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谯周 编辑
谯周(?-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今四川阆中西南)人,中国魏晋之际史学家、天文学家、大臣。谯周自幼丧父,长而好学,精于六经。蜀汉时出仕散官,曾撰《仇国论》劝诫刘禅勤政,后累迁至光禄大夫。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伐蜀,兵临成都,谯周力劝刘禅降魏。后被魏封为阳城亭侯,入晋又拜骑都尉。晋泰始六年(270年),为散骑常侍,因病不拜,同年去世。葬于今四川南充西山万卷楼景区内。谯周著述颇丰,有《法训》《五经论》《古史考》等百余篇,但大多已亡佚。其中《古史考》25篇,是针对《史记》而撰写的上古史考订之作。该书全本已佚失,根据后人所辑遗文判断,其内容既有对《史记》未载之事的补充,也有对《史记》所记之事的辨误。《古史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历史考据专著,对考据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谯周的学术贡献,使他成为《方志百科全书·方志人物》中的一号“种子选手”而翘楚方志人物界。至于谯周“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的故事,既为我们留下了“谯周独笑”的美谈,又给敏而好学的陈寿树立了榜样。
早年经历
谯周
谯周出生于著名的书香人家。幼年丧父,与母亲、哥哥一起生活。长大后酷爱古籍,笃志好学,家里虽然贫困但他从不留心治理产业,诵读典籍,欣然自乐会心而笑,废寝忘食。他精研《六经》,尤其擅长草写书札。又十分熟悉天文,但对此不怎么留意;不太喜爱诸子文章,故不遍视阅览。他身长八尺,衣着外表简朴,本性诚实无矫饰,虽然没有随机而发的应变辩论的口才,但却很渊博聪明,内心反应敏捷。建兴年间,蜀汉丞相诸葛亮领益州牧,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 《蜀记》记载,谯周第一次见诸葛亮时,诸葛亮身边的人看到他都发笑。谯周出去后,有司建议惩罚那些发笑的人,诸葛亮说:“我自己都不能忍,何况他们呢!”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谯周当时在家,听闻这个消息,随即前往奔丧,时有后主诏书禁止大臣前往奔丧,但因为谯周行动迅速,得以到达。同年,蒋琬领益州刺史,谯周转任典学从事,为益州学者之首。
上疏直谏
延熙元年(238年),后主刘禅立刘璿为太子。谯周被调到太子府为仆他后转为家令。时刘禅经常外出游玩,沉醉于声色之中,谯周上疏给刘禅,援引古义,劝谏刘禅应该尊奉先帝刘备遗德,减少乐宫、后宫的增造。谯周因此被转任为中散大夫(一作太中大夫 ),仍然侍奉太子。
景耀元年(258年),谯周因为看到蜀汉经常对魏国用兵,百姓因此凋瘁,谯周因此与尚书令陈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退朝以后,谯周书写《仇国论》。 《资治通鉴》则称此事在延熙二十年(257年)。
保全国家
谯周施教育人
后谯周升任为光禄大夫,位亚九列。虽然不参与朝政,但是却仍以儒行见礼,后生学者们有疑问都喜欢去问谯周,而谯周也能引经据典来解答。景耀六年(263年)冬,邓艾攻克江油。而蜀汉本认为敌兵不会来,所以不做城守调度。等到邓艾入阴平之时,百姓受到惊扰,逃入山野,无法禁止。邓艾长驱直入,逼近成都。刘禅于是召群臣商议对策,众人都想不出应对的方案,有人认为蜀国与吴国,本为友盟,可以投靠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高山险阻,容易守御,可以南奔。谯周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依别国而做天子的事,现在如果投奔吴国,一定要臣服吴国。而国家的政治和自然界一样,大的能吞并小的,这是自然规律。由此可见,魏国能够吞并吴国,而吴国却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明显的事。与其向小国称臣,不如向大国称臣;与其遭受两次屈辱,不如只受一次。再说如果投奔南中,应该早做准备,然后可行。现在大敌当前,祸败在即,底下的人心,不能保证没有坏变,恐怕出发之日,就会发生不测之变,还能顺利到南中吗?”大臣中有人反驳谯周说:“现在邓艾离成都不远了,假如他不接受投降,又该怎么办?”谯周说:“如今东吴还没有归附魏国,形势迫使邓艾不得不受降,受降之后不得不礼遇。如果陛下降魏,魏国不裂土以封陛下,谯周自当请命亲到魏国首都,用古人的道义为您力争。”众人没有谁能驳倒谯周的主张。
刘禅仍在犹豫想奔往南中,谯周上奏说:“有人声称陛下因北兵深入我境,有想往南中的打算,臣为此感到不安。为什么呢?因为南方是僻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平时我们没有得到他们什么物力人力的供给,他们还想反叛。自从丞相诸葛亮南征,以兵势压境相逼,他们势穷才俯首归顺,自此而后才交纳官税。我们用来供养军队,与他们之间结有怨仇,故此他们是让国家发生灾祸的因素。现在因为无路可走,而想前往依靠他们,恐怕他们再次反叛,这是其一。北方魏军所来,不仅是夺取蜀地而已,如果我们南奔,他们必然乘我们退败之势,随后穷追,这是其二。如果奔投南方,对外要抵拒魏军,对内则供给衣服车马,费用增加,又无其他地方可以征收钱财,于是必然更加征耗各少数民族的财物,加速他们的反叛,这是其三。过去王郎在邯郸称帝,当时世祖(光武帝刘秀)正在信都,受王郎的威逼,打算放弃信都返归关中。邳肜劝谏他说:‘明公西还,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亡叛可必也。’世祖听了他的话,于是攻破邯郸。现在北军逼近,陛下南行,臣实在担心邳肜当年所言要在今天应验,这是其四。愿陛下早日打定主意,归降魏国可获封地、爵位,如果南奔,待山穷水尽再向人家投诚,那么灾祸就深了。《易经》有言:‘亢字的涵义,是指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退失,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知道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难道只有圣人如此吗?’所说的就是圣人知天命而不苟且,此为必然。所以尧、舜因为自己的儿子无德才,知道天命要将天下授予他人,于是就寻找能接受天下的人。儿子虽然不贤,灾祸尚无萌芽,而把天下授给上天中意之人,灾祸还能产生吗?所以微子以纣王庶兄的身份,将自己反绑,嘴中含着玉璧投降周武王,他岂会乐意这么做?这是不得已啊!”刘禅于是听从谯周的意见,举国投降邓艾。
魏景元五年(264年),司马昭被拜为相国,封晋王,认为谯周有保全国家之功,封谯周为阳城亭侯(《华阳国志》作“城阳亭侯” ,《隋书》作“义阳亭侯” )。又下书召谯周前往洛阳任职,谯周行至汉中,因为患病而停滞不前。
因病辞世
谯周与陈寿
咸熙二年(265年)夏,巴郡人文立从洛阳回蜀,见谯周,谯周因为病重所以说话说不清楚,于是写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意思是司马到八月就没了,而后司马昭果然于八月死亡。司马炎称帝后,多次下诏书催促谯周,谯周带病前往洛阳。晋泰始三年(267年),谯周到达,因病重卧床不起,被拜为骑都尉,谯周认为自己无功受封,请求上还官爵、封地,司马炎都不允许。
泰始六年(270年)秋,司马炎任命谯周为散骑常侍,下诏说:“骑都尉谯周,闲居中道,不仕危国。蜀国灭亡之际,谯周劝刘禅归顺王师,有忠君济民之谋,又耽习典艺,博物洽闻,朕非常赞许他,如今以谯周为散骑常侍。”但因谯周病重而未拜。
同年冬,谯周病死。 司马炎下诏说:“骑都尉谯周,笃志好古,服膺儒义。朝廷擢授他为近侍,命位未加,他便不幸离世,朕十分痛惜。如今赐其朝服一具,衣一袭,钱十五万。丧葬所给,比从散骑常侍之制。” 谯周的儿子谯熙上言,谯周临终前对自己说:“我长期抱病,未曾朝见。我死后,如果国家恩赐朝服、衣物,切勿加身。你将我的遗体运回安葬,路途艰难,你应该提前做好轻棺。等到殡殓完毕之后,将朝廷所赐之物全部上还。”司马炎于是下诏收回衣服,又赐给棺直。
陈寿:①“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②“谯周词理渊通,为世硕儒,有董、扬之规。”
李通:“抑抑谯侯,好古述儒,宝道怀真,鉴世盈虚,雅名美迹,终始是书。我后钦贤,无言不誉,攀诸前哲,丹青是图。嗟尔来叶,鉴兹显模。”
孙绰:“谯周说后主降魏,可乎?曰:自为天子而乞降请命,何耻之深乎!夫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先君正魏之篡,不与同天矣。推过于其父,俛首而事雠,可谓苟存,岂大居正之道哉!”
孙盛:“周谓万乘之君偷生苟免,亡礼希利,要冀微荣,惑矣。且以事势言之,理有未尽。禅既闇主,周实驽臣,方之申包、田单、范蠡、大夫种,不亦远乎!”
王夫之:“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阉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周之罪通于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冯道末减矣。”
袁枚:“将军被刺方豪日,丞相身寒未暮年。惟有谯周老难死,白头抽笔写降笺。“
龚炜:“谯周既明数学,胡不入山晦迹而与人家国?亡国之罪,浮于黄皓。”
拜访秦宓
广汉人秦宓看到记叙帝王世系的文献,五帝都出自同一部族,从根本上考辨出这种记载的错误。又论皇帝王霸豢龙之说,甚有通理。谯周年少时,曾多次去拜访秦宓,向他请教,并将他的言论记录在《春秋然否论》中。 (《华阳国志》称谯周是秦宓弟子,“具传其业”。 )
杨戏之赞
谯周地位不高的时候,时人都认为他无当世之才,因此很少有人敬重他。只有杨戏看重谯周,杨戏曾说:“吾等后世,终自不如此长儿也。”
预言蜀亡
谯周常向杜琼求教术数的道理,杜琼说:“想要明白这种方术很难,需得自己亲身观察,仅看事物的外表,不能令人相信。早晚日夜地劳苦,然后才能知其底细,但又担心泄漏天机,所以不如不知。故此我不再观察天象了。”谯周借机问他:“过去周徵君认为‘当涂高’是指魏,他说的理由何在?”杜琼回答说:“魏,宫殿大门的意思,临道高高而矗,这是圣人取其象征之意而言。”他又反问谯周说:“难道有什么怪异之处吗?”谯周说:“不知道。”杜琼又说:“古代的官职都不命名为‘曹’;自汉代起始,官职名称都叫‘曹’,吏的名称为‘属曹’,卒的名称为‘侍曹’,这岂非天意啊。”后来谯周根据杜琼的话,触类旁通而光大自己的说法:“《春秋传》记载晋穆侯给太子取名叫‘仇’,仇的弟弟叫‘成师’。师服说:‘国君给儿子起名也真奇怪,好的配偶叫‘妃’,不好的配偶叫‘仇’,如今晋侯叫太子名‘仇’,仇的弟弟叫‘成师’,这兆示着要发生国乱,做哥哥的不是要被废了吗?’后来果然如师服所言。后来汉灵帝的两个儿子叫‘史侯’‘董侯’,二人先后即位为帝,最终都被降免为诸侯,与师服所言极为类似。先主讳‘备’,其字训释为‘具’,后主讳‘禅’,其字训释为‘授’,如同说刘氏已具备了,应当授予他人。这要比晋穆侯、汉灵帝给儿子取的名字还要不祥。”
后来宦官黄皓弄权。景耀五年(262年),宫中大树无故折断,谯周由此深为忧虑,苦于无人可与交谈,于是在柱子上写道:“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其意是说曹的意思是“众”,魏的意思是“大”,众而且大,天下之人就当聚会一处,具备而转授,不可能再立国为皇。蜀汉灭亡后,众人都以为谯周的话得到应验。谯周说:“这虽说是我自己推论寻思的,然而这种推断有所本因,是从杜琼的说法出发衍化光大而来的,并无神秘的灵感和超异常人的地方。”
典午忽兮
蜀汉灭亡后,一部分蜀汉大臣被招往洛阳任职,谯周也在其中之列,但是谯周因为病重到了汉中就无法前行了,蜀郡文立从洛阳回蜀时路过汉中,于是就去看望谯周,但是谯周已经因为病重有些语言障碍了,于是就用笔写出了“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是指司马,月酉是指八月,就说司马到八月就没了,到了八月,晋文王司马昭果然去世。
预言寿命
泰始五年(269年),陈寿任本郡(巴西郡)中正,辞官还乡前去和谯周告别,谯周告诉他:“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去世,我已经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怕过不了后年,我必定长辞人世了,再也不能相见了。”陈寿怀疑谯周是以方术得知自己的寿命,所以假借此话表示出来。
门徒众多
谯周门下弟子众多,如晋朝的大臣文立、罗宪、杜轸、《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陈情表》的作者李密都曾师事谯周。
谯周的门生将文立比作颜回,陈寿、李密比作子游、子夏,罗宪比作子贡。
顾炎武提到,按《谯周传》记载,建兴年间谯周才被任命为劝学从事,与《先主传》冲突。他认为,谯周当时不过二十多岁,未必参与劝进之列,应该以本传为准。
沈家本认为,《先主传》这里的“谯周”或许是“周群”之讹;钱仪吉则认为“谯周”应该写作“周巨”。
谯公祠
在四川南充西山万卷楼景区内,建有谯公祠和谯周墓。谯公祠为汉魏建筑,祠后就是谯周墓。谯周曾在安汉(南充市)居住过,故宅在今顺庆城区五里店谯贤铺,其子谯熙遵父嘱言,将灵柩运回原籍安葬。谯周墓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徙墓于城西十里,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仍迎归葬于县署后,万历初移葬县署西北隅(今南充市工人文化宫大门内)。“文化大革命”中,谯周墓被损毁,1988年,原南充市人民政府拔款修复,墓地移入工人文化宫后院大花园中。谯公祠是2006年实施玉屏公园改造时,在景区内原五虎殿位置新建的,由山门、廊轩、正殿组成,整个建筑大气而不失古朴庄重,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形象地展示了谯周的高尚人格、学术成就和历史功绩。谯公祠陈展内容包括“谯周生平”、“蜀中孔子”、“全国之功”几个部分,展示了谯周的高尚人品、学术成就和历史功绩。正殿中央有谯公巨幅画像,四周墙壁绘有展示其生平事迹的14幅大型工笔重彩壁画。
谯周墓是2007年4月移葬到谯公祠后山的。如今的谯周墓,为条石所砌圆形墓。正中立有石碑,上书“蜀汉光禄大夫谯周”之墓,其左右仿汉魏之式立有约一米高的石俑二个。
文学形象
三国志12的谯周
在《三国演义》中,谯周多以星相家和反战者的角色出现。谯周本是益州牧刘璋手下,刘备围成都,谯周论天命,力劝刘璋投降,投降后被刘备任用。 曹丕废献帝自立,光禄大夫谯周与诸葛亮、许靖等商议,谯周言天象祥瑞,乃与群臣共同推戴汉中王刘备为帝。 诸葛亮北伐,谯周言天象,以为不宜北伐。诸葛亮以谯周为太史,与蜀中众臣同领后方事务。 诸葛亮六出祁山,谯周上书言天象吉凶,劝孔明不要出兵。 姜维第五次北伐,谯周作《仇国论》寄给姜维,以为不宜兴兵。 姜维第八次北伐,谯周上书言天象,劝阻出兵,但不被采纳,因此托病不出。 邓艾进围成都,谯周力劝刘禅投降,遭到北地王刘谌斥责。 蜀汉灭亡后,谯周跟随刘禅到洛阳,被封为侯爵。
影视形象
刘杰版谯周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刘杰(六出祁山)、王凤文(三分归晋)饰演谯周2022年电视剧《风起陇西》:马学雷饰演谯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