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藜 编辑

原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

鲁藜鲁藜

鲁藜(1914~1999),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中共党员。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后参加左联,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历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天津市文协主席,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红旗手》、《鹅毛集》、《鲁藜诗选》,短篇小说集《枪》等。1999 年 1 月 13 日,鲁藜因病不幸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鲁藜

别名:许图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99年1月13日

职业:诗人

出生地:福建同安

代表作品:诗集《醒来的时候》、《时间的歌》、《山》、《天青集》等。

人物生平

编辑
鲁藜(1914—1999),原名许图地, 笔名许流浪、许徒弟、鲁加等,翔安区内厝镇许厝村人。曾任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天津分会主席,七月派诗人之一。他一生发表了近两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十二部诗集、三部散文和小说集。诗作被译成英、日、僧伽罗文字在国外发行。

1914 年 11 月 14 日,鲁藜出生于内厝镇许厝村。父亲许派缠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图地”,就是靠耕种土地的意思。这是一个贫苦农民最切实的渴望。

鲁藜曾经自述:“我是我母亲第十一胎,我还有一个弟弟,我们是双胞胎,他一出生就送人抱养了。因为家境贫寒,有的兄弟姐妹养不活,当我出生时,只剩下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我是不足月而出生的瘦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有胖过。” 其家境的贫寒,可见一斑。

从晚清到民初,下南洋成了许厝人常见的一种人生选择。在鲁藜三岁时,他们一家人就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了越南的堤岸市(今胡志明市)。

在异国他乡,鲁藜少年时期做过小工、小贩、流浪者,他自称“忧患的宠儿”。

鲁藜曾经就学于闽漳小学,因为家庭拮据,仅上了四年小学。当年,在湄公河畔有个镶牙匠名叫陈天助,是一位祖居台湾的闽南老乡。他常用闽南话抑扬顿挫地朗读古诗,这在求学若渴的鲁藜心上埋下了诗歌的种子。鲁藜曾在《鲁藜诗选》中深情回忆:“我至今仍带着感激之情,很鲜明地记忆着这位在我的文学生涯里,是我一生难忘的第一个我的启蒙老师。”

1932 年春,18 岁的鲁藜护送病危的父亲回乡。

父亲不久就病逝,经村人指点,鲁藜报考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在这里,他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同年 8 月 26 日,鲁藜在厦门《江声报》副刊上发表了自己的散文处女作《给母亲》。

1933 年 1 月,师范学校因学生参与革命被国民党封了。他在同学陈剑旋的介绍下,参加了“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等革命组织。1932 年 5 月 20 日,鲁藜因参加纪念“五卅”运动宣传队被捕,关在同安城关警察局几个月。而后,又因配合 1933 年的“福建事变”, 鲁藜受命组织了农民革命武装力量,遭到警察围捕。在逃亡途中,跌伤了腿,隐匿到厦禾路一位远亲家中避难。

1934 年,鲁藜来到上海郊区宝山县乡村“山海工学团”分团教书。早就对文学抱有浓厚兴趣的他,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在“左联”主办的刊物上,以鲁藜、鲁加、奴隶、小犁等笔名发表作品,开始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

1935 年秋,鲁藜经作家司马文森和周钢鸣介绍加入了“左联”。1936 年 6 月 19 日,由“山海工学团”地下负责人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 年,鲁藜被组织指定为青年警卫员,常在夜里护送当时名叫蓝苹的江青到市内排演话剧《大雷雨》。有一天晚上,他们遭到两个戴墨镜的特务的跟踪,鲁藜示意江青从里弄溜走,自己走大路引开特务。当特务追上鲁藜时,江青已成功逃脱。正因为有过这样一段交集,“文革”时,鲁藜吃尽了苦头。

1937 年,鲁藜奉组织的调命,前往安徽蚌埠、安庆等地做民众教育工作,又辗转往武汉指导汉阳兵工厂的抗战工作团。1938 年秋,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来延安后不久,鲁藜也成了家,他的夫人王曼恬是毛泽东的表侄女。这位上海美专的女学生,从上海一路追随鲁藜奔赴延安。

1938 年 7 月,鲁藜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秋创作组诗《延河散歌》。这些诗歌表达了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献身者的赞颂,1939 年秋天在重庆的《七月》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传遍世界的福音”。鲁藜由此声名大震,饮誉诗坛,从此被认为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

1939 年下半年,鲁藜和周而复杨朔等一批文化人奉命去晋察冀前线,深入太行山根据地,写出了《青春曲》《红的雪花》《醒来的时候》等名篇,受到了闻一多朱自清艾青的赏识和称道。

1942 年,鲁藜参加整风后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期间,他写下了另一篇代表作《泥土》,成为传世经典之作。

鲁藜虽然个性温和如水,内心却炽热似火,永远秉持着一颗燃烧的心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军旅的战斗岁月里,他以笔为枪,写出了许多号召奔赴战场的诗,成为鼓舞一代人战斗的强声。

1949 年 9 月,在天津市首届文代会上,鲁藜当选为作协主席,兼任文化局党支部书记、中国大戏院经理等职,并主编《文艺学习》月刊。

1951 年,他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回国后发表了不少反映抗美援朝的诗文。几年间,出版了《毛泽东颂》《星的歌》等五部诗集,堪称诗的大丰收

正当鲁藜的创作喷涌而出的时候,1955 年,他被定为“胡风集团” 的“骨干分子”,从此经历了长达二十六年的屈辱岁月。

“胡风事件”时,已和鲁藜生有两男一女的王曼恬,却在他入狱一年后宣布与之断绝关系。而在“文革”中,江青的一句“鲁藜还活着啊”,又让他遭遇了无休止的批斗游街,差点死于非命。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鲁藜获得了平反,任天津市作协主席、北京《诗刊》编委等职。此时,他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残酷的精神压迫,让他的身体十分衰弱,但他仍以高昂的精神状态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1980 年 2 月,鲁藜以一首《云之歌》,宣告重返诗坛。往后的日子,他又相继在《诗刊》《人民文学》《羊城晚报》等刊物发表了上百首诗作。

1982 年 5 月,鲁藜与落难时常去农场探望他的刘颖西组建了新的小家庭,他格外珍惜“命运给我的一片晚霞”。

1984 年 4 月,台湾文学研讨会在厦召开,受邀与会的鲁藜,带新婚爱妻刘颖西回到了阔别五十年的许厝村。近乡情怯,老屋还在,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老榕树》《鹭之歌》《木棉花》等脍炙人口的诗歌。

1999 年 1 月 13 日,鲁藜因病不幸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出版图书

编辑

鲁藜诗选

作者名称 鲁藜

作品时间2001-5-1

天青集

作者名称 鲁藜

下一篇 汪国真

上一篇 彭燕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