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声树 编辑
丁声树(1909年3月9日—1989年3月1日),号梧梓,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丁声树于1928年—1932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助理员、编辑员、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1944年—1948年赴美国进行学术考察,任美国哈佛大学远东语言部研究员,耶鲁大学语言部研究员;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级研究员,语法小组组长;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组组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1年3月—197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获选为为“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1989年3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丁声树毕生致力于语言学研究。
中文名:丁声树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9年3月9日
逝世日期:1989年3月1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昌黎方言志》、《汉语音韵学讲义》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籍贯:河南邓州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1926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五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8年—1932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助理员、编辑员、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
1944年—1948年,赴美国进行学术考察,任美国哈佛大学远东语言部研究员,耶鲁大学语言部研究员。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级研究员,语法小组组长。
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组组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61年3月—197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
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4月,获选为为“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1989年3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丁声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丁声树主要从事语言文字领域的研究,包括汉语语法、汉语音韵、汉语方言、古代汉语及词典编纂等。
20世纪30、40年代,丁声树开始研究古汉语中的典型字词,通过个别字词用法研究,对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概括阐述,开创了训诂学研究的一代新风 ;在1935—1940年的数年间,丁声树累计调查了湖南、湖北、云南、四川4省142个方言点;1959年起,丁声树的业务工作转向词典,审读《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的部分条目;20世纪60年代,主持《新华字典》的修订工作。
学术论著
学术论文 | ||
---|---|---|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1935年 | 释否定词“弗”“不”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文集》 |
1936年 | 诗经“式”字说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1940年 | 诗卷耳芣苢“采采”说 | 《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 |
1947年 | “何当”解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1947年 | “碚”字音读答问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1948年 | 论诗经中的“何”“曷”“胡”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1949年 | “早晚”与“何当”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1950年 | 说文引祕书为贾逵说辨正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1950年 | 魏鹤山与孙愐唐韵 | 《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 |
1952年 | 谈谈语音构造和语音演变的规律 | 《中国语文》 |
1952年 | 谈谈汉字标准化 | 《一九五○年语文问题论文辑要》 |
1956年 | 汉语方言调查 |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 |
1958年 | 改进文风问题管见 | 《中国语文》 |
1961年 | 关于进一步开展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一些意见 | 《中国语文》 |
1962年 | 说“匼”字音 | 《中国语文》 |
1981年 | 方言调查词汇表 | 《方言》 |
1989年 | 河南省遂平方言记略 | 《方言》 |
学术专著 | ||
出版时间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1948年 |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 商务印书馆 |
1956年 | 《汉语方言调查简表》 |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1956年 | 《方言调查词汇手册》 | 科学出版社 |
1957年 |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 | 科学出版社 |
1958 |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 科学出版社 |
1960年 | 《昌黎方言志》 | 科学出版社 |
1961年 |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 商务印书馆 |
1978年 | 《现代汉语词典》 | 商务印书馆 |
1980年 | 《现代汉语小词典》 | 商务印书馆 |
1984年 | 《汉语音韵学讲义》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81年 |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 中华书局 |
2020年 | 《丁声树文集》 | 商务印书馆 |
参考资料 |
人才培养
编著讲义
《汉语音韵讲义》是丁声树在“普通话语音研究班”上讲授课程时印发的讲义,后成为高等学校音韵教学参考书。
社会培训
1956年—1957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教育部开办了3期普通话语音研究班,丁声树带领方言组全体人员,培养了300余名方言初步普查干部。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55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中国科学院 |
1983年4月 | 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9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60年 | 《中国语文》主编 |
1961年 | 《现代汉语词典》主编 |
196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84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 |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 |
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 |
家世背景
丁声树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幼年正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整个中国,四分五裂,烽火遍地,民不聊生。丁声树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大学预科和本科,由于家境没落,费用主要依靠亲友接济。
婚姻家庭
丁声树的妻子关淑庄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淡泊名利
丁声树生活简朴,对自己要求严格。其住房是他让单位按其夫人的副研究员职务分给的,一家三代住得很紧。单位曾经两次要给其调换宽绰一些的住房,都被谢绝了。经济困难时期,政府特地发给他副食供应证,他却坚决不要;上级发给学部委员每月的津贴费,也不要;人大代表的车马费,也不领;文章和词典的稿费,也不要。但对支援国家、帮助别人却极为慷慨。抗美援朝,国家号召捐献,丁声树把一家积蓄全部捐给国家。邢台地震,他把家里能捐的衣物都拿出来,三轮车拉了三车,捐献还不让留姓名。
“丁声树确实是一位才、学、识兼备的研究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语言学家吕叔湘评)
“丁声树是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在中国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语言学家。他学识深广,治学严谨,工作勤奋;德高而不显,望重而不骄;不为名不为利,严于律己,始终把自己看作一名普通党员,一名人民的公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梅益评)
“丁声树对党忠诚,源自坚定信仰;不负人民,发自为民初心。丁声树的治学精神、崇高人格和坚强党性给我们树立了永远的光辉榜样。”(《中国社会科学报》评)
“丁声树在语言文字领域奋斗近半个世纪,研究范围很广,在汉语语法、汉语音韵、汉语方言、古代汉语及词典编纂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对音韵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方言调查工作、方言研究以及方言研究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评)
“丁声树是中国汉语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他以博古通今而著称,在现代中国音韵学界,他是公认的权威,在音韵研究中建树颇多。”(《光明日报》评)
“丁声树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在训诂学、语法学、词典学、音韵学、方言学等领域均有超凡建树。”(《中华读书报》评)
“他(丁声树)聪明过人,理解能力很强,刻苦钻研现代汉语、语言学等学科的全部知识,他在西方语言学和中国语文学方面是训练最好的人。”(语言学家李方桂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