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 编辑

菱科菱属植物

菱角菱角

菱角(拉丁学名:Trapa bispinosa Roxb.),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浮在水上,表面深亮绿色,光滑无毛,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花小,为白色,雌雄同花,有4枚花瓣;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幼时紫红色,老熟时为紫黑色;种子白色,呈元宝形。菱角的花期为7-10月,果期为9-10月。因为果实形状与牛角相似,古代的两角是菱,所以被称为“菱角”。菱角原产于中国南方,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下游沿岸栽培较多;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泥深、肥沃的土壤,水深1-2米适宜生长;一般通过种子繁殖。《本草纲目》记载,菱角具有止消渴、解酒毒、利尿、通乳等功效,主治脾虚泻泄、暑热烦渴、饮酒过度。嫩果可生食,作水果食用;做菜老嫩皆可煮食,并可加工做成菱粉。菱肉具有一定的抑癌功效,菱的茎和叶可作青饲料或绿肥。菱角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水下落花生”之称。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还可轻身,此外菱角可以增加饱腹感,不易堆积脂肪,适合减肥人群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菱角性,秋季痢疾患者忌多食。1999年,四角刻叶菱被第一批列入国家Ⅱ级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菱角

拉丁学名:Trapa bispinosa Roxb.

别名:芰、水菱、风菱、乌菱、菱角、水栗、菱实、芰实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桃金娘目

科:菱科

属:菱属

分布区域:菱原生欧洲和亚洲。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

外文名:water chestnut

植物学史

编辑
因为果实形状与牛角相似,古代的两角是菱,所以被称为“菱角”。 江门五邑地区,潮汕地区习惯叫做“莲角”。

形态特征

编辑

菱角

菱角,又叫菱。二角为菱,形似牛角。三角、四角为芰。生长在湖泊中。菱落在泥中,最易生长。有野菱、家菱之分,均在三月生蔓延长。叶浮在水上扁而有尖,很是光滑,叶下有茎。五六月开小白花,在夜里开放,白天而合上,随月亮的圆缺而转移。它的果实有好几种:没有角、两角、三角、四角。角中带刺,尖细而脆,长在角尖。 一种水生植物。一年生浮水或半挺水草本。根二型:着泥根铁丝状,着生于水底泥中,同化根,羽状细裂,裂片丝状,淡绿色或暗红褐色。茎圆柱形、细长或粗短。叶二型:浮水叶互生,聚生于茎端,在水面形成莲座状菱盘。

菱角叶菱角叶

叶片广菱形,长3—4.5厘米,阔4~6厘米,表面深亮绿色,无毛,背面绿色或紫红色,密被淡黄褐色短毛(幼叶)或灰褐色短毛(老叶),边缘中上部具凹形的浅齿,边缘下部全缘,基部广楔形;叶柄长2—10.5厘米;中上部膨大成海绵质气囊,被短毛;沉水叶小,早落。

菱角花菱角花

花小,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1.5厘米;萼筒4裂,仅一对萼裂被毛,其中2裂片演变为角;花瓣4,白色,着生于上位花盘的边缘;雄蕊4,花丝纤细,花药丁字形着生,背着药、内向;雌蕊2心皮,2室,子房半下位,花柱钻状,柱头头状。

菱角菱角

菱角果菱角果

果具水平开展的2肩角,无或有倒刺,先端向下弯曲,两角间端阔7—8厘米,弯牛角形,果高2.5—3.6厘米,果表幼皮紫红色,老熟时紫黑色,微被极短毛,果喙不明显,果梗粗壮有关节,长1.5—2.5厘米。种子白色,元宝形、两角钝,白色粉质。花期4—8月,果期7—9月。又称“菱角儿”。为种子植物。

菱角果菱角果

生长环境

编辑

菱角菱角

菱角一般栽种于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中,如池塘、沼泽地。气候不宜过冷,最佳在25摄氏度到36摄氏度。水深要有60厘米。

分布范围

编辑
菱角原生于欧洲和亚洲的温暖地区。但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中国的大部分水域都有菱角的身影,长江中上游陕西南部,安徽、江苏、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人工栽培。而野生的菱角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湖泊、河沟等水域较多。俄罗斯、日本、越南、老挝等也有栽培。尚志市也有发现野生菱角。

繁殖方法

编辑
一般通过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编辑
高产栽培技术 据种植菱角的实践,要获得高产,必须抓住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供参考

选择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也是争季节、早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同时因菱角种性易退化,必须注意选择菱形饱满、充实度高、果皮充分硬化、无病虫害的菱角留种。

适时密植

野生菱(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野生菱(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本地放养菱角的适宜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水温稳定在12℃以上时进行,方式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直播适宜于水深2—3m、底土较肥沃的河塘,当菱角胚芽长出1~2cm时,将菱种均匀撒在水中。播前要注意清除河塘中的水草、青苔和野菱,亩用种量一般为10kg,肥力差的河塘可适当增加用种量。对水面大、水较深的河塘,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选择底土肥沃、水较浅的河塘,播前放干水晒硬表土,施足农家肥作基肥;种后放浅水,以后随苗龄的增加逐渐加深水层,亩用种量在60kg左右,可移栽水面5—6亩。苗龄在60天左右,有10片顶叶,菱盘在15cm,具有2~3个分枝时放养,放养时用草绳10株扎成一束,逐步插入水底。菱角长出水面后如密度过高,可采取人工疏密匀苗,防止菱头早封水面而开盘小,影响产量。

菱塘管理

菱塘管理菱塘管理

①施足基肥。菱角作为水生蔬菜,需肥规律与旱生作物有所不同,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kg,当菱角发芽后,可亩施5kg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用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防早衰。

②病虫防治及除草。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在危害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杀死5—6支兑水50kg进行小机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等剧毒农药,以减少残毒,防止菱角畸形或空壳。菱角的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致使叶片腐烂,可在发病初期用5%井岗霉素400g加200g多菌灵兑水50kg小机喷雾。掌握一生防病治虫3~4次。在放养菱角的池塘内,水生杂草种类较多,有深水鱼莲草、浅水细绿萍、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菱角投放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及时采摘

菱角菱角

采收原则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品种成熟期和不同用途分期采摘。菱角在开花后20—30天开始成熟。早熟品种熟期在8月15~20日,晚熟品种在9月底10月初。如作蔬菜或生吃,可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最佳。如作熟吃、加工或留种,必须在充分成熟时采摘。

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整个采收期分6~7次。采收时注意轻提菱盘,轻摘菱角,采后放平,以免损伤。 如要留种的菱角,采后要及时在水中清洗,除去上浮的嫩菱角,以后每隔10—15天更换一次清水,以保证来年菱角的发芽率。

品种分类

编辑

四角菱

四角菱四角菱

1、馄饨菱,又称南湖菱,为浙江嘉兴名产。晚熟品种,清明播种,秋分到霜降收获。优质丰产,味甜而糯,亩产1000~1200斤。果皮绿白色,每斤40~50个,肩角上翘,腰角下弯,菱腹凹陷,菱肉厚实,皮薄,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

2、小白菱,产江苏江、苏州等地。中晚熟品种,清明播种,白露到霜降收获,亩产600~1200斤。肉质硬,含淀粉多,宜熟食,果形较小,每斤60~70个。皮绿白色,肩角略向上斜伸,腰角细长下弯,腹稍隆起,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4:1。菱盘小,茎蔓坚韧,生长势强,抗风浪力较强,生长适应范围较广,宜湖荡深水栽培。

菱角菱角

3、大青菱,产江苏吴江、吴县、宜兴等地。中熟种,播种与成熟期与小白菱同,亩产1000~1200斤。品质中等,果形大,每斤20~25个。皮绿白色,肩部高隆,肩角平伸而粗大,腰角亦粗。略向下弯。果皮厚,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2:1。

4、水红菱,产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以及嘉兴一带。早熟种,清明播种,立秋开始收嫩菱,处暑、霜降收老菱,一般亩产800~1000斤。菱肉含水量多,含淀粉稍少,味甜,宜生食。叶柄、叶脉及果皮均呈水红色。果形较大,每斤25~35个,肩角细长平伸,腰角中长,略向下斜伸,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不耐深水,不抗风浪。

5、邵伯菱,产江苏里下河地区。早、中熟种,处暑到寒露收获,产量中等,亩产500~1000斤,每斤40~50个,皮绿白色,肩角较大,腰角尖锐,皮较薄,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

6、沙角菱,产江苏吴江、吴县等地。中熟种,清明、谷雨播种,立秋、处暑采收。亩产400~600斤。果形小,肩角细锐平伸,腰角向果侧斜伸,皮绿白而厚。菱肉坚硬,富含淀粉,宜熟食。根茎坚韧,叶小密生,抗风浪,耐深水及瘦地。

两角菱种类

菱角菱角

两角菱1、扒菱,又名乌菱、风菱、大弯角菱,产江、浙及南方各地。晚熟品种,清明、谷雨播种,寒露、立秋采收,亩产600~1000斤。果形长大,每斤约25个。皮暗绿色,两角粗长而下弯。品质好,含淀粉多。成熟时果柄不易脱落,可以减少采收次数;但皮壳厚,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2:1。寒露

2、蝙蝠菱,产南京附近。早熟品种,清明播种,处暑、寒露采收。生长势较弱,叶表面淡绿,背面赤褐色。果形中等,每斤约40个。皮色有红、绿两种,两角平伸,先端较钝。

3、五月菱,产广州市郊。早熟品种,两角平伸,产量中等,皮薄肉厚,菱肉含水多,为生食品种。

4、七月菱,产广州市郊。晚熟品种,果皮绿色,果形长大,两角粗长下弯,产量较高,含淀粉多,皮壳厚,宜加工制粉和熟食。

无角南湖菱

无角南湖菱无角南湖菱

南湖菱,又名圆菱、和尚菱、元宝菱、无角菱,产浙江嘉兴南湖。早、中熟品种,清明播种,处暑到霜降采收。品质好,肉硬而带粳性,果形中等,每斤约40个。皮绿白色,四角退化,仅剩痕迹,皮较薄,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因易于落果,果实成熟必须及时采收。生长时要求水位适中,土壤肥沃。抗风浪力较弱。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价值

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菱角菱角

食疗功效:菱角味甘、涩、性凉;

补脾益气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

抗癌,菱实的醇浸水液对癌细胞的变性和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减肥,菱角利尿、通乳、解酒毒,是减肥的辅助食品。

缓解皮肤病,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除此之外菱角,可平息男女之欲火。《食疗本草》指出:“凡水中之果,此物最发冷气,人冷藏,损阳,令玉茎消衰。”

菱角老年人常食有益。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

  • 食用建议

    尽量不生吃菱角、荸荠、莲藕,也不要用牙齿啃皮。在生吃时一定要充分洗擦,并用开水烫泡几分钟或在阳光下晒过一天后才吃。如若接触过水生植物或污水时要洗干净手,防止囊蚴污染。

    1.鲜果生吃过多易损伤脾胃,宜煮熟吃。

    2.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

    菱角药用价值

    菱角,味甘、涩、性凉;

    抗癌,菱实的醇浸水液对癌细胞的变性和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补脾益气健脾,强股膝、健力益气。

    缓解皮肤病,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减肥,菱角利尿、通乳、解酒毒,是减肥的辅助食品。

    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0克,红痢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汤送下,治痢疾。

    鲜菱蒂(菱柄),搽擦患处,一日数次,治赘疣(青年性扁平疣、多发性寻常疣)。

    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儿头部疮毒,亦可解酒。

    老菱角煤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治头面黄水疮。

    菱角粉10-50克,白糖适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解酒毒作用。适用于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烦渴、咽痛等症。

    菱角、诃子、薏米、紫藤瘤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食道癌、胃癌。

    1生菱角肉煮成褐色浓汤,每日用20-30个菱角。汤作2-3次分服,可治子宫癌、胃癌。据日本报道,此方长期服用,屡有收效。

    菱角粥:大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菱角粉30-60克,同煮熟,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益胃,补气防癌作用。适用于慢性泄泻,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症。并有防治胃癌,食道癌,子宫癌作用。

    由于菱角是水生作物,淀粉含量较高,运输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淀粉的析出,可能存在外表皮有白点现象。

    刚刚采摘下来的菱角活性较强,完整的甚至可以直接移摘存活,也可以食用,没有任何影响。

    食用价值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

    菱角

    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方法是用生菱角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1日3次;或用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吃亦可。

    菱角菱角

    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尖锐的角,俗称菱角。生长在湖里,每年8月份左右成熟,菱角藤长绿叶子,叶子形状为菱形,故果实称菱角儿。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 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称“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秋后成熟,果实变硬,野生菱角如不采摘则渐渐从茎上脱落沉于水底,来年发芽。通常在进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设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种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后,就将稻田整地筑地、筑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种苗。

    菱角种类繁多,人工栽培的大可有火柴盒大小,野生的较小,小的仅有指甲盖大。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味道可口,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可。

    菱被国人寓意“棱角分明”、“锋芒毕露”。

    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风干制成风菱可贮藏以延长供应,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食用禁忌

    菱角

    菱角虽然药用价值很大,但食用时要注意不宜过量,注意不宜同猪肉同煮食用,易引起腹痛。

    秋季是菱角、荸荠采摘时节,刚摘下来又鲜又嫩,忍不住吃进嘴里。这时就极有可能感染寄生在菱角、荸荠上的姜片虫。姜片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发生贫血、浮肿和发育障碍等。

    菱角的相克食物

    菱角特别是生菱角性味寒凉,多食令人腹胀。菱角与蜂蜜同食,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症状 。

    菱角+猪肉——肝痛

    菱角与猪肉同食易导致肝痛。

    菱角+蜂蜜——消化不良

    菱角——姜片虫病

  • 植物文化

    编辑

    菱角

    芦花飞舞,船摇,水荡。一池碧水就如凝结的翡翠。荷花荡里传来玲珑婉转歌声,那曲声柔美动听。让人的心儿也跟着曲声荡扬。一舟缓缓划过,舟上坐了几个妙龄女子。她们口里吟唱的是采菱曲,江南流行唱这个曲子。她们卷起衣袖,露出白皙丰润的手臂。她们裤腿也挽起,腿上肌肤也如同凝脂般润滑。她们唱着歌儿,同时把手伸进水里,富有节奏的采摘着菱角。斜阳照耀在水面上,把水面也染个通红。相映而下,更显得她们动作的婀娜。

    女子唱的《采菱曲》是乐府曲调,其曲柔美动听,写的人很多。在南朝时候特别的盛行,它和《采莲曲》一道构成了当时的流行曲调。直到唐朝仍有不少人写《采菱曲》。

    南朝梁江淹写《采菱曲》,曲中言道:“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他说采菱可以缓解忧愁,其实应该是优美的曲调让人淡忘心中忧愁。他心中烦恼的时候,听一些轻柔的曲调心情会舒缓许多,而且百听不厌。就如唐朝张九龄说:“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张九龄《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刘禹锡也写《采菱曲》,而且他写的很长。他写到:“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菱角如锦缎一样飘荡在水中,采菱女子连心上人都来不及顾及,争着去采菱角,她们争着划向那菱角多地方。兰桨一道道划过掀起一层轻浪。菱角吸引力确实很大啊。他又写采菱曲声:“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美丽曲声连三千里外长安都能听到,可见其魅力巨大。

    唐朝的温庭筠在长安看到有人坐船东归(唐朝的大运河可以从长安坐船直下江南)。想起故乡菱角。他写到:“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小小菱角勾起人的思乡的愁绪。可见菱角的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南朝的《采菱曲》轻柔婉转,而北朝诗作多豪迈之气,像北朝的《木兰辞》中木兰豪迈之气就很浓。想来木兰不会多温柔的,否则怎么会做一个刚强的军人。

    在农村,很多人在中秋节的时候除了会吃月饼,还会吃菱角,以及石榴等等。

    保护现状

    编辑
    1999年,四角刻叶菱被第一批列入国家Ⅱ级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

    食物营养成分

    编辑

    食物名称菱角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01 千卡
    蛋白质4.5 g
    脂肪0.1 g
    碳水化合物21.4 g
    不溶性膳食纤维1.7 g
    6 mg
    49 mg
    93 mg
    437 mg
    7 mg
    0.38 mg
    0.6 mg
    0.18 mg
    0.62 mg
    维生素A2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19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06 mg
    烟酸(烟酰胺)1.5 mg
    维生素C(抗坏血酸)13 mg
    展开

    下一篇 菖蒲

    上一篇 金鱼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