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 编辑

术语

20世纪,中国科幻的发展大致在时间上划分为两个时期,每一时期由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所统治。第一时期起于1902年,而第二时期起源于1979年。代表作家有星河、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877.5亿元,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科幻

起源:1902

类型:科幻

分期:第一时期,第二时期

代表作家:星河、刘慈欣、王晋康、韩松

发展时期

编辑
第一时期

起源于1902年。当年,鲁迅在《月界旅行·辩言》中透露出非常欣赏西方的科学技术,希望能向国人广泛传播的态度。由于过分惧怕科学读物的文本在的中国读者中无法获得接受,鲁迅希望科幻小说这种载体,能以糖衣炮弹的方式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传达给国民。“普及科学知识”于是成了将近90年漫长岁月中中国科幻小说存在的中心价值。这种“利用科幻小说进行科学普及”观念的泛滥,还受到大量引进苏联科幻小说理论的影响,并被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些不可理喻的因素所强化。可以说,从1902起到1979止,中国科幻创作一直处于某种“功利主义”的时代。其将科幻文学中的“科普功能”不适当地夸大,使其成为创作的主导价值。这种价值取向,对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并直接限制了作家的创作,限制了公众对科幻文学形式的理解。

第二时期

起源

中国科幻文学理论发展的第二时期,起源于1979年。当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我对科幻文艺的看法》。这个短文结束了“功利主义”时期,开创了第二时代。第二时代要求科幻小说找到比科学普及更加根本的价值观念,童恩正疑惑地认为,这种新的价值可能是去“普及科学的人生观”。童没有想到他的观点在整个科幻文学界引起了具有颠覆性的波澜,并被较冥顽的评论家誉为“灵魂出窍的文学”理论。一些后继者在感受到童氏理论的革新意义的同时,致力于修正他的不足之处。他们进而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系统地提出,科幻小说“应该是”一种根植于现代、根植于当前生活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应当紧密地结合“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作家逐渐从科学普及的中心视点转移到人性和现实的中心视点。他们甚至认为,科学是无关紧要的,全面地面对现实,“关注当前”、“向主流文学靠拢”、“比主流文学更先走向世界”才是科幻文学的主要运作方向。在这样方针的指导下,科幻小说在社会认识深度上得到了大的提高,但逐渐远离了科学本身和科学探索过程为文学造就的独特话语环境。

困难

古典主义科幻理论的基本上是失败的理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过分强调科幻文学的工具价值。在第一时期中,这种工具价值表现为“科学普及的工具”;而第二时期则改成“图解社会政治信条”或“传达主流文学思想的工具”。

特色优势

编辑
一是创作数量与产值不断走高。2016年至2020年,中国科幻小说的出版数量每年都在350部以上,较2015年翻3倍之多。2018年,科幻类图书全年总码洋12.5亿元,较上年增长50.6%,科幻类期刊码洋也近4000万元。除传统出版物外,数字阅读与有声阅读同样长势迅猛,其产值约占科幻阅读市场总产值的1/3。据《2019年度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18年中国科幻阅读市场产值总和约17.8亿元,同期上涨83.5%,2019年仅上半年科幻阅读产值就接近13.8亿元。

二是创作人才梯队成型、新人辈出。现阶段,中国科幻创作力量主要由两个群体构成:以“60后”“70后”为主体的中国科幻“新生代”作家群,创作风格稳健,叙事宏大,带有古典主义科幻的烙印;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科幻“更新代”作家群,创作风格活泼多元,善于从细微处发掘新意。

三是发表渠道不断拓宽,与严肃文学互动加强。中国科幻不仅给世界科幻带来独特审美,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增加新质。权威文学杂志如《人民文学》等刊发科幻小说,严肃文学作家在创作中融入科幻元素,中国科幻已从原来努力向严肃文学靠拢,转变为严肃文学主动寻求与科幻融合以达成创新。

丰富多元

编辑
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成为当代科幻创作的重要内容。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众围棋大师的新闻尚未淡出公众视野,AlphaGo Zero就已经打败它的初代版本。当下人工智能全面应用于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在使日常生活更为便捷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对人工智能能否最终取代人类这一问题的焦虑。

宇宙探索与终极思考依然是科幻创作的热门话题。中国各项航天实绩让月球火星探索、空间站建立等科幻描述即将成为现实。科幻作家不再满足于以普通太空史诗手法讲述故事,他们更追求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在仰望星空时有超越日常经验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科幻达成了古典哲学思考的当代转换,以期用文字构造的思想实验纾解人类面对浩瀚星海时的渺小感。

人物作品

编辑
最早的科幻作者

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本世纪初叶,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从那时算起中国科幻可以说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

五四时期宣扬“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的文化思潮,客观上为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普及作出了贡献。新文化运动为科幻在中国的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著名的文学名匠都曾翻译或写作科幻小说。

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用文言文的体例翻译成中文。鲁迅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章回本,并配了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鲁迅翻译了很多威尔斯和凡尔纳的经典小说,并在他的杂文中提倡发展科幻小说。

最早的科幻小说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著名作家老舍也创作过一本名为《猫城记》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幻文学仍然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体裁更接近科普小说,大多是向低年龄段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和预构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未来。在主题上比较接近于同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风格。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大陆的科幻文学的发展陷入停滞。

重要人物

文革后,叶永烈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70年代他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曾被改编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中国其他重要的科幻作家还有:刘兴诗、王晓达等人。

倪匡,出生于中国大陆的香港作家,自70年代起创作大量科幻小说,多以卫斯理和原振侠为主人公,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系列作品。他本人也以勤于笔耕著称,曾自称“中国写汉字最多的人”。代表作有《蓝血人》等。倪匡作品深受中文读者欢迎,被翻拍成多部香港电影及电视剧集。

83—84年间,中国科幻文学被贴上“精神污染”的标签,受到严厉惩处的事件,这次“抵制精神污染”的“政治运动”几乎使整个中国科幻事业夭折。运动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后果则无法估量。再如,主流科幻作家中,郑文光因此一病不起,叶永烈、童恩正、刘兴诗、肖建亨等受到不实污蔑和指控。

1978年在大陆创办的《科学文艺》杂志成为科幻文学最主要的期刊,编辑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该杂志后改名为《科幻世界》(SFW),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长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在《科幻世界》杂志的推动下,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如王晋康、刘慈欣、韩松、何夕、钱莉芳、柳文扬等人。杂志在引介国外优秀科幻作品、出版名家名作、普及科幻和科学知识方面多年来做出了大量贡献。

2016年,在央视节目《2015科幻盛典》中,科幻作家韩松与生产出液态机器的科学家进行了科幻与科学的一次握手。

重要年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别于1991年、2000、2007年在北京和成都承办了世界科幻年会。

下一篇 香港回归纪念日

上一篇 柳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