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举 编辑

汉语成语

唯才是举唯才是举

唯才是举(拼音:wéi cái shì jǔ)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魏·曹操《求贤令》。唯才是举指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举荐。动宾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唯才是举

拼音:wéi cái shì jǔ

近义词:任人唯贤、举贤任能

反义词:任人唯亲

出处:三国·魏·曹操《曹操求贤令》

注音字母:ㄨㄟˊ ㄘㄞˊㄕˋㄐㄩˇ

语法结构:动宾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出处

编辑
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唯才是举”。

成语典故

编辑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蜂起,天下大乱,朝廷被宦官和外戚把持,董卓趁机率兵进人洛阳,控制朝廷,为害天下。曹操和袁绍见天下纷乱,便号令天下讨伐董卓,立即汇集关东17路人马。这17路人马即是17路诸侯,在讨伐董卓失败后,群雄拥兵自立,纷纷逐鹿天下。

曹操凭着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军阀混战局面,统一了北方。在他统治的地区,打击豪强,改革吏治,兴修水利,实行屯田,尤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于统一国家,安定人民生活,起了重大作用。

曹操在用人上,不仅重用出身低微的人,就是过去与他抱有敌对态度的人,只要改了,也能一样录用。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写得一手好文章,曾一度投靠袁绍,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就是他写的。檄文中用“赘阉遗丑”等恶语辱骂曹操,还把曹操的祖父和父亲骂了一通。后来曹操打败袁绍,平定河北,陈琳落在曹操手中,陈琳惶恐不安,急忙请罪,以为曹操一定会把他处死。可曹操不但没治他的罪,还安慰他说:“过去的事就算了,只要你为我献计献策就行了。”并任命陈琳做了司空军谋祭酒,把他留在身边掌管文书。后来曹操发表的重要文告,很多都是陈琳起草的。

建安十五年(公元211年)春,曹操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其中说:自古以来开国君主或中兴的帝王,哪个不是得到有才能者与他共治天下的呢?当今天下未定,是求人才最迫切的时刻。像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的才力还可,却不能胜任滕、薛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才可任用,那齐恒公就难以称雄天下:今天难道没有像姜子牙那样穿布衣、怀真才的垂钓之士?难道又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的污名却能成功大业的人?只有真正做到“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才能得到真正可用的人才。后来“唯才是举”也被文帝曹丕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规定在《九品中正法》中。

成语寓意

编辑
曹操的三道求贤令文,在用人观念上完全废除了东汉时期世家豪族享有世代做官的特权。他不讲“门第”、“世资”,唯一的原则是“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政策,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个长足进步。宋代大学者司马光盛赞他“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正因为如此,三国时期的大批人才,大都集聚在他的周围,像荀彧、郭嘉、程昱、苟攸、刘晔满宠吕虔毛玠于禁张辽典韦等等,堪称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盛况空前。

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决策和用人,决策的前提需要有好的见识和谋略,而好见识好谋略往往靠的是人的智慧,因此,在用人方面尤为重要。“唯才是举”,就是要求选人用人破除门第、资历意识,无论门第高低、资历深浅,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选拔使用。“唯才是举”,要求选人用人公道正派不徇私情,无论关系远近、恩怨亲疏,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选拔使用。同时,“唯才是举”与“德才兼备”是辩证统一的,关键是要从事业出发选入用人,促进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充分涌流,在事业进步中发挥才干。

成语运用

编辑
  • 成文用法

    “唯才是举”指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举荐。动宾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 运用示例

    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高允传》:“今选举不采职政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弃彼朽劳,唯才是举。”

    陈鲁民《有感于“未便再荐”》:“举荐人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却未必人人都能胜任。要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不仅要独具慧眼,更要出于公心。”

  • 下一篇 门第

    上一篇 贾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