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药学院 编辑
北京大学药学院是北京大学的二级学院。1943年建立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并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85年随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截至2023年,药学院由七个教育系、一个本科专业组成。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截至2022年底,学院在岗教工173人,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66人,中级职称59人,初级职称3人,学院专任教师127人。学院在校学生11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28人、硕士研究生313人,六年制本硕连读本科阶段学生506人。
中文名:北京大学药学院
外文名: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创办时间:1941年
办学性质:二本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大学医学部
现任领导:院长:叶敏
专职院士数: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本科专业:1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43年,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建立。
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随之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曾设本草、制药、药学、药检、药物化学、生药学、应用化学(医药)、药理学等专业,现设药学专业(六年制本硕连读)。
2007-2008年,药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8年,北京大学药学院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药学专业点。
2009年,由外交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国家七部委联合推动的中国中华医药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波恩项目)选定北京大学药学院作为主要的技术合作单位。
2010年,学院药学硕士专业学位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批,将于2011年正式招收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药学院中药分析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
院系专业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数据,药学院由七个教育系、一个本科专业组成。
教学系: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化学系、天然药物学系、药剂学系、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药物分析学系
本科专业:药学(六年制本硕连读)
学科建设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数据,学院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化学生物学、临床药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化学生物学、临床药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底,在岗教工173人,其中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66人,中级职称59人,初级职称3人,学院专任教师127人。现有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杰青8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1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优青8人,新世纪人才11人。先后有四位教授遴选为院士(王序、楼之岑、王夔、张礼和),有五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安静娴、于德泉、张礼和、刘昌孝、黄璐琦),1955届校友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国内首位诺奖科学家。学院教师中另有国家“973”等重大项目首席8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基金委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全国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北京市优秀教师8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夔、张礼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焦宁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叶新山、周德敏、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周德敏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屠鹏飞、蔡少青、车庆明、叶新山、焦宁、叶敏、贾彦兴、汪贻广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涛、董甦伟、汪贻广、汤新景、刘合力、叶敏、姜勇、乔雪
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王晶、刘涛、汪贻广、董甦伟、刘合力、徐正仁、黎后华、宇文泰然、李鲜婵、苗蕾、张力勤、洪森炼
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张强、蔡少青、黄卓、王坚成、叶敏、汤新景、贾彦兴、杜权、焦宁、姜勇、杨晓达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夏青、叶敏、王坚成、宋颂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周德敏、叶敏、焦宁、王坚成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汪贻广、董甦伟、乔雪、刘涛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俊义、张强、叶新山、卢炜、屠鹏飞、周德敏、焦宁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王夔、张礼和、蔡少青、刘俊义、焦宁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11月,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药学学科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
国家重点学科: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科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药学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药学
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药学
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药学
一流课程 | 国家级 | 药物化学(负责人:徐萍) | 2020年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国家级 | 药物化学(负责人:徐萍) | 2006年 |
精品课程 | 医学部级 | 医学基础化学(负责人:杨晓达) | 2005年 |
药用植物学(负责人:张英涛) | 2005年 | ||
天然药物化学(负责人:梁鸿) | 2009年 |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负责人:卢炜) | 2009年 | ||
基础有机化学(负责人:王欣) | 2011年 | ||
精品教材 | 国家级 | 《药物化学》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 2002年 |
《有机化学》(第6版)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 | 2005年 | ||
《物理化学》(第5版)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 | 2005年 | ||
北京市级 | 《药理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04年 |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04年 | ||
《化学原理与无机化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06年 | ||
《医用基础化学》(第二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06年 | ||
《物理化学》(第六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08年 | ||
《生药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08年 | ||
《药物化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11年 | ||
《天然药物化学》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2013年 |
仪器设备
据学校2023年12月官网数据,学院有大小仪器500余件,新配备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仪器设备有25台大型仪器设备。其中300和400 MHz NMR已对全体研究生开放,在满足本院师生服务的同时,也对兄弟院系,院校开放,并服务于企业,成为公共的仪器平台。
6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 |
全自动药物筛选机器人工作站 |
四极杆-线性离子阱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美国ABI 3200 QTRAP) |
7.0 T Brucker 傅立叶变换高分辨质普仪 |
ABI MDS SCIEX API/QSTAR LC-MS联用仪 |
Finnigan TRACE 2000 GC-MS联用仪 |
AVANCE III 4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 |
JASCO J-810型圆二色散光谱仪 |
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仪 |
Thermo Nicolet Nexus 470 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Varian Cary Eclipse型时间停留荧光光谱仪 |
Varian Cary 300型时间停留紫外光谱仪 |
分析/半制备型Varian ProStar 210 HPLC |
分析型Varian ProStar 230 HPLC |
Zetasizer Nano S型纳米粒度及绝对分子量分析仪 |
BIACORE3000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仪(SPR) |
Beckman Coulter毛细管电泳仪 |
Varian INOVA-500 NMR波谱仪 |
JEOL AL-300 NMR波谱仪 |
Bruker ESP-300型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 |
科研平台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子药剂学与新释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研究成果
据2023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近5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520余项,获批经费5.87亿元。
科研项目
2018年,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8项,申请发明专利22项(其中国际专利6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23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
2019年,科研项目约100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
2020年,科研项目约60项,申请发明专利1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含国际专利2项)。
2021年,研项目约71项,申请各类专利64项。
2022年,新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课题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北京市自然基金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实现突破,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
科研经费
年份 | 科研经费 |
---|---|
2022年 | 约1.06亿元 |
2021年 | 约7千万元 |
2020年 | 约8千万元 |
2019年 | 约1.4亿元 |
2018年 | 1.27亿元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2018年,学院在Nature、Science子刊及学科代表性杂志连续发表高水平论文,焦宁、屠鹏飞、杨秀伟、吕万良荣登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19年,学院药学相关领域重要期刊上发表20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作为项目合作完成单位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2020年,学院药学相关领域重要期刊发表28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系列重要成果发表于Science、 Nat Catalysis、Chem.Rev.、Nat.Chem.、Nat.Commun.、Sci.Adv.、Chem.Sci.等顶尖专业期刊。
2021年,在药学相关领域发表33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重要期刊Nature、NatureCatalysis、JAMAInternalMedicine、MolecularCell、NucleicAcidsResearch、NatureCommunications等。
2022年,在药学相关领域重要期刊上发表33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获奖成果名称 | 奖励类别 | 获奖年度 |
---|---|---|
中药肉苁蓉的系统研究和推广应用 | 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 2017 |
“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高产稳产技术与大规模推广”技术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 2016 |
名贵中药材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的种植的推广应用 | 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 2016 |
国际化导向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 | 2016 |
基于活性成分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在药材和红花注射液等中的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5 |
中药体内过程的分子机制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14 |
基于分子靶的新型抗肿瘤分子靶向递送系统研究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 |
2013 |
寡糖的合成及某些基于糖类的药物发现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3 |
基于活性成分的重要质量控制创新体系及其应用 |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 |
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2 |
稀土生物效应的细胞无机化学研究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12 |
工作照
合作交流
北京大学药学院与国际国内科研院所、制药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以及长期支援西藏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等十几所大学或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形象标识
北京大学药学院院徽以圆形为主,中心图案是药的繁体字“藥”,也是植物与药瓶的组合,象征着药学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周围环绕着“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英文字样,以及药学院的创建时间1941年。
形象标识
职务 | 名单 |
院长 | 叶敏 |
党委书记 | 焦宁 |
副院长 | 方成、黄卓、汪贻广 |
党委副书记 | 赵姗、董甦伟 |
参考资料 |
任期 | 名单 | 职位 |
---|---|---|
1943-1945年 | 系主任 | |
1945-1947年 | 陈同度 | 系主任 |
1947-1958年 | 系主任 | |
1958-1966年 | 王序 | 系主任 |
1978-1983年 | 王序 | 系主任 |
1983-1988年 | 王夔 | 系主任、院长 |
1988-1999年 | 张礼和 | 院长 |
1999-2004年 | 彭师奇 | 院长 |
2004-2005年 | 刘俊义 | 常务副院长 |
2005-2016年 | 刘俊义 | 院长 |
2016-2023年 | 周德敏 | 院长 |
2023年7月-至今 | 叶敏 | 院长 |
参考资料: |
杰出校友
据2023年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校友1人,两院院士5人,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院士1人。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校友:屠呦呦
两院院士:安静娴、于德泉、张礼和、刘昌孝、黄璐琦
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院士:张勇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一篇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