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襦记 编辑

昆曲传统剧目

绣襦记绣襦记

《绣襦记》,中国戏曲。明代徐霖撰(另有薛近兖、郑若庸撰两说),共四十一出。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绣襦记

作者:徐霖撰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戏曲

创作背景

编辑
《绣襦记》是在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宋元南戏《李亚仙》、元杂剧《郑元和风雪打瓦罐》、《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及朱有燉杂剧《曲江池》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描写得最为细致完整。围绕李、郑的遭遇,批判了封建婚姻制度中的门阀观念,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冷酷和虚伪。李亚仙的心地善良和忍辱负重、胸怀大志的性格,刻画得也较成功。结构精练,较少枝蔓,是同类题材创作中较为完美的一部剧作。明万历年间,又据此改编为小说,广为流传,近世许多地方戏据此改编为传统剧目。

作者简介

编辑
徐霖(1462-1538),字子仁,号九峰、髯仙,又称徐山人。先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后移居金陵。明代戏曲作家。作者另有薛近兖、郑若庸两说,但两人生年时间与作品创作时间不符,唯有徐霖的生平时间与《绣襦记》创作时间接近。同时,徐霖亦非《绣襦记》最初作者,而是《绣襦记》民间写本的文人改编者。

内容简介

编辑
书生郑元和,奉父命上京应试。在京城结识了妓女李亚仙,双方爱上了。后来郑元和床头金尽,鸨母设计甩开了他。郑元和贫病交迫,幸被东肆主所收容,教他学唱挽歌。一日,东西两凶肆比赛挽歌,郑元和登台歌唱,恰被他上京任职的父亲认出。郑父憎恨元和的堕落,把他打至气绝,抛尸郊外,被路过的乞儿救活,于是沦为乞丐。在偶然的机会里,李亚仙认出了郑元和,十分悲恸。她不顾鸨母的阻挠,把郑元和迎回家里,尽心调养,又激励他发奋读书,结果考上状元。郑父知道了李亚仙对郑元和的态度,也很感动,不以妓女为嫌,娶她为媳。

改编情况

编辑
陈墨香曾将传奇《绣襦记》改变为京剧,荀慧生曾演出,为“荀派六大喜剧”之一。 川剧、秦腔、同州梆子有《刺目劝学》、《曲江打子》,梨园戏有《郑元和》,河北梆子有《刺目》,滇剧有《白天院》。

下一篇 仲夏夜之梦

上一篇 宝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