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礼和 编辑
张礼和,1937年9月8日出生于江苏扬州,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8年张礼和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64年考取了北京医学院研究生;1967年硕士毕业后随学校赴江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1981年进入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1983年回国后进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工作;1987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1990年担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担任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主要从事核酸化学及抗肿瘤、抗病毒药物方面的研究。
中文名:张礼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扬州市
出生日期:1937年9月8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发表论文数量:200多篇(截至2019年7月)
张礼和
1937年9月8日,张礼和出生于江苏扬州,童年在上海度过,先后就读于上海私立培蒙小学和上海私立复旦中学。1950年,张礼和回到扬州,就读于扬州市新华中学。
1954年,张礼和从扬州市新华中学毕业 ,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1958年,张礼和从北京医学院本科毕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药物化学教研室和有机化学教研室任助教,在李钧副教授指导下从事有机合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64年,张礼和考取了药物化学家王序教授的研究生,从事硫代糖的合成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科研作风等诸方面都得到了严格的训练 。
1967年,张礼和从北京医学院研究生毕业,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他随学校赴江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一切科研教学都处于停滞。
1978年,张礼和逐步恢复正常的科研教学工作。
1981年,张礼和通过国家教委出国人员的选拔考试,进入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参加了S. Hecht.教授研究组的工作。
1983年,张礼和回国后进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在王序教授领导下的核酸化学研究室工作,并兼任药学系副主任,从事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究,先后完成了环腺苷酸(CAMP)和阿糖腺苷酸的合成。
1985年,北京医学院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改名为药学院,张礼和担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1987年,张礼和担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同年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他作为副主任协助王夔教授工作,以核酸为作用靶的药物研究成为该室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
张礼和 演讲/报告
1990年,张礼和担任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张礼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学部) 。
1998年,张礼和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在任职期间,他推动全国的化学生物学学科队伍建设和研究,并在基金委设立了重大研究计划 。
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张礼和担任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
2008年10月20日,张礼和受聘为南开大学“杨石先讲座教授” 。
2018年2月27日,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在京举办。张礼和团队的研究成果“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 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位居第二 。
2022年5月,获得第一届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成就奖。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张礼和在1,2,4三嗪类的杂环合成中发现了一个不正常的对甲苯磺酰化反应,提出了引入取代基的新方法。1981-1983年在美国工作期间参与并完成了博莱霉素A2的全合成及其断裂DNA的机理研究。1984年以来在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绩 。
自1990年以来,张礼和系统研究了细胞内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作用于信号传导系统,能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抗癌剂,发展了结构稳定、模拟cADPR活性,并能穿透细胞膜的小分子,成为研究细胞内钙释放机制的有用工具;系统研究了人工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质和对核酸的识别,提出了酶性核酸断裂RNA的新机理,发现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酸能与正常DNA或RNA序列识别同时对各种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寡聚异鸟嘌呤核苷酸有与正常核酸类似形成平行的四链结构的性质,发现信号肽与反义寡核苷酸缀合后可以引导反义寡核苷酸进入细胞并保持反义寡核苷酸的切断靶mRNA的活性,研究了异核苷掺入siRNA双链中去对基因沉默的影响,为发展基因药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7月,张礼和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中国专利3项 ,代表性论文如下:
Zhang L, Ma L, Cheng X, et al. THE SYNTHESES OF DERIVATIVES OF CYCLIC NUCLEOTIDE.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1986(1):36-43.
Zhang L, Zhang L, Min J, et al. Studies on the endogenous compounds targeting to nucleic acids.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1, 21(11):798-804.
Zhang L, Li Y, Si L, et al. Development of bivalent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as potent HCV entry inhibitors.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77(2):258-268.
Zhang L, Chen Z, Yang Z, et al. D-Isonucleotide (isoNA) incorporation around cleavage site of passenger strand promotes the vibration of Ago2-PAZ domain and enhances in vitro potency of siRNA.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15, 13(44):10825-10833.
成就奖励
截至2018年11月,张礼和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80年 | 北京市科技成果奖 | |
1996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998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
2004年 | 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张礼和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得准备一桶水”,“在高校里,(理工科)教师一定要亲自做实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成长仅靠老师传授的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能在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积累新的知识。“要有坐冷板凳的准备,还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张礼和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的。张礼和还经常告诫学生,科学家最讲究信誉,必须把信誉放在第一位,不讲信誉的科学是“伪科学”。
主讲课程
张礼和长期为研究生开设《有机合成》、《高等有机化学》及《核酸化学》等课程,并且经常给学生讲授药学方面的新进展、前沿科学 。
指导学生
2000年,张礼和指导博士生杨振军的毕业论文《异核苷及其杂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指导博士生黄力军的毕业论文《环腺苷二磷酸核糖类似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8年 | 日本大谷科研奖 |
1990年 | 日本星药科大学(Hoshi University)名誉博士学位 |
1990年 |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工作者 |
1991年 | 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 |
1993年 | 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第十二届埃德加·斯诺教授称号(Edgar-Snow Professorship) |
1993年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1993年 | 国际药联Colorcon奖 |
1994年 | 第一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 |
1995年 |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
1997年 | 北京医科大学级优秀党员 |
1999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0年 | 国际药联(FIP)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Award (San Francisco, USA) |
2003年 | 北京大学医学部级优秀党员 |
2005年 | 北京大学医学部桃李奖 |
2008年 |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9年 | 北京市优秀教师 |
2011年 | SciFinder有机化学发展促进奖 |
2012年 | 北京市人民教师 |
2022年 | 中国化学会生命化学成就奖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7年 | 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 |
1998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 |
1998年—1999年 | 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FRSC)亚洲药化学会主席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药学学科召集人 | |
IUPAC,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委员会委员 (Titular Member) | |
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 | |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主任 | |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 );主任(第三、四、五届) | |
《中国药物化学》主编 |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 |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副主编 | |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ChemMedChem”、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和 “Current Topics of Medicinal Chemistry”编委 |
张礼和院士奖学金
2007年,张礼和教授从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出资设立了一项奖学金(奖金一共颁发五年) ,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北京大学药学院本科阶段的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热爱药学专业,参加课外科研小组,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
“张礼和院士-浙江医药”奖学金
为了培养北京大学药学院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严谨的科学作风,鼓励学生早日参与实验室工作,训练科研思维,提高实验技能和激发创新意识,同时也为鼓励北京大学药学院与制药企业的联合创新,由浙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将之前的“张礼和院士奖学金”加大奖励力度,并更名为“张礼和院士-浙江医药”奖学金,以资奖励品学兼优,热爱药学专业,实验室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药学生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