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第 编辑

中国明代音韵学家、著名藏书家

陈第陈第

陈第,中国明代音韵学家、著名藏书家。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陈第

字:季立

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

所处时代:明代

出生地:连江

出生日期:1541年

逝世日期:1617年

主要作品:《毛诗古音考》

人物生平

编辑

万历时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万历初诸生。曾上书给戚继光,献平定倭寇之策,万历三年(1575)于福州任教官,善谈论兵家军事,结识都督俞大猷,大猷又举荐于戚继光,教以兵法。出守古北口,后任游击将军,坐镇蓟门10年。万历十一年(1583)辞官归乡,建“倦游庐”为住所,另有藏书楼曰“世善堂”。后致仕归里,专心研究古音。

性无它嗜,唯书是癖。自称虽承家世藏书,珍本颇多,仍不足以广见闻。自少至老,足迹遍天下,遇书辄买,亦不择其善本。听说金陵焦竑家富藏书,在其64岁时,亲自到弱侯家,读抄未见之书,阅读其大量藏书,在南京搜访图书5年,归家时装书2大车。先后积书至1 900余种,1万余册,藏书家赵昱考证其有300余种为珍稀善本。积至多年,遂有书数万卷。编有《世善堂藏书目录》2卷。分类亦不按四部,先分经、四书、子、史、集,各家共6类,下再分小类。该目比以前各私家书目录较详,立类亦不同。书成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又善诗文。对音韵学深有研究,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论证古今音之异同,为后世开辟了研究古音的途径。他重新修订《毛诗古音考》,此书为其一生力作,开中国古音韵学研究之先河。著有《一斋诗集》、《五岳两粤游草》、《尚书疏衍》、《屈宋古音考》、《寄心集》、《读诗拙言》等。

万历二十五年陈第挟书浏览祖国名山大川,著《两粤游草》,世有南方徐霞客之称。万历三十年他随沈有容赴台剿倭,深入考察台湾高山族风土人情,写下《东番记》,为我国研究台湾首篇珍贵历史文献。万历三十九年再次出游,著《五岳游草》。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

人物贡献

编辑

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

陈第公园陈第公园

等。他反对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作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直音、异文、又读等材料作为旁证,二者交相考辨,证实古音本读。条分缕析,主次分明。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分析,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统一关系。陈氏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巨大影响。

出版图书

编辑

毛诗古音考

作者名称 陈第

作品时间1988-8

毛诗古音考,此书初刊本已佚。建宁徐时栋购得旧刻本重刻于闽中,《四库全书》本即以徐氏刻本为底本。作者陈第

屈宋古音义

作者名称 陈第

作品时间2019-4

明陈第撰。第既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辞》去风人未远,亦古音之遗,乃取屈原所着《离骚》等二十五篇,除其《天问》一篇,得二十四篇。又取宋玉《九辩》九篇、《招魂》一篇,益以《文选》所载《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四篇,得十四篇。共三十八篇。其中韵与今殊者二百三十四字,各推其...

人物轶事

编辑

陈第撰《毛诗古音考四卷》陈第撰《毛诗古音考四卷》

陈第去世后埋葬于连江官岭戈沃山中。其墓为三合土构筑,单人葬,深六米,宽三米。碑志嵌有“明一斋先生之墓”等字样。墓正前方约三华里处,还有一墓道碑,中书“明一斋陈先生墓道”,右书“岭东友人黄琮题,渐东门人徐亮立。”现今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连江城西,原有“世善堂”为陈藏书处,“倦游庐”,为陈晚年著书处,惜皆已圯毁。1991年适陈第诞辰450周年,两岸学者近150人莅临连江召开陈第学术研讨会,对陈第的学术成就进行深入探讨。连江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伟人,在县城中心建陈第公园,高7.6米,手握书卷,腰佩利剑的陈第石雕家威武地屹立公园中央,彩灯喷泉、绿树鲜花,表达了连江人民对他的无限敬仰。

连江民间故事之陈第轶事

陈第年青时,谦虚好学,才华出众,为了避开俗气的应酬往来,他独自一个人,带上书箱,到离县城十多里的云居山,借住云居寺卧云山馆读书,经常点灯一读直到天亮。

有一天晚上,陈第读完一本好书,心情十分舒畅,乘着清风明月,步出卧云山馆,到云居山的普光塔下赏月。

突然间,茅草丛中传出口悉口悉率率的响声。陈第睁大眼睛一看,只见离他还不到十步远处有两只白额老虎,一大一小,正在一片空地上互相嬉戏着。而陈第手中只有一把纸扇,怎能对付两只猛虎呢?猛虎发觉旁边有人,立即停止嬉戏,两对绿莹莹的大眼睛象灯盏一样盯住陈第,情况十分危险,怎么办?陈第急中生智把手中的纸扇“唰”地一抖,大喝一声,月光又把陈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吓得两只猛虎头缩腰软,陈第又把纸扇一合一启高举在手中,两只老虎,开始后退。陈第心想它们害怕了,又大喝一声。这一喝,两只老虎便转身逃走,不见虎影了。

游遍五岳

陈第在年轻的时候,就立下游历天下名山大川的壮志。他边关辞官回乡的途中,顺着游历东岳泰山。回到家里,老母病在床,他尽心尽力侍奉老母,一时没法出游。母亲去世,陈第有机会出游了。但他想:“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如果不好好读书就东游西看,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就到乡下朋友那里借了一间清静的草屋住下,谢绝一切应酬,关起门来,专致志地读了很多古代的经典,特别深入地研究了古代的音韵,而成为明代音韵学的大家。

闭门读书著述十年后,他又开始了闲云野鹤踪迹飘萍的旅行生活。他先到两广一带游历罗浮、桂林等胜地,又转向江浙一带游历了天台、雁荡等名山。后来,又沿着富春江、兴安江、长江一直上去,饱览秀丽的江山景色。他两次登黄鹤楼,怀乡赋诗,慷慨悲歌……。

虽然陈第七十岁了,仍然不忘五岳之游。

在他游历山川名胜途中,骤然天气转冷。阴雨连日,受风寒病倒了,只得借居山野庙宇。庙里的和尚要为陈第请斋醮、设道场,求得消灾去病。陈第在病榻上摇着头说;“我是个无忧无虑,超脱达观的老人,只因为生性喜爱山川景色,才不顾年老力弱,出来游历。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不是烧香拜佛所能改变得了的。你们不必为我斋醮了。”

陈第在病榻上静养几天后,精神渐渐地健旺起来,就托人去买了一壶好酒。痛饮起来,高兴地吟了一首诗:

五月游衡山,登涉已伤暑。

七月居芦溪,疟疾应秩序。

寒来履严冰,衣裘叠重纻。

忽又抱薪火,浑汗如霖雨。

寒热虽已谢,余恙扰辛楚。

羁旅可奈何,遥遥买佳醑。

一举累千升,病魔无处所。

买祭信莫加,百年吾舆汝。

病好后,陈第又踏上旅途,作“万里河山行。”他终于实现了遍游五岳的宿愿,为后人留下了《五岳游草》诗集。

东渡台湾

陈第辞官从边关回到连江以后,福建都司沈有容正好准备率领二十一艘兵船前往征巢盘踞在岛上的倭寇。沈有容将军对陈第的大名,早就听过。他非常敬佩陈第的文韬武略,就亲自到连江城关龙桥下陈第家里,诚意地邀请陈弟随兵船东渡台湾。

当时陈第虽然年逾花甲,但他听说是去打倭寇、保家卫国,就不顾自己年高体弱,一口答应下来。

当兵船开到澎湖列岛海面时,天气起了变化,狂风大作,恶浪掀天,有几艘兵船在风浪颠簸中沉没了,形势十分险恶,船上官兵大惊失色。陈第陪沈有容将军在指挥船上,看到这种情况,他泰然自若、毫不惊慌走上甲板,指挥士兵抗击风浪,并叫人做好一切救生准备,以防万一。为了安定军心,陈第即兴吟诵了一首“泛海歌”:

水亦陆兮,

舟亦屋兮

与其死而弃之

何择于山之足海之腹兮

陈第的吟诵,声音宏亮,全体官兵受到很大的鼓舞,齐心协力与风浪抗争,最后,终于平安脱险。

当风平浪静时,沈有容将军拉着陈第的手连声说:“季立真是豪壮之士,多亏你才保住了这支征剿倭寇的队伍!”

为了表示敬佩之情,沈将军取酒敬陈第,并请他即兴再吟诵一遍“海渔歌”。陈第举怀一饮而尽,微笑着又即。兴吟诵了另一首“泛海歌”。

学而不足用者耻兮,

用而不能无用者鄙兮,

无用而不废时用者,

谁氏之子兮!

当船队到达台湾时,在陈第策划下,沈有容将军带领部队,狠狠打击了盘踞在台湾岛上的倭寇,使台湾民众安居乐业,过上了太平日子

愤而辞官

经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的推荐,陈第被破格录用,当了西北边关的游击将军。

陈第到任后,奋勇抗击番仔的入侵骚扰,经过一段时间后,边境太平、百姓乐业,雁门关一带又从荒的边塞变成了繁荣的地方。

番仔十分害怕陈第的才略和明军的军威,不敢轻举妄动,纵兵掠夺,但他们又缺少布匹、盐巴等货物,就派人来送礼求和,希望开放边境,互相做生意,雁门关总兵兑答应了。

这总兵吴兑,在形势危急时,也曾发奋整顿边关,对陈第也相当倚重,放手让他去干。可是,到了太平年月,又嫉妒陈第才华。吴兑知道做盐布生意可以赚大钱,就动了心,私下派了一支部队,从内地偷偷运来盐巴、布匹,设立专市同番邦做起生意。不交公税,一时暴富,整天花天酒地,引起了边民不满,怨声也多了,番邦也埋怨吴兑专市太苛刻,渐渐有了罢市兴兵的意思。

陈第知道这一情况后,就到总兵府求见吴兑,向他但直说利害,希望他改专市为自由公市。吴兑听了,心里不悦,但他还是勉强应付,并设宴宽待陈第,桌上摆满山珍海味,他斟满一杯酒,举到陈第面前说:“季立老弟,对专市问题你何必那样认真?番仔想兴兵来打,我们雄兵上万,还怕他什么?来,先干一杯!”陈第正色说;“兴兵是不得已的事,古训有说‘止戈为武’,吴总兵为国守边,理应从大局着想!”吴兑脸上的肉颤了一颤,强笑说:“季立老弟,专市赚的钱,你我三七分成,你意下如何?”陈第气得七窍生烟,喝道:“我陈第非是贪财小人,如为贪财,也不会远离家乡来到边僻地苦心经营!告辞!”说完就转身免离席愤然走出总兵府。

陈第气愤而去,吴兑当然不高兴,心想,堂堂一个总兵受此耻辱,不免怒上心头,一气之下摔破好几只夜光杯。不久,便上本朝廷讲陈第居功自傲,滋事生非,请罢去其官。

陈第知道这件事,一声长叹:“我投笔从戎到现在,头发都白了,既然为国安邦定边疆的心愿难以实现,还是以一个书生来终我一生!”说完,就把游击将军印信用布包扎好,高高挂在官署内,独自骑一匹快马,一身书生打扮,愤然离去。

陈第纪念馆

编辑

陈家大院大厅陈家大院大厅

陈第生性嗜读书,他曾建立起闽中著名藏书楼——世善堂。陈第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时即熟读四书五经,他说自己“性无他嗜,惟书是癖”,他将祖辈留下的藏书万余卷读完后尚觉不足,为了广搜图书,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不计成本。万历三十二年,已经65岁的陈第听说太史焦闳家中存有许多秘本古籍,便不顾自己年迈体弱,自带衣食,风尘朴朴,不辞辛劳地从家乡赶到江苏南京,到焦闳那里去读书、抄书。经过陈第数十年的努力,世善堂的藏书成为闽中藏书楼中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大的藏书楼,为当时学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天启六年(1626),陈第的孙子陈肇复奉父命修筑一座四进三出的院落,取名积庆堂,取《周易‧坤卦》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涵意,示其不忘本自世善堂出。

这座陈家大院至今依然坐落在福州市连江县凤城镇,四进三院的完整格局,至今依旧保持当年的恢弘规模,只要甫进正门,人很容易就会被挑高宽敞的大厅震摄住视野,雄伟结实的桧木梁柱,配上三个院落内这数十年来各自加盖隔开的房间,依稀可见明末至今整个中国的满页沧桑。陈第所建的世善堂已经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被拆除,而仅剩的院落,在未来几年的改造中也要被拆除殆尽。陈第是明代第一位到台湾,深入探访台湾风土人情,抗击倭寇的著名将军,陈第及其后裔的故居在两岸关系发展中都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文物古迹,这所院落若是被拆除,连结两岸人心的重要精神指标就会消失,而如果将此处设为陈第纪念馆,展览陈第在两岸的史迹,这对两岸共构和平关系,加深彼此文化的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指标性意义。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将陈第后裔故居改为陈第纪念馆更有价值。

下一篇 郑善夫

上一篇 谢肇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