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编辑

唐代欧阳询与令狐德棻等编纂的综合性类书

艺文类聚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询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于武德七年(624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该作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全书共一百卷,一百万余字;征引古籍一千四百三十一种,分门别类,摘录汇编。

《艺文类聚》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艺文类聚

主编:欧阳询

类别:综合性类书

字数:一百余万字

成书时间:唐武德七年(624年)

作品简介

编辑
《艺文类聚》共一百卷,约一百万余字。全书分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部、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政治、刑法、杂文、战伐、产业、衣冠、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百谷、鸟、兽、鳞介、祥瑞、灾异等四十六部《四库全书总目》称“为类四十有八”。《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又称“凡分四十七门”。数字上的歧异,都由于对原书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和卷八十二(草部下)的计算法不同所致。

《总目》大约把药、香、草作为三部计。《燕大目》则明确以“药香草部上”为一部,“草部下”为一部。有人觉得,既是标为“上”“下”,其他各部也有占许多卷的和分上下卷的,但计部时只作一部,因此,为了统一计算标准,八十一、八十二两卷应该作为一部计,故共有四十六部,部下分目,共七百二十七子目。每目之下,先录记事,即摘录经、史、子等书籍中的有关资料;后录有关诗赋赞表。

《艺文类聚》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也均注明时代、作者和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在正文前有欧阳询序一篇。全书征引古籍一千四百三十一种,保存了唐代以前大量的诗文歌赋等珍贵文学作品,其中许多篇章早已失传。

作品目录

编辑

艺文类聚目录

卷数

部名

目名

第一卷

天部上

天 日 月 星 云 风

第二卷

天部下

雪 雨 霁 雷 电 雾 虹

第三卷

岁时部上

初 夏 秋 冬

第四卷

岁时部中

元正 人日 正月十五日 月晦 寒食 三月三 五月五 七月七 七月十五 九月九

第五卷

岁时部下

社 伏 热 寒 腊 律 历

第六卷

地部

地 野 关 冈 岩 峡 石 尘

州部

冀州 扬州 荆州 青州 徐州 兖州 豫州 雍州 益州 幽州 并州 交州

郡部

河南郡 京兆郡 宣城郡 会稽郡

第七卷

山部上

总载山 昆仑山 嵩高山 华山 衡山 庐山 太行山 荆山 钟山 北芒山 天台山

首阳山 燕然山 罗浮山 九疑山

第八卷

山部下

虎丘山 蒜山 石帆山 石鼓山 石门山 太平山 岷山 会稽诸山 交广诸山

水部上

总载水 海水 河水 江水 淮水 汉水 洛水

第九卷

水部下

壑 四渎 涛 泉 湖 陂 池 溪 谷 涧 浦 渠 井 冰 津 桥

第十卷

符命部

符命

第十一卷

帝王部一

总载帝王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太昊庖牺氏 帝女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尧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帝夏后氏

第十二卷

帝王部二

殷成汤 周文王 周武王 周成王 汉高帝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后汉光武帝 汉明帝 汉和帝

第十三卷

帝王部三

魏武帝 魏文帝 大帝 晋武帝 晋元帝 晋成帝 晋康帝 晋穆帝 晋简文帝

晋孝武帝 宋武帝 宋孝武帝

第十四卷

帝王部四

齐高帝 齐武帝 齐明帝 梁武帝 梁元帝 北齐文宣帝 陈武帝 陈文帝 陈宣帝

第十五卷

后妃部

后妃

第十六卷

储宫部

储宫 太子妃 公主

第十七卷

人部一

头 目 耳 口 舌 发 髑髅 胆

第十八卷

人部二

美妇人 贤妇人 老

第十九卷

人部三

言语 讴谣 吟 啸 笑

第二十卷

人部四

圣 贤 忠 孝

第二十一卷

人部五

德 让 智 性命 友悌 交友 绝交

第二十二卷

人部六

公平 品藻 质文

第二十三卷

人部七

鉴诫

第二十四卷

人部八

讽 谏

第二十五卷

人部九

说 嘲戏

第二十六卷

人部十

言志

第二十七卷

人部十一

行旅

第二十八卷

人部十二

游览

第二十九卷

人部十三

别上

第三十卷

人部十四

别下 怨

第三十一卷

人部十五

赠答

第三十二卷

人部十六

闺情

第三十三卷

人部十七

宠幸 游侠 报恩 报仇 盟

第三十四卷

人部十八

怀旧 哀伤

第三十五卷

人部十九

妒 淫 愁 泣 贫 奴 婢 佣保

第三十六卷

人部二十

隐逸上

第三十七卷

人部二十一

隐逸下

第三十八卷

礼部上

礼 祭祀 郊丘 宗庙 明堂 辟雍 学校 释奠

第三十九卷

礼部中

巡守 籍田 社稷 朝会 燕会 封禅 亲蚕

第四十卷

礼部下

冠 婚 谥 吊 冢墓

第四十一卷

乐部一

论乐

第四十二卷

乐部二

乐府

第四十三卷

乐部三

舞 歌

第四十四卷

乐部四

琴 筝 箜篌 琵琶 笋虡 箫 笙 笛 笳

第四十五卷

职官部一

总载职官 诸王 相国 丞相 冢宰

第四十六卷

职官部二

太尉 太傅 太保 祭酒 博士

第四十七卷

职官部三

大司马 司徒 司空 仪同 特进

第四十八卷

职官部四

录尚书 尚书令 仆射 吏部尚书 尚书 吏部郎 侍中 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给事中

中书令 中书侍郎 骠骑

第四十九卷

职官部五

骑太常 卫尉 太仆 廷尉 鸿胪 司农 将作 光禄大夫 太子詹事太子中庶子 太子舍人

第五十卷

职官部六

刺史 尹 太守 令长

第五十一卷

封爵部

总载封爵 亲戚封 功臣封 逊让封 外戚封 妇人封 尊贤继绝封

第五十二卷

治政部上

论政 善政 赦宥

第五十三卷

治政部下

锡命 荐举 奉使

第五十四卷

刑法部

刑法

第五十五卷

杂文部一

经典 谈讲 读书 史传 集序

第五十六卷

杂文部二

诗 赋

第五十七卷

杂文部三

七 连珠

第五十八卷

杂文部四

书 檄 移 纸 笔 砚

第五十九卷

武部

将帅 战伐

第六十卷

军器部

牙 剑 刀 匕首 铗 弓 箭 弩 弹 槊

第六十一卷

居处部一

总载居处

第六十二卷

居处部二

宫 阙 台 殿 坊

第六十三卷

居处部三

门 楼 橹 观 堂 城 馆

第六十四卷

居处部四

宅舍 庭 坛 室 斋 庐 道路

第六十五卷

产业部上

农 田 园 圃 蚕 织 针 市

第六十六卷

产业部下

田猎 钓 钱

第六十七卷

衣冠部

衣冠 貂蝉 玦珮 巾帽 衣裳袍 裙襦 裘 带

第六十八卷

仪饰部

节 黄钺 鼓吹 相风 漏刻

第六十九卷

服饰部上

帐 屏风 幔 簟 荐席 案 几 杖 扇 麈尾

第七十卷

服饰部下

枕 被 缛 如意 胡床 火笼 香炉 步摇 钗 梳枇 囊 镜 袜

第七十一卷

舟车部

舟 车

第七十二卷

食物部

食 饼 肉 脯 酱 鲊 酪苏 米 酒

第七十三卷

杂器物部

鼎 枪 钵 塸 盘 樽 卮 杯 碗

第七十四卷

巧艺部

射 书 画 围棋 弹棋 博 樗蒲 投壶 塞 藏钩 四维 象戏

第七十五卷

方术部

养生 卜筮 相 疾 医

第七十六卷

内典部上

内典

第七十七卷

内典部下

寺碑

第七十八卷

灵异部上

仙道

第七十九卷

灵异部下

神 梦 魂魄

第八十卷

火部

火 烽燧 灯 烛 庭燎 灶 薪炭灰 烟

第八十一卷

药香草部上

药 空青 芍药 百合 兔丝 女萝 款冬 天门冬 芣苡 薯预 菖蒲 术 草 兰 菊

杜若 蕙 蘼芜 郁金 迷迭 芸香 藿香 鹿葱蜀葵 蔷薇 蓝 慎火 卷施

第八十二卷

草部下

芙蕖 菱 蒲 萍 苔 菰 荻 蓍 茗 茅 蓬 艾 藤 菜蔬 葵 荠 葱 蓼

第八十三卷

宝玉部上

宝 金 银 玉 圭

第八十四卷

宝玉部下

璧 珠 贝 马瑙 琉璃 车渠 玳瑁 铜

第八十五卷

百谷部

谷 禾 稻 秔 黍 粟 豆 麻 麦

布帛部

素 锦 绢 绫 罗 布

第八十六卷

果部上

李 桃 梅 梨 甘 橘 樱桃 石榴 柿 樝 柰

第八十七卷

果部下

枣 杏 栗 胡桃 林檎 甘薯 沙棠 椰 枇杷 燕薁 檖 蒟子 枳椇 柚 木瓜

杜梨 芋 杨梅 蒲萄 槟榔 荔支 益智 椹 芭蕉 甘蔗 瓜

第八十八卷

木部上

木 松 柏 槐 桑 榆 桐

第八十九卷

木部下

杨柳 柽 椒 梓 桂  豫章 无患 朱树 君子 枞 桧 茱萸 楠 柞 楸 栎

楛 灵寿 女贞 长生 木槿 樗 木兰 夫栘 橚 若木 合欢 杉 并闾 荆 棘

黄莲 栀子 竹

第九十卷

鸟部上

鸟 凤 鸾 鸿 鹤 白鹤 黄鹄 雉 鹖

第九十一卷

鸟部中

孔雀 鹦鹉 青鸟 雁 鹅 鸭 鸡 山鸡 鹰 鹞

第九十二卷

鸟部下

乌 鹊 雀 燕 鸠 鸱 反舌 仓庚 鹪鹩 啄木 鸳鸯 鵁鶄 鸂鶒 白鹭 鷿鹈 鸥

鹏 精卫 翡翠 服鸟

第九十三卷

兽部上

马 騊駼

第九十四卷

兽部中

牛 驴 骆驼 羊 狗 豕

第九十五卷

兽部下

象 犀 兕 驳 貔 熊 鹿 獐 兔 狐 猿 猕猴 果然 狌狌 貂 鼠

第九十六卷

鳞介部上

龙 蛟 蛇 龟 鳖 鱼

第九十七卷

鳞介部下

螺 蚌 蛤 蛤蜊 乌贼 石劫

虫豸部

蝉 蝇 蚊 蜉蝣 蛱蝶 萤火 蝙蝠 叩头虫 蛾 蜂 蟋蟀 尺蠖 蚁 蜘蛛 螳螂

第九十八卷

祥瑞部上

祥瑞 庆云 甘露 木连理 木芝 龙 麟

第九十九卷

祥瑞部下

凤皇 鸾 比翼 乌 雀 燕 鸠 雉 马 白鹿 狐 兔 驺虞 白狼 比肩兽 龟 鱼 鼎

第一百卷

灾异部

旱 祈雨 蝗 螟 蟊 贼 蜮

成书过程

编辑
隋末大乱,经籍图书大量散失。唐王朝建国初年,李渊父子一面继续用武力削平各地敌对的军事力量,一面大兴文治,安定民心,以巩同刚刚建立起来的李唐政权。武德五年(622),李渊发布《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同年,秘书丞令狐德棻奏请购募遗书,由朝廷组织图书典籍的整理工作。于是,唐高祖李渊敕令,欧阳询任主编,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参与编写《艺文类聚》。该书历时三年,于武德七年(624年)成书。全书共一百卷,一百万余字。征引古籍一千四百三十一种,分门别类,摘录汇编。

作品鉴赏

编辑

作品主题

《艺文类聚》在内容取舍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家正统观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等主要主题。凡是与儒家思想有关的重要概念和范畴,如符命、帝王、后妃、圣、贤、忠、孝、德、让、智、孝悌、交友、言志、宗庙、社稷等都列有专题,并附有充实的诗文内容,使读者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在提高文学方面修养的同时,又能够加深认识儒学的基本思想和概念。

编纂特色

欧阳询在《艺文类聚》序中对于前代类书分别指出其不足之处:有的偏重于文,如晋挚虞的《文章流别》和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有的偏重于事,如魏文帝曹丕敕修的《皇览》和南朝梁徐勉领衔编修的《华林遍略》。将文和事分割开来的编纂方法不便于后人使用,因而《艺文类聚》的编纂便克服上述两者的不便,把文和事统一起来,编在一书中,这样可以达到“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的目的,实为开创之举。

《艺文类聚》采辑经史子集各种书中的材料,分类编次,故事居前,诗文在后,大致按作品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引故事,都注出书名,所引诗文,都注出时代、作者和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便于查考,其体例于诸类书中为最善。

不足之处

《艺文类聚》的内容去取、材料归类虽然较好,但也有些地方,不够合适。例如《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只载高齐;《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不收刀、匕首等物,却另立《军器部》一门。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历说:“繁简失宜,分合未当。”这大约是因为这部书成于众人之手,没有好好整理,所以内容不免欠妥,体例未能统一。

作品内还收录了较欧阳询晚出的作者苏味道、李峤、宋之问沈佺期四个人的诗,显为后人增入。其中引证,亦有错误。例如《艺文类聚》《草部》下《蒲》引《史记》:“赵高将为乱,先设验献蒲以为脯,惑二世,有言蒲者诛之。”查《史记·秦二世纪》,根本没有这回事。可能是此说曾见他书,而被张冠李戴弄错了的。又同书卷七十三把《汉书》的“长陵一抔土”的“抔”字误作“杯”字,收入《杂器物部》的《杯》类,也是错误。

后世影响

编辑
为解决文章事件各自一类不便查阅的问题,在《艺文类聚》中,欧阳询新创体例,事与文兼,汇为一书,这个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人的《事文类聚》、清代官修的《渊鉴类函》都模仿它;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实际上也都采用了这个体例。

《艺文类聚》一出,其它类书都被淘汰。另外该书所征引古籍已大多亡佚,自汉代至隋代的词章名篇多赖该书得以流传,因此该书历来为辑佚、校勘工作所资鉴。

《艺文类聚》是继《文选》之后编写的既有特色,内容又十分丰富的文学教材,为经书之外最重要的儒学教材之一,在当时及后世的文化教育领域中颇有影响。

作品评价

编辑
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

明朝文学家、藏书家高儒:“汉魏六朝之文,独赖《文选》、《艺文类聚》之存。不然,几至泯灭无闻矣。”

清代文学家永瑢、文学家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繁简失宜,分合未当。”“于诸类书中,体例最善。”

近代文论家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序》:“《艺文类聚》改善了以往类书的偏重类事,不重采文,以及随意摘句,不录片段的缺点,予后人以研究上的便利。”

版本信息

编辑
《艺文类聚》主要版本有:

南宋绍兴年间的浙江刊本。

明正德十年(1515年)无锡华氏雪堂铜活字版印本。

明嘉靖七年(1528年)胡缵宗刻小字本。

明嘉靖九年(1530)郑氏宗文书堂坊刻本。

明万历十五年(1587)秣陵王元贞刊本(此本甚劣)。

清光绪五年(1879年)成都宏达堂本,该本是以明万历王元贞校刊本为底本的翻刻大字本。版框规格:26.8厘米×18.3厘米,半叶11行,行20字。单鱼尾,白口,左右双边。全书40册、100卷,100万余字。卷前有《重刊艺文类聚序》、明福建布政使汤聘尹、唐弘文馆学士欧阳询撰写的序文。

清光绪五年(1879)四川华阳宏达堂翻王元贞刊本(多讹误)。

1959年上海图书馆以所藏宋绍兴刻本照原版式影印,线装16册,上下两函。

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印行断句排印本,由汪绍楹校订,精装两册,这是《艺文类聚》自有刻印本以来比较完善的一个版本。

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1965年中华书局版重版,改正了个别明显的断句失误之处,又附录了由李剑雄等人所编制的索引(包括人名和书名两部分);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重印。

作者简介

编辑
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唐代书法家、文学家, “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与虞世南并称“欧虞”。欧阳询的书法造诣极高,其楷书法度严谨,正中见险,骨气劲峭,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世称为“欧体”。其传世碑刻有《房彦谦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等;存世墨迹有《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编著《艺文类聚》一百卷。

古籍级别

编辑
2020年10月30日,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下一篇 刘孝绰

上一篇 中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