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画廊+BTAP 编辑

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

东京画廊+BTAP东京画廊+BTAP

1950年東京画廊作为日本最早的现当代艺术画廊在银座成立。2002年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内开设了北京东京艺术工程(BTAP)。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东京画廊+BTAP

外文名:Tokyo Gallery + BTAP

地理位置: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陶瓷三街E02

占地面积:400 m²

成立时间:1950年

开放时间:2002年10月

发展历程

编辑
1950年東京画廊作为日本最早的现当代艺术画廊在银座成立。画廊最初的经营重点是近代日本具象绘画,曾举办有如1956年鸟海青儿展、57年万铁五郎展、加山又造展等等。1958年经过美术评论家泷口修造的推荐,举办了斋藤义重的展览。

1960年代,画廊第一时间向日本介绍如Lucio Fontana(卢西欧·丰塔纳)、Yves Klein(伊夫·克莱因)、Jackson Pollock(杰克逊·波洛克)、FriedensreichHundertwasser(佛登斯列·汉德瓦萨或百水先生)等西方艺术家展览,同时积极为高松次郎、白髪一雄、冈本太郎等引领日本当代艺术发展的艺术家们举办展览。

1970年代,多次策划金焕基、李焕、金昌烈、朴栖甫等韩国艺术家展览,为韩国当代艺术的迅速崛起给予了很大帮助;并在1980年代着眼当时不为人知的中国当代艺术,举办了徐冰、蔡国强等人的个展,向全世界发布着以中日韩为中心的亚洲当代艺术信号。

2002年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内开设了北京东京艺术工程(BTAP)。自此,东京画廊+BTAP正式成立。東京画廊+BTAP(北京空间)自1990年代以来策划了一系列实验性的展览项目,积极向世界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包括“北京浮世绘”、“念珠与笔触”、“什么是物派”等大型学术展览,都为中国当代艺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东京画廊+BTAP的展览策划主要围绕“新朦胧主义”系列展而策划,此项目试图整合东亚现代性的独特经验,寻找艺术的可能性,同时力求建立一个原理性的美学观。

2002年,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开幕现场

展示空间

编辑
東京画廊+BTAP(北京)所在空间是19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之一,建筑为典型的包豪斯厂房结构,排齿轮状的厂房采用了现浇筒壳结构,梁柱形式为弧形Y状结构。结合梁柱结构功能,北侧屋顶采用横向天窗,窗户平面向外倾斜一定角度,有利于消除侧剪力,北侧采光设计充分利用了天光和反射光,保持了室内光环境的均匀和稳定,造型朴实优雅。

2002年,東京画廊四百多平方米的画廊空间,经过黄锐的设计和装修,既简洁又适度。随着展览的推进,東京画廊+BTAP的建筑空间先后经过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马岩松等的创作性改造,最终成为目前200平方米展厅空间,加200平方米办公空间的构造。在不断对空间使用性的调整中,也保留了建筑的包豪斯风格特展,以及1950年代的标语等时代特征。

<p>2002年夏季,東京画廊在798新空间“北京东京艺术工程”装

2002年夏季,東京画廊在798新空间“北京东京艺术工程”装

北京“浮世绘”展览现场 2002

東京画廊+BTAP2021年场馆内景图1

東京画廊+BTAP2021年场馆内景图1

東京画廊+BTAP2021年场馆内景图2

東京画廊+BTAP2021年场馆内景图2

举办展览

编辑
2002年

10月12日-12月31日

北京东京艺术工程(BTAP)在北京798艺术区成立

首展:北京“浮世绘”

(Beijing Tokyo Art Projects Opening Exhibition:Beijing Afloat)

策展人:冯博一,巫鸿撰文序言

参展艺术家:黄锐、江海、马晗、荣荣和映里,盛奇、宋冬、隋建国、王功新、张小涛、张永和

首展:北京“浮世绘”

2003年

6月1日-6月14日

蓝天不设防

(Blue Sky exposure artistic event)

策展人:冯博一

“非典”结束之后,艺术领域一次以抗击“非典”为主题的展览。

蓝天不设防蓝天不设防

2003年

7月26日-10月10日

念珠与笔触

(Curator’s Notes on Prayer Beads and Brush Strokes)

策展人:栗宪庭

参展艺术家:陈光武、陈墙、杜婕、丁乙、李华生、路青、刘毅、马嬿泠、潘缨、秦一峰、石晋华、王雲、徐宏民、伊霊、游婷祺、野雪、余友涵、钟山、周洋

念珠与笔触

2004年

4月23日-24日

铸:何云昌行为艺术作品

(Casting:He Yunchang’s Perfoemance Work)

策展人:唐昕

何云昌行为艺术作品

2005年

9月20日-10月23日

物尽其用(Waste Not)

艺术家:赵湘、宋冬,策展人:巫鸿

物尽其用

2007年

5月13日-6月24日

什么是物派?(What is Mono-ha?)

策展人:黄笃,撰文:中原佑介、黄笃

参展艺术家:李禹焕、关根伸夫、榎仓康二、小清水渐、菅木志雄、吉田克朗、成田克彦、高松次郎、隋建国、朱金石、施慧

什么是物派?(What is Mono-ha?)

2013年

9月14日-10月27日

新·朦胧主义展 第一回

策展人:峯村敏明、王舒野

参展艺术家:王舒野(中国)、杭春晖(中国)、强(中国)、朱建忠(中国)、伊丽莎白·艾莉森(美国)、柳根泽(韩国)、儿玉靖枝(日本)、中野弘彦(日本)、宫泽男爵(日本)

新·朦胧主义展 第一回

2014年

10月12日-11月30日

新·朦胧主义展 第二回

策展人:皮道坚

参展艺术家:王舒野(中国)、徐冰(中国)、杭春辉(中国)、曾健勇(中国)、蔡广斌(中国)、吴强(中国)、朱建忠(中国)、叶剑青(中国)、泰祥洲(中国)、丁蓓莉(中国)、文凤仪(中国香港)、林东鹏(中国香港)、林于思(中国)、邵文欢(中国)、沈勤(中国)、刘美育(中国台湾)、张天军(中国)、石井友人(日本)、高桥淑人(日本)、SHIMURAbros(日本)

新·朦胧主义展 第二回

2020年

5月18日-8月8日

70周年特展——还会与你相见

参展艺术家:艾安 、蔡国强 、丁乙、方力钧、俸正杰、高孝午、杭春晖、何云昌、黄锐、金沙、李宁、李益、林于思、刘庆和、刘小东、马树青 、邱世华、宋冬、隋建国、唐晖、田卫、王舒野、王玉平、魏久捷、吴强、徐冰、杨勋、杨迎生、叶剑青、袁顺、岳敏君、曾健勇、张诠、张天军、张天幕、张小涛、朱建忠、朱金石、朱岚

70周年特展——还会与你相见70周年特展——还会与你相见

艺术家

编辑
画廊代理合作艺术家包括:

斋藤义重 Yoshishige Saito 高松次郎Jiro Takamatsu 榎仓康二Koji Enokura 关根美夫Yoshio Sekine 冈本信治郎 Shinjiro Okamoto 菅木志雄 Kishio Suga 李禹焕Lee Ufan 朴栖甫 Park Seobo 北川宏人Hiroto Kitagawa 松浦浩之Hiroyuki Matsuura 志村姐弟SHIMURAbros 杉山功 Isao sugiyama 林武史/Takeshi Hayashi 泷本光国 Mitsukuni Takimoto 西泽千晴 Chiharu Nishizawa 大岩·奥斯卡 Oscar Oiwa 蔡国強/Cai Guoqiang 宋冬/Song Dong 徐冰/Xu Bing 王舒野 Wang Shuye 叶剑青 Ye Jieqing 朱建忠 Zhu Jianzhong 曾健勇/Zeng Jianyong 呉強/Wu Qiang 田卫 Tian Wei 森内敬子Keiko Moriuchi 小清水渐Susumu Koshimizu 筱原司男 Ushio Shinohara 比田井南谷Nankoku Hidai 沈文燮 Shim Moon Seup 金昌烈 Kim Tschang Yeul 隋建国 Sui Jianguo 杨迎生 Yang Yingsheng 朱岚 Zhu Lan

吴强 Wu Qiang 张诠 Zhang Quan 艾安 Ai An 张天幕 Zhang Tianmu 张天军 Zhang Tianjun 林于思 Lin Yusi 魏久捷 Wei Jiujie 杨勋 Yang Xun

评论

编辑
“第一次听说東京画廊是在1988年,我在北京遇见了来中国考察艺术现状的千叶成夫先生。在1987年蓬皮杜现代艺术馆馆长马尔丹考察中国当代艺术之后,千叶成夫是第二位来中国考察的国外专业人士,也是绝无仅有的国外两位专业人士之一。

千叶成夫这次来是受東京画廊的委托前来考察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一个画廊能够委托一位专家前往外国考察艺术,这件事情本身已使我暗暗吃惊。日本和中国之间虽然地理位置很近,却互相并不了解对方的当代艺术。我为千叶安排了一些约会。一周以后,千叶先生兴奋地结束了他的考察,并接受了我的一次访谈。这个访谈发表在1989年第三期的《美术研究》上。在访谈中,千叶成夫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国际一流水平的当代艺术家。”他也粗略地向我介绍了日本当代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最初的交流,就是这样迈开了第一步。而这一步实际上就是東京画廊推动的。

几个月之后的1989年2月份,《中国现代艺术展》在北京开幕。专程从国外赶来的参观者当中就有東京画廊的田畑幸人先生。田畑幸人这次来中国,仔细挑选购买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参展作品带回日本。这应该是全世界第一个外国画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

《中国现代艺术展》很快惊动了日本的艺术界。1989年4月,银座的小林画廊和K画廊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艺术资料展》,田畑幸人在中国的旅行为这个展览提供了大量生动的资料。同年七月,東京画廊实现了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群展《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时》,展示了一部分田畑从《中国现代艺术展》中购买的作品。应该说,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在国外的展览就是从東京画廊起步的。

2002年10月,東京画廊在798开设了自己在北京的空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正是由于東京画廊的进驻,北京798地区才逐渐变成一片繁荣而驰名世界的艺术区。一大批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在此建立,以及后来的美术馆的入驻,都应归功于東京画廊在798的BTAP空间的建立。

费大为(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東京画廊是进驻798艺术区最早的国外画廊。2002年10月12日,我有幸受田畑幸人先生的邀请,策划了東京画廊在798新空间“北京东京艺术工程”(简称BTAP)的开馆展——“北京浮世绘”。从此我便与田畑幸人先生建立了不解之缘,相继合作了中、日“生活样式”联展、“蓝天不设防”艺术活动和“左右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联展”等项目。而東京画廊在798艺术区的十八年坚守,不仅成为中日当代艺术交流的推手,还伴随和见证了798艺术区的风风雨雨。”

冯博一(策展人)

“東京画廊是我最熟悉的日本画廊,也是我最佩服的日本画廊之一。七十年前由田畑先生的父辈所创立,也是最早在日本介绍欧美艺术进入日本的画廊之一,为日本艺术的审美变革,以及日本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由田畑先生接手并执掌東京画廊以来,除了继承父辈继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任之外,格外肩负起中日文化和艺术的交流重任。记得199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去日本参加亚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曾经应邀去東京画廊参观,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第一次在画廊看到蔡国强‘爆炸作品’的原作。此后我为東京画廊举办的‘星星美展十五年纪念展览’写过前言。最值得记住的,是作为最早进入798的画廊之一,为798艺术区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于我自己从艺最重要的经历,就莫过于2003年在東京画廊支持我所做的收山策展‘念珠与笔触’了。此后我虽然退出艺坛,但也一直保持着与東京画廊的友好往来,也经常关注東京画廊的展览,尤其对田畑先生对东方艺术审美特性的探求、专注和责任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此意义上,東京画廊不仅仅是一个画廊,也是一个有文化责任感的文化和事业机构。”

栗宪庭(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作为亚洲第一家真正的现代意义画廊,東京画廊七十年令人瞩目的历程,是亚洲现、当代艺术生长传播直至进入全球文化格局的建构与形塑这一艺术潮流的历史见证与縮影。七十年来東京画廊对这一艺术潮流的所有推波助澜都值得我们尊敬并永久铭记。尤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空前紧张的当今世界,東京画廊+BTAP连续五届举办的以‘新朦胧主义’为题的展览,极具前瞻的普世性意义。‘新朦胧主义’艺术家在不断探索超越各自媒介表达的可能性时,始终保持着对生命永恒主题的叩问,这一直是东方哲学的重要命题;如何在喧闹、烦嚣的世界中,保持感觉的敏锐,实现观念的蜕变,获取精神的升华,是‘新朦胧主义’艺术家所共同思考的课题。東京画廊+BTAP对‘新朦胧主义’的推介,大大拓展了当今世界的艺术空间,不只为当今世界提供了复杂微妙、心境流动的虚廓自由度,也含蓄内敛地将欣赏者引向对东方哲学之‘大象无形’智慧的向往。有理由相信‘新朦胧主义’将为東京画廊+BTAP,同时也为世界艺术开启新的篇章,東京画廊+BTAP将迎来自己新的发展空间。祝東京画廊+BTAP在即将到来的‘亚洲的世纪’取得更加引人瞩目的新成就!”

皮道坚(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因为一个人的梦想,而不停地实践更多人的梦想。从东京到北京,展示一个鲜活的艺术世界。愿東京画廊在北京链接世界!”

尹吉男(艺术评论家)

“東京画廊是798艺术区第一家国际画廊,当时由艺术家黄锐介绍来,田畑幸人先生抱着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期待和热诚做了这样一件开创性的工作。東京画廊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海外国际重要画廊,预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真正开启。在此意义上来说,東京画廊进驻798艺术区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堪称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我有幸在798艺术区的東京画廊参与策划了国际行为艺术活动‘越界语言’(2003)、应对SARS的当代艺术活‘蓝天不设防’(2003)、‘大道现场艺术节’(2003)、‘绘画路线图1、2’展(2005、2006)等在我的策展生涯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活动,这些活动也在我的人生经验中给予了难得的启迪。在東京画廊70周年时再次见到田畑先生倍感亲切,也看到现在运营团队的热情投入。期望東京画廊继续扎根798艺术区,作为亚洲和世界当代艺术的文化使者传递文明佳音。”

舒阳(策展人、艺术家)

“東京画廊七十年对于东亚当代艺术与艺术家的发现与推广,代表了一种真正有国际水准又具东方性的美学标准!”

夏可君(策展人)

“東京画廊创办于1950年,自从开馆以来,在密切关注着世界现代艺术尤其是亚洲当代艺术诸多动向的同时,也不断地发掘和介绍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的起初,798艺术区的起初都与東京画廊以及田畑幸人先生有密切的关系,東京画廊将徐冰、蔡国强、隋建国、黄锐等一系列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推上国际舞台,此举注定将进入中国美术史。历经风风雨雨的70年,東京画廊至今仍在不懈的推动着当代艺术,让我们真诚的感谢東京画廊对中国当代艺术所做出的贡献,真诚感谢田畑幸人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所做出的努力。

董梦阳(艺术北京创始人

“東京画廊驻足于日本东京和中国北京。这两个古老的东方都城如同古老的东方文化,在反反复复的摧毁和重建中,包容着丰厚和复杂的文化内涵,至今依然生机勃勃。七十岁的東京画廊,是怀有这种文化关怀的见证者和推动着。”

廖雯(策展人)

“以前的人常说‘画商不过一代’。这话其实现在也常常听到。可能是画商的活看起来有些像赌博,但稍微认真地想一下,画商也好,评论家也好都是当代社会所特有的职业,审时夺度这件事格外关键。要跟不上时代的步调估计就得歇业。要这么说来,不但坚持了70年还继续做到现在的東京画廊,不能说是个怪物,但至少也是件挺反常的事了吧?不用说,大家都晓得,事情肯定不是这样的。

‘東京画廊’是块好招牌。重点一是因为生于不同时代又拥有不同理想的父子两代人将画廊这件事给坚持了下来,所以果然‘画商不过一代’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最能说明这件事的我想应该是现在的画廊主田畑先生,从早前便开始努力培养和推广中国当代艺术这件事。先代山本孝先生也是独具慧眼,开拓了日韩的当代艺术。若田畑只是继承这一块的话,即便有画廊的牌匾在,无经营的远见估计也存活不了吧。

我想BTAP北京是一位画商的理想呈现,所以我不但要为東京画廊70周年的历史的时刻予以祝贺,同时要对画廊主田畑先生的为艺术理想所创立的北京空间BTAP的18周年,献上衷心的祝福。”

峯村敏明 Minemura Toshiaki(评论家)

“我和東京画廊的情谊从开始至今已经超过了50个年头。山本孝社长对作品有着超凡脱俗的眼光,又极具人格魅力是受人尊敬的画廊主。而他的儿子田畑社长在我看也也是同样的。愿今后東京画廊也有无穷的美好发展!”

朴栖甫 Park Seo-Bo(艺术家)

“恭祝東京画廊+BTAP成立70周年。数不胜数的画廊里能像東京画廊+BTAP这样整整7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推广亚洲当代艺术的画廊实在是太珍贵了,这一点我想是毋庸置疑被公认和肯定的。约40年前,我还是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对当时那些能在東京画廊发表作品的艺术家们抱有极大憧憬。28岁那年,我远赴意大利开启创作生活,在那里有机会结识了一群活跃在世界艺术圈的大前辈,包括豊福知徳,高橋秀,長沢英俊等人,他们都曾在東京画廊办过展览,如今能和大前辈们一样在画廊发表作品对我来说是幸运的也十分幸福。”

杉山功 Isao Sugiyama(艺术家)

“東京画廊70周年快乐!2005年是我第一次在东京举办个展,2009年北京BTAP也做了一次大型展览。那时的当代艺术界,像我这样以漫画为主题创作的艺术家很少,能与历史悠久的东京画廊合作是件荣幸的事情。虽然当时也顶着巨大的压力,但画廊从上到下大家都给予我巨大的帮助和支持,感激之情始终铭记在心。衷心希望東京画廊在未来也能继续通过当代艺术将世界串联起来的地方,不仅中日,让更多地方的人们都能领略到艺术的喜悦。与此同时,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也会保持前进的步伐努力成长。”

松浦浩之 Hiroyuki Matsuura(艺术家)

“恭祝東京画廊70周年。太久远的故事我是不太知道,但有个五十多年前的小插曲可以趁此讲一下。

60年代末的时候,有个叫托马斯的巴西人,是一名医疗器械的销售员,前前后后去过5次日本。因为喜欢艺术,出差之余常去银座转,在東京画廊+BTAP买过好几件作品。20年后,这位托马斯先生把工作给辞了,用自己的藏品开了个画廊。这间画廊日后在巴西成了众所周知的大画廊。1990年开始大约有10年,我有幸与他一同工作,高龄后的托马斯先生最后把画廊给关了,但之后我们也常见面。10年前当我决定回纽约之际,托马斯先生让我替他保存一件小作品。正是40年前他从東京画廊买的高松次郎,因此我的工作室那一面墙上也曾一度装饰了几周高松次郎的作品。”

大岩奥斯卡 Oscar Oiwa(艺术家)

下一篇 广东美术馆

上一篇 七个月零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