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舂米 编辑
舂米就是将谷类的东西放入石臼里用杵捣去皮壳或捣碎。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中文名:舂米
拼音:chōng mǐ
出处:《潮汕歌谣》
注音:ㄔㄨㄥ ㄇㄧˇ
舂米
词义:将谷类的东西放入石臼里用杵捣去皮壳或捣碎
例如:舂药
翻开《潮汕歌谣》,里面有不少关于挨砻、挨磨、舂米等民俗事务。反映了旧时代人民生活的痛苦,寄托改变悲惨生活的愿望。如: 共嫂挨砻共嫂舂,给嫂掖糠满头湮。
共嫂挨砻共嫂筛,给嫂掖糠满头台。
后台亦有深河水,跳落河水哭哀哀。
挨呀挨,挨米来饲鸡……饲猪还人债,饲牛拖犁耙。
又如:
臼头舂米心头青,怨父怨母怨大家。怨我爹娘收人聘,叫我细细怎呢会理家?
臼头舂米目圈红,怨父怨母怨媒人。怨我爹娘收人聘,叫我细细怎呢会做人?
臼头舂米伤着腰,夫婿听知匆匆潮;寻无乌鸡来补腹,寻无杉板来押腰。
臼头舂米伤着脚,夫婿听知走来哈;寻无乌鸡来补腹,寻无杉板来押脚。
挨砻磨谷子,臼头舂米是繁重的劳务。从前,一个四、五口人的普通农家,每次挨砻要磨几箩谷,每月要舂米三、四臼。每次舂米要背着用生铁做的碓头,加上碓身百斤重。舂米时,用脚踏碓,碓头起落够吃力。要舂白一臼米,最少舂了三百下,要花近一个钟头。不少人舂得大汗淋漓,喘气不已。
历来女人嫁人,做了人家媳妇,就要干着这种挨砻舂米挑水的家务活,这些粗活很苦,无怪乎《歌谣》唱出妇女的心声:“臼头舂米目圈红”“叫我细细怎呢会理家”。
当记者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初保村一户居民家时,看到一位黎族姑娘用肩扛着一根约1米长的木棒向房屋旁的平台处走去。此时平台上摆着一个大木桶,另一位黎族姑娘正在往桶内放水稻,水稻没有剥皮,然后拿起木棒砸桶内的水稻。其中的一位黎族姑娘告诉记者,这就是舂米。据介绍,她们手中拿的棍棒叫舂米杵,桶叫舂米桶。她们通过用舂米杵捶打桶内的水稻,使米粒与谷皮脱离。
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舂米桶是木制的,桶皮厚超过10厘米,桶底厚超过15厘米,桶重至少25公斤。两位黎族姑娘拿起舂米杵用力地舂着桶中水稻,两个人一起一落,配合默契。咚咚的舂米声伴着姑娘们朗朗的笑声,使本来很繁重的劳动变得轻松许多。一位黎族姑娘告诉记者,几乎每到晚上黎族妇女们都在门前舂米。舂米的人数不等,一般要三四个人,但至少不能低于两个人,她们经常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舂米,一边舂米一边谈天说笑,有时还要信口唱上几句。
听着咚咚地舂米声,记者忍不住也想体验一下舂米。在黎族姑娘的指引下,记者操起舂米杵与她们一起舂起米来,开始很新奇,然而几分钟的功夫记者的手和胳膊就没了力气,无法将舂米杵抬起。
据说,过去黎族没有碾米机,每天妇女们都要靠双手舂米。虽然,现代的文明促进了机械化的大发展,但是黎族妇女并不愿意丢弃这样的劳动,如今所有的黎族姑娘都保持着这样的舂米方式。
采访中,黎族姑娘王春霞告诉记者,她喜爱舂米劳动,因为在这样的劳动中她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