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雁塔 编辑

湖南省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来雁塔来雁塔

来雁塔,座落于衡阳市北部石鼓区,为中国名塔、雁城三塔、衡州名胜之一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湘江、耒水、蒸水三江交汇处西部,耒水河口、蒸水河口西部中间的小山上,和衡阳来雁新城南部,南与石鼓书院、回雁如今的航标灯塔。塔基为垒石构成,塔身用青砖砌成。整个塔体内为楼阁式,共七层,呈八角形,高36米。塔的第一层东南设门,南向拱门上嵌有清朝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来雁塔”横额的汉白玉碑一块。从第二层起塔身逐级递缩,塔的每层皆设有对称神龛,开两窗四门。塔檐为叠座,下无斗拱,外壁饰石图案。拱门上有石质龙凤浮雕。塔角旧有风铃,塔上有铁顶,置相轮。整个塔的结构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点。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来雁塔

外文名:Laiyan Pagoda

地理位置:耒水河口、蒸水河口的西部中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开放时间:8:00至21:00

景点级别:AAA级

占地面积:6 km²

著名景点:湘江之门、湘江西岸风光带、天主圣园、衡州班子园、古城景区

修建时间:明万历19年,1591年

来雁塔简介

编辑

来雁塔

来雁塔与珠晖塔、接龙塔并称雁城三塔,位于衡阳市石鼓区合江套三汲矾上,与衡阳市雁峰区回雁峰遥相对峙,故称。

塔通高36米,下为须弥座,垒石而成。塔身砖砌,七层、八楞、空心。

塔为密檐式,从第二层起,塔身递缩,愈往上收缩愈大,各层檐紧密相连。

每层设对称佛仓,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

一层正门上有龙凤石雕,嵌汉白玉“来雁塔”横额,为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

两旁有楹联:“登七级浮屠;观十方世界。”二、三层沿外壁置回廊,边上设石栏。

塔内有石磴盘旋至顶层。七层棚顶为圆形藻井,饰星象分野图和绘画,中开圆形小孔,直穿塔尖,晚上可从孔中观察天上星象。外面角翘吊风铃,习习风来,铃声悠扬,如奏官商。

塔刹为铁顶,置相轮。全部结构表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此塔为镇江、导航塔。

详细介绍

编辑
名称由来

来雁塔

来雁塔在衡阳市石鼓区合江套下矶头,和位于回雁峰前的回雁塔对称,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大雁南来北去的方位物,它们都位于湘江西岸,一在城之北,一在城之南,用二点和一根无形的延伸线,把雁城系在一块。

来雁塔的塔地原是滨湘一三级矶之所在,县志有曾记载“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邑人曾朝节以殿试一甲三名及第,归建此塔。

《碑记》谓曾公之倡建者,因蒸湘交汇流急,石矶碍舟。除矶建塔,不啻砥柱,俨插文笔,由是河道利济。”从这意义上着眼,是不是可以因这位状元兴利于民,又给它一个状元塔的别名,与今日的树碑立传的意思接近。

古塔是古城的标志

不过,这来雁塔却远远后于衡州古城,距今只有425年,年年秋风紧,风铃响,塞雁南来,看在眼底,绕塔回旋一番,寻求栖息之所。

日出月落,寒来暑往,这塔像明代的遗老,送走了大清王朝和蒋家王朝,迎来了大地春回,征雁北去,于今成了古董,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还是1983年的事。

因为这,它重露历史的峥嵘,新染时代的风采,425年过去还能幸存下来,也算得上是命运的宠儿,倘若是作为“四旧”在动乱年代摧毁,那回雁峰也会减了几分光彩。

古时建塔

故有“七级浮图”之美誉,这塔也是七级,为砖石结构,整个塔高为40米面积为250平方米,在当时也还是花了不少人力物力的。

从塔座起,逐级内收,高度由第一级的6.5米逐渐减致0.5米。 登雁塔一观,

第一层为石砌

平顶木梁,南边为正门,上边有楷书“来雁塔”三字的汉白玉横额,为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维修时嵌入的,系衡阳人兵部尚书彭玉麟重修并题书。

入塔门,能见东西对称开窗,北边为佛龛,设释迦牟尼佛石雕,高约3米,座上镌有明万历乙酉(公元1585年)夏刘熙妻史氏捐赠等四十八个楷书字。

左右有石级螺旋向上,将观者送上塔顶,向南瞩目,可一揽雁城。

从第二层起 皆系砖砌

内里穹窿顶或攒顶不一,东、南、西均开有券门,四面开窗,北面佛龛。第二层跌座观音石雕像,

三层置旃坛功德佛石雕像

再上四层,则无佛像,每层各绕以护栏,在于供登塔者凭栏远眺。

来雁塔滨湘江而护雁城,巍峨擎天。不少名人学子,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年代,南行唯此一条水路,常有失意骚人墨客,一登雁塔,以畅心怀。(回雁塔则没有这般优厚地理位置只能是窝居山勘。)

名人游记

徐霞客

崇祯丁丑(公元1637年)春二月,趁入衡阳之便,曾登临来雁塔至五层,极目四眺后,在《徐霞客游记》里有记述,写道:“北惟衡岳最高,其次则西之母雨山,又次则西之大海岭,其余皆岗垅高下,无甚峥嵘。而东南二方圆无际也。”

徐霞客线路 :绿竹庵——回雁峰——大碑——来雁塔——雨母山——石鼓书院——钩栏滩——东阳渡——云集潭——新塘站

清代宋士贵

则诗赞曰:“为爱天南回雁处,曾余一柱磔狂澜”好个“柢狂澜”者,虽经历历史风雨的剥蚀,大浪的冲击,今日仍能健在,同对峙,和回雁塔称雄于市,被摄入时代的画图,重露芳华,这也应该是雁城的骄傲!

古史记载

编辑
清乾隆《衡阳县志·古迹》载

“万历辛巳(1581),宗伯曾朝节倡郡人建浮屠其上……经十三载而告成。”其后,清嘉庆、道光、同治及民国年间均曾修葺,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

来雁塔系楼阁式砖石塔,坐北朝南,七级八楞,中空,通高36米,底边长7.3米。

塔置于须弥座石基上,塔基施图案雕饰。门额为汉白玉石质,中镌“来雁塔”三个大字,系清同治年间兵部尚书彭玉麟书丹。

塔旁原建有山门和双练、印湘二亭,均废坛;宝瓶于1944年部分毁于衡阳保卫战日寇战火。

《衡阳县志》载:此处水流急湍,矶碍舟行,为利济河道,明万历九年(1581),衡阳人礼部尚书曾朝节倡议除矶兴塔,以衡州府城南有回雁峰,故此处取北雁南来之意而名来雁塔 。清同治十年(1871),衡阳人兵部兵部尚书彭玉麟重修此塔,并书“来雁塔”三字嵌于正门之上。 该塔高28米,七层八棱,拱门劵窗,石雕飞檐,石板楼面,斗拱楼顶,正门东南向,左右两侧门;基层门内,端坐石佛一尊,塔内石级,分两路盘旋,可上顶层;塔旁建双练亭。来雁塔拔地撑天,庄重雄伟,是衡阳市仅存的明代大型砖石结构建筑,已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4年衡阳保卫战日寇侵犯而脱落的半截铜制塔顶,现存于衡阳博物馆内。

现状

1989年,衡阳市人民政府对来雁塔进行全面维修,修复了塔体、塔檐以及各层檐角和塔顶上的鳌鱼、狮、龙、卷草等堆塑,复原了宝瓶、垂带踏跺和二、三级外檐上的石栏杆,恢复了山门。

时任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苏健民作《续修来雁塔记》,由文化局长李正南书丹,镌碑嵌于第一级门洞左壁。

来雁塔于1959年和1974年两次公布为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10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动态

编辑
2008年7月2日,中共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市长张自银率相关部门负责人看公路,察铁路,下车上船,船抵石鼓嘴蒸水入口,眺望与石鼓书院遥遥相对的来雁塔 ,张文雄嘱咐,要尽快搞好来雁塔周边的绿化工作。

2013年5月16日,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对湘江两岸风光带项目进行考察调研,沿湘江边的石梯拾级而上,登临来雁塔 ,三江汇流的独特美景尽收眼底。

2014年3月19日,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陈远平一行来到衡阳,表示省文物局会对来雁塔的维修等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支持 。

2014年5月20日,来雁古塔迎来整体大修。以来雁塔为核心扩展,将来雁塔修缮与三江风光带建设融合一体,构建营造生态休闲综合体,将来雁塔打造成雁城历史文化风情的展示区 。

2016年,衡阳市政府决定对历经沧桑的来雁塔进行修缮后重新开放,由湖南华侨城全面承接来雁塔修缮工程。

2018年,湖南华侨城全面深入调研修缮工程,邀请文物修缮专家撰写修缮方案,最终与衡阳市签订了《来雁新城项目合作备忘录》、《来雁新城项目增资协议》。

2019年2月至3月对来雁塔进行实地探勘工作并记录图像资料,形成实地勘察报告及修缮工程专项修缮施工方案初稿并呈交文物局,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初稿,并通过了技术交底会议及专家评审。

来雁塔来雁塔

2019年,来雁塔历时一年多的修缮工作,预计2020年1月中旬开放。

下一篇 夏明翰故居

上一篇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