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碑林 编辑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境内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浯溪碑林浯溪碑林

浯溪碑林,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西南部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唐代道州刺史元结撰文、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镌刻于江岸崖的《大唐中兴颂》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为30.00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浯溪碑林

地理位置: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南路108号

开放时间:全年 8:00-17:3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30.00元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湖南省永州市

适宜游玩季节:全年

碑林简介

编辑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百姓喜爱的“湖南省景”、湖南新“潇湘八景”。

2009年2月1日,被国家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祁阳市区西南的湘江西岸,此地山水秀美,苍崖石壁连绵78米。

<p>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浯溪碑林全景

元结在公元761年撰写了《大唐中兴颂》,后来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下来镌刻于江边崖石,因其文奇、字奇、石奇,被后人誉为浯溪“三绝”。此后,历代共有250多名文人学士到此游览,题诗作赋,铭刻石上,成为国内最大碑林,是研究碑石文化的一个宝库。

其中,除《大唐中兴颂》外,还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浯溪诗》和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长诗《书摩崖碑石》及清人何绍基大徵等名家题名刻石的浯溪新三铭等。碑林中还有清代越南使者途经此地留下的刻石四块。

浯溪碑林

1996年后,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东风》诗碑和《踏莎行》词碑相继在景区树立,又增建了陶铸铜像和陶铸革命事迹陈列馆,千年古迹更添胜景。

浯溪石刻

浯溪碑林导览图浯溪碑林导览图

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区

在中兴碑左侧10步远的崖壁上,嵌有黑色大理石镜石一方,宋时已盛传于世。历代都有咏镜石的诗。民间还流传许多有关镜石的传说故事。使得平民百姓“纵然不识吴钩字,也为摩挲石镜来。”

在中兴碑左侧、镜石上方悬崖上,镌刻着一个直径2.7米的“”(字库无该字,见图片),似字非字,似符非符,人不能识。这是宋代词不州通判柳拱辰特意留刻下来的,成为浯溪摩崖的特殊组成部分。为此而引发的神话传说,更为浯溪留下了一点神秘感,增添了一种浪漫情调。

大唐中兴颂摩崖是与磐乐、石鼓类“至宝垂元垠”的。故而历代名臣、大吏、文人、书家及海外人士,不避地僻路险,梦以求地来浯溪游历瞻仰及吟咏题刻。历代的石刻,从内容看,突出的有《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元结的《老三铭》、吴大 的《新三铭》;从字体看,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全,最大的“圣寿万年”四字,刻于悬崖,每字直径逾丈,最小的字,只有蚂蚁那么大。

浯溪保护

编辑
浯溪摩崖经历千年风雨之侵蚀,近代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铁蹄之践踏,复经“文革”十年之浩劫,破坏较重。为保护浯溪摩崖,祁阳市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所。

1988年,“浯溪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祁阳市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处。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查明自唐大历二年(767)至民国九年(1920)犹存300多人的诗、词、书、画、题词石刻(包括活碑、残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越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

199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东风》诗碑,树立于浯溪吾台南面山麓下的陶铸铜像左侧山坡上。此为新中国成立后浯溪之第一碑。

1998年,又在《东见》诗碑右侧,树立陶铸《踏莎行》词碑。

浯溪露天摩崖石刻,是我国摩崖中的佼佼者,在全国摩崖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它是民族文化之乡,文物荟萃之乡,形成一部庞大的石书,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浯溪摩崖石刻已经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它将发挥它在今天应的功能,使之无愧于历史赋予它的伟大使命。

浯溪现况

编辑
浯溪原为无名小溪。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元结(字次山719-772)出任道州刺史,几次舟过祁阳,“爱其胜异,遂家溪畔。”,又“因自爱之故”,别出心裁,以“吾”从“氵”,命溪曰“浯溪”;以“吾”从“广”,建亭曰“?亭”;以“吾”从“山”,命最高的石山曰“峿台”,是为“三吾”。并分撰“浯溪”、“?亭”、“峿台”铭文,请篆书家季康、袁滋、瞿令问分别以“玉著”、“钟鼎”、“悬针”篆体书刻于溪畔石上。唐大历六年(771),元结还将761年所撰《大唐中兴颂》,请颜真卿大字正书摩刻于峿台崖壁。自此,历代名人纷至沓来,览胜留题,摩刻于石,遂成遍崖密布的露天碑林。真是“溪山留胜迹,文字结奇缘。”千年文脉,凝聚潇湘,孕育祁阳,惠及华夏,香飘全球。元结“三吾”之命名,立意非凡。清抚湘使者吴大澄说得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词。次山私之,谁曰不宜?”这里的“次山私之”,实为万姓之“公”,因“吾”为代词,人皆得而吾之,非独次山为然,故“谁曰不宜。”元结为创建这“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和对华夏文化的继承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清代名人王士祯评赞:“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

摩崖三绝

编辑
这里有举世罕见的“摩崖三绝”。唐大历六年(771)摩刻在峿台崖壁的元结文、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碑面高宽3.2米见方,直行,自左至右书刻,共21行,332字,字径15厘米,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从年代之古,碑面之大,文章之奇,书艺之妙以及现状之完整诸方面综合比较,堪称全国现存“三绝碑”之冠而盛誉中外。这“三绝”:先说“文绝”,元结是唐代古文运动有力的先行者,又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功臣。《大唐中兴颂》是元结一篇有代表性的、为人传诵,又是本人最得意的作品。颂文“以史为鉴,端严正气”。即以“安史之乱”为借鉴,痛玄宗重色昏庸,恨孽臣奸骄毒乱,赞肃宗盛德之兴,喜群生万福是膺,表元、颜忠肝义胆。可传千古,可寿名山。正如一面历史的镜子,历代都可借鉴。明代解缙题“中兴颂”旁“石镜”的诗说得好:“水洗浯溪镜石台,渔舟花草映江开,不如元结中兴颂,照见千秋事去来”。再说“字绝”,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文豪韩愈齐名。《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63岁时所书,实为颜体最成熟,颜氏生平最得意的巨幅杰作,堪称颜氏翰墨之高峰。“字如其人”颜真卿以忠义大节极古今之“正”著于史册。

明陶晋仪评颜氏:“骂贼而死,惟其忠贯白日,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诚然,颜书《大唐中兴颂》,流动而又刚健的运笔,秀丽而又圆润的点画,落落大方而又平整坚实的结构,形成质朴雄强的气势,有如一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显示出作者“立朝正色,刚而有礼”的风度,实令人百看不厌,余味无穷而又感慨万千!唐以后历代书家无不为之倾倒。宋黄庭坚诗:“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元郝经赞:“矧于超出二王笔,冠冕百代书家师。”明董其昌诗:“几回吹律寒谷春,几度看碑陈迹新。”清何绍基诗:“归舟十次经浯溪,两番手拓中兴碑。”清叶观国诗:“李唐碑板如云垂,浯溪片石尤瑰奇,鲁公遗墨此第一,评家自审非谬欺。”当今访华归去的日本友人山田女士也来信说:“特别是看了颜真卿写的碑,我就是死了也不会忘记。”的确颜真卿的字是最具魔力的一绝。至于“石绝”,元结在颂文末尾称:“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这高、大、陡、险的顽然巨石,正是摩崖刻石所在,不是很绝妙的么?

浯溪摩崖三绝《大唐中兴颂》,确实举世罕见,明代曹来旬评赞:“元颂云烟霭,颜书金玉辉,山川无秀丽,天下看来稀。”清代杨翰刻在中兴颂碑前的石柱楹联称:“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清钱邦芑诗:“丰碑读一过,百拜不能休。”

石刻书法

编辑

浯溪碑林摩岩石刻浯溪碑林摩岩石刻

这里是珍贵的书法石刻宝库。现存摩崖石刻505方,其中唐代17、宋代116、元代5、明代84、清代92、民国9、时代不明的182方。最高的刻在30米悬崖峭壁上,字径2.3米;最低的在溪畔崖脚,字径1厘米。篆隶楷行草诸体皆全。

其作者荟萃了唐以来的历代名家。如唐代有“颜体”的创始人颜真卿;“二王体”有李谅、韦瓘;“褚体”有皇甫湜;篆书有季康的“玉箸篆”、袁滋的“钟鼎篆”、瞿令问的“悬针篆”及李阳冰的《中堂铭》。宋代有“黄体”的创始人黄庭坚,还有陈从古、李若虚、邢恕;“米体”创始人米芾,还有张孝祥、吴潜、范成大;此外有“二王体”的秦少游、陈与义汪藻,“欧体”的易祓,“魏碑”有邹浩、曾焕,“八分体”有沈绅。

元、明、清三代继承各体的名家之作也不少。如明有董其昌、王锡爵、沈周、曹来旬、许岳;清有何绍基、钱沣、吴大澄、杨翰、阮元等各擅其美。真是“百代名臣金石宝;一溪明月水天秋。”

璀璨艺术

编辑
这里是璀璨的文学艺术殿堂。浯溪碑林的诗词作家历代各有其代表,灿烂争春。如唐有“开中唐面目”的“五言长城”刘长卿,古文运动家皇甫湜,神童诗人郑谷,以及李谅、王邕等。宋有“江西诗派”之首领黄庭坚,“永嘉四灵”之首领徐照,“江湖派”之戴复古,“豪放派”词人张孝祥、李清照,“婉约派”词人秦少游,“田园诗派”范成大、杨万里,理学家张拭、吴儆。其他如臧辛伯、吴潜、夏倪、邢恕、王安中、王炎、王叔瞻、赵汝铛、杨冀等皆是名家。元代有杨维祯、郝径、宋渤、姚芾。明有唐瑶、茅瑞徵、解缙、王昌及晚明爱国诗人顾炎武、王夫之、张同敞及沈周、周用、杨廉、顾璘等。清代有“神韵派”创始人王士祯,“浙派”的汤古曾、曹贞吉、蒋景祁,“摹古派”的许虬,“明诗派”的胡天游,“宋诗派”的阮元、程恩泽,“性灵派”的袁枚,“格调派”的朱琦,“太白派”的张九钺等等。可谓诗派如云,大将如林。

他们有的一人多碑,有的一碑多人,有的留有诗文但未刻石,有的刻石之碑被铲,被搬走或文字剥落难辨。已经收回了流散在民间的乾隆皇帝弘历南巡时留下的《听雪阁》诗碑一块。

碑林现存完好,能辨认的石刻中有诗词218首,铭10篇,赋记16篇,联语6幅,榜书38方,路标5方,题名104方。遍崖密布,琳琅满目,真是“万石戴题平琬琰;一碑称绝合元、颜”。举目情难抑,凝神兴更狂,潇湘文化灿,此地闪金光。

迷人胜迹

编辑

镜石含晖

这里有迷人的奇异胜迹。如“中兴颂”左侧的“镜石含晖”,是元结安装的石头镜子,高0.46米,宽0.8米,乌黑而光滑,抹之以水,能照人面、照人心,还能照见唐宫肝胆。明代尚书杨廉诗:“此石曾将献凤池,赐还仍对次山碑;分明照见唐家事,不向旁人说是非。”清汤锷诗:“一槛凌空架石台,千年神物壮溪隈。游人莫作浑然看,也向唐宫照胆来。”清袁枚诗:“浯溪镜石光可爱,立向荒山照世界,照尽东西南北人,镜里依旧无人在。五十年前临汝郎,白头再照心悲伤,恰有一言向镜诉,照侬肝胆还如故。”还有清代越南使者《镜石诗刻》4方,如郑怀德诗:“地毓浯溪秀,山开镜石名,莫教尘藓污,留照往来情。”都体现了深刻的国际意义。

镇妖符

在镜石顶上高崖刻的直径2.7米,深17厘米的“镇妖夬符“,是宋代都官员外郎柳应辰的“心记符”,又叫“柳押符”。原是《易经》64卦的“夬”卦,有“决裂”即以刚决柔,以正压邪之意。传说甲寅岁柳应辰泊舟浯溪,夜有妖登舟作孽,柳急书“夬”符于魔掌,顿时电闪雷鸣,妖不见了。次早“夬”符出现在崖壁,柳公便刻石以镇之,还附诗曰:“浯溪石在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处镌,向后有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预告此符能万古长存。从此浯溪妖魔绝迹,游人览胜平安无事。

吕仙寿屏

镶嵌在“镇妖符”左侧崖壁的“吕仙寿屏”,高160厘米,宽72厘米。是吕洞宾书刻的篆书异体“寿”字碑,它包含着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阴、阳两仪,永、世、公、侯,福、禄、寿三星拱照等6句话20多个字,给予人们美好的祝愿。还有“右堂区”有一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可以敲出金属般响声,叫“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在此自吟《清廉美曲》,宣扬“全德”、“全行”,坚持“忠、直、方、正”,反对为“求权”、“求贵”而“曲、圆、奸、媚”。引来百鸟鸣琴,百花笑颜,松声和韵,浪声拍板,韩湘子也来吹笛伴奏。

窊尊夜月

还有更神奇的美丽传说“窊尊夜月”的故事;元结在峿台石巅凿一“可容斗酒”的窊尊,每逢晴夜,常与好友颜真卿等人,围坐畅饮、赋诗、赏月。但酒不能继,山神便引湘水入尊变成醇浆,使“窊尊无底不愁空”。后有酒妖盗尊,吕仙为之劈妖。如今窊尊石上还留有吕仙剑划,酒妖的足迹和臀部、睾丸印痕,自然天成,活龙活现。往往引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转入沉思:这忠、直、方、正的元结和忠义大节的颜真卿,有山神为之供酒,又有吕仙为之劈妖,千多年来还留下如此美谈,难能可贵!

纪念陶铸同志

编辑
这里增建了陶铸同志的铜像和纪念馆。1988年1月,碑林东侧增建了出生于祁阳而又一向关心浯溪碑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铜像和陶铸革命事迹陈列馆,增刻了陶铸《东风诗》碑,更使碑林胜境充溢了我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光辉的革命传统相融合的博大精神。

浯溪人文景观的思想精华就体现在元结的“忠、直、方、正”,颜真卿的“忠义大节”和陶铸的“心底无私”。要做到“忠、直、方、正”、“忠义大节”,必先要“心底无私”;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忠、直、方、正”、“忠义大节”。这“心底无私”、“忠、直、方、正”、“忠义大节”12个字,展示了我伟大中华民族古今人文精神的极至,它使浯溪优美的自然景观在文化品位上获得高度的升华。

地位

编辑
浯溪摩崖石刻是国务院1988年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无可置疑。

浯溪摩崖石刻、陶铸同志塑像及生平事迹陈列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一篇 八庙温泉

上一篇 滨江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