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枇杷 编辑
攀枝花枇杷,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攀枝花枇杷产自攀枝花市海拔1300—1700米的地区,产品于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主要生产的品种以“早钟六号”、“大五星”等大果型品种为主。攀枝花枇杷果大,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果皮橙黄色,果点密、细、果面光洁,富有果粉与茸毛,果锈极少,具有肉质细腻,汁液丰富,味浓甜略带酸,风味浓郁等特点。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攀枝花枇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攀枝花枇杷
产地名称: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
品质特点:果肉细腻、软滑爽口、甜味浓厚
地理标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478号
批准时间:2010年11月15日
外在感官
攀枝花枇杷果大厚实,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果形整齐均匀,果面呈金黄色或橙红色、色泽鲜艳、果皮薄、果点密、细、光滑,毛茸多、有果粉,果锈极少,皮薄。果肉厚、橙黄色,果肉细腻、软滑爽口、甜味浓厚、汁多鲜美,风味浓郁,种子3—5粒。
攀枝花枇杷
内在品质
攀枝花枇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可食率≥70%。果肉、果汁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以及钙、磷、钾、铁等营养物质,适合人体需要。
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乃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枇杷叶和果实可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
①热量充足。攀枝花市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区,全年无冬,常年平均气温19—21℃,≥10℃年积温6600—7500℃,年降雨量700—1600毫米,极端最低气温-2.4℃,无霜期300天以上。-3℃是枇杷幼果不受冻的低温极限,而攀枝花市境内中山山区的逆温效应使得冬季最冷时气温比谷底高,符合枇杷适宜生长区的要求。
②气温年较差小。攀枝花市最冷月气温较高,最热月气温相对较低,各月平均气温呈帽型分布,而一般枇杷主产区呈山峰型分布,枇杷幼果生长没有其它生长区所必有的“幼果滞长期”,因而枇杷生长发育较快,开花结实期早,是无需设施的反季节特早枇杷生产区。
③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攀枝花市气温日较差一般10—18℃,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7℃左右,年日照时数一般2300—2700小时。光照充足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增加果实含糖量,改善着色。白天气温高,光照充足,光合产物较多;夜间气温低,消耗较少,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形成了攀枝花枇杷果大、果皮上没有或少有锈斑、汁多、味浓甜略带酸,外观内质均佳,具有良好的商品性和经济价值。
④干湿季分明,降雨高度集中,多夜雨和雷阵雨,蒸发量大。攀枝花市一般6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的土壤和降水,有利于枇杷的生产和干物质积累。
攀枝花枇杷
地处川滇交界的攀枝花,拥有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具有生产优质早熟枇杷独特的气候优势,是中国重要的“早春枇杷”产区。当地枇杷种植历史悠久,很早就有原生枇杷生长。
20世纪60年代,攀枝花市开始人工栽培枇杷。
20世纪90年代初,攀枝花市引进了“解放钟”、“大五星”等大果型枇杷品种。
1996年,攀枝花枇杷开始大规模种植。
2017年12月,攀枝花枇杷首次走出了国门,出口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等城市。
2017年,攀枝花枇杷主产区米易县枇杷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均出产枇杷1.25万吨,产值达到2.16亿元。
2018年,攀枝花市枇杷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产量1万余吨。主产区米易县建成包括丙谷镇芭蕉箐村、草场乡龙华村和白马镇威龙村在内的3个枇杷种植示范区,种植面积达1600多公顷,年均出产枇杷1.25万吨,产值达到2.16亿元。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攀枝花枇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攀枝花枇杷
地域保护范围
攀枝花枇杷保护范围为米易县的丙谷镇、白马镇、攀莲镇、湾丘乡、新山乡、撒莲镇、垭口镇、得石镇、普威镇、白坡乡、草场乡、麻陇乡;盐边县的渔门镇、惠民乡、永兴镇、国胜乡、敢鱼乡、桐子林镇、红格镇、新九乡、和爱乡、益民乡、红果乡、红宝乡、箐河乡、温泉乡、格萨拉乡、共和乡;仁和区的总发乡、太平乡、中坝乡、大龙潭乡、务本乡、啊喇乡、布德镇、同德镇、前进镇、福田镇、平地镇、金江镇、大田镇、仁和镇;西区的格里坪镇及东区的银江镇等,辖44个乡镇,东到湾丘乡,南到平地镇,西到温泉乡,北到红宝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8′—102°15′,北纬26°05′—27°21′。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适宜选择海拔1300米—1700米的地区,海拔偏高的地方选择阳坡地,坡度最好不超过25度。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的品种。以鲜食品种为主,推荐品种有“早钟六号”、“大五星”等。苗木质量和苗木培育过程应符合DB510400/T008—2003《无公害农产品枇杷生产操作技术标准》的要求。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①定植管理
早春季节可在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夏秋季节可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营养袋育苗或带土移栽的苗木,除恶劣天气外均可定植。定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地势坡度、品种特性等而定。地势平坦,树冠开张的品种种植较稀,反之较密。定植方法参照DB510400/T008—2003《无公害农产品枇杷生产操作技术标准》,每亩栽植40—50株。定植后一个月内,只浇清水不施肥。在秋季定植后至次年5—6月雨季到来之前需要进行树盘覆盖,以干草为材料,厚度4—5厘米最佳。
②土壤管理
每年7—8月份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扩穴。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50厘米,深30—60厘米。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然后充分灌水。不实行生草栽培的果园每年除草3—4次,在夏、秋季和采果后进行,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可进行全园覆盖或树盘覆盖。覆盖材料可用麦秆、稻草、玉米秆等。厚度10—15厘米,上面可压少量土,冬季可用地膜覆盖树盘。提倡果园免耕生草制。种植的间作物应为与攀枝花枇杷无共性病虫害的浅根、矮杆植物,以豆科植物(白三叶、紫花苜蓿等)和禾本科(黑麦草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或覆盖于树盘。
③施肥管理
施肥的原则按照DB51/338—2001《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执行。根据园地土壤大、中、微量元素含量丰缺及枇杷营养特点,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幼树勤施薄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比例为3:1:1。施肥浓度逐步增大。成年树分“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三个时期施入。花前肥的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20%—25%,在8月上旬—9月上旬施入,2/3有机肥,1/3速效复合肥,并加入1.5%的硼砂微肥。壮果肥的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20%—30%,在10月下旬—12月上旬施入,以优质复合肥为主,氮磷钾比例为5:4:5,可加入占化肥总量1%的铁、锌、钙。采果肥的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在采果后夏梢抽发前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优质复合肥。施肥以土壤追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土壤追肥方法以多点多穴为主。距果实采收期30天内停止叶面追肥。叶面追肥种类及浓度参考DB51/T341的有关规定。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有机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有机复合(混)肥等;农家肥的卫生指标按照DB51/338—2001《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执行;化肥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复合肥料等;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剂及经过微生物处理的肥料。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属、橡胶、硝态氮肥和有害物质的垃圾;不宜使用含氯化肥和含氯复合肥。
④水分管理
攀枝花枇杷
枇杷的水分管理要求灌溉水无污染,水质应符合DB510400/T001-2002《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标准》规定。幼果迅速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如遇干旱以及秋施基肥时应充分灌水。有滴灌设施的果园,推行灌溉施肥技术。在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⑤整形修剪管理
攀枝花枇杷选择的树形主要有主干分层形、开心形和双层杯状形等。其中开心形以干高40—50厘米,选留3—4个主枝。每个主枝选留2个侧枝,均匀分布。树高1.8—3.0米;双层开心形以树高2米以内,干高40—50厘米。在40—50厘米的整形带选留3个—4个错位轮生枝,培养为第一层主枝,每个主枝上培养2—3个侧枝;在距第一层60—70厘米选留2—3个错位轮生枝,培养为第二层主枝,二层主枝上分别选留1—2个侧枝;以上的枝梢落头开心;主干分层形以干高40—60厘米,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选留3—4个主枝,层间主枝交错均匀分布;第三层选留2—3个主枝;层间距为70—100厘米,每个主枝配置2—3个侧枝,呈顺向排列。树高1.8—2.4米。
修剪时期有春季修剪、夏季修剪和秋季修剪。春季修剪在2—3月进行,幼年树采取抹嫩梢的方法抹去多余的梢,选留方向、位置适宜的梢。成年结果树以“短截、疏梢和疏删”为主。夏季修剪在采果后,老树重剪,壮旺树轻剪,结果多的树重剪,结果少的树轻剪。疏除密弱枝、病虫枝、干枯枝、穿堂乱形枝、光秃枝;回缩衰老枝、延伸过长的下垂枝;短截结果枝和结果母枝;对徒长枝应根据树冠空间大小酌情疏删、短截或拉枝。秋季修剪在现蕾期修剪。剪除病虫枝、密生枝、落花枝、徒长枝、下垂枝,调整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
⑥花果管理根据品种特点和果实成熟期,通过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调控产量,一般每亩控制在1500千克左右。原则:弱树重疏,旺树轻疏;老树重疏,幼树轻疏;大年树重疏,小年树轻疏。疏花穗在9月底—10月上旬能看清全树花穗,而花穗支轴尚未分离前进行。主要疏除衰弱枝上的花穗、小花穗、病虫花穗和过多的花穗,使营养枝花枝比为2:1或1:1。强旺树轻疏,老弱树重疏。
疏花蕾在10—11月花穗上的小花枝散开时进行。疏除花穗下部的1—2个小花枝和花穗上部的穗尖,只留中部2—3个花枝。
疏果在11月份进行,疏除畸形果、病虫果、伤果,再分2—3批疏去较小的和多余的幼果。
果实套袋在最后一次疏果后进行,或者边疏果边套袋,并按照从树顶开始,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次序进行。套袋前应喷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混合药液1—2次,在喷药后5天内,露水干后进行套袋。套袋时务必使袋内鼓起,不让纸袋直接接触果实。袋口可用细绳扎住、回形针夹紧或订书机订好。成熟期不同的果实套袋后要在袋上作标记,以便于分批采收。纸袋适宜选用遮光性和透气性良好的纸,如牛皮纸、防水纸、硫酸纸及涂油单层道林纸等。纸袋的尺寸依据果实大小而定,可一果一袋或一穗一袋,一般大果型品种以单果形式套袋,纸袋规格10厘米×14厘米;中果型品种以整穗形式套袋,纸袋规格17×20厘米。
⑦保花保果管理
针对枇杷在攀西地区开花期不一致,过早开放的花穗难坐果,果实品质较差的问题,采取“短截修剪、截(摘)除顶芽、水肥调节、干旱处理”等方式,调节其花期。在6月下旬—8月进行拉枝、拿枝、扭梢,拉枝角度以拉成与主枝90度左右为宜,对长势过旺的枝梢采用扭梢促花;对成花难的旺树可采用环割、环剥和倒贴皮等控梢促花;在8—9月断根控水、保持土壤干燥,促进花芽分化;在7月上旬—8月上旬各喷1次PBO促控剂3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等促花。使枇杷集中在早春季节(1—3月)成熟。不同果园当年适宜采用哪一种方式,要依据品种、树龄、生长势、水肥条件以及上一年的采收期等因素来选定。
⑧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择抗性品种和砧木;科学整形,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翻树盘、地面覆盖、科学施肥、合理负载等措施增强树势,抑制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加强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预测预报。
物理防治:根据病虫害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缠草把、粘着剂和防虫网等方法诱杀害虫。
生物防治: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如利用昆虫性激素诱杀。
化学防治: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在病虫测报的基础上,使用与环境友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交替使用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严格按照DB51/337、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并遵照国家有关规定。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一般在果实充分成熟,达到品种固有色泽和最佳品质时采收,贮运及加工的果实可在八九成熟时采收。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按先下后上、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采收,贮运的果实在温度低的早上及傍晚采收,避免在雨天及烈日下采果。采收前准备好梯子、竹篮、竹筐、采果钩、大纸箱等工具,竹篮内壁用软纸或布作衬垫,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采收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一切机械损伤,如指甲伤、碰伤、擦伤、压伤等,避免擦掉果面茸毛。
(5)生产记录:认真记录枇杷的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建立攀枝花枇杷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及使用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