚”的思想,从宇宙论进而推演出人道观,建立了以“诚”为本的伦理道德学说。

 

教育思想

 

周敦颐的教育思想包括三方面,一是“教人向善,进德修业”的教育目的。周敦颐认为人性向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之教。二是“六经为主,以诚为本”的教育内容。他十分重视儒学经典,始终将“诚”放在育人最显要的位置,反复阐述,在《通书》中“诚”字的出现就高达20次之多。三是“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的教育方法。始终坚持开明的教育方法,除了邀请当时的学界名流来讲学,采用学生自学为主,特别注重启发原则。

社会政治思想

 

周敦颐的社会政治思想可以归纳为德治与刑治两个方面。一是德治。体现在修圣德、重师道、推礼乐三个方面。修圣德,周敦颐称之为立人之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修而万民感化。重师道。周敦颐认为,使天下人从善而不为恶,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师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推礼乐。周敦颐认为:“礼,理也;乐,和也。”礼的实质在于理,“理”的本意在于治。二是刑治。周敦颐的刑治思想体现在他的德刑观和慎刑观上。在周敦颐看来,刑治是为弥补道德的不足而采取的万不得已的选择。他指出圣人以天道为法则,主要是以政养万民,德治是最好的养民方法和手段。他主张“慎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轻易使用刑治。

主静立人极

 

《太极图说》的起点是“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体论,其终点则是“主静立人极”的封建伦理观。

首先,“无极而太极”自我运动的结果,最后产生了“得其秀而最灵”的“人”( 《太极图说》);而“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通书》)。这个众人之秀的“一人”,由于掌握了所谓“仁义之道”,就可以使“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通书》)这个“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的“圣人”,就是代表“妙万物”的“太极”来统治社会的。因此,被周敦颐神圣化、绝对化了的无形无象而又最高最初的“太极”,归根到底是为宋代有权有势而又至尊至贵的封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

周敦颐楷书《无欲故静》周敦颐楷书《无欲故静》

其次,太极的“一动一静”掌握了“化生万物”的枢几,使“二气”、“五行”、“四时”这一系列自然秩序在它的推动下“妙合而凝”、“变化无穷”。与这种“妙合”相应,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也是“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通书》)这种“合理性”, 周敦颐叫作“万一各正,小大有定” (《通书》)。在自然界,万物(“万”)与太极(“一”)各有其应处(“正”)的地位;在社会上,统治者(“大”)与被统治者(“小”)也有其不移(“定”)的等级。周敦颐所欲论证的封建等级就是被以后道学家哲学化的所谓“不和乃和”、“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理”。

 

最后,正因为人是“得其秀而最灵”,所以也总是有强烈的感情和欲望。如果“民之盛也,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不止,则贼灭无论焉。”(《通书》)因此,他提出了三字诀。一曰“定”,就是“定之以中正仁义”,建立符合封建统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标准,“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 (《通书》)。这就是所谓“存天理”。一曰“主”,就是“主静”,因为“欲动情胜”是不可收拾的,只有“主静”、“慎动” (《通书》),才能深入考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的“几”(苗头)。这就是所谓“灭人欲”。一曰“立”,就是“立诚”,因为“诚”既是“万物资始”的宇宙本体,也是所谓“纯粹至善”的先天本性(《通书》)。只要掌握了“诚”,就掌握了“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通书》)。这样“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通书》)人们都照着封建道德的标准去规范行动,诚心一立,人极也就立起来了。

太极无极

 

周敦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佛道,提出"太极而无极"的宇宙生成论。他认为,无极(无)生太极(有)。太极能动能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之极则走向静,静之极又恢复为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阳生两仪(天地)。再阴变阳合: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流动,推动春、夏、秋、冬四季运转。故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原于无极,无极是宇宙生成的根本。阴阳二气与五行之"精"巧妙凝合,又形成男女。变化无穷的万物中,人得天地之"秀"而为万物之灵。五行之性触感外物而动,则呈现恶与善,形成错综复杂的万物。

至诚主静

 

周敦颐像

周敦颐在宇宙生成学说基础上,又提出"至诚"和"主静"的道德论。他认为,人性有五品,即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和中;适中是最完善的人性,其余诸品皆有缺陷。只有达到"至诚"境界,人性才能完善。因为"诚"源于宇宙的本原,体现太极的道德本质。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根本,是行为的渊源,是圣人立身之德。达到"诚",则进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成为圣人。为达到"至诚",提出"主静"的修养方法。让人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从寡欲达到无欲。无私无欲,便成为至圣。这样的圣人,便可与天地之德、日月的光明、四时运行之序、鬼神作凶吉等最高法则相符合。周敦颐,自称是“穷禅客”,曾师事鹤林寺僧寿涯,又从东林常聪禅师习静坐。 此主静之说,实取于佛教之禅定。慧能所说的“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也就是“无欲”,因此方能够“安闲恬静,虚融淡泊”,达到真正“静”的精神境界。

 

周敦颐还从道德论的角度,阐述礼乐。认为礼就是理(条理),阴阳有理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皆得其理而后和。乐就是和,阴阳理而后和,万物也有其理而后和。故要先讲礼、而后读乐。在圣五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之后,乃可作乐。乐的作用是平天下之情,故乐声应"谈而和"。使人不起欲念,心如死水。乐声淡、乐辞善、可移风易俗。妖声艳辞,则败坏风尚。古圣人作乐,以宣畅和心,使天地和、万物顺,感动神祇、鸟兽。

 

倾向改革

鉴于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周敦颐提倡要认识天下之势。天下形势极严重,则不可挽回。认识形势严重,要靠力量挽回。认识不早,力量不积,则无力与人竞争,是天意。不早认识,不积蓄力量,不用力挽回形势,则是人事问题,不能怪天意。故政治上倾向改革,称赞新政。根据长期的仕宦和讲学的实践,强调尊师重道。指出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

 

文以载道

周敦颐提倡"文以载道"。强调文辞是艺,道德为实。笃其实而书之,美则爱、爱则传,贤者得而学之,是为教化。不务实,虽业师保勉,人也不学。不知务道德,而专以文辞为能,是"虚车",实为弊端。

 

明慎用刑

周敦颐政治主张的中心是"顺化"。指出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圣人修仁义之德,万民才能接受教化,化而为善。同时,也强调刑罚,认为天以春生万物,以秋成万物。故圣人法天,以政养万民,以刑治世。但要"明慎用刑"。主刑者,掌握人的性命,不可不慎,要中正明达。

历史评价

编辑

黄庭坚: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司马光《资治通鉴》:敦颐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黄庭坚称其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魏了翁:“至于倡明正学于千有馀载之后,上嗣去圣,下开来哲,如周敦颐、程颢、程赜、张载及一时淑艾高弟,其有功于生民之类,亦不为少矣。”

 

姚缔虞:“宋儒周敦颐有开继之功。”

 

轶事典故

编辑

命名五星堆

天禧五年(1021年),重阳节,周辅成同几位兄弟一起聊天,共度重阳。当时秋高气爽,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田野里的禾根豆一片金黄。特别是村前的五个土墩子,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起个名,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名最为合适。这时,正在旁边玩耍的小敦颐,看到大人们沉思的样子,就脱口而出,说这五个土墩就像五颗星星。那东边的叫木星,南边的叫火星,西边的叫金星,北边的叫水星,中间的叫土星,合在一起,干脆就叫作“五星堆”。大人们听了,都觉得小敦颐讲得有道理,于是就将这五个土墩正式命名为“五星堆”,并作为楼田保的一景。

 

少年立志

周敦颐周敦颐

周敦颐从小聪明好学,勤于思考。遇到什么问题,喜欢寻根究底,不搞明白绝不罢休。他会经常向衡州(今衡阳)舅舅提出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什么天上的星星是怎么来的,太阳为什么东起西落,月亮为什么有盈亏圆缺,为什么会刮风下雨,地上的万事万物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对于周敦颐提出的这些问题,周辅成总是不厌其烦,尽自己所知给予解答。当然,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周辅成是没有办法回答清楚的。一方面,受周辅成的知识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受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而周辅成也非常喜欢周敦颐的这一性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敦颐的知识也不断地增长,学业大有进步。到十二三岁时,周敦颐已经读完了《四子书》(即《四书》)和《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等儒家典籍,有的还能背诵得滚瓜烂熟。同时,周敦颐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八岁时,其父亲已过世。

 

月岩悟道

月岩位于都庞岭东麓,距周敦颐故居约七公里。岩洞内周围削壁千仞,白石璀莹。这个巨大的岩洞,还有东西两座洞门。最为奇特神秘的是,在这个岩洞内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变化。如果你从东洞门进,朝西洞门行走,往头上的洞口看去,开始只能见到一弯“残月”,形似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那“月亮”像镰刀、像小船,由缺而圆。到了岩洞中央,当顶便是一轮“皓月”,成为“望月”。继续往前走,这轮“皓月”又逐渐由圆而缺,最后又是蛾眉一弯,成为“上弦月”。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方位引起的景物变化,使月岩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气也不胫而走。相传周敦颐十四岁时,曾筑室于月岩,在那里读书并在那里悟得“无极而太极”的道理,为其后来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谥号“元公”

宋宁宗赐周敦颐谥号为“元”,因此周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宋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人际关系

编辑

 

 

关系

 

姓名

 

备注

 

长辈

 

周智强

 

祖父。始迁营道的周从远之单传独子。周智强生了六个儿子,长子怀识,字孟衿,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官至汀州上杭令;次子怀铎,字孟振;三子怀正,字孟方;四子怀成(即辅成,周敦颐的父亲),字孟匡,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至贺州桂岭令(治所在今广西贺州境内);五子怀辂,字孟殷;六子怀德,字孟尚。

 

周辅成

 

父亲。(?-1032年),原名怀成,字孟匡。志清行纯,博学能文,初为黄冈(今湖北黄冈)县尉。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举进士后,升为桂岭县令。在桂岭任职一年多,便辞职归隐。

 

郑氏

 

母亲。(982年-1037年),衡州(今湖南衡阳)人,祖籍开封,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郑氏的哥哥衡州人郑向是龙图阁学士,为饱学之士。郑氏先嫁卢郎中,并生有一子(卢敦文)。卢郎中去世后,郑氏再嫁周辅成为继室。她与周辅成结婚的时间为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兄弟姐妹

 

周砺

 

同父异母兄长。为周辅成与原配唐氏所生。

 

卢敦文

 

同母异父兄长。为郑氏与其前夫卢郎中所生。卢敦文随母下堂时,年龄还很小,估计在两三岁。当时,周辅成在黄冈任县尉,卢敦文随母在黄冈县署生活。周辅成任桂岭县令后,卢敦文则随母在桂岭县署生活。周辅成辞职回乡时,卢敦文还不到十岁,也只能随母在营道县楼田村生活。

 

周季淳

 

姐姐。为周辅成与郑氏之女,生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长周敦颐五岁。十七岁时出嫁,丈夫名叫陆若瑜,比季淳大两岁。但季淳出嫁一年多,就死于瘟疫。

 

周敦贲

 

弟弟。为周辅成与郑氏之子,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比周敦颐小四岁。敦贲从小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但是,就在季淳死后的第三个月即十一月上旬,敦贲突然发病而死。

 

配偶

 

陆氏

 

陆参之女,生周寿。

 

蒲氏

 

蒲宗孟的妹妹,嫁给了周敦颐为继室,生周涛。

 

后代

 

周寿

 

长子。字季老,一字元翁,生于合州。元丰五年

汝城濂溪书院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而建。公元1050—1054年,周敦颐任桂阳县令。期间“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并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周敦颐创立了理学理论基础,被称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先贤。千百年来,汝城“士率其教,吏思其威,民怀其德”,兴建书院永作纪念。虽经近千年的沧桑变迁,然薪火相传,保存至今。书院为宋式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

 

 

周敦颐墓

周敦颐墓,又称濂溪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莲花镇周家湾之栗树岭,墓区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十年动乱期间,周敦颐墓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但地下墓穴仍保存完好。1999年,在香港周氏宗亲总会的资助下,完成周敦颐墓第一期修复工程,使珍贵历史遗迹得以保存。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再出100余万元巨资复修该墓。1959年,周敦颐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复,建成有牌楼、门楼、濂溪祠、爱莲池等景点。

 

爱莲堂

周敦颐在衡阳写下的119字的《爱莲说》因其借物言志,用莲花自喻,洁身自爱,被世代传颂。现有濂溪书院、濂溪祠、爱莲亭、濂溪别墅、周子祠等濂溪文化载体。爱莲堂坐落在衡阳市华新区柘里村。祠堂中堂门上高悬“爱莲堂”横匾,祖堂神位上供奉着周敦颐、鲁迅(周树人)、周恩来的照片。2007年6月,周恩来总理的堂侄、原扬州市老干局局长周华瑞来衡阳“爱莲堂”祭祖时,随携周总理手书“爱莲堂”郑重制匾悬挂。2009年11月24日,道县濂溪故里为建周子衣冠冢,特派专人专车来衡阳“爱莲堂”奉取“灵土”。2014年道县周敦颐故里晋升国家AAA景区。

 

遗迹故里

周敦颐在衡阳生活的遗迹原有五处:

一是紧伴石鼓书院即今司前街古称濂溪街(现衡阳市中山南路司前街口)是他外祖父左侍禁郑灿居住的祖宅;

二是今蒸水桥北原郑家庄户房即北岸濂溪周氏祖屋,由长子周寿次子虞仲后裔继承,今居衡阳市衡南县车江铁市、衡阳县金兰寺、重庆、洪江等周姓即源于此支。

三是衡阳市高新区柘里村爱莲堂,是周寿五子季仲次子兴继来此继承祖业,爱莲堂原是郑家祖传庄户房(距离—千二百余年),郑氏谱载“衡州西关有巨浸曰西湖”,“向公世居衡阳郡城外西湖”。郑向祖孙五人五进士,世代衣锦诗书传家,家产颇丰。宋时周围山林田土多是郑家祖产,后按规制濂溪公祭祀田四百亩(政义乡三百亩、长平乡一百亩)田租收入和年拨官银二十八两用于濂溪周氏宗祠春秋二祭。

宋末衡阳对周子纪念性建筑还有一院四祠,即西湖书院,西湖北岸濂溪祠,凤凰山濂溪祠、潇湘门内濂溪祠、石鼓濂溪祠,以上并非家祠,是属国家官设祭祀周子和教学合一的纪念地(年拨祭祀银四十两)。

 

千年诞辰

2017年6月23日,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八届理学文化节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开幕。纪念演出后举行了濂溪书院揭牌、敬献花篮等仪式,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周敦颐哲学思想、理学人物与流派学术研讨会、濂溪后裔座谈会等主题活动。

史料索引

编辑
关于周敦颐的平生,主要参见《周敦颐年谱》,宋代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亦对其事迹多有记录。

 

下一篇 黄遵宪

上一篇 寻找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