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基 编辑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刘弘基刘弘基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和三原县)人。父亲刘升是隋朝时河州刺史。唐初名将, 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

刘弘基早年因家贫,为避征辽东之役,到太原投奔李渊父子。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刘弘基协捕太原副留守王威等人,除起兵障碍。起兵后随李世民攻占西河郡、霍邑县,斩宋老生,功拜右光禄大夫。后行军至河东郡,攻占冯翊郡,驻军长安故城,及至攻破京城,功居第一。后于扶风郡败薛举。以功拜右领军都督,封河间郡公。次年,拜右骁卫大将军,命其等人与薛举交战,兵败被俘。至薛仁杲降唐,恢复官爵。宋金刚攻陷太原,奉命屯驻晋州,城破被俘。其岿然不屈,伺机逃回,随李世民屯驻柏壁。后大败宋金刚,因功进封任国公。又随秦王平定刘黑闼。班师回京,授井钺将军。后刘弘基率领步、骑兵协淮安王李神通北防突厥。

贞观元年(628年),义安王李孝常等谋反伏诛,刘弘基受株连,除去名籍。后起用为易州刺史,恢复封爵,征拜卫尉卿。贞观九年(635年),改封夔国公,世袭郎州刺史。后年老请辞,授辅国大将军。太宗征辽东,为前军大总管。永徽元年(650年)去世,陪葬昭陵。

基本信息

编辑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雍州池阳

出生日期:582年

逝世日期:650年

主要成就:平定长安,图像凌烟阁

本名:刘弘基

官职:卫尉卿、辅国大将军

爵位:任国公→夔国公

谥号:襄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刘弘基早年落拓不羁,喜欢结交轻侠之士,不事生产,后以父荫被授为右勋侍,随隋炀帝征讨辽东。他因家贫而行程迟缓,自知误期当斩,便在行至汾阴县(治今山西万荣)时故意私宰耕牛,由此被逮捕入狱,直到一年后才被赎出。

刘弘基出狱后,亡命江湖,以盗马自给,后投奔太原留守李渊。他见李渊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便主动交好李世民,因而深受重用,甚至与李世民“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从平长安

刘弘基刘弘基

主词条:晋阳起兵、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义宁元年(617年),李渊密谋起兵反隋,于是以讨伐据马邑造反的刘武周为名 ,命刘弘基与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等到各地募兵,十天之内便募集兵士近万人。 他将这些兵士交由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这引起了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的怀疑。 王、高二人于是密谋在晋祠除掉李渊。 但李渊却抢先下手,命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埋伏在官厅之后,以王威、高君雅谋反为由 ,将二人擒杀。 他正式举兵,自称大将军,建大将军府,署置府僚,以刘弘基为左统军。

李渊随后大举向关中进军。 刘弘基隶于李世民麾下,随其攻取西河郡(治今山西汾阳),围攻霍邑(治今山西霍州)。他在霍邑之战中随李世民大破隋军,并斩杀隋将宋老生,以功获授右光禄大夫。 当时,关中一带的农民军首领孙华归附李渊。李渊便让刘弘基与孙华、统军王长谐等引兵渡河,占领黄河西岸。他随后又以刘弘基为渭北道大使 ,让他随李世民沿渭北向长安(治今陕西西安)挺近。

刘弘基率兵西进,占据扶风(今陕西省岐山县),增兵至六万,然后南渡渭水,屯兵于长安旧城,在金光门外炫耀军威,并击败隋将卫文升。当时,唐军各路兵马尚未到达,刘弘基却已首战告捷。李渊大喜,赏赐战马二十匹。不久,刘弘基随军平定长安,在诸将之中“功为第一”。

屡随征战

李渊占据长安后不久,西秦霸王薛举抢占扶风。刘弘基随李世民击败薛举,一直追赶到陇山(今陕西省陇县),因功累迁至右领都督,封河间郡公。他后来又随李世民攻打洛阳,在璎珞门外击破隋军,并在班师时率军殿后,在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张志。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史称唐高祖。刘弘基被任命为右骁卫大将军,兼任行军左一总管,免死罪一次,并随李世民征讨薛举。当时,李世民因病留在高墌城(治今陕西长武),唐军由刘文静指挥。唐军在浅水原与秦军交战不利,八位总管尽皆兵败,刘弘基力尽被俘。同年十一月,西秦灭亡。刘弘基方得获释,并恢复官爵。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攻陷太原,刘弘基奉命屯兵晋州。这时,宋金刚又击败裴寂,并趁唐军慌乱,进围晋州。刘弘基再次被敌军俘虏,不久又逃回长安,被授为左一总管。不久,刘弘基随李世民驻军柏壁城(今山西省新绛县),并兵出隰州(今山西省隰县),直逼西河,截断敌军退路。当时,刘弘基坚壁高垒,拒不出战,迫使宋金刚引军退去。他却率骑兵追击,在介休城外与李世民会军,大败宋金刚,因功进封任国公。

屯驻边疆

武德五年(622年),刘弘基又随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授秉钺将军。

武德七年(624年)八月,突厥入侵,刘弘基率步骑一万出镇豳州。他与淮安王李神通在东起子午岭西至临泾(治今甘肃镇原)一线修建防御设施,从此屯驻边疆。

贞观元年(627年),义安王李孝常与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因密谋反叛被处死。刘弘基因与李孝常有交往,也遭到牵连,被免官除名,直到一年多后才被重新起复,出任易州刺史,恢复封爵,还被征拜为卫尉卿。

晚年及病逝

贞观九年(635年),刘弘基改封夔国公,并世袭朗州刺史。后来,刘弘基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进授辅国大将军,俸禄及赏赐一如在职人员,每月只有初一、十五才上朝。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刘弘基位列第十一。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再次起用刘弘基,任命他为前军大总管。刘弘基在驻跸山(今辽宁辽阳西南首山)作战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嘉奖。

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将刘弘基的食邑加封至一千一百户。同年,刘弘基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赐谥为襄,并将他陪葬昭陵。

历史评价

编辑
李世民:司徒赵国公无忌、……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弘基、……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纲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炜,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命庙堂,辟土方面,重氛载朗,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於草昧,翼淳化於隆平。

吕温:夔公峥嵘,金虎之精。应时而生,与运俱行。总帝元戎,震唐天声。瞪目张胆,前无金城。别建龙节,中分虎旅。启行万里,乘气一鼓。剑挥雷霆,旆卷风雨。先驰咸阳,镇定天府。天府既定,唐集大命。入扬王庭,出权兵柄。薄伐猃狁,朔风不竞。徂征岛夷,东海如镜。义始忠卒,元勋之盛。

刘昫:唐俭委质义旗之下,立功草昧之初,被拘虏庭,脱高祖蒲州之急;侍猎苑囿,谏太宗马上之言,可谓纯臣矣。顺德佐命立功,理郡著明肃之政;弘基临难不屈,陷阵多克捷之勋。殷峤、刘政会、柴嗣昌并在太原,首预举义,从微至著,善始令终。马三宝出厮养之徒,处将军之位,亦马之善走者也。武士彟首参起义,例封功臣,无戡难之劳,有因人之迹,载窥他传,过为褒词。虑当武后之朝,佞出敬宗之笔,凡涉虚美,削而不书。

归有光:唐太宗举兵晋阳,平隋之乱,则有刘弘基、李勣、李靖、房玄龄、杜如晦之流致其勋。

轶事典故

编辑
刘弘基病重时,给几个儿子每人奴婢十五人,田地五顷,道:“诸子如果有本事,本来就不需要多少财物;如果没本事,有这些田产就可以免于冻饿。”并把其他家产都散施给亲朋乡里。

后世地位

编辑

总章元年(668年),刘弘基等三十六位太原元从、西府旧臣被唐高宗评为第一等功臣。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刘弘基也在其中,“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刘弘基与李孝恭尉迟敬德等人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建中元年(780年),刘弘基与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

人际关系

编辑
父亲:刘升,隋朝河州刺史。

儿子:刘仁实,袭封夔国公,官至左典戎卫郎将。

侄子:刘仁景,官至司农卿。

史料索引

编辑
《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

《新唐书·卷九十·列传第十五》

文艺形象

编辑

小说形象

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中,刘弘基(刘洪基)是开唐四老将之一,封列国公,征辽东时在凤凰山被盖苏文杀死。

民间形象

《兴唐传》等隋唐评书中,刘弘基原为隋朝大将,与花公吉、花公义、马三保、殷开山、段志贤同守金堤关,都使大刀,号称“六口大刀镇金堤”。贾柳楼四十六友反山东,程咬金斧劈花公义,秦叔宝枪挑花公吉,夺取金堤关,段志玄四人投奔潼关大帅魏文昇,李渊起兵时献潼关归降,封开国公。

下一篇 李仲文

上一篇 殷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