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獾 编辑
獾是食肉目鼬科獾属的哺乳动物。其身体肥大,鼻端尖,耳短,眼小;颈部粗短,四肢粗壮,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棕黑色爪,前足的爪比后足的爪长;背部黑棕色与白色混杂;头部毛短,有三条白色纵纹,耳背面及后缘黑棕色,上缘白色;下颌、喉部及身体腹面与四肢都是黑棕色。獾在中国除台湾、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同时广布于欧洲、亚洲。通常筑洞于土丘或大树下,洞道甚长。嗅觉灵敏,善掘土,穴居,昼伏夜出,大多数种类独居生活。獾的食性很杂,喜食植物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等,也食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动物等。适应能力强。每年只繁殖1次,每胎产仔3至4只。寿命约15年。獾并非濒危物种。栖息在森林中的獾类由于森林的大规模减少导致栖息地越来越少,而其他较少受到威胁的獾类也受到了人类的“迫害”,所以獾的数量已大大减少。现已有各种法令为獾提供保护,例如英国法律规定捕杀、伤害獾或破坏其洞穴均属违法行为。獾属下的蜜獾喜食蜜,经常与导蜜鸟协作捕食。
外文名:badger;brock
中文学名:獾
拉丁学名:Meles meles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亚目:裂脚亚目
科:鼬科
亚科:獾亚科
属:獾属
种:獾
分布区域: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獾
嗅觉灵敏,善掘土,穴居,昼伏夜出,大多数种类独居生活。獾的食性很杂,喜食植物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等,也食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动物等。适应能力强。圈舍建造。在环境较僻静的地方,建一个15~20平方米的园地,周围用石头或砖砌垒2米左右高的围墙。里面用石头做成假山,假山周围砌垒些洞穴,洞穴的上面要严密,以防漏雨水。洞内放些柔软的干草或干树叶等。园地面积的大小、假山的大小及洞穴个数的多少,要根据饲养獾的数量而定。
獾
配种繁殖。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母獾在1年左右,公獾在1.5年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公、母之间即开始有性冲动行为。獾每年只繁殖1次,一般在8月初至9月底开始交配。公、母性交后,其胚泡滞育期较长,受精卵2~3个月内不着床,在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受精卵着床后即开始发育。一般到第二年的4~5月份产仔。其妊娠期230天左右,每胎产仔3~4只。仔獾35日龄左右睁开眼睛。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到秋末冬初时,幼獾基本长大。饲养管理。獾是杂食动物,其饲料来源非常广泛。植物性饲料有:花生、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瓜干、各种薯类、瓜果、蔬菜类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畜禽内脏、青蛙、鼠类、昆虫类等。在应用时,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最好配合起来饲喂。在獾的非配种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适当搭配些蛋白质饲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数量,使獾达到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越冬。当獾进入配种期,由于母獾、公獾性欲冲动,性交次数较多,消耗体力较大,这时其饲料质量也应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应占到40%左右,碳水化合物饲料应占50%左右,蔬菜类应占10%左右。还应补充一点麦芽、酵母、维生素之类。母獾进入妊娠期后,营养质量更应提高,蛋白质饲料应增加到50%左右,而且还要做到新鲜和多样化,以保证胎儿在体内的生长发育和母獾的身体健康。对幼獾的饲养:当仔獾长到80日龄以后,就可断奶分窝饲养。
獾
日常管理。一是投料要新鲜无污物;二是经常打扫饲养场地,保持干燥卫生;三是对饲养场地要保持安静,防止参观和生人进入。同时还要防止家狗和野猫的侵袭。狗獾
獾
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三条;面颊两侧各一条,中央一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林、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猪獾
遍布于中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国外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也有分布。体形大小似狗獾,二者区别主要在于猪獾的鼻垫与上唇间裸露,吻鼻部狭长而圆,酷似猪鼻。体重10千克以上,体长650~700毫米。全身浅棕色或黑棕色,另杂以白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颈背有一白色纵纹,从嘴角到头后各有一道短白纹。从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栖居,生活习性与狗獾相似穴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凶猛,叫声似猪。视觉差,嗅觉发达。夜行性。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蝼蛄、天牛和鼠类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时盗食农作物玉米、小麦、白薯和花生等。有冬眠习性。立春前后发情,怀孕期3个月左右,于4~5月产仔,每胎2~4仔。
区别猪獾与狗獾,二者相似而略有不同。狗獾像小狗而比小狗更肥,尖嘴短足,短尾长毛,褐色。
狼獾
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中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只有到发情期才肯聚在一起。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特别是在发情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对于任何胆敢来犯的母獾都会给以坚决的回击,严防第三者插足。但对于前来求婚的公獾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狼獾的妊娠期很长,约120天左右,然后产下一窝幼仔,一般为1~3只,有时多达4只,两年后成熟,开始繁殖。
食性很杂,鸟蛋、小鸟、旅鼠甚至秋天的浆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驯鹿。
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森林,是一种不知疲倦地到处游荡的食肉兽,昼夜能跑三四十公里,更以贪食知名。虽然经常吃其他野兽吃剩的尸体,但也会袭击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
蜜獾
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中亚地区等。体长60~77厘米,肩高一般25~30厘米。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鼬獾
又名猸子、山獾、白猸,属食肉目,鼬科头大,猪鼻,头顶同面部有明显大白点。背脊深棕色至灰棕色。脚短,有利爪,可以用于翻松泥土。肛门有腺体,受到威胁时就会释放臭气。平均身长40厘米,尾平均20厘米。尾巴的毛较短,长度大约是头到身体之间的一半长。
同种分化
中文名 英文名 拉丁名 命名人
猪獾 HOG BADGER 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
獾 EURASIAN BADGER, OLD WORLD BADGER MELES MELES (LINNAEUS)
伊氏鼬獾 EVERETT'S FERRET BADGER MELOGALE EVERETTI (THOMAS)
鼬獾 CHINESE FERRET BADGER MELOGALE MOSCHATA (GRAY)
BURMESE FERRET BADGER MELOGALE ORIENTALIS I.GEOFFROY
大齿鼬獾 LARGE-TOOTHED FERRET BADGER MELOGALE PERSONATA
巽他臭獾 SUNDA STINK BADGER MYDAUS JAVANENSIS (DESMAREST)
臭獾 PALAWAN STINK BADGER MYDAUS MARCHEI (HUET)
蜜獾 HOG-BADGER HOG, RAT MELLIVORA CAPENSIS (SCHREBER)
狼獾 WOLVERINE GULO GULO (LINNAEUS)
保护级别
并非濒危物种。
主要威胁
栖息在森林中的獾类由于森林的大规模减少导致栖息地越来越少,而其他较少受到威胁的獾类也受到了人类的“迫害”,所以獾的数量已大大减少。
保护措施
已有各种法令为獾提供保护,例如英国法律规定捕杀、伤害獾或破坏其洞穴均属违法行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