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祠 编辑

湖南省道县清塘镇濂溪祠

濂溪祠位于湖南省道县清塘镇楼田村道山东侧山脚,乃周敦颐后裔为纪念先祖而修建的祠堂。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濂溪祠

地理位置:道县清塘镇楼田村

人物简介

编辑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今湖南道县),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学识渊博,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爱莲说》《拙赋》及诗歌《书窗夜雨》《静夜思》等。后人赞其“为人则正而爱民,为政则廉而不枉,为文则简约而道大。”

周敦颐少年丧父,靠母亲郑氏和舅父抚养成人。长大成才以后,长期担任地方官吏。周敦颐在南昌担任地方官吏时,有一次路过浔阳,爱上了庐山莲花洞的山水,遂萌发了到这里来安度晚年的念头。不久,他到广东任地方官,由于身体不适,便要求知南康军。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赴江西星子县上任,第二年便退休来到莲花洞。来到以后,创办了濂溪书院,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筑一爱莲堂,堂前凿有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炎夏之时,莲花盛开,清香四溢,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一天夜晚,月明星朗,风可人,先生披银纱伫立在池边良久,见莲出污泥而高洁自爱,花濯清涟而无妖冶之姿,感慨丛生,文思泉涌,乃转身回房,奋笔疾书,草就《爱莲说》一篇,其佳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脍炙人口。

建筑格局

编辑

原貌

原有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382平方米。正中设一石大门,石狮子置于石门前两侧,设有六角状石檐柱,刻有各式花纹图案。屋檐至前墙上有拱形花板,门正中悬木刻直立牌匾,上书“濂溪祠”三个金黄色大字,四周雕花饰,分外壮观。

大门内小厅后设木屏风,两侧各有住房一间,屏风后中间有一天井,摆设盆栽花卉,天井西侧有通道连接中堂,并有东西厢房。中堂为大厅,硬山顶,四柱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架结构,梁坊、瓜柱、驼墩雕有精致的花纹图案,整个梁面装饰美观。厅两侧各有住房一间,中厅后部两木柱问设木屏风,上置花格雕窗。后堂为硬山顶,是安放周氏牌位处,建筑比中堂面积小些,牌位台前砌有香案,厅两侧各有住房。该祠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与雁塔同龄。可惜前堂在20世纪60年代被拆建,改作城郊供销社收购门市部,今仅保存中、后两进建筑。所有梁架上木雕花板等毁于“文化大革命”。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

祠堂朝南,高7.5米,砖木结构,中有廊道相连。一进供奉周敦颐像,高3米,殿内计有6幅对联、3块匾额,皆为后世称诵之言。墙上有其生平简介、家训、著作选和历代王朝封谥褒彰等。廊道分二路,左路为“诸贤题咏”,右路为其诗选。二进供奉周氏家族历代祖先牌位10个,共30世,殿左、右墙上另题有高1.2米的“廉节”“忠孝”四个魏碑大字。整座祠堂布局严谨,风格凝重,意境深远,为濂溪故里风景区胜景之一。

濂溪祠濂溪祠

下一篇 湘江源

上一篇 舜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