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泽林旱龙舟) 编辑
端午节(泽林旱龙舟),湖北省鄂州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泽林以前依水而居,随着地理环境的变迁,渐渐远离水域,也就没有了赛龙舟的条件。于是,泽林人因地制宜,采用了扎制旱龙舟巡游的方式取代了水舟纪念屈原的传统。泽林人将制好的旱龙舟打醮、朝舟、唱会戏、巡游、诗联会直至“化舟”。2014年11月11日,端午节(泽林旱龙舟)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3。
相关词条
中文名:端午节(泽林旱龙舟)
批准时间:2014年11月11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湖北省鄂州市
遗产类别:民俗
遗产编号:Ⅹ-3
泽林旱龙舟
泽林村,与黄石毗邻,历史上先后属武昌县(今鄂州)和大冶县所辖,因古时为沼泽苇林之地而得名。每年梅雨季节前后,豸毒丛生,当地百姓就扎茅船放进泽林河“送瘟神”,驱瘟辟邪,祈愿平安。康熙《大冶县志》卷一记载:“五月五日,观竞渡之戏”,“十八日,为龙舟之会……至期迎至青龙堤火之,谓为送瘟云。
乾隆年间,人们改扎茅船为旱龙舟,以龙舟庙会(亦称“太平船会”)的形式举行陆地巡游。建于乾隆己亥年间(1779年)的兴隆寺仍是旱龙舟庙会活动集中祭祀场所。 鄂州有大小端阳之俗。光绪《武昌县志》卷三云:“……初五日为小端阳,十五日为大端阳。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至十八泽林旱龙舟庙会活动期间,要举行多种驱瘟祈愿仪式和活动。由当地工艺师从农历二月开始扎制旱龙舟,其制作有着严格的制式规格。龙舟全长5.33米,宽1.4米,高4.17米,为三层梯形结构,分舟头、舟身、舟尾三部分,舟身又分前、中、后三舱。
泽林旱龙舟节期间,大约300到600名乡亲走上泽林街头,按照传统的习俗,游旱龙舟、举彩旗,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前进。一时间,泽林街烟火升腾连天接地,鞭炮鼓乐震天动地,家家花酒、茶叶洒向龙舟舱祭送屈原,整个出游时间约2个小时。
传承价值
”泽林旱龙舟是典型的、代表性的、民间活态传承的“送瘟神”习俗,它从一种祭送瘟神的远古仪式到一种凝聚人心的端午文化,承载着当地民众的生活智慧、生活情趣以及祈福求祥的善良愿望,具有历史学、民俗学、民间艺术学、节日文化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刘桂生老人
刘桂生,男, 汉族,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鄂州市申报。项目名称:端午节(泽林旱龙舟)。 刘桂生老人自学制作手艺,借由对祖父制舟的记忆,他一个人边做边摸索。祖父曾做了40年的龙舟,也曾留下制船古书,然而由于战乱古书被毁。刘老以自己的摸索经验为基础,一本新的龙舟制作图册已经绘制完成。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端午节(泽林旱龙舟)”项目保护单位鄂州市群众艺术馆评估合格。
2018年6月,首届旱龙舟文化旅游节在泽林举行。
文化影响
泽林旱龙舟已成为鄂州的一大文化品牌。泽林每年“大端午”农历五月十五至十八举办文化旅游节,致力于打造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鄂州旅游新品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