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元和 编辑
李亚仙郑元和故事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元稹《酬自学士代书一百韵》诗下小注,日:“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李亚仙郑元和故事在戏剧系统的流传中展现了时代的印记。由于元代蒙古对于中原文化的冲击和残酷的民族、阶段压迫,作品被赋予更多的叛逆性。而明代对于思想钳制的加强,使得许多在元代已被打破的思想观念又重新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作品在传统思想上呈现一种复归。(概述图片来源:明·唐寅、文彭《郑元和像》)
目录
相传无锡唐代有个状元姓郑名徽字元和,祖籍荥阳。唐天宝年间随父郑仁仰任常州刺史迁居毗陵(无锡)三皇街。郑元和少年天资聪慧,其父常以“吾家千里驹”自豪。不到二十岁就以“名列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常州地方的科举考试,取得入京会试资格。至京后误入花街柳巷结识烟花女子李娃,两人热恋贻误考期,所带资财耗尽,被娼家驱逐流浪街头,成为代办丧事的挽歌手。其父进京见子不肖,玷辱门庭,毒打几致于死,沦落街头为丐。李娃情深意重,寻觅得见时郑生已奄息待殁。李娃不顾鸨妈阻挠,毅然赎身与生同居,决心重塑公子。郑元和“败子回头”,终于高中“名列第一”,授成都参军之职。娃知为娼有辱官府,碍生前程,欲与元和分离。元和不允,宁不作官。与此同时,郑父移官成都府尹兼剑南采访史,李娃之节行使郑父深受感动,欣然认媳,父子和好团圆。天宝十四年“安史叛乱”,郑氏父子护驾有功,加官进爵,李娃也封为 国夫人,“生有四子皆为大官”。
宋《太平广记》载有“李娃传”史实,述及郑状元告老退居故里无锡三皇街后,就在原宅第后花园旁购买“药王庙”后园地基建造“郑公祠塑荥阳公郑阁老(郑元和之父郑仁仰)像”,敬祖孝亲。“郑阁老像”于1966年“文革”时被毁;“郑公祠”原址于1994年新建无锡市总工会而被拆除;三皇街“郑氏宅第”于明末清初当时西大街老城隍庙失火,城隍神像因无置身处暂置郑公祠中;后由郑氏后裔将祖宅赠与改建“城隍庙”,至今尚存“戏台”一座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状元郑元和与 国夫人李娃殁后合葬于北塘(黄天荡畔转水河)龙船浜荷叶村上。曾传说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精通堪舆(即风水),巡视无锡至此处勘察时就地指出“荷叶不带梗,不出皇帝定出相”。嘱无锡县令筑坝造“梗”,把此处“水中荷叶”小岛改成半岛,“梗”称“亮坝”。至1925年民国时因水利航程不便发展手工造船场地所需而开坝造“亮坝桥”。唐状元坟址所在地解放初期还保留“龙船浜”、“坟脚上”的地名。那里的世居老人还能指出“唐状元坟址”和讲述“郑元和败子回头,落魄成丐中状元”的故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