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振承 编辑
潘振承(1714~1788年,“承”一作成),字逊贤,号文岩,又名启,福建龙溪人(角美潘厝),(今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潘厝人)外国人因称之为潘启官(闽南语发音:Puankhequa)。潘振承早年家贫,习商贾。青年自闽入粤,从事海外贸易。曾往吕宋三次,贩卖丝茶。后在粤为十三行陈姓行商司事,深受信任,被委以全权。陈姓行商获利归里,潘振承遂开设同文行,承充行商。由于诚信经营、眼界开阔、经营有方、敢为人先,积累了雄厚的财富足可敌国,资产高达6亿法郎,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别名:潘启官
字:逊贤
号:文岩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今属厦门)
出生日期:1714年
逝世日期:1788年
安葬地:文圃山
主要成就:世界首富,广州十三行、南华西街
本名:潘振承
主要遗产:漳州潘家大厝、广州潘家大院
潘启又叫潘振承,字逊贤,号文岩,其父潘乡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较为贫苦。潘启是潘乡五个儿子中的老大,也是广州十三行的商总(即行商首领)、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潘乡为供五个儿子在文圃书院(在今龙池岩,南宋大儒朱熹曾在此讲学)读书,潘乡早出晚归,勤劳作息,为少年时代的潘启树立了吃苦耐劳的榜样。当时,南明郑政权虽早已被削平,但漳州作为清政府与南明郑政权的主战场之一,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加上清政府的迁界和连年的海禁,月港已走向衰落,漳州经济百废待兴。潘启从小勤劳好学,但为了分担父亲的重担,在雍正五年(1727年)解除海禁后,就开始辍学,到海边给人当船工,从此揭开了他传奇一生的序幕。
潘启善于学习,深通多国语言。在帆船时代,由于气候、洋流的影响,商船每次售空货物后,不能及时返航,潘启只好留在吕宋一段时期,静待顺风顺流时返航。在逗留吕宋期间,潘启不断与所接触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学习语言。长此下去,他慢慢能听并学会书写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英语,但都夹杂闽南话音,如英语today(今天),念成闽南话“土地”。正是“夷语深通”,为潘启日后在广州行商奠定了良好的人脉关系,大展商业鸿运。
潘启辗转广州,适时开设洋行。斗风险赢利后,潘启于乾隆三年(1738年)以后开始谋求稳定的生意,由闽入粤,离家只身寄居广州(广州是清朝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在闽籍一个姓陈的洋行里经理事务。由于诚实经营,每天所卖货物与财务完全相符,陈姓老板十分信任他,就委任他全权经营洋行一切商务。潘启由此积累了与外国商贸集团打交道的经验。几年后,陈姓老板获得巨大利润就回乡。这时,积攒足够资金的潘启适时抓住这一机遇,于乾隆七年(1742年)左右向清政府请旨开设同文行,开始独立成为行商老板,把原来陈姓老板的客户吸引过来,并先后娶两周氏为妾。等生意稳定后,潘启才派人回乡接妻子黄氏到广州帮助打理家务。
家庭和睦相处,也为潘启专心致力于商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潘启一生娶妻妾十人,生有七个儿子,其中第三子潘有勋为元配妻子黄氏所生。潘有勋后来举家迁回故里,独自发展。如今,在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潘厝社还有金碧辉煌的潘氏祖祠和潘家大院。
潘振承漳州故居
潘启诚信经营,行商大器晚成。由于擅长外语,潘启与外国商人做生意可直接对话,比其他行商经翻译对话更有优势。许多外国商人喜欢跟潘启进行贸易往来,主要因为潘启笃守诚信的商业本质,对质量不好的商品给予退赔,维护了商号的信誉。因此,潘启被外国商人称为“最可信赖的商人”,是“行商中最有信用之惟一人物”。有了良好的信誉,外国商人经常预付定金给潘启,而且预付款都在10万两白银(1万两白银等于200万英镑)以上,最多一次预付款达到60.15万两白银。1753年,潘启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做成一笔贸易数额相当大的生意:生丝1192担、丝织品1900匹、南京布1500匹;仅生丝一项贸易额就达20.86万两白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闽、浙、沪海关,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制度,规定“茶叶、生丝、土布、绸缎”出口,只能由洋商经办,使同文行等洋行获得了跨国垄断贸易的特权。当年6月,一艘西班牙商船运来约20万两西班牙银元,全部从潘启手中购买大批南京布、丝织品和生丝等。有了雄厚的资金和源源不断的订单,潘启的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到18世纪60年代初,潘启更加富有,逐渐成为广州洋商首富。潘启几乎垄断了与英公司的生丝贸易。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英公司要求订购生丝2000担,因其价格优惠,数量较多,遂与之成交。此后,同文行每年都有1000~2000担生丝交售给公司。四十七年(1782年),粤海关监督重申限制生丝出口的禁令,规定每艘外船运出生丝不得超过100担。潘振承向监督行贿4000两,使他取消限制。次年,又将生丝价格每担提高5两,将提价所得货款向海关监督送礼,使生丝交易照常进行。
为了维护行号的信用,潘振承对英公司每年从伦敦退回的废茶都如数赔偿。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同文行退赔的废茶达1402箱,价值超过10000元。从潘振承开始,在行商中退赔废茶成为惯例。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豪富的潘启被清政府选为广州十三行商总,是连续出任商总时间最长的洋商。潘家究竟有多少钱?根据当时一个与潘启做过生意的法国商人发回《法国杂志》报道,潘家每年消费多达300万法郎,财产比西欧一个国王的地产还要多。因此,潘启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潘启务实开放,生意兼容并包。潘启为了同文行的生存,在商业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注重信息的收集,本着盈利的观念,秉持诚信、服务的理念和务实、开放的态度,参与国际性竞争,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广州十三行中,潘启也是一个最有远见的行商,他率先使用汇票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结账,减少白银交易所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提高了贸易的结算效率,促进了资金的快速流转。多年来,潘启一直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客户,也是瑞典东印度公司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夷人到粤必见潘启官(官为外国商人对潘启的尊称,潘启以捐银的方式获得候选兵马司正指挥加三品花翎顶戴的官衔)”。闻名于世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曾到广州与潘启进行贸易,潘启把自己的玻璃画像送给关系友好的瑞典商人。至今,潘启的玻璃画像还保留在瑞典哥德堡市博物馆里,这是欧洲所有博物馆中唯一珍藏的一幅中国人画像。
潘启乐善好施,遵循儒商之道。富裕起来的潘启自始至终遵守清王朝的禁律,拒售鸦片,照章纳税,每年向清政府缴纳5.5万两税银,还经常捐银助军,最多一次捐献了30万两白银充当军饷。在处理商务的同时,潘启也经常捐资助学,鼓励子弟认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次子潘有为就是子弟中最有成就的读书人。潘有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考中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加盐运使司,参与编校《四库全书》,且工书善画、喜诗好藏,是中国近代有名的书画家、诗人、收藏家。自此,潘家官商结合,生意更加兴隆。潘氏后裔也由此人才辈出,其家族有24人被《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录入,被史学界誉为广东省自清朝以来最显赫的家族。在倡导儒学的同时,潘启也注重培养商业人才。其第四子潘有度就是商业能手。1788年潘启死后,潘有度马上接手同文行的一切商务,后任广州十三行商总10多年。
出版方介绍,《大清商埠》的故事平台广州十三行,与大清国策和国际贸易风云联动,是中国通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段历史。《大清商埠》的主人公潘振承,是中国第一代与全球化经济接轨的商杰。潘振承实际上就是18世纪的胡雪岩。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做过一个统计评选:在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中,中国占6位,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刘瑾、潘振承、宋子文,潘振承是这6人中唯一的商人。这位潘振承,就是《大清商埠》的主人公潘振承。
广州十三行商人,是18世纪全球最大、最富有、最具影响力的商帮。记者了解到,茶叶的输出为广州十三行垄断。十三行的出口商品除茶叶外,还有丝绸、瓷器、蔗糖、土布、大黄等上百种。十三行商人靠中国丰富的物产和朝廷赐予的贸易特权,成为世界最大、最富有、最具影响力的商帮!十三行洋行相对稳定在10家左右,贸易额以总商最大,通常能达到十三行的一半。十三行时期总商潘振承,应该是当时中国的民间首富。那时,无人将全球富豪排行,他们很可能是那时的世界民间首富。
对话祝春亭:
不愿意种田,愿意经商
是广州社会风气
广州日报:广州十三行是一段独特的历史,其实也是一段畸形的历史,一口通商导致一口独大,这能代表中国近代史的辉煌一页吗?
祝春亭:一口通商导致一口独大,说得对,但如果觉得这段历史没啥了不起的,不是那么回事。
在如今的广州市区北京路一带,那时已经形成了商业一条街,街边店铺林立,这在唐代是独有的街市景象。另外还有“鬼市”。当时广州人因外国人相貌怪异,戏称他们为“鬼佬”,“鬼佬”运来番货,按规定只能与市舶司官员及所指定的牙商交易,那么,他们携带来的私货怎么办?就在夜间聚集于街市私售,如同半人半鬼,看到官差就溜之大吉。如今的广州有“走鬼”之称,“走鬼”是不合法的流动摊贩。
当时的广州社会风气,人们不愿意种田务农,而愿意经商,因为经商获利大。粤人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和经商观念,粤商精神源远流长。
广州日报:潘振承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如何,写作有哪些难度?
祝春亭:很少。零零散散,大约三千多字,其中大部分还不是人生经历。但有关广州贸易的官员奏折、外商记录有很多。有的偶尔提到潘振承,但大部分情况仅以“行商”笼统称之。以潘振承的地位,他是当时中国外贸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如官府批准成立半官方性质的公行,最权威的《十三行考》一书说:“乾隆二十五年,行商潘振成等九家呈请设立公行,专办欧西货税。”连标点符号才29个字。这件事是潘振承人生的重大转折,值得大书特书,包括铺垫在内我们写了七八万字。写历史小说,我们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大胆虚构,而虚构又必须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大清商埠》塑造的潘振承这个人物,虽然虚构的成分多,但都是有历史依据的合理想象。他是闽商精神的标志性人物。
潘振承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他于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在福建龙溪(今龙海)白礁潘厝一个贫苦家庭出生,字启号文岩。少年时给人当船工,壮年时由闽入粤。初到广东的潘振承在十三行一位陈姓商人的商行里做事,获得信任和全权委托。等到陈姓商人回乡,他于乾隆年间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商行:同文行。是当年瑞典商人在广州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瑞典“哥德堡”号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一幅潘振承玻璃画像。
同文行成立十余年后,乾隆帝一道“一口通商”的上谕,给潘振承制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这道上谕,在历史学者看来,是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
三年后,1760年,潘振承联合8家洋行行商,向清政府呈请设立外洋行(公行),成为专营中西贸易的封建垄断贸易机构。这是十三行历史的一大转折。
在十三行四大家族中潘振承家族最为显赫,据一位当时在华经商的法国商人发回巴黎《法国杂志》的报道:潘家每年消费值达300万法郎,一家的财产比起西欧一个国王的地产还要多。而自潘家第三代潘正炜当家之后,财产总数累增至1万万法郎被《法国杂志》评为“世界首富”。
明末清初,最有钱的潘氏家族,将眼光越过珠江,选中了一江之隔的“河南”南华西,建别墅,起豪宅。早在乾隆年间,潘振承就在广州河南乌龙岗之西开村立祠,建造极其豪华的潘家花园“能敬堂”,其东至风光旖旎的漱珠涌,北接悠悠珠江水,以其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气派,名躁南粤。
这些极尽奢华的庭院中,处处种植着稀有的古树、各种各样的花卉等,园子里还养着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正如广州俗话说“镬底都镶金”。(这是古代的景象,现在又一另一番景象)
潘家大院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道,栖栅路上,旁边是龙溪南首约路。福建路,还有龙溪新街,等。这些路名都是来自于潘振承祖地。现在潘家已经人去楼空了,我在栖栅路上看到一位大伯在门口吃水饺,我就过来和他聊了起来。
大伯说:“潘家大院没有什么好看的,要去就去陈家祠,他每个星期都会去那边。”他说着广州话,我听不懂,我试着用普通话跟大伯沟通,老人家普通话说不好,时时又夹杂着广州语,我听得不是很清楚。刚开始毕竟他不知道我要研究这座古厝,他一直跟我说没有什么好看的。
龙江(王建春)问:“大伯,潘振承是从福建过来广州的吧,在广州发家致富,对广州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也是从潘振承祖地过来的。您能给我介绍一下潘家大院吗?”
大伯边吃水饺边回答:“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潘家的子孙,之前也有一些来自美国,东南亚等地潘家后人过来,他们看了,拍些相片就走了,现在已经没有后人住了,后人都住市区商品房了,这些旧房子都是租给外地人住的。基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院子里面的许多有价值的文物都没有了。”
龙江很感慨的说,潘家是我们的近邻,我是姓王,但是我们是同一个村的,潘家的有一部分的后人在福建漳州。广州当然也有很多,还有一些是在香港,国外等地。之前广东,香港等地的乡亲也去我们那边参观。”
大伯回答:“虽然潘家子孙有的混的很好,但是能回来看看的确很少,文革期间房屋多被强占,房子没能保护好。当年红卫兵把几乎所有文物都抄走卖掉,太可惜了。说实在的潘家对广州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之前兴办学校,建桥梁。”
龙江问:“这边很多路名都是我们那边的古地名,比如龙溪路啊,就是我们以前的龙溪县,你这条街栖栅街就是我们的村名。”
大伯站起来把我带到潘能敬祠堂的记事碑旁边,指着上面的文字,说“这边就有介绍潘振承,能敬就是潘振承”然后带我到潘能敬祠堂地界的石碑。这石碑已经很旧了,估计是当年建祠堂的时候立的碑文,附近还有一快比较小的石碑,介绍潘家大院长多少,宽多少。潘家大院现在都是外人住的。我也进不去。看不到里面到底还留着些什么。
龙江问:“之前我曾经看过报纸说潘家大院要申报国家重点保护。不过现在怎么还那么多人住在这边。”
大伯回答:“这边的保护没有陈家祠好,目前潘家花园的西侧(原厨房、住房、祖先厅、花局、四少妇厅等部分)约800平方米,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由海珠区教育局从潘家后人潘祝原手上征用后拆除,被市33中作为教学楼用地使用至今。而大院头门、二门及包台、天井、青云巷、祠堂中座、事后天井等占地637平方米的部分,于1956年被区房管局征用,分别租给铸字、模具、五金、印刷等4间工厂使用。其中,海珠区模具厂于1980年在祠堂中座、祠后天井等处增加了二、三楼,致使该处的布局遭到了破坏。经过区街有关部门的多次呼吁,上述4间工厂已于去年全部迁出,目前暂时由永兴物业公司代管。此外,大院另外700多平方米的房屋已出售给外人,原有建筑布局遭到部分破坏,外墙风化比较严重,屋顶有漏水现象。据了解,与潘家大院相互呼应的潘家祠,位于南华西街福安社区,原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长70多米,在破“四旧”及“文革”期间被毁,门口一对石狮子已被移到海幢公园门口摆放。记者询问过住在附近的街坊,许多老人家都表示这座院落已经长久没有人打理了,破旧不堪,而很多年轻人则根本不知道这里那段曾经显赫辉煌的历史。“
看看这段显赫一时的历史,而现在的眼前这一幕,真的让人痛心。望着远处的高楼大厦,现在文明下的历史保护是不是值得深思,广州是中国的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粤商的代表。要怎么保护好这一历史文物呢,需要潘家后人,更需要政府,真希望有一天广州和漳州能一齐努力,将中国这么一位有代表性的商人发扬光大。再次也呼吁广州政府能保护好潘家花园,将它打造成和陈家祠齐名的一个文物景点。
潘振承出生在福建海澄,县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给人当船工,壮年时由闽入粤,曾经去过三次吕宋(今菲律宾)。
初到广东的潘振承在十三行一位陈姓商人的商行里做事,获得信任和全权委托。等到陈姓商人回乡,他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商行:同文行。
彼时的广州,确是一片创业沃土。
潘仕成 (1804—1873)潘振联曾孙,官至二品,是晚清享誉朝野的官商巨富。
潘有为(1744—1764)乾隆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参与《四库全书》的编制。
潘有度(1755年—1820年)广东十三行公行首领,官至翰林院庶吉士。
潘有原(1760—1797)字志臣,号沦泉,敕候选布政司理问,敕授儒林郎,曾组建“常荫堂诗社”,《同治番遇县志》有记载。
潘有科(1770—1820)官至兵部职分司员外郎。
潘正亨(1779—1837)乾隆年贡生,以善书而工诗著名。
潘正炜(1791—1850)支持林则徐抗英,被誉为爱国商人。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帆楼主人。祖父潘振承白手起家,后成为从事外贸的广东十三行商总(即行商头领),是当时广东首富。他非常重视教育,曾联合其他行商集资兴建学校,对后代的教育也非常严苛,把孩子都培养成了优秀人才。父亲潘有度继承家业,业余爱好诗书,喜和文人画家交往。他曾不惜重金为儿子聘请名师做家教,后来几个儿子都很有出息。伯父潘有为乾隆年间考取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工诗画,善书法,是广东赫赫有名的大收藏家。长兄潘正亨,乾隆时贡生,有诗书画三绝之誉。三兄潘正常20岁就考中进士。
潘兆显(1851—1890)曾随邓世昌至山东烟台,为幕下西宾。
潘宝鐄(1853—1892年)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名次排于第二甲32名(该科一甲3名,二甲156名,三甲165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兼功臣馆纂修,光绪己卯年(1879)任广西乡试副考官。著有《望琼仙馆诗钞》。
潘飞声(1858—1934)潘振承第6代子孙,著述有《柏林游记》、《天外归槎录》等36种之多,是名噪一时的诗人。受聘于德国柏林大学讲汉学。
潘正琛(1786—1847)嘉庆年举人,官至刑部安徽司员外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