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学 编辑

中国南方大学(1950年-1952年)

南方大学南方大学

南方大学,成立于1950年1月1日,是中共中央在广州解放后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的新型人民革命大学。叶剑英同志被中共中央任命为南方大学的首任校长,陈唯实、罗明为副校长。1952年8月,南方大学改为广东革命干部学校;1952年10月,干部和教职工分流到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广东民族学院等高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南方大学

外文名:South University of China

创办时间:1950年1月1日

办学性质:革命大学

主管部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

地址:广州石牌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首任校长:叶剑英

撤销时间:1952年10月

第一期学员:4329名(招收)

办学沿革

编辑
1949年春天,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江南。随后,解放广州和华南的事情被提上日程,毛主席把叶剑英调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承担起解放广州和华南的责任。叶剑英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谈到,由于解放军由北向南推进,各地解放后留下了许多干部,这样到广东,能用得上的干部就不多了,需要培养更多的干部,参与即将解放的华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听完汇报后,毛主席当即指示叶剑英到广州后,要创办一所新式的革命大学——南方大学,培养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干部,并亲笔书写了“南方大学”校名。

                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南方大学校名 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南方大学校名

在中央的支持下,叶剑英先后抽调哲学家陈唯实,以及华北大学等学校的一批学者随军南下,着手筹办南方大学。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基础设施还很不齐全,为了能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校舍和能容纳4000余人的大礼堂,学校只能用茅草、葵叶等材料搭建礼堂。

1949年11月,南方大学发布招生简章,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的青年学生。

1950年1月,南方大学第一期正式开学了。校长由叶剑英兼任,副校长是陈唯实、罗明,校址设在广州石牌。第一期的学员有4300多人,包括公开招收的青年学生,以及各地方机关单位选送来的干部以及大、中学校的教师。

叶剑英为南方大学题词 叶剑英为南方大学题词

在开学典礼上,叶剑英告诉同学们,毛主席要求在广州办好这间新型的革命大学,以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为人民培养革命人才。他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进行思想改造,树立革命人生观,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他在《开学典礼校刊》上的题词写到:“大家同心协力,为办好一个南方大学而奋斗。培养干部,扩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的局势并不稳定,经常遭到国民党或美军的空袭。当时南方大学的师生们一边躲避战火,一边学习知识,环境非常艰苦,但学员们却不因困难畏缩。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决定南方大学改为广东革命干部学校,在校的大部分师生转到广东革命干部学校,接受轮训干部的新任务。

1952年10月,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央要求革命大学支援地方高校,南方大学的干部和教职工分流到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广东民族学院等高校。

生源情况

编辑
学校第一期计划只招收3500名学员,而前来报名投考者多达8100人,其中广东籍投考者占总人数91.2%,25岁以下年轻人占总人数76%。最终,第一期扩大招生,一共招收了4329名学员。

至1952年10月南方大学因“院系调整”并入广东革命干部学校之前,四期共招收学员19273名,其中广东籍学员占总人数超过90%,25岁以下的青年学员占总人数约70%。95%的学员顺利毕业,光荣地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将青春抛洒在建设伟大祖国的大地上。

虽然南方大学只办了短短两年,却为新中国培养出毕业生17905人。他们遍布省内外各条战线各个部门,有的担任领导职务,有的扎根基层,在不同的岗位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南方大学文艺工作团(来源:《南方大学之光校史画册》)南方大学文艺工作团(来源:《南方大学之光校史画册》)

组织架构

编辑
南方大学创办时,共有六个部,即六个学院:

第一部为文教学院,主要是培养中学教师和文教干部;

第二部为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区县政权机关干部;

第三部为财经学院,主要是培养财经工作干部和专业人员;

第四部为政治研究院,主要是团结高级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进行理论研究,以便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自觉地做好革命工作;

第五部为工人、民族学院,主要培养工会干部和民族干部;

第六部为华侨学院,主要是吸引归国华侨青年,培养侨务工作干部,使他们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此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南方大学还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举办了工干班、农干班、橡胶工人班、军干班、银行班、合作干部班等许多干部培训班,还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设立南方大学海南分院。

办学内容

编辑
南方大学是革命大学性质的文科大学,任务是为华南解放区培养革命的知识分子和文教,财经,政权建设等战线的革命干部。学制暂定为一年至二年,招收高中毕业和相当高中毕业程度的学生,经过考试,择优录取,在学习期间享受供给等待遇。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因为师资不足,南方大学无法承担全部课程。在得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支持后,学校邀请了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及省、市负责同志来校授课。陆定一、罗瑞卿、陈嘉庚艾青等人也先后应邀来到大学作专题报告或演讲。在实际教学中,南方大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很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及业务知识教育;二是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同学们树立革命人生观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内容

南方大学的教学内容是为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共分4类:政治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题性讲座。

专题性讲座主要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来校演讲、作报告。例如叶剑英、方方、陆定一、罗瑞卿等领导同志,陈嘉庚、司徒美堂等爱国华侨,诗人艾青,理论家何干之。

教学风格

被誉为“革命熔炉”的南方大学,制订了“学习理论,改造思想,钻研业务,参加革命”的教育方针;“实事求是”的校风;“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的学风,并要求师生员工“甘当小学生,甘当勤务员”;以及提出“紧张地工作,战斗地学习,愉快地生活”的明确要求。校歌中的“千万青年,跟着毛泽东,永远向胜利,永远向光明”,唱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南方大学的修业年限,原定一年至二年。但第一届学生学习了七个月,其中到兴宁县参加土改试点的多学一个月,便毕业了。这是因为广东和华南地区的形势发展很快,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在城市进行民主改革,以及各地加强人民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教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虽然南方大学第一届学生为了服从革命需要,奉命提前毕业,但是教学总时数还是很多的。因为在南方大学这个“革命大熔炉”里,教学就是一场战斗,从早到晚一天十一、二个小时,都在紧张地进行。既没有寒暑假,甚至连星期天和节假日都用来进行教学活动。

校名由来

1949年春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之后,解放国民党临时政府所在地广州的问题被提上日程。7月,中共中央决定组成新的华南分局,并于8月1日任命当时正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

在进行南下准备工作时,毛泽东多次找叶剑英商讨解放华南的一些重大问题。在谈话中,叶剑英提出了一个干部不足的问题。毛泽东指示叶剑英,华南解放后,要在南方办好一个大学,可取名南方大学,并亲笔题写了“南方大学”四个字。毛泽东的“南方大学”四个亲笔字,后来一直铭刻在南方大学的校门、校徽、校旗、校章、校刊、证书等上面。

<p>南方大学校刊

南方大学校刊

南方大学学员证章

南方大学第一期毕业证书

南方大学第一期毕业证书

南方大学第三期毕业证书

南方大学第三期毕业证书

南方大学学习证书

南方大学学习证书

南方大学学习证书

南方大学学习证书

南方大学学习证书

南方大学学习证书

办学地址

南方大学校长叶剑英南方大学校长叶剑英

叶剑英抽调了曾在延安抗大等校担任过教授的哲学家陈唯实,以及在华北大学等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十几名干部和学者,随军南下筹办南方大学。

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陈唯实等南方大学筹备组的干部从赣州日夜兼程赶往广州,于19日下午到达市区,在光孝寺内找了三间房子,挂出“南方大学筹备处”的牌子,正式开始了南方大学的筹办工作。

11月24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叶剑英兼任南方大学校长,陈唯实、罗明为副校长。华南分局决定,以广州东郊石牌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总统府”为南方大学校址。

院系调整

编辑
1952年底,随着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的开展,中央要求革命大学支援地方高校,南方大学的部分院系或并入华南师范学院等高校,或改组为广东革命干部学校。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决定南方大学改为广东革命干部学校,在校的大部分师生转到广东革命干部学校,接受轮训干部的新任务。 1952年10月,对外由广东革命干部学校改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党校(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1951年8月,南方大学民族学院成立,这是广东民族学院(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办学历史的最早渊源。1952年9月11日,广东民族学院筹备处成立。中共华南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著名民族学家、原岭南大学教务长、秘书长岑家梧教授任筹备处主任,原南方大学副校长罗明任副主任。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报》 393期 第二版 编辑:卢敏浪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报》 393期 第二版 编辑:卢敏浪

  • 华南师范大学

    1952年,南方大学俄文系并入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改为现名华南师范大学)。

  • 下一篇 八大拿

    上一篇 华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