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汝为 编辑
范汝为(?-1132年),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南宋初年福建的农民起义首领。范汝为本为私盐贩。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在建州瓯宁县四源洞率众起义。深受饥民拥护,从之者甚众。同年八月,攻入建阳县,击溃神武副军都统制李捧所部官军,众至数万人。同年十一月,宋廷派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率兵镇压。在宋朝的威胁利诱下,范汝为于同年十二月接受招安,补从义郎,福建民兵都统领,受辛企宗节制,然终未肯散其部众。绍兴元年(1131年)十月,他再次起兵,入据建州城,队伍多至十余万人。又分兵攻邵武军、光泽县、南剑州等地。次年正月,韩世忠军围建州,攻城六日,城破,范汝为逃回四源洞,自焚身亡(一说自缢身亡)。
所处时代:宋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建州瓯宁
逝世日期:1132年正月初九日逝世
主要成就:南宋农民起义首领。
本名:范汝为
起义时间:1130
简介
范汝为,建州瓯宁(今属建瓯)人,“粗知书”(熊克《中兴小纪》卷九)。他的叔父范积中集聚一批破产农民,以贩卖私盐为业。当时福建内陆四州实行食盐官卖,官盐质低价高,故私盐畅销,许多贫苦农民成群结队贩卖私盐。官府强制推销官盐,断了破产农民的生路。跟随范积中的徒众多次要求起义,积中不从。后其徒众杀人,“劫之为首”(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盗贼》),积中始终不肯,遂拥戴范汝为作领袖,于建炎四年(1130)七月二十一日,在瓯宁吉阳回源洞(与建阳接壤的山区)举行武装起义(关于范汝为的叔父,《中兴小纪》卷九说他在起义前被捕;《宋会要辑稿》一百七十六册《兵》十则说,汝为被招安时,其叔父范积中补忠训郎第三名,与《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所说吻合。关于杀人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六说是汝为杀人;《中兴小纪》卷九未明确是汝为或徒众杀人;《朱子语类》则说是徒众杀人。以上二事,均采朱熹所说)。
起义
范汝为起义“初不过50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四)。当时闽北正闹饥荒,饥民参加起义的人很多。建阳县令王昌和瓯宁县令黄邦光束手无策,建州知州韩珉派州兵前往镇压,被农民军打败。八月二十三日,宋廷命福建安抚使程迈“节制诸军,专一措置”(《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六册《兵》一○之三○《讨叛·范汝为》)。九月二日,神武副统制官李棒、统领官王民率三千官兵进击农民军。范汝为利用官军不熟悉山川道路,纵其入山,在崎岖山路上把官兵拖得疲困不堪,再诱其出平原。当时秋稼已熟,官军出山后,“争趋田中,既为结穗牵绊,又陷泥淖”(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盗贼》)。预先埋伏的农民军从四面奋勇进击,官军大部被歼,李棒逃走。农民军连战皆捷,声势大振,附近的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队伍已达10万人,(《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六册《兵》一○之三○引到信州把隘的神武前军统制王燮上报的奏文称:范汝为“杀散军兵之后,聚众愈多,气焰益炽”,“贼马几数万,已破建阳县”。)范汝为便乘胜攻占建阳城。
宋高宗在军事镇压失利的情况下,于十月二十一日派前御史台检法官谢响、迪功郎陆棠前往招安,范汝为不予理睬。高宗遂于十一月十一日派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率万名官军入闽“征剿”。辛企宗率师抵邵武,距义军大本营尚有近百公里,不敢进,仅派小股官军前去攻击,均被义军打败。曾在颖昌府学任教授的邵武人施逵,遂向辛企宗献招安之策,当时福建路监司也主张招安,于是又招募了国学内舍人叶招积与施逵同去劝降。范汝为“慕得官,且惧大军继至”(熊克《中兴小纪》卷九),便率领部将范擒虎等出寨接受招安。十二月二十九日,朝廷“授汝为武翼郎、閤门祗侯,充民兵都统领”(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农民军骁将叶铁被授为忠诩郎、民兵副都统领,改名彻。其余农民军将领被授“官者一二百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二)。宋廷遂以谢响、陆棠为措置民兵寨栅官,以监督范汝为。
范汝为受招安后,曾参与镇压闽北地区的刘时举、廖公昭、余胜等部农民军,并与已被招安的张万全、张毅等部互相仇杀。但他始终“未肯散其徒”(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绍兴元年(1131)正月,高宗下诏令汝为归辛企宗节制,二月以后又多次命辛企宗、谢响“放散汝为党徒”(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范汝为皆不听命,而将所部农民军屯驻在建州城外数十座“外寨”中,分屯把隘。同时在各寨进行夺地斗争,勒令地主在寨内的田业,“必计其岁入之数,纳银或钱”(廖刚《高峰文集》卷一《投富枢密札子》),否则将其驱逐出寨,没收其土地和牛畜,分给农民军耕种。
绍兴元年七月,建阳丁朝佐起义。范汝为所部提辖官熊志宁率众与他会合,打击当地封建势力。宋廷为防农民军南下,即令辛企宗移军福州,并派官兵前往镇压。辛企宗徘徊不前。九月,高宗又命监察御使胡世将往福建路抚谕,十月胡世将向朝廷报称:“汝为怀反侧,犹肆剽掠,而招抚官谢响、陆棠顾与贼通”(熊克《中兴小纪》卷十一)。高宗见“辛企宗坐视而不能制,谢响顺从而不敢违”(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二),遂下诏悬赏擒杀范汝为等农民军首领。绍兴元年十月十九日,范汝为重举义旗,率农民军入据建州城。知州王浚明以下官吏皆逃遁,瓯宁知县叶斐被拘。范汝为便命叶斐暂时负责处理州事,建立地方政权。这时农民军队伍已达“十余万”(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八),范汝为便以建州为中心,分兵出击,扩大势力范围。十月三十日,叶谅率农民军攻打邵武,驻守邵武的江西兵马副都监李山败溃,退守光泽。十一月六日,叶部又克光泽,李山逃回江西信州(今上饶)。与此同时,姚达、饶青带领万余农民军进入江西,其游骑深入到抚州(今临川)境内。江西安抚大使李回急忙让驻守江州(今九江)的岳飞分兵保建昌(今南城)和抚州。十一月,农民军逼攻建昌,被岳飞部将王万、徐庆击败,姚达、饶青被俘。十一月二十日,范汝为又命叶铁率军南下,攻占沙县、尤溪后进攻南剑州城(今南平市)。驻守城西的辛企宗所部统制官任士安不肯力战,知州张鲎率州兵轮番迎战,叶铁不幸中流矢阵亡,农民军败归。随后叶铁的儿子为报父仇,又领兵攻南剑,也为官军所败。在此期间,另一部农民军进入政和、松溪境内活动,熊志宁所部则来往于崇安、浦城一带。农民军西进、南下虽受挫,但仍控制着闽北大部地区,威胁浙南和赣东北地区。
范汝为再次造反后,闽浙赣官吏纷纷向宋廷告急。福建安抚使程迈连续向高宗上书,指责辛企宗“拥兵逗留”,“懦弱玩寇”,要求“改命将帅”(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九)。十一月五日,高宗命参知政事孟庾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使,从抗金前线调回名将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为宣慰副使,率领三万官军先入闽“征剿”,并令辛企宗所部改隶韩世忠指挥。为防农民军沿闽江顺流而下,韩世忠决定先从台州(今浙江临海)航海至福州,尔后北取建州。绍兴二年正月初,韩军抵福州后即急驰建州。至南剑,桥为农民军所焚,韩世忠率先以马涉湍流过剑潭,所部遂齐渡而进。当时通往建州的要道,尽为农民军堵绝和破坏,韩世忠即引军抄山间小道,迅速绕到建州东北的凤凰山。初四日晨,韩军骤围建州城,并以天桥、对楼、云梯和火炮昼夜攻城。农民军倚城顽强抗击。初九日夜,韩军乘农民军倦怠之隙扶梯而上,城被攻破。万余农民军将士壮烈牺牲,张雄等五百余人被俘,范汝为突围退到回源洞自焚而死。农民军余部在陆必强、叶铁骨、陆必先、张弓手、熊志远等将领率领下分兵出击,叶谅所部农民军再次进攻邵武城。由于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大多相继被韩军击败。此役,农民军先后被杀戮达三万余人。
农民起义蜂起
宋代土地兼并程度加剧,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贵族、官僚和大地主手中。到了南宋,版藉缩小,土地兼并愈加剧烈,许多自耕农破产成为佃客,而官僚、大地主则集中前代剥削的方法,对佃客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闽北地区山多、地少、民穷,是地主阶级剥削最沉重的地区之一。加上各级官吏的层层敲诈勒索,以及连年兵祸,造成百姓流离失所,从事耕种的无几,因而日食益缺,多数人饥寒交迫,挣扎于死亡线上。故高宗即位不久,农民起义蜂起,其中规模最大的为范汝为领导的农民起义。
轶事典故
绍兴二年四月十一日,宋廷发布所谓“德音”,对农民军的夺地斗争进行反攻倒算。高宗命福建州县出榜宣布,被农民军“占据”的田地,或“令田主计亩纳租及银钱之类”,“许人户陈诉,官为断还”。(《宋会要辑稿》一百六十七册《刑法》三《诉讼》)
范汝为起义失败后,范忠仍领导千余名农民军坚持斗争到底。该部农民军于绍兴二年十一月攻占松溪,杀了县尉吴某及知泉州陈戬的妻子。继而进入浙江龙泉,围攻处州(今丽水)。十二月初一,高宗命神武前军左部统领申世景、御前忠锐第六将单德忠率二千官兵驰援处州。但申、单官兵仍非农民军对手,“处州复告急”。宋廷又派“忠锐第一将张守忠以精兵二千会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一)。范忠所部农民军与四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遭到残酷镇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