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志刚 编辑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

覃志刚覃志刚

覃志刚,1953年5月生,广西柳城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毕业。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覃志刚

国籍:中国

民族:壮族

籍贯:广西柳城

出生日期:1953年5月

毕业院校:中央党校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性别:男

人物履历

编辑

覃志刚覃志刚

1968.12—1970.09 江苏省高淳县插队。

1970.09—1978.05 南京钟山煤矿工人、技术员、团委书记、工区党支部书记、矿党委副书记。

1978.05—1983.01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干事、副处长。

1983.01—1984.07 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1984.07—1988.12 共青团中央常委、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秘书(1982.05—1985.07 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学习)。

1988.12—1991.04 中共中央统战部三局副局长(正局级)(其间:1990.03—1990.07 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

1991.04—1992.10 中共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正局级)。

1992.10—1998.09 中共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秘书长(其间:1995.09—1996.07 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1995.09—1998.07 在中央党校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1998.09—1998.11 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三局局长。

1998.11—1998.12 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

1998.12—2000.0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常委。

2000.01—2001.08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区党委统战部部长。

2001.08—2001.10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

2001.10—2001.12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

2001.12— 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

第七、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十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2011.11.24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

2013年3月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成就

编辑

覃志刚覃志刚

在文艺圈里,人们都知道覃志刚是一个名人,一位在文艺界赫赫有名的文化官员。但或许有不少人还没发现,覃志刚还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书法家。 从他书法的造诣和在书界的影响看,人们一定会把他认为是个“职业书法家”,是那种从小就临池习字,长大后整天躲在书斋画室挥毫创作的人。否则,字写不出如此境界。甚至大鉴定家史树青先生第一次看到覃志刚的字脱口而出“这是林散之的风貌”。其实不然,他是一个多年从事党的青年、统战和群众工作,公务繁忙的副部级干部。覃志刚现在是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驻会副主席,主管文联的业务工作,在他的创意、策划和组织协调下,中国文联的一些活动让他搞得有声有色,比如在文艺界影响巨大的“德艺双馨”全国中青年艺术家表彰活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荟萃文艺精品的“百花”系列活动和以“中华情”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四地文化交流系列活动(顺便说一句,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中华情”栏目的三个字就是他书写的),“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等等。每件事都要耗费他巨大心血。因此不少人纳闷,这样一个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书法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书家? 古人论书讲:“笔墨之事,一曰天资笃,二曰学力深。”其实就是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天才加勤奋。覃志刚有什么样的天份呢,这还要从他的身世和经历说起。他祖籍广西,是一个文化歌舞之乡,出生在南京,又是六朝古都文人墨客荟集之地。上小学时即流露出写字画画的天赋和喜爱无线电的特长。那时常画《三国》、 《水浒》中的好汉和将军,不时受到老师“不认真作功课”的批评和“画得真像”的表扬。参加工作后在矿山又成为宣传能手,既能书标语、画版画,又能写文章。一直到后来,做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秘书长,当中央统战部秘书长,做广西政协副主席等,始终是笔墨不离身,书画不离手。正像《书谱》里说的,“心不厌精,手不忘熟”。书法,对于很多人需要耗尽毕生精力方可入径的事,覃志刚很快就进入了切点。可谁知在这成功的背后覃志刚所付出的多少艰辛,成就都是他从忙里偷出来的。

成功历程

编辑
二十多年前的团中央室友和老领导至今还提起覃志刚深夜摸黑进寝室和清晨光膀子(穿着汗背心)练字的情景…… 世事如烟、人生如梦,人生匆匆、书亦匆匆。他的字行笔很快,字与字之间不仅一气呵成,而且笔翻如飞,“行行皆相映带”,就像古人的“急就章”,虽然急,但急中有着从容和镇定,涉笔成趣,凋疏烂漫。可以说书法始终伴着他的人生一起成长。 有位哲人说过,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就是四个字“我没时间”。对于时间,鲁迅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覃志刚的时间都是这样挤出来的。几十年来,不管多忙,不管多晚回到家,他总是要写上一阵子,只有当夜阑人静,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这时的他才会一身轻松,心情也变得非常宁静。他常常是一写就到深夜。中午,当别人都在午休时,他也用来写字了。他的时间都是这样“挖”出来的。也正像鲁迅说的,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覃志刚是把别人休息的时间都用来写字了。那些浸透出墨香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佐证。 覃志刚把书画写到如此佳境,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覃志刚从23岁就在一个煤矿上当了党委副书记,可以说少年得志,但他一直是一个勤勉敬业的好干部。多年来,从地方到中央,从基层到机关,换了很多岗位,他总是本着那种最基本的信念,“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专一行,组织上把他拧在哪里,他就在那里闪闪发光。组织安排他到文联,他就像回到了少年时的情趣和爱好的起点。要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就要和艺术家打成一片、说到一起,就要成为他们的一员。“内行人不能说外行话”,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于是他就重操“旧业”,研读理论,苦下笨功,很快成了书画家中的一员,与启功刘炳森、沈鹏、欧阳中石、张海、尉天池、范曾韩美林、王明明、宋雨桂、何家英、杨飞云、刘大为冯远、王迎春、杨力舟……都成了好友和忘年交。 书法最讲“人品高,师法古”。书法是一个人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人生阅历的总和,所谓“字如其人”。覃志刚的丰富阅历,表现在他的书法上,就如杜甫诗中所说“健笔凌云意纵横”。他那挖过矿的双臂,有着足以“攥断管”的力量,每每下笔便是“腕力生风”、“力透纸背”;领导者的气质,又使他的字“笔如风雨气如虹”;人生的沉浮,使他的作品“起伏错落,浓淡相间”;多方的学养,又可以从他的字里行间流淌出“翰逸神飞之态”,有着“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概……他是用心在写字,用情在挥洒,他不是把它作为一种附庸风雅的噱头,他师从古法,草书练自怀素,行书出于二王,风貌直追林散之大师不到处。所谓“学书必有法”。而在他的书法中又看不到力工斧凿的痕迹,有着他自己的志趣和风貌,所谓“成则无体”。虽然覃志刚在看待自己书法时很低调,经常说自己是“班门弄斧、当众献丑”。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书法家,对他的评价显然不能像对待一个一般搞书法的人那样单纯。他为官清高,为人豁达,为书睿智。古人鉴书有语,大凡善书者,必定品位高,居官者更讲政绩名声,此一定后世贵重之。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议论,当代书坛一定会留有他一席之地。

下一篇 刘兰芳

上一篇 李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