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子祠 编辑
屈子祠,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地处汨罗江下游北岸的玉笥山上,又称屈子庙、汨罗庙、三闾祠等。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因遭谗言被楚王驱逐;辗转来到汨罗江畔玉笥山居住。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楚国国都郢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河泊潭怀沙自沉。后人为纪念他,建有屈子祠。屈子祠距城30里,在玉笥山上,系清乾隆年间所建,有正屋三进,中、后二进之间有过亭,间后、左右两侧有天井。建筑系单层单檐,砖木结构,庄严古朴,幽静肃穆。四壁石板镌刻历朝吊屈原的诗文词赋,正厅以巨木雕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后殿矗立着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2001年6月25日,屈子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屈子祠
地理位置: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
所处时代:清代
占地面积:1354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三闾祠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文号:国发〔2001〕25号
编号:5-364-3-170
类别:古建筑
据东晋《拾遗记》载:‘楚人为之立祠,汉之犹存’,说明屈原死后不久,便修建了庙宇;到汉代已有了刻碑记事。
唐代建三闾大夫屈原祠,五代时封屈原为昭灵侯,元代加封为忠洁清烈公,庙以封名称之。
明清时期,屈原祠屡毁屡建。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湘阴知县陈仲理将屈原祠从汨罗江边迁移到玉笥山上,即现在的屈子祠。”
清同治八年(1869年),屈子祠再次重修,书法家虞绍南将唐、后梁、宋、元、明诸代之碑文,重书刊于祠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分别进行了四次大修。
1980年,国家拨款对屈子祠主体建筑进行修葺。
1982年10月,经湖南省文化部门批准,屈子祠定名屈原纪念馆。
屈子祠
正门
正门为三孔大门,中门为牌坊式,门匾刻有“屈子祠”三字,门坊和山墙上有17幅反映屈原生平的浮雕。
正门
正门匾额
正厅
正厅壁下嵌着司马迁撰的《史记·屈原列传》的雕屏,上方挂着“光争日月”的横匾,两侧是清代文人李元度撰写的楹联“下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正厅
中院
中院,中间为拜殿,供奉三闾大夫屈原牌位;两旁耳殿,现为展厅,介绍伟大诗人的一生功业。
拜殿又称祭厅,正堂放有“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牌,左吊巨钟,右置大鼓,厅柱上挂有清代文人、外交官郭嵩焘撰写的楹联:“哀郢失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
中院
后堂
后堂中厅置屈原镀金塑像,像高3米。两旁柱上有于立群书郭沫若集《离骚》句:“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后堂
楚园
楚园是屈子祠的西耳房, 楚园以火巷与祠堂联通,数间小门隔出不同空间。
楚园
碑林
碑林位于祠堂东面,内部皆为近年新建之纪念屈原的书法碑刻。
山门
石像
离骚诗碑亭
碑
碑
碑
招魂堂
九歌台
碑廊
碑廊
九章馆
思贤楼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年轻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屈原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屈原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国保碑
地理位置
屈子祠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地处汨罗江下游北岸的玉笥山上。
屈子祠
交通指南
自驾
从许昌—广州高速公路汨罗北收费站出口,驾车前往屈子祠,路程大约有5.2千米,需要时间10分钟。
公交车
乘坐动车组可直达汨罗东站,汨罗市内有10路、13路公交车到公交总站,转乘8路公交车可直达屈子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