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绣 编辑
湘绣,湖南省长沙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19世纪末,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吸收“苏绣”、“广绣”之优点,渐渐湘绣针法以参针为其特色。“参针”也称“乱插针”,与齐针相对应。可表现物象的立体形态和晕染效果。参针中又有接参针、拗参针、直参针、横参针、毛针等。另有排针、游针、花针、钩针、孔针、刻针、打子等针法。其丝线,经过荚仁液蒸发处理极光洁平整,劈丝细若毫发,有“羊毛细绣”之称。湘绣的风格是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用色的阴阳浓淡、针法多变、劈线细致,绣工讲究“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绣品还有荷包、怀镜袋、笔插、椅垫、桌围、枕套、帐套、帐檐、手帕、衣边、裙饰、腰带等。湘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已发展到异色、异形、异面的双面全异绣。湘绣先后参加过日本、巴拿马、美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获得优胜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2011年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湘绣
产地名称: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品质特点: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形神兼备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38号
批准时间:2011年03月28日
综述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工艺品的总称。现代意义上的湘绣主要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古代宫廷绣,士大夫闺阁绣的技艺与某些形式,同时吸取了苏绣和粤绣及其他绣种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
湘绣主要以蚕丝、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容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籽绣、剪绒绣、乱针绣等都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注重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
湘绣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结构上虚实结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
湘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具有极高的传统手工技艺价值和地域性文化艺术价值;湘绣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形神兼备,动静互彰,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成为湖南乃至中国的“艺术名片”。
西汉·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艺术特色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
“以针为笔,以缣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绣工们大大发挥掺针参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在质地上参互调合。用于同一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表达出逐渐变易又混合均匀的色阶,创造了各种绚烂和谐悦目的色彩。用第一号深色线刺绣后,接绣第二号深色时,衔接必须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且不着痕迹,色彩才能和谐。交接搭线不可过长,也不可一线太长,一线太短。这是湘绣与其他绣品针法的基本区别之处。成为湘绣的特点之一。
绣线的运用,粗细相间,色泽有别,兼以适当夸张。湘绣绣工劈线,是一种特殊技能,湘绣的匀薄细腻与这一技能的日益进步分不开。以手指劈线,可劈至2开、4开、8开、16开等。线劈开后,千丝万缕,分辨不出差别,但绣上质地,求得对比统一,突出主题,达到明暗的自然变化,阴阳浑然一体。
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湖南长沙为中心,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特点是丝细,后用皂荚仁溶液蒸煮,再裹起来揩拭,防止绒丝起毛,其光细胜眼于发丝,湘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
人民大会堂收藏湘作品《冬雪北国》
品种题材
湘绣的主要品种有:花鸟、山水、风景、人物、肖像、走兽、条屏、册页、被面、绣衣、围巾、手帕、披巾以及双面绣、双面异绣、双面全异绣、大型精雕精绣座屏、挂屏等。湘绣常用的形象,花卉中有牡丹、月季、茶花、菊花、梅花、兰花、竹子等;鸟类有凤凰、孔雀、锦鸡、丹顶鹤、鹰、鸳鸯、鸽子、八哥、喜鹊、白头等;走兽有狮子、虎、马、鹿、猫、狗、松鼠、熊猫等;还有人物、山水、小花草、金鱼、蝴蝶、书法等无不可绣制。
湘绣
工艺特色
制稿
制稿是湘绣的第一道工序,一幅好的绣品离不开一个好的构图。此时,设计者脑中对于艺术领悟能否完全转换成版面,制搞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一个高明的制稿艺人,能够完全地将他面前的照片、图案,甚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按照设计者的意识用素描勾勒在一张小小的蜡纸之上。
临稿
勾勒于蜡纸之上的素描之后,要用一根细小如发丝的小针按照绣稿的细线刺出匀称的小孔。完成之后,将已经裁好的真丝缎面放于纸稿底部,临拓出一张张的绣稿。
选料
定义:根据绣品的种类和工艺表达要求选择最佳的底料。
原则:按单面绣、双面绣选料;普通缎料和精品缎料选料。
主要品种及用途:
①、素库缎:简称硬缎,是一种材质较厚的真丝底料,主要以白、米黄为主,因材质名贵,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湘绣。
②、软缎:材质较软,以白色、仿古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普通绣品。
③、透明尼纶、透明真丝:以白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双面绣。
印版
印版定义:将制作好的手工模版用油墨印刷至底料(缎面)的过程。
配色
绣稿出来了,剩下的就是配线了,一般多种颜色,近两千个色相,全靠配线艺人一双眼睛根据设计者的思路配出恰当的颜色。线料的介绍:线料主要分为丝线、绒线、金银线等。线料颜色介绍:湘绣绣线色彩的丰富,是与其他绣种区别的主要特点之一。据《雪宦绣谱》记载,有青、黄、红、黑、白(以上正色)、绿、赭、紫、交、葱(以上间色)9类,88种原色,因其深浅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湘绣绣工认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余种色彩包括无遗。所以,湘绣用色基本上可称为“有色皆备”。
饰绷
一件绣品在刺绣之前需要将其紧紧绷于一个绣花棚架之上,并压条,拉筋。在绣制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换好几次绷架。绷架根据绣品不同有大号的,中号的,小号的,高的,矮的,特大的,手绷近20多种型号,一般的绣品都选择中号的绷架饰绷。
湘绣单面绣
绣制
绣制在刺绣艺术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幅好的绣品与一个技艺精湛的湘绣艺人是分不开的。通常一名湘绣艺人要达到绣制精品的程度非十余年刺绣经历不可,千针万线游走于绣稿之上,看线,选线,通常一名湘绣艺人要达到绣制精品的程度非十余年刺绣经历不可,千针万线游走于绣稿之上看线,选线,辟丝,分线穿针,断线,一丝一缕上都极见功底。
拆绷
拆绷相对于绣制来说比较的容易。将绣好的绣品细心拆下,除掉上面多余的绒线和线头。将已经绣好的绣品放松,拆下。但是整个过程需要非常的细心。
刺绣
针法的介绍:
a、齐针:齐针是湘绣的基本针法之一,也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绣的针法是:起落针都要在纹样的边缘,线条排列均匀,且紧不能重叠、稀不能露底,力求齐整。平绣按丝理不同分为直、横、斜三种,即直缠、横缠、斜缠。
b、散套:散套是欣赏品中最常用的,也是运用得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等长线条,参差排列,皮皮相迭,针针相嵌。由于线条的组织形式比较灵活,丝理转折自如,镶色浑厚和顺,绣面细腻平服,因此能够细致地表现花草,翎毛等的生动姿态。
c、施针:施针是绣制人像、动物、飞禽等的主要针法。它的特点是用稀针分层逐步加密,便于镶色,丝理转折自然,线条组织灵活。
d、虚实针:由虚虚实实的线条组成,线条等长参差,由粗到细,排列是由稀到密,针脚亦逐步由长到短。
e、乱针绣因其表现力强,已经成为独具一格的新品种。乱针绣粗看似乱,其实乱针:乱中有律,它是利用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掺合而成,能一次、再次地掺色。由于线条组织成交叉形,因而在掺合后,仍能保留多种色线的固有色。色彩掺和的次数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为止。
f、打点:打点是传统针法之一,历史上多用它来绣制日用品。解放后,刺绣工人创造性地用它来绣制欣赏品,效果很好。打点绣是以纱为底,按纱格经纬点斜绣,每点一针,聚集而成。
g、戳纱:戳纱也是传统针法之一,用以绣人物的服饰,装饰性很强,戳纱以纱为底,用许多小几何形花纹组成图案。
h、接针:短针前后衔接连续进行,后针接前针的末尾连成条形。
i、滚针:两线紧捻,连成条纹,线条转折比较灵活。无论绣直线或曲线都比较恰当。
j、打子:也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即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组成绣面。因为每绣一针见一粒子,所以称为“打子绣”。在欣赏品中多用来绣花心;或单独用来绣静物,如花篮等。
k、擞和针:针法组织与散套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散套针线条重叠,擞和针线条平铺。散套针的针迹隐伏于线条间,擞和针的针迹比较显露。擞和针在绣欣赏品上多用来绣树干和石头。
l、集套:集套是绣圆形纹样的针法,以等长参差线条分皮顺序进行,绣时后皮线条嵌入前皮线条中间,丝丝相夹,并衔接着再前一皮线条的末尾。每一针针迹都要对准圆心,在近圆心处要做藏针。
m、正抢: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外向内顺序进行。
n、反抢: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内向外有规则地进行,丝理方向一致,皮头相互衔接。
o、鬅毛绣:鬅毛绣表现力强,主要运用于猫科动物的绣制上,直至光、色、形都符合猫科动物要求为止。
整烫
绣品绣制完成之后,应将其整烫。因为绣线在近一百多度高温下更能折射出丝质的光泽。让整副绣品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饰裱
任何一件湘绣艺术品,都离不开精心饰裱。也是绣品的最后的工序。通常,一件绣品在饰裱和框架的选择方面应与绣品的构图和颜色搭配。
湘绣双面绣
价值意义
历史价值
湘绣作为古老而传统的民间手绣技艺,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代代相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是我国艺海之林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更是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有“魔术般的艺术”、“最珍贵的刺绣品”之美誉。
艺术价值
湘绣作为一门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其艺术内涵博大精深。绣师们以针代笔,以线作色,将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融于湘绣之中,通过针、线将人物、山水、风景、花鸟、走兽、字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融会贯通,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使绣品更加生动逼真、质感强烈、栩栩如生。
品牌价值
湘绣作为湖南的“省粹”,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并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元首和政要。被赞誉为“奇异的手,绝妙的作品”。
商业价值
湘绣系列产品因湘绣的传统工艺特征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享誉海内外,广泛用于馈赠、装饰、收藏以及服装、服饰、头巾、床上用品,产品销往欧、美、亚、非及港、澳、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是湖南的出口支柱产业。湘绣得到保护和发展,不仅可起到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传统产业的作用,而且可极大地解决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甄别选择
湘绣产品依据其创稿的新颖度、刺绣的精细度、装饰的豪华度及其具有的欣赏价值与珍藏价值分为:珍藏品、极品、精品、普品(合格品)。工艺质量一般用这几个字来概括:平、齐、净、亮、密、活。这几项做到的越多档次越高。并要求产品所用丝线光泽丰富细腻,颜色饱满持久,具有韧性。所用绣地轻薄而不易变形,不易崩坏。绣品图案典雅、精致。所绣作品平齐、细密、匀、顺、光、有灵气、不呆板,有丝线的柔和光泽。作品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的特点。
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来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湖南地方刺绣即湘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辉煌灿烂的楚绣与马王堆汉绣,不但是中国刺绣史上足资骄傲与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绣顺理成章的最初发展之源。”
湘绣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还吸取了苏绣、粤绣、京绣等绣系的优点,发展成为清代刺绣艺苑的后起之秀。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湖南民间很早就能够刺绣。清代嘉庆年间,长沙县就有很多妇女从事刺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作品精良,流传各地,湘绣从而闻名全国。光绪年间,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还创造了多种针法,提高了湘绣艺术水平。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成为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艺商品走进市场。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未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而“湘绣”这一名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见称于世。
20世纪30年代,湘绣的产值最高达80万银元,产品1/3出口。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绣品”一节中,湘绣就占了一半的篇幅。
新中国成立后,湘绣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黄金期”。借助毛泽东主席携带《斯大林绣像》等大批湘绣产品访问苏联的“东风”,湘绣产品迎来了面向苏联与东欧的第一个出口高潮。中苏关系破裂后,湘绣出口一度受阻,生产跌入低谷。
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产业调整期。实现了日用湘绣与装饰湘绣并举,同时由向苏联出口转向对香港的转口贸易。到80年代初出现“湘绣四大厂家”鼎立局面,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一直到1987年,湘绣都是湖南轻工行业第一出口创汇大户。
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百家争鸣”期。随着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兴起,“四大企业”只余一家,企业起落成为常态。
21世纪初,湘绣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2年前后,湘绣产业再次回暖,但持续时间短暂。
湘绣
2008年,湘绣年产值突破5亿元人民币,每年出口总额达到120万件(套)以上,带动农村就业人员近6000人。其中,星沙湘绣工业园已引进相关湘绣配套企业60余家,园区经营商户500余家全部建成,形成年产销10亿元人民币规模,带动就业人群约30000人。
2010年,沙坪湘绣总产值达到1.5亿元。
2010年,沙坪湘绣年产值达到1亿元。
2012年,湘绣行业共有相关企业100多家,拥有8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12名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产值超5亿元。
湘绣
1995年,长沙沙坪镇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湘绣之乡”的称号。
2006年,湘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沙坪被授予湘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
2011年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4年,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地域保护范围
湘绣(沙坪产区)产地范围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沙坪社区、茶子山村、自安村、钟石村、金霞村、成功村、竹坡村、告塘村、海塘村、双湖村、汉回村、乌溪村、广胜村、大安村、板塘村、大明村、大星村、白霞村、中岭村、罗汉庄村、伍家岭村、高源村、高岭村、涝刀河村、凤羽村、涝刀河社区、彭家巷社区、太阳山社区、群力社区、霞凝社区、天井社区、新源社区32个自然村、社区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湘绣
1.丝线质量要求:真丝线用当地的皂荚仁溶液进行处理,再根据图案的不同需要把一根丝线劈成成1/2、1/4、1/8、1/16乃至更细,一根线劈丝份数不少于16丝,128毛的真丝线。2.底料质量要求:优质库缎、软缎或软质白画布,并符合国家质量技术要求。
(二)画面要求。
1. 刺绣图案:健康并具有美感。
2. 刺绣图案: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合法图案。
3. 图案内容:以绘画类、摄影类、书法类及其他美术作品。
(三)工艺要求。
以湘绣纯手工传统工艺制稿、选料、配色、饰绷、绣制、拆绷、整烫、饰裱、检验等工艺程序进行生产。
(四)针法要求。
采用湘绣传统72种针法。分平面绣类、织绣类、网绣类、结绣类五大类还有后来不断发展完善的鬅毛针以及乱针等针法。
1.平绣类:以线平铺料面的绣法。
2.织绣类:以线交织成一定形状的绣法。
3.网绣类:是以各种色线相互牵连,结成网状。
4.扭绣类:是以线扭结连环组成图案,适于绣小件日用品和服装上的图案。
5.结绣类:是以线结成颗粒状或圈状,组成图形或局部纹样。
各种针法要根据画面要求应题施针,顺纹有序,不露底,绣面底料不得有针眼缝、色彩搭配自然,无线头。
湘绣
(五)装裱要求。1. 软裱:要将剪下的绣片用真丝锦绫装裱,图案清晰、质感好、无气泡,不脱壳,不断裂,角度准确,丝缕直,纹样正,通幅整齐。
2. 硬裱:要将剪下的绣片用胶水贴在三隔板或纤维板上,绣片四周用卡纸装裱。装裱时要去污、清晰,绣面绷平、整洁、无浆迹、无脏斑。镜框、镜架规格正确,油漆光亮、本质表层无伤痕、斑节。画面刺绣部分与装裱幅面之比不得少于70%。
(六)质量特色。
1.产品所用丝线光泽丰富细腻,颜色饱满持久,具有韧性。所用绣底真丝轻薄而不易变形,不易崩坏。绣品图案典雅、细致、有丝线的柔和光泽,所绣作品平齐、细密、匀、顺、和、光、有灵气、不呆板,区别于机绣。作品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的特点。
2.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湘绣(沙坪产区)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湘绣(沙坪产区)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湘绣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湘绣(民族传统工艺)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入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