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古民居 编辑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古民居清溪古民居

原名渡溪,因古渠“清溪”,村名由渡溪改为清溪。清溪古民居群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县城10公里。历史上,这里曾拥有过享誉一方的政治地位。城步杨家氏族名将众多,自宋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官就达五十多位。全村现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栋,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该村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清溪古民居

地理位置: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

所处时代:元朝

占地面积:350000 m²

保护级别: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第九批)

历史沿革

编辑

清溪古民居入口的牌楼

清溪村村始建于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唐末“飞山蛮”部族首领杨再思的第六十四世孙一个叫杨应魁的人落户于此。 任职绥邑莲荷巡检司。 并建成“渡溪”、“田心”、“桥头”、“车田”4个寨子组成的村落。

元至大四年(1311),杨应魁在清溪河上独资修建了龙拱桥。

明洪武元年

建筑多以单门独户四合院为主,一般为二进或三进,分庭院、前厅、堂屋,左右厢房,面阔三至五间不等。建筑结构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部分建筑以抬梁式与穿斗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手法,院中心的建筑以悬山建筑为主,沿围墙砌筑的房屋均为硬山式,所有建筑除堂屋明间两个檐柱是立在青石柱础上外,其余所有的木柱都是立在磉墩石上的木质上的。

四合院系砖木结构,每座房屋之间用走廊连接。 家家都筑有马头墙,马头墙比屋脊还高,能起到防火的作用。 城步苗民有“千斤槽门四两屋”之说,槽门就是大门,苗民对修造槽门十分重视,除了选择黄道吉日外,还注重材料与设计,形状呈八字形,高门坎,通过槽门构造体现出主人身份和形象。

四合院的一楼是主人住房,二楼是客房或粮仓和杂物间。部分院内现留存有石墩、石锁、上马石、插枪石和其他练武用的器械,是苗民先祖尚武精神的遗存。 有三座民居内还保留有明清时期朝廷赐给杨氏武将的牌匾。 以“杨家大宅院”为例,宅院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共有房屋20余间。

清溪古民居-开敞式古民居

开敞式古民居

相对古四合院,这里保存更多的是明清时期的开敞式古民居,共有110余幢。

堂屋隔扇门一般为六扇,上半部为雕花窗图案,下半部为平板,隔心都缀有福、禄、寿、喜字样的雕花图案,各种花鸟雕刻精美。(喜鹊、鹿葺、梅花等图案 )堂屋地面以三合泥和方青砖铺筑为主,檐廊和天井地面以鹅卵石镶嵌而成,图案设计多以同心圆、柳叶纹图案。

古树及活动中心

古树及活动中心

村口是政府修建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有一座城步风雨桥的木质桥廊,还有一棵参天古树林立中间。这棵古树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粗壮的树干需要三人合抱才能勉强抱住。

保护意义

编辑
清溪古民居建筑群 、古公共设施及宗祠已历经数百年 ,它们都是清溪杨姓苗族先辈们生活的实证。

经修缮后的古民居(孟原 摄影) 经修缮后的古民居(孟原 摄影)

清溪古民居是城步“杨家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现的内涵是城步杨姓先民近千年来生产、生活、军事和习俗的真实记录,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浓缩了苗民的精神状态和美好追求,对研究苗族社会的民族学和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08年,城步县政府将清溪古民居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清溪古民居群被湖南省文物局列入08年度湖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2011年3月,清溪古民居建筑群入选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被国家民委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地图导航

编辑

清溪村

下一篇 荣昌风雨桥

上一篇 南门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