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龙逄 编辑
别名:豢龙
所处时代:夏朝
民族族群:华夏族
陵墓:夏关龙奎墓
安葬地:安邑
主要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
本名:关龙逄
说法一
据文献史料记载:
关龙逄也称豢龙,是古代豢龙部族的后代。
关龙逄
夏桀荒淫无道,不理朝政,筑倾宫饰瑶台,远贤臣,亲小人,谏者皆杀之。夏桀终日与美女妺喜寻欢作乐,对妺喜言听计从,还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
对于夏桀的暴行,作为夏朝的大夫、贤臣,关龙逄实在看不去。他多次向夏桀进谏,要他关心百姓与国家,但夏桀根本听不进去。
经过长期思考之后,关龙逄决定以献黄图进谏。所谓黄图,就是一种地图,关龙逄想借此说明形势危急,夏桀应多关心朝政。关龙逄献了黄图,故意立而不去。夏桀看到关龙逄的样子,心里很不耐烦,就说:
“你还有什么惑众的妖言要说?”
关龙逄怒目而视。
夏桀早就对这人絮絮叨叨、净说难听话的关龙逄厌恶极了,什么也不问便把黄图烧毁,接着喊来兵士把关龙逄囚禁起来,不久就杀了。
说法二
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
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
关龙逄向夏桀进谏说:
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
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
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
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
关龙逄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
说法三
夏王桀让关龙逄陪他在瑶台观看炮烙之刑。
夏桀问:
“观看这种刑罚快乐吗?”
关龙逄答:
关龙逄
“快乐!”桀反问:
“观看酷刑为何不悲伤?”
关龙逄答:
“天下人认为最苦的恰恰是君认为最乐的,我是君的臣,为何不高兴呢?”
桀说:
“我听你说,说得对我就改正,说得不对我就对你施加酷刑。”
关龙逄说:
“我看君头上悬着危石,脚下踏着春冰,头顶危石无不被石覆压,脚踏春冰无不下陷。”
桀笑道:
“你是说国家灭亡,我要同国家一起灭亡。你只知我要灭亡,却不知你就要灭亡吗?”
桀对关龙逄施以炮烙之刑,关龙逄赴火而死,葬在今灵宝市孟村村西。
不管关龙逄被杀原因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夏桀杀了关龙逄后,更加肆无忌惮。
而商民族日益兴盛起来,一举灭了夏朝,夏桀和妺喜一同逃奔到安徽南巢(今安徽巢湖),死于亭山。
夏桀很是喜爱,妺喜得宠,说话皆言听计从。
他竭力民财,修琼宫饰瑶台。将肉砌于糟堤,将脯悬于林间。酒池可以行船,糟堤可望十里。将宫女千人,尽去其衣,一会击鼓,头倒池上饮酒,一会又击鼓,就林中一足踏树上食脯,如此往来,纷纷忙乱。桀与妺喜边喝酒边观看,大笑取乐,有谏者皆杀之。又张灯夜饮,使男女裸体杂处,观之交接之势,夏桀与妺喜大以为乐,从此更加不理朝政。
夏桀的所作所为,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夏桀却很不以为然,还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老百姓看到他如此厚颜无耻,就咒骂他说:
“你这个太阳还不快点完蛋!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
古代有善养龙者,故有豢龙氏,关龙逄为古豢龙氏的后代,也称豢龙。
对于夏桀的暴行,作为夏朝的大夫、贤臣,关龙逄实在看不下去,他多次向夏桀进谏,要他关心百姓和国家,并说:
“作为人君,你要谦恭待人,对人臣要互相敬信,要爱护人才。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安定,社稷宗庙才会稳固。像你这样,赶走自己的宗族,辱没自己的旧臣,轻其贤良,丢弃礼义,用财无度,杀人无数,老百姓都想让你早点灭亡。人心已去,老天也不会保佑你,这样很快就会亡国的。”
但夏桀根本听不进去。
经过长期思考后,关龙逄决定以献黄图,进行死谏。黄图,是一种关于地舆、陵庙、宫观、明堂等事的图画,借此说明当前有亡国的可能,形式甚是危急。
他到夏桀居住的王宫,夏桀正不知廉耻地和妺喜寻欢作乐,准备作长夜之饮。关龙逄献了黄图,说明来意,故意立而不去。夏桀看到关龙逄的样子,很是不耐烦地说:
“你又在这里妖言惑众,快下去吧!”
关龙逄怒目而视,站着一动不动。
夏桀早就对这个絮絮叨叨、净说不中听话的关龙逄厌烦极了,便什么也不说拿起黄图烧毁了。接着喊来宾士把关龙逄囚禁起来,不久就把他杀了。
夏桀杀害了关龙逄,更加肆无忌惮,再也没人敢犯颜进谏了。
这时,居住在东方的商民族日益兴盛起来,首领商汤在谋臣伊尹的辅佐下,率师讨伐夏桀。夏桀的军队不堪一击,在鸣条(今长垣县西南)一战便彻底溃败了。夏桀逃奔安徽南巢,死于亭山,夏就此灭亡了。
关龙逄半身像
夏朝灭亡以后,后人把关龙逄的尸骨安葬于家乡龙城,因关龙逄官居相位,后改龙城为龙相。明代龙相认掘地得一石碑,长约3尺,宽1尺6寸,字径6寸,碑中有四个古篆字曰“一片忠肝”,不知为何代所刻。
明朝时期,人们十分敬仰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屠戳的忠臣,便将他和商末因进谏被商纣王剖心杀害的比干一同纪念。
在长垣南关修建“双忠祠”,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号称“十才子”的李梦阳,撰文写了碑文。李梦阳在碑中对这两位夏商两代以死谏君的忠臣表现了无限的哀思和敬仰。因为李梦阳文章写得好,字又写得好,《双忠祠碑》堪称一绝,再加上两位忠臣品德高尚,故人们合成此为长垣“三绝”。
到满清,双忠祠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再加上祠内有高耸入云的兴文古塔,当时实为长垣一盛景。
人们又将“一片忠肝”石刻移于神座前,整天香烟缭绕,游人不断。
号称江南七才子的邑人郜焕元,曾赋诗进行赞颂。
诗曰:
“劲草堂前古柏垂,双忠遗留使人悲。欲知直节匡前代,更读中原三绝碑。”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劲草堂前的古柏哀思低垂,两位忠臣的事迹又使人感到可悲。要想用率直的行为匡正前代,更需要读一读屹立在中原的三绝碑。
关龙逄的墓祠及双忠祠,虽然不存在了,但关龙逄的忠君爱国、勇敢无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华夏族人。
“丙午,诏:‘齐故尚书仆射崔季舒、给事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等,昔仕邺中,名位通显,志存忠谠,抗表极言,无救社稷之亡,遂见龙逢之酷。其季舒子刚、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以门遭时谴,淫刑滥及。宜从褒奖,特异常伦,可免内侍,量才别叙。’”
关龙逄墓
说法一:
在长垣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龙相村,原有一座大墓,据传是夏朝末年犯颜直谏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
唐太宗东巡致祭,唐开元十三年(725)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
关龙逄墓
墓”,俗称“相国墓”,讹传为相公墓。宋朝绍圣四年(1097)始建祠堂于灵宝县城东关(旧址已被三门峡水库淹没)。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习俗。清末民初,墓前还有陵庙。现仅存一座一丈多高的土冢。关龙逄虽遭受了“炮烙之刑”,但由于他敢为民请命,勇于犯上死谏,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拥戴。
唐朝时,人们为关龙逄树碑,碑上刻:
“夏直谏臣关公之墓。”
清代诗人许鹏扶写诗赞颂:
“肝胆空披死谏君,黄河曲里有孤坟,末绵夏祚终余恨,但殒微躯岂足云。吊古三杯田横酒,诔芳一部屈原文,慎无说坏天王圣,知是忠魂不忍闻。”
民国诗人初元方亦写下《关龙逄墓》一首:
“死谏开先第一人,千秋从此解批鳞,空言盛世能旌善,坯土何曾表直臣。”
后人十分怀念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亦将他和被纣王剖心而死的比干一同纪念,修建了“双忠祠”。
到了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号称“十才子”的李梦阳,撰文写了碑文。李梦阳在碑文中,对这两位以死谏君的忠臣,表现了无限的哀思和深深的敬仰。
因为李梦阳文章写得好,字又写得好,《双忠祠碑》堪称一绝;再加上两位忠臣品德高尚,故人们称此为长垣“三绝”,直到清代还有人赋诗赞颂,诗曰:
“劲草堂前古柏垂,双忠遗留使人悲。欲知直节匡前代,更读中原三绝碑。”
说法二:
在运城市安邑县东北二里玉钩山,土人呼为龙项塚。因逢读如庞,又不识关龙为双姓,后人乃取关字为单姓,如马姓之于司马,台姓之于澹台同。
关龙逄墓碑阴
乾元中立,张谓撰。在安邑城东北二里许关龙逢墓上。
《通志》按《寰宇记》陕州灵宝县关龙逢坟在安邑县西南七里。《塚记》云:关龙逢葬在龟头原左胁,高三丈。唐太宗东巡致祭,开元十三年立碑,舍人吴巩之词。今详谓文,一览吴子之文,再明关公之义,爰托匠石,勒于碑阴云云,则亦刻于灵宝者。旧志及安邑志均不采吴文,而列此碑,岂后人重谓文,特别开于此耶?
按关龙大夫(关龙本双姓。碑阴称关公,谓。)坟基,闻运城市平陆、夏县均有踪迹,盖后人景慕前贤,每假冢以为纪念,本不足怪。《通志》张谓一碑已佚,今查家上碑,性明嘉靖吕楠所树,题夏大夫关龙逢一碣为最旧。文曰:
夏大夫关龙逄谏而死,其基在安邑东北三里,有双丘,皆传以为龙逢冢云。(今俗呼为龙项塚,因逄读入江韵,如庞,又转为项)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初公且满期,过安色,谒至其下。是时参政故城李公公遇,签完藁王公廷言皆从焉。有钱席工人为关云长单刀会,历叙云长之祖至龙逄,忠义一脉,英烈如生。公叹曰:天地间之正气亘万古而不磨,虽荒陇宿草之野,伶人贱工之微,犹扼腕悲叹如此。乃为诗一章以吊龙逄而风后人,楠闻而和之。公命安邑令余尹升鼎勒诸石,葺其祠,鼎建其坊于前,曰夏大夫关龙逢墓云。公讳杲,字启昭,湖广潜江人,起家辛巳进士,其好善敦义盖由天性者也。(碑中工人即伶人。所绘当即杂戏,为邑人所撰,故详叙关公世系至关龙逢也。)嘉靖五年秋八月赐进士及第解州判官前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吕楠传初诗云:西风哀柳泣寒螿,系马祠前吊夕阳。要使鸣条常缵禹,肯和终古出奔商。大河曲涑陵丘在,烈日秋霜草木香。野老亦知忠义好,细陈一脉到云长。吕和云:岭柏啼猿柳咽螿,谏臣孤冢照斜阳。夏深祸本伐施氏,恨切鸣条入有商。碑骨忍看遗洛竭,逆鳞不为汗青香。那知义勇犹扶汉,一脉流忠天地长。暨万历乙已,县严汝南吴愈,又竖墓门碣,题曰烈臣之祖。联曰:志欲回天,触怒常存忠直气;心伤丧日,犯颜足愧谄谀人。中题夏大夫关龙逢墓。又跋吕碑一通。及前清顺治戊戌,解梁杨愈节赋诗吊古,古历李甲黄、邑人马光裕、王承熙,景昌会、王永奇和之,刻诸石。康照二十五年,邑人许其、郭钻汾竖建庙置田记一碑。(庙已圮,碑尚存。)诸碑诗文均略。又康熙壬申,长白赛图谒冢,为吊关大夫文,建碑冢侧,文中有“祠已无存”语,盖庙废久矣。
纪念作品
1.张谓《有夏大夫关公碑》
禹成九功,诞受天命。桀丧一德,悖于人心。为虺为蛇,如豺如虎。既毒螫焉,又吞噬焉。重之以昆吾,因之以妹喜。匹夫丑夏,多士怀股。万方器然,九州危矣。公,夏后之诤臣也,以谓为臣之礼不择其利,食君之禄不避其害。亦知直言之贾祸,国蹙时危,欲其行之速也。亦知讽谏之邀福,里污车远,恐其效之迟也。由是犯帝座,排天门,谋成深心,药进苦口。石可转也,不可夺其坚贞;身可杀也,不可掩其忠义。夫生死者必然之常数,忠义者不易之大节。位卑则迹远,禄厚则思深。恩深则义重于生,全义可也:迹远则生重于义,全生可也。夫子世卿之族,舍生即义,贤哉!且伊尹之遇殷汤也,贤与圣合之,贤与圣之间相去甚近,此其所以行道也。夫子之逢夏桀也,贤与愚合之,贤愚之间相去甚远,此其所以丧身也。向若桀昧可革,从公之言,则国不失夏之初,君不失禹之旧,殷汤不能成大业,伊尹不能建元勋,诸侯奉于天子,一姓传于万世。骄君暴怒,乱国淫行。朝行斧钺之诛,夕睹朝市之变。干载之下,九原之上,殷人比干携手而游耳。呜呼!先王纳谏而昌,后王拒谏而亡。当其昌也,忠良胜于邪佞;及共亡也,邪佞胜于忠良。故君子慎于语默,审于行藏,岂徒然哉,盖有以也。乾元岁,以戎车之殿朝于京师,一览吴子之文,再明关公之义。托于匠石,勒于碑阴。亦犹公谷作传之异同,韩解诗之先后也。
2.欧阳詹《吊关龙逄墓赋》
天生彼辛兮,用歼覆于夏家。欲悠悠而罔极,毒浩浩而无涯。无辜殒身,肆市朝之若芥;有道并命委炮烙以如麻。伊先生之谔谔,为酷烈之所加。尝披图于往载,每废卷以兴嗟。萧条旧邑,莽苍空破,陷陵成坎,古木无枝。或曰此其墓也,又一信以增悲。呜呼!麟非腾噬之铸,讵虎狼之共穴;凤实仁灵之类,岂鹰鹯之同列。惟玉石之明分,以薰获之自别。是以謇謇心兢,昂昂面折。彼炎炎之原燎,信扑扑而不灭。宁归死以伸怀,不贪生以结舌。痛矣哉?古人有言,辅仁者天,福善者神。胡为是日,力不如人?使典章之不信,俾忠义之空勤。律中大吕,日临蒙谷。风飕飕于衰草,烟茫茫乎平陆。思凄凄而填臆,泪淫淫以盈目。义则非其知友,亲故远夫骨肉。节临危而不挠,行于艰而弥笃。惟其有之,是以伤之而恸哭。
3.初杲《夏大夫冢》
西风哀柳泣寒螿,系马祠前吊夕阳。要使鸣条常缵禹,肯和终古出奔商。大河曲涑陵丘在,烈日秋霜草木香。野老亦知忠义好,细陈一脉到云长。
4.古历人李甲黄《吊夏大夫关龙逄墓》
嘉日清斋拜举觞,低徊兴叹断碑旁。黄泉骨灿千年雪,丹石心寒六月霜。何处樵苏侵宿莽,几番风雨锁斜阳。山河流峙辉光见,正气亭亭壮故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