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 编辑

河北省的传统民间舞蹈

落子落子

落子,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属于秧歌类。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为盛,据查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冬季农闲时排练,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示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唐山落子发展成为现在的评剧。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落子

拼音:lào zǐ

注音:ㄌㄠˋ ㄗㄧˇ

释义:北方曲艺莲花落的俗称

词语概念

编辑

基本解释

落子落子

1、 〈方〉∶北方曲艺莲花落的俗称。旧时北方许多地方亦泛指各种曲艺杂耍;亦指早期的评剧。因其从莲花落发展而来,故称。

落子落子

落子馆。

2、∶落儿。

引证解释

1. 着棋下子。

苏轼 《观棋》诗:“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又传一日过城上,瞰阁老何为。曰:‘方对奕。’‘何不闻落子声?’曰:‘棊以纸。’”

2. 北方曲艺“莲花落”的俗称。

清 张焘 《津门杂记·唱落子》:“北方之唱莲花落者,谓之落子,即如南方之花鼓戏也。” 叶圣陶《火灾·醉后》:“我曾听过好几回落子,也不觉有什么意味。”

3. 旧时北方许多地方亦泛指各种曲艺杂耍。

4. 指早期的评剧。因其从莲花落发展而来,故称。如:唐山落子; 奉天 落子。

简介

编辑

落子落子

落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 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落子是一种秧歌类型的汉族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如《茉莉花》、《放风筝》、《绣手绢》、《老妈叹》、《相思》、《探情朗》、《小天台》、《妓女悲伤》、《尼姑思凡》等。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完全根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落子大都已成为由同等数量男女表演的集合舞。

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为主,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也有只用扇表演的。当地人民称之谓文落子或小风流。辛亥革命以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因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揉合,增添了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应减少。在道具配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已故的著名民间舞蹈家周树棠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周树棠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练,自成了落子舞的一个艺术流派。他的舞蹈动律特点是,突出地刻画了女性“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头是歪的,腰是拧的,腿是曲的,线条儿美,韵味儿浓,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庄。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国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优长。周树棠认为,民间舞不发展,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为了发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从各民族民间舞中,曾记下许多舞蹈语汇和舞姿动律,经过一番剖析和钻研,把许多舞蹈语言溶化到落子舞当中,进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动作组合。这些瑰丽多彩、千姿百态的动作,增强了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艺术特点

编辑

落子落子

落子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

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及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目前,这个剧种除了华北,东北地区广为流传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中也有不少评剧表演团体,无论在城市和农村,它都有广泛的观众基础,生命力日渐兴旺,影响亦臻扩大。特别是其代表剧目《秦香莲》、《刘巧儿》、《花为媒》和《杨三姐告状》等摄制成影片公映后,这个剧种亦为全国各地的广大观众所熟悉与喜爱。

唱腔伴奏

编辑
评剧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莲花落、蹦蹦戏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器与京剧大体相同。评剧女腔开初是由月明珠等人创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创造的。

评剧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莲花落等民间音乐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河北梆子等冀东和京津一带地方戏曲的音乐成分形成。其特点为抒情性强,流畅自然,乡土味浓。唱腔为板腔体结构,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四种节拍形式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调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评剧唱腔的基本曲调,过去为旦腔专用,后来逐步发展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两个各四小节的乐句组成,每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其特点是多从头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过门来加以衔接。另有反调慢扳,是在正调慢板基础上,利用转调手法发展而成,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较强,常用来表观悲伤、哀怨的情绪。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评剧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种板式,既可抒情,亦可叙事,各个行当均可应用。又可分为小生二六与原板二六两种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六小节,每句常由两个分句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四小节,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当有时兼用。垛板,一板一眼,旦腔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节奏感较强,常为板起板落,速度变化较大,又分快、慢两种:慢垛板擅长叙事,快垛板擅长抒情,特别是表现激动的情绪。流水扳,有板无眼,生、旦共用,其待点是唱词与旋律结合密切,口语化,但旋律性不强。散板,无板无眼,节奏较自由,旋律扩展与缩减的变化较大,由于伴奏上的区别,又可分紧打慢唱,慢打紧唱等形式。尖板,无板无眼,系从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来的,起始过门与锣鼓仍与河北梆子保持相同格式。除了这些基本板式外,建国后还发展了许多新的板式,从而丰富了唱腔的表观力。

评剧男腔,建国前行当不全,无花脸唱腔,老生腔也不健全。建国后,新的文艺工作者,如马可等,参加了评剧音乐革新,改革了评剧伴奏方法,努力发展评剧男腔。60年代,在评剧演员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反调、二八扳、慢流水板、A调慢扳、快流水、顶七板等男声音乐形式。著名男演员魏荣元用两种方法演唱评剧大面腔和老生腔,为评剧大面相老生的旋律和演唱方法奠定了基础,著名男演员还有马泰等。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分文场相武场。武场有板鼓、梆子、锣、镲等;文场有板胡、二胡、中胡、低胡、琵琶、笛、笙等。后来又增加了大瓢胡、倍司、铜管、大提琴、小提琴等。西路评剧的乐队配制为大弦、横笛、鼓、镲、手锣、绑子等。

两大流派

编辑
据说落子主要有两在流派:

一派是以南皮县杨八庄子的梅盛林老先生为代表的杨派落子。传说,约在1730年左右,杨派落子就开始了活动。那时只有四鞭表演,后改为四鞭、四板的表演。1903年,传到第四代梅盛林等人时,又增加了扇子的表演,分为五鞭、三板、二扇。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每代艺人都对杨派落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发展,使它日渐完美起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汉族民间艺术遗产。

另一派是以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帽圈村的于老先生为代表的帽派落子。约在1738年左右,帽派落子就已经活跃在该村及周围的村庄了。那时只有武场伴奏,约在1808年传到王关祥等人时,加进了文场伴奏。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八板表演。孟村回族自治县是回、汉两族杂居的地主,因此,帽派落子是由回汉两族演员共同表演的。由于回汉两族兄弟的共同努力,帽派落子才不断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从面另立一派,流传四方,至今不衰。沧州人民喜练武术,长期受武术熏陶,因面,在落子舞中也有明显反映。落子舞中男性演员的基本动作,主要来于武术中的单刀式。如:“虚步捋鞭”,它是男性演员最基本的动作。“虚步”是三角形的行进路线,老艺人谓之“三角铆”。就是说步伐的稳健,就像铆在地上一样。女演员的动作“抽板”、“绕头板”、“蹬步”、“虚步”等,也接近于武术的动作。

落子的动作有力,节奏感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落子剧种

编辑
一、

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

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一1821年)。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传统节目,内容大多是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爱情故事和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中《荣莉花》、《放风筝》经过加工、整理,更加优美动人,成为舞坛上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二、

武安落子

武安落子武安落子

武安落子,又名落子腔,流行于武安、邯郸、涉县、磁县、沙河、临漳、魏县、黎城、林县等地。流行在邯郸漳河以西的称武安落子(又称沙西落子),漳河以东的称沙东落子;在河南省内黄县的称内黄落子,在山西省黎城县的称上党落子。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根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二十六年续《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

清末民初,武安落子始终与武安平调同台演出,合称武安平调落子。从艺人员兼唱两个剧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武安平调落子还曾与京剧同台演出,但各演各的剧目,互不相杂。

武安落子原是武安民间一种好似《打霸王鞭》一类踩低跷的民间歌舞,名为《花唱》,后来增加了故事情节,演变成地方小戏。清嘉庆年间已有业余演出。剧目多为家庭小戏,行当只有小旦、青衣、小生、老小丑等,且常挎行扮角。舞台动作仍保存较多的秧歌成分,如《借髢髢》、《端花》就是此类剧目的代表。唱腔亦为板腔体,有慢板、流水、娃子板、悲腔、哭迷了、数落子、扣板、甩板、大卸板等。原来伴奏乐吕只有板胡、板鼓、大锣、小锣等。经常演出剧目有《小过年》、《借髢髢》、《端花》、《卖布》、《大隔帘》、《二隔帘》、《小喜子要嫁妆》、《抱灵牌》等。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后在乐器和剧目上都有所改革。省专业文艺工作得在改革平调的同时,也加工了《借髢髢》、《端花》、《卖布》等戏。戏剧家于雁军(笔名远南枝)也曾为落子写出大型现代戏《高山流水》,由武安著名演员主演,轰动古城。

落子戏在邯郸十分流行,历史上有过许多专业班社,仅武安县境内最多时专业和半职业落子班社达一百二十多个,几乎村村有落子班。至1982年武安县业余平调落子剧团尚有八十多个,其中尤以“白官班”、“兴盛班”、“梁红班”最有影响。沙东落子则多为半职业班社。

武安落子著名演员有贾泉城、王麦喜、胡文亮、杜更会、李凤鸣、魏洪昌、路鸿贞、孙富琴、王忙来、卜锡林、秦崇德、李魁元等。沙东落子著名演员有头把盒子、二把盒子等。

落子戏的行当,多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老生、老旦、花脸亦或有之,但无以其为主的剧目,女角色一向由男演员扮演,自1949年以后,武安落子才有了李魁元等第一代女演员。

落子戏的剧目约有二百余出,多为反映民间生活故事的“三小”、“两小”戏,如《端花》、《借髢髢》、《吕蒙正赶斋》、《跑沙滩》等。其中《端花》一戏曾拍摄成舞台纪录片。

落子戏的表演,朴素自然,接近生活,念唱口语化,以当地方言为主,武安落子用武安方言;沙东落子用临漳方言。

落子戏音乐唱腔有曲牌和板腔两类,曲牌有、、等;板式有、、、、、、等。

三、

上党落子

上党落子 《穆桂英挂帅》剧幕上党落子 《穆桂英挂帅》剧幕

上党落子,戏曲剧种。原名“黎城落子”民间也称“黎城闹”或“闹戏”是流行在晋东南地区的戏曲剧种,上党落子源于河北省的武安落子,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后同当地语言,民歌相溶合,逐步发展为具有上党乡土风貌的剧种。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别受到上党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响,因而在清光绪年间,上党落子形成南路、西路两个艺术流派,后两者在艺术上又相互进行借鉴和吸收、逐渐统一了风格。

四、

奉天落子

“奉天落子”源于莲子落子、拆出小戏、唐山落子,传出关外成为“奉天落子”。民国时期沈阳北市场首个专营落子的大观茶园,为“奉天落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奉天落子”不断融合东北小调、东北民歌等特点,与当地群众的语言、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奉天落子”的典型特点,其唱腔后来被评剧等吸收。“奉天落子”以女旦为主,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高亢,代表了当年辽沈地区的文化形象,极具文化价值。

五、

山东落子

山东落子 亦名“莲花落”、“莲花乐”,因原曲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翟灏《通俗编》引宋代僧人普济《五灯会元》云:“俞道婆常随众参琅琊,一日闻丐者唱莲花落,大悟”。可见早年本为僧家警世歌曲。山东落子宋代已在民间流传,元明流行甚广。清中叶流行山东各地的,通称“山东落子”,因其伴奏乐器为单页大钹,亦称“铙铙书”,以其流行地域、语言、唱腔不同,又分为三种口。泰安以南流行的为“南口”,影响较大,流行济南及鲁西北的为“北口”;流行于潍县、平度一带的称“东口”。演唱时一人左手自打铜钹,右手以大竹板击节演唱的叫“荷叶吊板”;一人敲钹,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较为婉转动听,后适应说书需要演变为“平腔”快口。传统书目有《大关西》、《黑松林》、《周仓偷孩子》、《四环记》、《薛礼还家》等。

历史沿革

编辑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为主。

落子落子

评剧是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上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 《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地农民喜爱。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别时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地热心观众及积极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辛亥革命前后。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戏和话剧地演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剧作者,同时,进步的民主思想已传播到了文艺圈子,这就促使评剧这个新兴的剧种也产生了第一代的剧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莲花落艺人,他受到新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在艺术上具有革新创造的精神,于是就以他的剧作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其早期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 《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这些都是评剧的奠基戏。这位剧作家对时代的变革相当敏感,他吸收文明戏的表现手法,编演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就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

东路评剧

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对口莲花落阶段

清嘉庆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拿七块竹板)自打自唱,一个曲调,来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包半头,脑后留假辫,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为丑(多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时也用弦、笛、锣、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双跨”)的。即一人打击架上所有的锣、鼓、镲等,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且说且唱,亦歌亦舞,有时有一人或几个帮腔。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又因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故又称为“什么不闲”。演出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

光绪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区开平矿务局建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时冀东已有十几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演出形式也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均需由四个击鼓者“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刘永泰)等。清朝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

二、“拆出”阶段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

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太后死),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

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

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四、奉天落子阶段

19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艺人重新组织,先后去唐山、天津、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演出,剧目有《枪毙驼龙》等。

1923年,李子祥和莲花落老艺人李春盛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二班,经常在东北铁路沿线活动。班主先是王凤亭,后为高景山,编剧是窦宝安和张连成,演员有盖月珠(王东海)、金灵芝、李义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复盛戏社,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这个别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时很有影响。

与警世戏社二班成立同时,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戏社三班,编剧有杨树森、温东山,主演是盖王珠(王庆昌,旦)、周济(凤鸣,生)、花莲舫筱桂花张丽云)、筱荷花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演员为筱桂花。这一时期的班社还有“二孙班”(南孙班和北孙班)、元顺剧社等。南孙班(歧山剧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领班是孙凤鸣(东发白),主演是孙凤令(艺名开花炮)。南孙班是招收、培养女演员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红等都出自该社。北孙班(洪顺剧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孙洪奎(亦名孙恩,艺名丁香花)主持,演员有碧月珠(邓海)、天下红、葡萄红(孙凤楼)、倪俊声等。此班培养了一批落于演员。

元顺剧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第一次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评剧阶段

落子

落子落子

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还搬上银幕,并为此而获“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西路评剧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顶锅》《三女除霸》,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并涌观出一批著名演员,如小白玉霜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市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角色行当

编辑
评剧的行当是随着评剧的发展历史,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评剧的前身“蹦蹦戏”曾经历了“对口戏”、“拆出戏”两个阶段,那时的行当也不象现今这样分明。经过1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评剧成为一个大剧种。评剧的行当,也依据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剧种的行当分类经验,逐渐形成现在生、旦、净、丑门类齐全的规模。

“对口戏”的行当是一旦一丑,旦脚称“上装”,丑脚称“下装”。这种形式系由冀东大秧歌中民歌小调对口唱衍变而来;“上装”、“下装”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并分别表演剧中人物(如《西厢记》,“上装”要表演红娘、莺莺、老夫人三个角色)。由于这种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剧中人物来固定着装和勾画脸谱,因此他们的最初装扮是“上装”(旦脚)彩扮,身着裙袄或彩裤褂,手持折扇、手帕;“下装”(丑脚)头戴毡帽或头巾,身着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落子

拆出戏”亦称“三小戏”。系由“对口戏”演变而来,以代言体、单折式、分场式为其戏剧结构基本体制。上演的剧目虽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连贯,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员便依据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确的分工,逐步由“上装”、“下装”形成“三小”行当,即:小生、小旦、小花脸(丑)。“三小戏”,初以小生、小旦戏为主,丑脚居于次要位置(《回杯记》的王计(家人)为丑扮)。随着“拆出戏”的剧目不断增多,所表现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相应的也出现了老生、老旦、彩旦、打旦等行当。1909至1912年,“拆出戏”经过改革创新,形成了大型地方剧种——评剧(初名平腔梆子戏)。随着剧目种类的增多,题材范围的扩展,评剧的表演行当仿效京、梆大剧种行当门类的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积累了各行当的代表剧目,发展了各行当的表演艺术。

评剧由于历史较短,又受剧目题材的局限,所以没有像京、梆大剧种那样具有驾驭反映帝王将相生活和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重大内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层官吏、市民阶层、农民阶层的生活为主,因此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声腔、技巧),特别是老生、净、刀马旦、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新编历史故事戏不断增多,各行当,特别是小生、老生、净行的表演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脚色之分,后逐渐发展成为生、旦、丑三小戏,受梆子和京剧影响,增添行当,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但仍保留了民间小戏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唱腔为板式变化体,板胡为主奏乐器。

显著特征

编辑
评剧的显著特征是贴近生活,剧目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题材为主。评剧的第一个剧作家成兆才,1919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即以真人真事为素材,久演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演出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如小白玉霜主演的《小女婿》、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以及《金沙江畔》、《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评剧除在东北、华北地区流布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也有演出团体。

流派划分参照

编辑
撰稿人:王森(本人知识有限,此文只供参考)(本文更全)

月明珠(调):花莲舫、

倪(俊声)派:桂宝芬、成国祯、刘子熙、马连成、张润时、泰海贵、刘凤杨、李月楼、杨振邦、艾景全、贾兰亭刘小楼(后学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义廷、王凤池、窦龄童、郑伯范、孙连芳、呼勋卿、倪伟、杜宝宇等。

李(金顺)派:朱宝霞(兼刘派)、花玉兰、筱麻红、筱桂花、鲜灵霞(兼刘派)、六岁红(兼刘派)、李宝顺羊兰芬小花玉兰小玉霜(退休后改为白派)、宋玉文(后改鲜派)等。

金(开芳)派:李小舫(李岱)、韩少云、夏青、于筱芳、于筱芬、张晖、宫静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银香等。

落子落子

张(凤楼)派:张丽华、碧燕燕等。

碧(莲花)派:花月仙等。

落子

刘(翠霞)派:朱宝霞(兼李派)、新翠霞、鲜灵霞(兼李派)、六岁红(兼李派)、郭砚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艳玲筱紫玉,花淑兰(兼爱派)、董瑞海、张淑敏、小灵霞、筱佩茹(后学筱俊亭)、董美珠、筱美荣(兼爱派)、马淑华吴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后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凤筱月珠李兰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爱派)、高艳敏博莉(兼刘派)、刘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丽等。

爱(莲君)派:莲少君、莲幼君、莲小君、莲雅君、小摩登(钱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兰(兼刘派)、筱美英(兼刘派)、王曼玲(拜新凤霞)、王冠丽(已改白派)、张砺云等。

喜(彩莲)派:郭砚芳(兼刘派)、喜少莲、小喜彩莲、邢韶李忆兰、申增丽、张秀琴、孟素洁等。

花(莲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楼、花楚馆、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兰,王彩云

桂(宝芬)派:袁凤霞、刘小楼、李金铭等。

花(玉兰)派:小花玉兰(后转李派)小幼兰汪玖(谷文月也曾向花玉兰学习了杜十娘三勘蝴蝶梦)

新(凤霞)派:张金秋李晓梅、李忆霞(兼刘派)、李红霞、谷文月、王曼玲、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高闯赵三凤王瑾、郭美美等。

鲜(灵霞)派:小鲜灵霞、李秀云、孙桂荣、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刘淑萍张淑桂、刘珊、恒红等。

李(忆兰)派:刘晓勤、张红琴、赵丹红、孔庆玉、刘惠欣等。

魏(荣元)派:韩学门、李维铨(兼马派)、王文有(兼马派)、高金元、王杰、孙路阳等。

张(德福)派:张彦生、崔英杰、徐培成、李志华、陈胜利、齐建波赵立华(兼马派)等。

马(泰)派:李维铨(兼魏派)、张彦春、王文有(兼魏派)、赵立华、张文鹏、马惠民等。

韩(少云)派:胡桂秋、宋丽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郑小娣)、李冬梅、王晓萍等。

花(淑兰)派:解郁文、徐广琴、王镇芝、郑桂芳、张丽华、赵俊芝冯玉萍曾昭娟田敬阳李娟娟、吴丹阳、艾丽珍、赵继兰、张秀云等。

谷(文月)派:张秀云、王丽京等。洪(影)派:孙振宇陈立行、李焕双、包连伟、杨继勉、张俊玲、石文明等。

落子名人

编辑

花砚茹

花砚茹,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间协会会员、中国剧协会员

1927年生于北京,七岁拜彩旦演员王德斋(艺名宛香玉)学习评戏,师姐花砚雯。曾参加莲剧团、芙蓉花剧团。解放后在北京评剧团后并入中国评剧院。几十年来塑造了众多的彩旦角色。如《刘巧儿》中的刘媒婆、《杨三姐告状》中的悲裴氏/费氏、《花为媒》中的王氏、《劝爱宝》中的爱宝妻、《会计姑娘》中的五娘、《吹鼓手告状》中的局长太太、中的恶婆婆等深受观众喜爱。与喜彩莲、芙蓉花、小白玉霜、花月仙、李忆兰、新凤霞、谷文月、赵丽蓉等长期合作,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她为人亲和,在戏校任教期间为评剧事业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还参加了多部电视剧、电影、小品的拍摄。她与王景明老师合作的《跑驴》现在还不断的出现在京津舞台上。

李忆霞

李忆霞:国家一级演员,评剧新派传人。1943年12月出生在北京安贞里,回族。12岁从师杨成利学评剧。参加北京荣冠评剧团给鸿巧兰打理子、唱小戏。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评剧队去朝鲜。1959年随团到江西,后评剧队改为江西省评剧团。1962年拜新凤霞为师,在江西期间经常演出剧目有《杨乃武与小白菜》《梅香》《野火春风斗古城》《红珊瑚》《柯山红日》《无双传》等。1969年到郑州市评剧团,因京剧样板戏的“盛行”又到郑州市京剧团主演了:《沙家滨》《红色娘子军》《杜鹃山》《杨开慧》《闹王旗》等。1978年郑州市评剧团恢复,李忆霞回团并复排了传统剧《张羽煮海》(电视台曾录像并播放)、《狐狸换太子》《莫愁女》(1980年电视台曾录制并播放),排演了现代戏《救救她》《爱的风波》(电视台曾录像播放)。1982年10月参加唐山地区评剧团任主演,后随团合并到唐山市评剧团。在唐山常上演《三看御妹》《张羽煮海》《御河桥》《打金枝》《秦香莲》《闹严府》《姐妹皇后》等。

李忆霞的唱腔清脆、甜润、善于用新派唱腔创造新的人物形象。在郑州时曾拜著名刘派艺术家新翠霞为师,在北京、江西、河南、河北、天津、唐山等中央和地方、电台、电视台各有其录音录像资料。

李忆霞,早年参加北京市青年戏曲汇演。主演《三节烈》荣获优秀表演奖(李忆兰为其发奖)。在江西、郑州、河北等地参赛多次获奖及荣誉称号。1999年在评剧团退休后,又受聘于唐山艺校,为评剧培养后起之秀。

林惠心

林惠心,国家一级演员,辽宁省第六届戏剧玫瑰奖获得者。

1945年11月18日出生,1959年考入辽宁省锦州市评剧团,攻青衣、闺门旦和刀马旦。她的嗓音宽亮甜美、中音饱满圆润、低音委婉厚实。她的演唱吐字清晰扎实、运腔婉转自如,抑、扬、顿、挫掌握的恰到好处,演唱中即有力度又优美动听。1979年拜著名白(玉霜)派演员筱玉凤为师,受到严格训练,提高很快。演唱讲究吐字归音,对白派的韵味和清彻流畅的演唱特点掌握的较好。

林惠心戏路子宽,能演不同年龄和性格各异的妇女形象。曾主演过现代评剧《甜蜜的事业》《欢迎你》《母与子》,新编历史剧《红灯罩》,传统剧《闹严府》《秦香莲》《铡阁老》和大型古装戏《白蛇传》《双罗衫》《马寡妇开店》等。最近还参加评剧电视连续《筱白玉霜》的配音。

赵斌

天津评剧院小生演员,1961年生。曾先后在《回杯记》《半把剪刀》《桃花庵》《路在脚下》《周仁献嫂》《杜十娘》《朱痕记》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1988年在天津文艺新人月中荣获新秀奖。1993年在全国地方戏汇演中(南方片)荣获优秀配角奖。

李建民

李建民,天津评剧院小生演员,1961年生,曾在《夕阳红》《花田错》《拜月记》《白云深处》《回怀记》《大祭桩》(又名《宝马圆情》)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1991年在全国评剧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获表演奖。

张文鹏

张文鹏,中国评剧院优秀老生演员。艺宗马(泰)派。其嗓音圆润甜美,演唱韵味酣畅,优美抒情。成功主演了《朱痕记》《秦香莲》《凤仪亭》《野火春风斗古城》《乾坤带》《大脚皇后》等剧。曾荣获全国评剧广播大奖赛十佳之一。

马惠民

马惠民,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先后拜杨振邦、刘小楼、马泰等先生为师。1994年从黑龙江省评剧院调入中国评剧院。代表剧目《刘伶醉酒》《血溅乌纱》,现代评剧《苏宁》等。他嗓音清醇质美,表演潇洒飘逸、细腻传神,塑造出多个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在继承流派和多年的艺术创作演出中多次在全国获奖。曾在2000年初成功举办了评剧交响专场。

罗慧琴

罗慧琴,1965年8月出生于河北玉田县,1977年12月考入唐山地区京剧团。1979年送北京戏曲学校进修,师从田荣芬李喜鸿学习马旦。1981年回唐山改学评剧,从师著名评剧演员筱淑琴范金亭,后与李忆霞学习一些新派唱腔,1992年4月拜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为师(罗是新第49个,也是最后一个还是最小的一个亲传弟子)。曾主演了多出新派剧目如《花为媒》《三看御妹》等。

1991年9月《金沙江畔》“抢珠”一折,在河北省青年演员比赛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全国评剧青年演员评比荣获优秀表演奖。1994年12月《成兆才与杨三姐告状》饰杨三姐,参加全国新剧目交流演出获优秀配角奖。1998年1月《红龙泉》饰红龙女,河北省第五届戏剧节获优秀表演奖。2000年9月在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

小筱俊亭

小筱俊亭,原名郑筱娣,1951年6月25日出生。母亲是著名评剧演员筱俊亭,父亲是著名琴师郑云亮。她自幼受艺术熏陶,6岁便能演唱《穆桂英挂帅》中的大段唱腔。10岁即能识谱。1968年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到辽宁铁岭县,并参加了铁岭样板戏学习班。随后又调入辽中县剧团演出样板戏。七年间她除演出,还流地学习了乐理、舞蹈、导演等相关知识。77年曾参加演出评剧《夺印》《十五贯》等戏。1978年调到沈阳评剧院 ,在母亲筱俊亭的新授下,主演了筱派名剧《对花枪》《打金枝》《杨八姐游春》《包公审太后》《井台会》等。在现代戏《这样的女人》(又名《小院风婆》)中扮演秀梅,《谢谢你,春天》中扮演乔一兰,《儿女情》中的林燕等。1986年参加唐山评剧团。除上演筱派代表剧目外,还在《人面桃花》中反串小生,并用双手同时写异字的技巧完成题诗,在《打神告庙》中扮演敫桂英,运用长水袖和甩发技巧表现人物,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1993年调入廊坊市评剧团,除坚持演出外,还陪养青年演员,1980年参加沈阳文化局艺术表演荣获三等奖。1981年荣获现代剧汇演表演奖。1987年参加唐山青年戏曲调演荣获二等奖。中央、辽宁、河北、天津等电台、电视台分别有她的录音、录像。

张俊玲

张俊玲,国家一级演员。1964年生于唐山市王田县。1976年考入唐山玉田县京剧团(1978年京剧团改为评剧团),1981年入唐山地区评剧团,并拜著名演员洪影为师,工小生。1983年随团合并到唐山市评剧团,同年入唐山艺校深造,84年回团工作。

张俊玲嗓音甜美圆润,行腔刚柔并济,表演朴实大方,充满阳刚之气,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曾主演过《周仁献嫂》《杨乃武与小白菜》《梁山伯与祝英台》《红龙泉》《红丝错》等剧目。

1998年参加河北省第五届戏剧节荣获优秀表演一等奖;河北省第八届文艺振兴奖;2000年9月主演《红龙泉》参加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荣获优秀表演一等奖。

赵茹意

赵茹意,国家一级演员。1948年生,天津评剧院老旦、彩旦演员,幼年学青衣,花旦。幼年学青衣、花旦。她崇拜赵丽蓉、羊兰芬等艺术名家,学习他们的艺术特点,结合舞台实践,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她在《费姐儿》中扮演姑姑;在《回怀记》中饰演花旦应工的王瑞姐。1991年拜赵丽蓉为师。曾在《桃李梅》《杨三姐告状》《花为媒》《村南柳》《狗不理传奇》等剧中饰演主要角色。

李克泰

1946年生,1958年考入天津评剧院训练队,工武生、老生。曾在《生死牌》《拜月记》《吕布与貂蝉》《桃李梅》《花木兰》《朱痕记》《卖妙郎》等剧中饰演主要角色。李克泰的扮相大方,气质高雅,演唱和表演溶京剧清新、明快、简洁、规整的风格于评剧中,风格独特。

王冠丽

王冠丽,白派再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天津人。1972年考入天津戏校评剧班。1977年毕业分配到天津评剧院。曾先后受教于李福安、小玉芳、小花玉兰、莲小君、懂生和吴博丽老师。她工青衣、闺门旦,先以学刘派为基础后学爱派唱腔。1992年1月18日正式拜著名表演艺术家刘萍为师学习白派艺术。为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演唱修养,1996年11月拜曲艺名家骆玉笙为师学了《丑末寅初》《剑阁闻铃》等十余段京韵大鼓曲目。1997年10月开始参加中国评剧音配像工作,为多部小白玉霜录音配像。

2001年调入中国评剧院。2002年入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研究生班深造。2002年10月2日以她为主演的中国评剧院白派剧团成立。擅演剧目有《秦香莲》《朱痕记》《评剧皇后》等。

朱宝琴

朱宝琴,女,一九九零年毕业于唐山市艺术学校,唐山市评剧团青年主演演员。曾主演《杜十娘》、《御河桥》、《戏圣传奇》中的小风,曾获河北省戏剧节表演奖。《杜十娘》获河北省青年大奖赛二等奖;《红龙泉》中的吴母,获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表演奖。

石文明

石文明,男,1965年出生,唐山市评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专工小生,拜著名评剧演员洪影为师。主要代表剧目有《回杯记》中的张廷秀;《凤还巢》中的穆居易;《三看御妹》中的封加进;《花为媒》中的贾俊英;《红丝错》中的薛春林;《红龙泉》中的袁仲;《杨三姐告状》中的高占英等剧目。并多次荣获省市及全国各种奖项。在唐山市97年专业戏曲观摩交流演出中荣获“表演一等奖”。河北省第五届戏剧节荣获“表演奖”。荣获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表演奖”。

张金梁

张金梁,男,1947年生人。1956年加入天津地区评剧团,拜小月楼为师。1958年考入天津评剧院少年训练队,从师于单宝峰、张福堂,工小生、老生、文武小花脸,1964年毕业于天津戏校评剧班。

张金梁的嗓音淳厚,行腔委婉,在宗魏荣元唱腔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京剧、曲艺、小调的营养,丰富评剧男声唱腔。其演唱苍劲高昂,顿挫鲜明,念白字清句明、内涵深沉,表演技巧娴熟,富有激情。他在传统戏《焚香记》中扮演的王忠,在《卖妙郎》中扮演的周君汉,在《沙家浜》中扮演的刁德一都很出色。

王向阳

王向阳,第十七届梅花奖得主,新派传人之一。1970年出生在评剧世家,自幼受到戏曲艺术熏陶,5岁曾登台演娃娃戏。1986年考入绥化市评剧,次年又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进修,在新派传人廉波老师的指导下,学演了《花为媒》《断桥》《金水桥》等剧。1998年调入黑龙江省评剧团,同年拜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为师。1999年她主演了现代戏《喜鹊登枝》。她的演唱委婉细腻,能充分展示了新泊的演唱风格。

1990年在黑龙江省中青年演员折子戏表演大赛中获表演一等奖;1991年参加“全国评剧青年演员评比演出”,获优秀表演奖;1993年在“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中,获伴唱奖;1996年在黑龙江省新剧目调演中获一等奖。1999年荣获第二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李金铭

李金铭,中国评剧院优秀文武小生。曾授业于著名女小生袁凤霞。嗓音明亮,演唱技巧娴熟,表演功底扎实,善于刻画性格各异的人物。曾成功主演了《桃花湾的娘们儿》《离宫怨》《黑头与四大名蛋》《情意万家》《闹严府》《大脚皇后》《打柴得宝》等。

1992年12月荣获全国评剧青年演员评比优秀青年演员奖;1993年演出《黑头与四大名蛋》获表演奖;1994年在北京市新剧目评比中演出《大路情话》获表演奖。

申遗

编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一篇 张百龄

上一篇 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