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义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

傅承义傅承义

傅承义(1909年10月7日—2000年1月8日),福建福州闽侯人,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名誉所长。1933年傅承义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先做一年研究生,后当上助教;1938年应邀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0年进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进修;1941年获得麦吉尔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1947年回国到中央气象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并兼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5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担任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主任,并在北京地质学院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教研室;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1年担任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七研究室主任;196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地球物理教研室,并担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1972年创建震物理研究室;1973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傅承义主要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包括地震体波、面波、首波、地震射线及地震成因的理论等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傅承义

外文名:Fu Chengyi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福州市闽侯县

出生日期:1909年10月7日

逝世日期:2000年1月8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麦吉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地球物理学基础》

主要成就: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人物生平

编辑

傅承义 早年

1909年10月7日,傅承义出生于福建福州市闽侯县。家里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他和姐姐读《四书》、《五经》,聘请家庭教师教授数学和英语。但他用更多的时间博览群书,他童年虽然没有进过小学,但知识和能力远远超出了同龄小学生。

1923年,14岁的傅承义在母亲提议下进入北京市育英中学。

1924年,傅承义感到功课太容易,便背着家里跳两级报考了汇文高级中学,结果考取了,但没有去读。初中三年,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全校第一,数学和英语成绩尤为突出。他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国语和英语讲演比赛,还赢得全校三跳(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及百米跑第一名。

1926年,傅承义考入汇文高级中学。

傅承义 与他人合影

1929年,傅承义以获得理化、数学两项银杯奖的成绩结束中学时代的生活。并同时考取了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但因为更喜欢清华大学的校风,选择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与王竹溪是同窗好友。

1933年,傅承义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先做一年研究生 ,后因教学工作需要,当上助教,从事核物理教学实验和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分别与黄子卿赵忠尧合作,完成有关热力学研究和核物理实验方面的论文共4篇。

1938年,傅承义应邀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继续任教 。

1939年,傅承义考取了第七届留英公费生,地球物理专业仅此一个名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0年,傅承义与林家翘郭永怀、钱伟长一行24人才转赴加拿大 。

1940年,傅承义进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师从地球物理探矿学权威D·A·基斯(Keys)教授,进修地球物理勘探。

1941年,傅承义获得麦吉尔大学硕士学位,基斯教授推荐傅承义到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里颇负盛名的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是傅承义对这里的专业方向不甚满意。此时,又赶上腰病发作,医生建议傅承义不要做野外工作,傅承义放弃了地球物理探矿专业。

1942年,基斯教授又把傅承义推荐到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近代地球物理学泰斗B·古登堡(Gutenberg)教授,攻读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学。古登堡将自己没能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从理论上证明沿分界面传播的所谓“折射”地震波的存在,让傅承义去解决。他凭借着深厚的物理学和数学基础,从数学上严密地论证了首波的存在,并从物理学上解释了首波与折射地震波之间的区别 。

1944年,傅承义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受聘于几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做技术咨询工作。

1946年,傅承义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

1947年春天,傅承义收到大学时同窗好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赵九章的来信,希望傅承义能回国主持气象研究所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傅承义毫不犹豫,两周之后便启程回国,到气象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并兼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

1948年,国民党当局责令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傅承义与赵九章、陈宗器一起予以抵制,为新中国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保存了力量。

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傅承义担任研究员 。

1953年,中国科学院接受北京地质学院的请求,委托傅承义去该院任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主任。同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教研室。

1956年—1961年,傅承义在北京大学创建地球物理教研室。

1957年,傅承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6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由傅承义担任室主任。

1964年,傅承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地球物理教研室,并担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至1966年)。

1972年,傅承义创建震源物理研究室,并领导震源物理研究工作。

1973年,傅承义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 。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傅承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著述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

1981年,傅承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0年1月8日,傅承仪逝世于北京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1946年,傅承义在地震波传播的研究领域里,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成为地震波研究的先驱。傅承义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杂志上一组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地震体波、面波及首波的传播等问题。这些论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前苏联等国家都引起重视。在1960年纪念该杂志创刊25周年之际,这组论文被评为地球物理学经典著作。

    1956年,傅承义回国后的部分论著《地震面波的能量束》、《关于瑞雷波方程的无关根》、《平行介质中的弹性波之传播》、《地下薄地层自由振动》、《折射探矿法的研究》和《地表层的本质对于地震勘测的几种影响》等6篇文章,以“关于弹性波的传播理论和地震探矿的一些问题”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同年,傅承义参加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订工作,是第33项任务“中国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防御研究”的两执笔人之一。傅承义率先提出在中国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长远规划,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途径及实施方法。这项工作领先其他先进国家约5—10年时间。

    1971年,傅承义提出地震成因的“红肿假说”。1972年傅承义发表专著《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把20世纪地球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板块大地构造假说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 地震波传播理论的研究

    傅承义研究了在地震勘探和地震测深中采用的折射波法。他把索默菲尔德(Sommerfeld)在研究电磁波传播中所用方法移植于弹性波,从数学上证明了它的存在。在求解弹性波的运动方程时,傅承义发现格林函数的积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沿分支点割线的回路积分,这导致各种类型的体波(包括首波);另一部分则是极点的留数,可导致各种面波。根据这一认识,运用摄动法原理,傅承义进一步研究了面波及薄层的影响,他还对于面波的能量传播及瑞雷方程的三个根也有独特的见解。

  • 地震预测的探索

    1956年,傅承义负责起草在中国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长远规划,即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第33项任务第4中心课题“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在该规划中提出解决地震预测问题的科学途径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规划中列举的五个方面的工作是:地震成因的研究,重点是震源的地质条件和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开展地震前兆观测,包括地倾斜、微弱的前震和地声;在地震频繁地区,连续积累地震观测资料,并对地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震发生时间的规律;在地震区进行长期、重复的大地测量,以确定地震前后的地形变化;在地震区进行经常的地磁观测,以确定地震前后的地磁场变化 。

    1963年,傅承义进一步把地震预测方法分成三大类:地震地质、地震统计和地震前兆。地震地质方法是以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宏观地估计地震发生的地点和强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震区域划分。由于地质上的时间尺度太大,地震时间的预测不能靠这种方法。地震统计法是从地震发生的记录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统计规律,估计地震的危险性,求出发生某种强度地震的概率。这种方法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地震资料的多寡。地震地质方法着眼于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和在比较大的时间、空间尺度内的地震活动变化。统计方法指出的只是地震发生的概率和某种“平均”状态。若要确切地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还是要靠地震前兆。这三种方法不是彼此无关而是互相联系的。寻找地震前兆是地震预测的核心问题。

    20世纪70年代,傅承义在地震前兆的研究中提出孕震区假说。临震前,相当一部分地球介质已经处于应力加速积累状态,这部分物质可称之为孕震区。在这个区域内,可能发生岩石变形、物质迁移和其他形式的运动,从而使大面积地球上层介质的性质发生变化。各种地震前兆就是这种变化的反映。他特别提出,地震前兆研究不要受地震断层成因假说的束缚,只把注意力集中于断层位置附近。傅承义的这一假说,已被许多观测资料所证实。傅承义一再提醒人们,地震预测是个有待人们长期坚持不懈进行探索的课题,切不能因偶然失误而丧失信心,更不要为一时成功而忘乎所以,迷失前进方向。

    20世纪80年代,傅承义对构造地震断层成因提出质疑,进一步发展了孕震区假说。许多震例都表明,真正伴随成因断层的地震并不多;许多大地震也并非都发生在有新构造差异运动的地方。傅承义认为,有些地震是断层造成的,但并非全都如此,岩浆活动也是地震成因之一。岩浆活动是孕震区物质迁移的一例。断层成因和岩浆成因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的,但两者又有明显差别,主要是地震能源不同。前者是应变能,而后者除应变能之外,还包含岩浆活动的动能和热能。因此,傅承义认为地震学不只是力学问题,把地热学引入地震研究中是大有前途的。

    20世纪80年代末,傅承义在地震预测的方法论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大地震的发生是个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应该从地震发生的全过程去看问题。近代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观点应当引入到地震预测中来 。

  • 中国核试验地震效应观测和地震侦察的研究

    1961年,在傅承义倡议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以下称七室),傅承义任室主任。建室之初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主要研究课题是地震核侦察的信号识别问题 。

    1963年,七室承担核爆炸地震效应观测的任务,傅承义对美国核武器研制计划和试验工作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七室承担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七室发展有两个主要方向:爆炸的力学效应分析;爆炸的远距离侦察。傅承义建议:通过模拟试验及理论探讨,找出经验关系式,用相似原理,外推当量;对比中国国外经验资料,估算当量。事实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20世纪60年代初,傅承义提出的开展地震核侦察的研究工作,到1965年被正式纳入有关的计划当中。在傅承义的指导下,七室完成了中国首次核试验地震观测工作,受到国防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表彰。由傅承义开创的地震核侦察工作,在1965年以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受到国防科委的表扬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

  • 学术论著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3.10

    《地球物理学的探索及其他》

    傅承义著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5.06

    《地球物理学基础》

    傅承义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10

    《我国的震源物理研究》

    陈运泰,傅承义等

    1978.06

    《地壳结构新说:板块构造》

    尹赞动,傅承义著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1976.09

    《地球十讲》

    傅承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09

    《宇宙的秘密》

    傅承义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2.12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傅承义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4.01

    《基本建设中的地震知识》

    傅承义著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期刊论文

    傅承义. 对几个地球物理问题的想法. 科学, 1986.

    傅承义. 地壳形变与地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1981(1):47-54.

    傅承义. 地球介质中的面波与导波(综述). 声学学报, 1965(2):3-9.

    傅承义. 地球的构造.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1956(6).

    人才培养

  • 教育思想

    傅承义常告诫年轻的同事们,作为一个地球物理学家,既要有理论修养,又要能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上去把握这些源于实践的经验。而在实践中则必须学会根据地质条件去部署工作,正确地进行观测,并对所得资料作出符合客观地质情况的解释,等等。傅承义用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的学术作风和对己、对人的严格要求使大家懂得了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应该具有的最根本的品质,这使得年轻的教师们在前进道路上少走了弯路。

    傅承义的全部教学生涯中,始终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立德、立言、立身。立言者,传授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傅承义谆谆教导学生,做学问要注意三点:一是博览群书,知识面要宽、要广,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触类旁通;二是要善于归纳、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研究方法;三是要独立思考。傅承义认为,独立思考是科技人员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对于书本上写的东西,不可不信,但又不可全信,信与不信都要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傅承义提倡看书时多挑剔,认为挑剔本身就包含有创造的意思。立德者,育人也。傅承义把科学道德、治学态度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始终,认为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傅承义一向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身体力行 。

  • 指导学生

    1952年,国家决定从大学物理系抽调一批优秀毕业生,从事地球物理探矿工作,由傅承义主持对他们进行培训。截至2000年1月,傅承义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2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些人都已成为地球物理科研、教学、生产部门的骨干。

  • 开创中国地球物理教育事业

    1953年,傅承义担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兼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主任,此时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初建,傅承义负责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讲义和授课,同时要筹划实验课和安排野外实习。此外还给青年教师系统地上课,帮助修改讲义,听他们试讲。20世纪50年代,傅承义和助手刘光鼎、曾融生、谭承泽等配合,在北京地质学院为中国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培养了一批年轻教师和许多本科毕业生及大专毕业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1967年,傅承义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了数百名地球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 。

  •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47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名誉理事长

    1949年—

    《地球物理学报》主编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

    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

    中国石油物探学会名誉理事长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出版图书

    编辑

    地球十讲

    作者名称 傅承义

    《地球十讲》是197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承义。

    个人生活

    编辑
  • 家世背景

    傅承义夫妇傅承义夫妇

    傅承义的祖父在清朝做过道台,伯父在北洋军阀时期的海军部供职。父亲傅仰贤长期在北洋军阀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馆工作,曾任驻前苏联列宁格勒总领事。父亲虽然是旧官吏,但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亦比较开明。傅承义兄弟姊妹4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哥哥傅鹰是化学家,担任过北京大学副校长 。

  • 人物轶事

    1975年,海城地震之后,有人过高估计海城地震“预测成功”的经验,认为在中国解决地震预测问题已近在眼前。针对这种倾向,傅承义一针见血地指出,海城地震的预测是“歪打正着”,提醒人们不能头脑发热 。

  • 人物评价

    编辑
    傅承义是中国固体地球物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三篇文章开世界震波研究先河创新典范,一生耕耘育中华找矿精英大成风节长存”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评)

    傅承义是国际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对地震体波、面波、首波、地震射线及地震成因的理论均有独特贡献,为中国地球物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评)

    后世纪念

    编辑
  • 《纪念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文集》

    2009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纪念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文集》,该书汇集了傅承义的亲属、学生等的纪念文章45篇,照片76幅,以及傅承义先生部分手迹 。

  •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款设立的傅承义地球物理基金颁发的奖项,宗旨是:奖励热爱祖国,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促进地球物理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鼓励年青的地球物理工作者(45岁以下(含45岁))的创新性工作 。

  • 下一篇 艾思奇

    上一篇 赵以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