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滨士 编辑
徐滨士(1931年3月12日-2023年2月1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山东招远人。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专家。曾任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1954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率先在中国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用于解决车辆薄壁磨损零件修复的重大难题;研制的电刷镀设备、各种镀液及纳米电刷镀技术,为现场修复大型设备及关键零件提供先进技术;近年开发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为制备高温热障图层提供了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新型履带板换代材料并推广应用;研究纳米自修复添加剂新技术,解决了重载荷、极端苛刻环境下的润滑、抗磨、防腐等重大难题。2023年2月15日,徐滨士逝世,享年92岁。
中文名:徐滨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1年3月12日
逝世日期:2023年2月15日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光华科技工程奖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最高学术成就奖”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出生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代表作品:《表面工程与维修》《纳米表面工程》
徐滨士教授
1931年(民国二十年)3月12日,徐滨士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普通家庭里。小时候,他经常看到同胞们被日本人欺负蹂躏,于是他暗下决心:“用知识把祖国建设强大。”在强烈的报国心的驱使下,他发奋读书,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徐滨士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与其他中国学生一起先读了两年预科,系统学习了俄语与高中数、理、化。
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全国最早的焊接专业,为了尽快培养出焊接专业的本科生,学校抽调了当时已大四的徐滨士等一批学生学习焊接。
1954年,徐滨士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毕业,获工程师学位。并被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上了装甲兵工程系修理教研室的教员,建设焊接实验室。为了攻克坦克零部件磨损后的修复难关,他经过100多个日夜的试验和无数次的失败,终于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振动电弧堆焊设备,突破了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禁区。
1954年至1961年,徐滨士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
徐滨士院士
1961年,徐滨士历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20世纪90年代末,徐滨士在传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础上,徐滨士研究开发出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能耗和气体消耗量下降1/3,其综合性能超过美国同类产品,喷涂的纳米涂层可用于修复高性能飞机发动机叶片。
1987年,徐滨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与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全力研究和解决表面工程中的许多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并创办了《表面工程》杂志。他带领课题组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制备出了不同体系的20余种纳米电刷镀液。
1990年6月,徐滨士晋升为少将军衔。
1992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徐滨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10月2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14届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第33届常务理事会上,徐滨士被授予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最高学术成就奖。在徐滨士之前全世界仅5人获此殊荣。
2010年当选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荣立二等功 1次,所在团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12月退休。
2023年2月15日,徐滨士逝世,享年92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徐滨士长期从事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研究,是我国表面工程学科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国内帅先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用于解决车辆薄壁磨损零件修复的重大难题;研制的电刷镀设备、各种镀液及纳米电刷镀技术,为现场修复大型设备及关键零件提供先进技术。开发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为制备高温热障涂层提供了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新型履带板换代材料并推广应用。研究纳米自修复添加剂新技术,解决了重载荷、极端苛刻环境下的润滑、抗磨、防腐等重大难题 。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英、中波政府合作项目,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军队预研项目等80余项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授权专利
徐滨士出版专著20余部,制定国家标准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
科研获奖
央视《大家》栏目-铁甲金流徐滨士
徐滨士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荣获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光华科技工程奖、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最高学术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焊接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表面工程学会和摩擦学学会“最高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人才培养
徐滨士一直战斗在教学一线,培养出 150 余名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教带出 9个教学科研创新团队、20余名领军拔尖人才,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带领团队获“全军首届科技创新群体奖”。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6年至2005年期间,徐滨士培养的硕士、博士共9名,情况如下:
论文题名 | 作者 | 指导老师 | 学位 |
高速电弧喷涂Fe-Al/Cr<,3>C<,2>复合涂层高温性能研究及应用 | 徐维普 | 徐滨士 | 博士 |
含磨粒油润滑条件下镀(涂)层摩擦学性能及其机理 | 杜令忠 | 徐滨士 | 博士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镍基镀层的强化机理及其性能研究 | 徐滨士 | 博士 | |
基于原位合成方法的超分散稳定纳米组元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 | 欧忠文 | 徐滨士 | 博士 |
高速电弧喷涂Fe<,3>Al/WC复合涂层高温冲蚀行为研究 | 田保红 | 徐滨士 | 博士 |
表面修饰的硼酸盐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协同作用机理 | 乔玉林 | 薛群基,徐滨士 | 博士 |
电弧喷涂新型复合涂层治理锅炉管道热腐蚀的研究 | 李小刚 | 师昌绪,徐滨士 | 博士 |
电弧喷涂技术治理电站锅炉水冷壁管道热腐蚀的试验研究 | 李长青 | 徐滨士 | 硕士 |
电弧喷涂制模技术和涂层性能研究 | 刘宪军 | 徐滨士 | 硕士 |
荣誉表彰
1995年,徐滨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表面工程技术手册(下)
作者名称 徐滨士
作品时间2009-7
《表面工程技术手册(下)》是2009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滨士,刘世参。
材料表面工程
作者名称 徐滨士
作品时间2005-8
《材料表面工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徐滨士。
激光再制造
作者名称 徐滨士
作品时间2016-3
《激光再制造》是2016年3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滨士。
装备再制造工程的理论与技术
作者名称 徐滨士
作品时间2007-7-1
《装备再制造工程的理论与技术》是2007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滨士。书中重点介绍了作者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汇集了国内外、军内外的相关资料。
单位名称(学术组织刊物) | 职务 |
---|---|
《机械工程学报》,《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 编委会主任 |
《中国表面工程》,《中国设备工程》 | 编委会主任 |
波兰华沙理工大学 | 荣誉教授 |
国家产学研设备工程开发推广中心 | 主任 |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兼职教授 |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 顾问 |
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任 |
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 | 委员 |
中国老科学家技术协会 | 副会长 |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 副会长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 学术委员会委员 |
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 顾问 |
总装备部装备维修工程技术专业组 | 组长 |
谈起徐滨士,人们崇敬的眼神里,总有一丝从心底漾起的亲切:学院领导谈起他,像在谈论一位风雨同舟的老战友;学生们说起他,像在谈论自己严厉又慈爱的父辈;实验室的工人师傅们,谈起他更像说一位知心的伙伴……几十年来,徐滨士立身做人干事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形象魅力”,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们。 (解放军报赵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