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派 编辑

洪影所创立的评剧小生流派

洪派洪派

简要介绍

编辑

评剧洪派创始人洪影 评剧洪派创始人洪影

  洪影吸收京剧、河北梆子、曲艺等曲调,丰富了评剧生角唱腔,创造了生角的“慢板”和"反板"。她的唱腔具有京剧润腔的细腻、曲艺吐字的清晰等特点,她还突破了呆板的评剧生腔板式束缚,运用多变的节奏、速度、将唱腔压缩或扩展,在演唱上讲究“闪、展、腾、挪”,使唱腔新颖、流畅。誉之为洪影调。她的唱腔不追求表面的华彩,从人物的感情出发,注重唱情,以情带声,紧密与表演相结合。她的音域宽广,音色丰富,高音区明亮,低音区苍劲有力。

艺术特色

编辑
戏曲表演艺术讲究唱、念、做、舞,洪影在这四项基本功方面,不仅全面开花,而且独具特色。

“唱”居其首。就洪影的唱功而言,可概括为腔美味足,有情有字,能高能低,能宽能窄,能强能弱,能放能收,顿挫鲜明,寓情于声,声情并茂。在评剧《刘伶醉酒》中,开头一句原来只是压缩成四板的传统“二六”,而洪影的这句用三板唱了“来了刘伶好酒的”七个字,下面一个“男”字唱了四板充满豪气的甩腔,她用一板清角音出字,然后旋律循环上行,经过一个小停顿,闪板再起清角音逐级进下行落在宫音。这个先声夺人的开句有四妙;其一,清晰地展现了是个“大烧锅喝黄了三百六,小烧锅喝黄了六百三”的酒狂;其二,妙在清角音出现在主要位置是小生传统唱腔中所有的;其三,妙在演唱中放与收、强与弱、字与腔、腔与情的完美结合;其四,妙在最后一段垛板转“二六”前的“酒篓”二字的高度夸张,似说似唱,唱说难分,可谓“狂”到极限。从这段唱腔中,完全可以感受到洪影是如何对待唱戏中的“唱”字的。

洪影是学京剧出身,有着较扎实的基本功。其可贵之处在于她能把以“写意为主”的念、做、舞京剧表演程式,和相对以“写实为主”接近平民的评剧念、做、舞相融化,从而达到有程式而不拘泥于程式,动真情而不失美感,使观众永远陶醉在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中。

代表剧目

编辑
早在1952年,洪影演出了由陈效影根据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川剧《柳荫记》改编的评剧《柳荫记》,成为洪派的第一个代表剧目。

其后,她又演出了由河北梆子移植的《牧羊圈》以及《张羽煮海》、《六国拜相》、《陈妙常》、《御河桥》、《周仁献嫂》、《杨乃武与小白菜》、《全家福》、《西厢记》等,《刘伶醉酒》是继《柳荫记》之后最具“洪派”的代表性剧目。

《红龙泉》是唐山地区评剧团为洪影量身特创的剧目,后来唐山市评剧团对它又进行了再创作,改名《红龙泉》,由她的弟子张俊玲主演,亮相于首届评剧艺术节,再度受到好评,成为洪派代表剧目。

代表人物

编辑
截止到2010年,洪影门下已有入室弟子63人,其中孙振宇赵立华等多位“梅花奖”得主,成为评剧洪派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另外还有分别荣获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各种国家大奖的国家一级精英:张俊玲、刘爱华、赵燕、汪洁、李焕双、石学广等人。

下一篇 韩剑光

上一篇 赵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