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马之盟 编辑
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以后,以种种借口翦除异姓王,同时又分封刘氏子侄为同姓王,并杀白马、歃血与群臣定下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约。以此作为巩固西汉中央政权的辅助手段。“白马之盟”的本意是巩固汉家天下,但却未能得到后世严格的遵守。而关于其真伪性,现代学界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白马之盟”系他人伪造。
中文名:白马之盟
人物:汉高祖刘邦等
方式: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
特征:手指蘸血来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
主要内容: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以汉初三杰之一韩信为例,刘邦在垓下之战获胜后即改封其为楚王,使其离开根据地齐地,并于翌年设计将韩信掳至长安,降为淮阴候,最后借吕后之手斩杀韩信。其后彭越、英布、臧荼、卢绾等王皆一一被其贬杀。刘邦将异姓诸王清灭后,发现汉朝的控制力还只能停留在关中地区,在边疆地区却显得鞭长莫及,因此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制,以保刘氏江山稳固。
然而随着吕后势力日大,其担忧汉室江山被吕氏夺去,因此在其晚年与刘氏诸王杀白马为盟,以策万全。
张森年在《“白马之盟”盟词辨说》中分析几种关于誓词的文本,认为“白马之盟”真正的盟词应为:“非刘氏上所不置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击诛之。”
此外,《史记》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还提到汉朝的封爵誓词,其文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消磨的像磨刀石一样小,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让对你们的恩泽延及后代。)但并没有史料明确指出此段内容属于“白马之盟”的誓词。
在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弄权,被封为假皇帝,最后篡汉,将此盟约撕毁。
后汉光武帝重建汉朝,此盟约再被重提。但在随后光武帝刘秀在建武十六年撕毁盟约,册封卢芳为代王。
在东汉末年,曹操称魏王,其后其子曹丕继任魏王并篡汉称帝后,白马之盟被彻底撕毁。
终汉之世「非刘氏不王」这个祖训除了在上述的4个时期(吕后时期、西汉末年、光武帝时期、东汉末年)以外,都被严格地遵守,因此可见此盟约对汉代皇帝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部分史家认为刘邦在登上皇位后害怕被夺权,并为了使其后代不用受到功臣压迫,因此铲除开国功臣,并订立白马之盟。这反映其拥有着“家天下”的私欲,亦开创了后代各朝开国君主屠杀功臣的先河。
吕思勉在《秦汉史》中提出,“白马之盟”参与者的行迹存疑;
冯惠民在《重评吕后》中提出,吕后封诸吕为王是得到了大臣们认可的,因此“白马之盟”很可能是伪造的;
顾小虎、曾立平在《〈大风歌〉读后》中提出,功臣集团对吕后封诸吕为王的做法没有表示反对,“白马之盟” 可能并不存在;
叶少飞、田志勇在《“白马盟约”辩疑》中,从“白马之盟”订立的时间、参与者以及“白马之盟”对汉初功臣政策的背离等方面质疑“白马之盟”的真实性;
刘鸣在《“白马之盟”真伪辨》中,从盟誓的规范、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白马之盟”与常理相悖,并推测该盟约可能是宗室大臣刘向伪造。
《“白马之盟”真伪探》一文也明确指出:“种种迹象表明,‘白马之盟’极有可能是由汉初功臣集团伪造的,功臣们伪造“白马之盟”是为了给对付吕氏家族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