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君宇 编辑
高君宇(1896年—1925年),山西静乐人,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
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号君宇 ,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人。1913年,高君宇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七班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是李大钊的学生和助手。1920年冬加入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组织负责人之一。1920年与邓中夏等共同发起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5月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30日团中央一届第21次会上辞去执委),同年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二届中央委员。1923年10月任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1924年回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中文名:高君宇
别名:高尚德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西静乐
出生日期:1896年
逝世日期:1925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1919年参加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1920年,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长辛店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领导发动了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1920年冬,高君宇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1月,在北京大学被选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1921年3月任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之后回到山西,于1921年5月发起成立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50余名党员之一。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5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编辑,并发起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1923年10月任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1924年夏回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1924年下半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924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协助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一、痛打章宗祥·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首批党员
高君宇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896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1912年考入山西省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少年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等进步书刊研读。
1915年,他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捐款翻印“二十一条”全文广为散发,组织游行和街头演讲,声援蔡锷等人护国反袁斗争。翌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
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1918年5月,他参加了反对北洋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活动,成为近代中国学生运动史上第一次公开的游行请愿活动。
1919年5月4日学生爱国游行时,高君宇是组织和参加的骨干之一,和许德珩等十几个学生冲进赵家楼,痛打签订卖国条约的官员章宗祥,演出了“五四”运动壮丽的一篇。随后,他代表北大学生参加了学联的领导工作。
1919年10月,高君宇担任邓中夏主持的平民教育讲演团骨干和领导,同邓中夏一起在城市、农村讲演,宣传进步。
1920年3月,他参加了由李大钊指导、有19名学生秘密组成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与其他会员一起筹办了附属研究会的图书馆,命名为“亢慕尼斋”(共产主义的译音)。
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帮助中国先进分子建党,高君宇也是重要对象之一。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高君宇是首批成员之一,成为山西省的第一个共产党人。
二、北京建团·太原建团·参加广州团一大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启蒙的思想解放高潮,身为中年人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唤起了一代年轻人走出旧四书五经的思想束缚,由追求科学、民主进而追求革命。
此时风华正茂的高君宇,作为李大钊、陈独秀的学生,紧紧跟随着这一时代,并成为代表当时最先进思想的弄潮儿。
当时的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思想,建立共产党和建立革命的青年团组织几乎是同步进行的。高君宇不仅是党的创始人,同时还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共青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
1920年秋,他就受组织委托组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当选为第一任书记。翌年5月,又到故乡山西成立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年底,高君宇等54人赴苏联参加远东共产党和各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接见,还被大会选为执委会委员。
回国后,他又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参与制定了团的纲领,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人们回顾共青团的历史,不能忘记这位开拓者。
三、《向导》编辑·孙中山秘书·英年早逝
高君宇于1922年7月党的“二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担任党报《向导》的编辑。翌年在党的“三大”上担任了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1924年年初,他又同李大钊、毛泽东等一起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
广州商团叛乱时,高君宇的指挥车曾被叛军子弹击穿,他裹伤再战,协助孙中山迅速平定了商团叛乱。1924年10月,他随孙中山北上,到北京因肺病住进德国医院治疗,并抱病出席了1925年1月在上海开幕的中共“四大”和3月的国民会议。同年3月,高君宇因猝发急性阑尾炎割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29岁。
如今的北京陶然亭公园内,有高君宇和恋人石评梅之墓,述说着两枚象牙戒指引发的动人情话
高君宇对陶然亭情有独钟。陶然亭建于清康熙年间,从清末到民初就是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高君宇和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人曾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商讨中国革命前途,同时也和石评梅经常在此漫步。
石评梅是高君宇生命中最挚爱的女性,生于1902年,山西平定人,是“五四” 时期著名的青年女作家,著有《涛语》、《祷告》、《偶然草》等书。他们在同乡会上相识,共同的进步追求和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高君宇家中曾有过包办的不幸婚姻,在心灵受过创伤后对石评梅有火一般的恋情。
石评梅虽然也爱对方,却因初恋失败抱定独身主义的宗旨而固守着“冰雪友谊” 的藩篱。高君宇内心十分痛苦,但仍然以尊重的态度写道:“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
为了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高君宇特意从广州买了两枚象牙戒指,一枚连同平定商团叛乱时用过的子弹壳寄给北京的石评梅作为生日留念,另一枚戴在自己手上。石评梅戴上了这枚特殊意义的象牙戒指,“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实,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
高君宇患病动手术后于第二天突然去世,对石评梅犹如青天霹雳,后悔当初没有接受他的求爱。她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题写了他生前的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并作《墓畔哀歌》表达刻骨的思念之情:“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
1928年9月,年仅26岁的才女石评梅过世,人们也把她葬于陶然亭内的高君宇墓旁,“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高君宇为人热情,好交友,与同时代的革命家有着很深的友谊。是他促成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结合。
1925年年初,高君宇和周恩来互相吐露了心中的爱情隐秘。27岁的周恩来当时虽为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恋爱问题上毕竟还有些腼腆,正暗恋着天津达仁女校的教师邓颖超,但一直未能向心爱的姑娘表白心迹。高君宇欣然当起了鸿雁传书的使者,在返京探望石评梅的途中,特意在天津看望了邓颖超,并把周恩来的求爱信转给了她,促成了一对革命伴侣。
周总理和邓大姐对这段情一直念念不忘,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曾几度到陶然亭的墓前凭吊。1965年6月,周总理在审批北京城市规划总图时,特别强调要保存“高石之墓”,他说:“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邓大姐也撰文表达对他们的缅怀:“我和恩来对君宇和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对他们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深表同情。
高君宇纪念馆
高君宇故居是高君宇诞生地及16岁以前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该故居建于清末同治年间高君宇的祖父时。院落依山而筑,坐北朝南,砖碹窑为主,共有房窑70余间,皆为晋西北农村特有的灰砖青瓦建筑风貌,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又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西院和西园子5座院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中院二层平台从西往东的第三孔窑洞是高君宇生活和学习的住所,他参加革命后利用返乡之机,曾在这里撰写了部分重要书信和文稿。
1995年,为迎接高君宇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正式立项修复高君宇故居。1996年10月22日高君宇诞辰100周年之日,高君宇故居修复完成并正式向游人开放。修复开放的高君宇故居是原高家大院的中院,院门上悬挂着由彭真同志题写的“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木质牌匾。高君宇全身铜像屹立在下院的中央,修复高君宇故居记事石碑也矗立在下院东侧。下院东起第二孔窑洞是高君宇的出生地,洞壁上悬挂着彭真、薄一波、许德珩等同志为高君宇的题词,其余3大孔窑内全部悬挂着介绍高君宇生平事迹和进行革命活动的100余幅照片镜框和20余个文物展柜。展览共分11个部分,分别是英雄自古出少年、五四运动健将、神州大地播火种、中共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的领袖、国共合作呕心沥血、山西党团创建者、情系周邓当红娘、彗星迅忽英年早逝、洁玉爱情万古、故乡人民的业绩。
高君宇纪念馆建于2012年,2013年7月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
纪念馆整体造型以窑洞与党旗为基本构成形式,顶部外观造型大致为三角形,并以党旗的党徽角为建筑的最高点,使建筑外观看起来具有很强的同心力和凝聚力。展厅面积为847平方米,与入口连接的空间划分出235平方米作为前厅。前厅放置高君宇汉白玉胸像一座,侧面墙上悬挂着彭真、薄一波、许德珩等为高君宇的题词。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于1996年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月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6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公布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在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前,身着长衫,手握书卷的高君宇塑像傲然挺立。
高君宇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对当时中国正在发生的民主革命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方面的论析。在高君宇看来,共产党要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艰巨责任,必须要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既要注重组织建设,也要注重理论建设。高君宇积极倡导在工人中建立党组织,他精辟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并且,高君宇提出在对敌斗争中要进行武装革命,而在革命斗争中要建立统一战线,他主张联合各压迫阶级、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并从分析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及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统一战线中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明确了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为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作了不懈的努力。高君宇的思想观点对于当时处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极具前瞻性的,对于党如何处理好与各阶级、各阶层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大钊先生曾赞誉高君宇:“建党初期理论家,高公健笔人人夸”。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