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尹 编辑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亦有少数外姓之人为令尹(吴起、黄歇、李园),实不多见。
中文名:令尹
性质:官职
朝代:楚国
出自:《说文解字》
令尹
《左传》称令尹、司马为楚之“二卿士”和“王之四体”,地位相当于其它诸国的百官之首——相(到了战国,只有楚国仍然用令尹的称号,而其他国家先后设相),属于楚王的股肱之臣。令尹地位略高于司马,其人选有空缺,常由司马递补。令尹的职责是辅助楚王综理朝政,虽也经常率军作战,但兵事主要由司马掌管。可见,楚之文武略有分工,和晋国正卿的文武合一稍有不同。任令尹者一般为楚王子弟,有时或由嗣君为之。令尹职位尊显,而一有过失,往往伏诛。见于《左传》的楚令尹共二十余人,其中如子玉、子上、子辛、子南,皆因有过而丧身。楚王驭下较严,和鲁、卫等国优容大臣有着明显差别。令尹很少世代相袭,避免了强家势力的滋生。由于楚令尹制有以上特点,春秋时各国政权上陵下替的现象在楚并未出现,这也是楚能雄强于诸侯的重要原因之一。令尹为楚所特有之官名,但有些受楚影响较深的小国,也曾设有令尹。据春秋铜器铭文所记徐国就曾设有此官。
战国时期,各国多以相邦为“百官之长”,只有楚沿春秋之旧,宰辅之任仍名为令尹。如魏吴起到楚后,为悼王令尹。春申君独揽楚之大权,其职位也仍是令尹。在《韩非子》和《战国策》中都有关于楚令尹的记载。
(2)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宋·梅尧臣《立春前一日雪中访乌程宰李君俞依韵和答》:“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五引 宋·刘斧《青琐高议·寇相毁庙》:“﹝寇准﹞知巴东县。县旧有一庙,不知其名。旧令尹尝梦其神泣告之。”清 昭梿《啸亭杂录·岳青天》:“岳少保起,满洲人。以孝廉起家。初任奉天府尹,前令尹某以贪黩著,公入署时,命仆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缁染其污迹也。”
楚武王以斗伯比、斗祁兄弟为令尹,征伐四方,对楚国初期的扩张壮大立下大功。斗伯比之子斗谷于菟毁家纾难,功勋卓著。然斗谷于菟之弟成得臣于城濮之战惨败,若敖氏发展受挫。楚王以蒍吕臣为令尹,意欲分若敖氏之权。
蒍吕臣死后,斗勃、成大心、成嘉、斗般又相继为令尹。若敖氏家族长期世袭令尹一职,且前任令尹有权指定其继承人,权势膨胀迅速。至斗椒,楚庄王处处抑制若敖氏,斗椒政变失败,若敖氏被灭族。
楚庄王为巩固楚国王权,以其弟子重(穆王子)为令尹,楚国公族力量加强。其后子辛(穆王子)、子囊(庄王子)、子庚(庄王子)、子南(庄王子)相继为令尹,其余卿族虽有人(薳子冯、屈建)担任令尹,其势仍不及公族。
前544年,子木去世,公子围为令尹,公族势力过大。最终公子围弑君而立,是为楚灵王。
楚灵王残暴成性,镇压薳氏、屈氏,蒍氏(薳氏小宗)凋谢,屈氏亦走向低谷。楚人杀灵王,立平王。楚平王依旧多以公族成员为令尹,然其余卿族(薳氏、屈氏)衰落,若敖氏后裔(斗成然)虽有短暂崛起,亦不能左右大势。
子皙(共王子)、子瑕(穆王曾孙)、子常(庄王孙)、子西(平王子)、子高(庄王曾孙)、子国(平王孙)相继为令尹。经过灵、平两代的折腾,陈杂混乱的贵族制度、脆弱不堪的卿族伴随着楚国的中衰。
灵王、平王时代的政治洗牌造成楚国贵族缺失,景氏(平王谥为“景平”)、昭氏(昭王谥为“昭”)日渐崛起,屈氏也在步入复兴的轨道。
至战国,景氏、昭氏、屈氏稳居楚国三大贵族之列。楚悼王欲图强,以吴起为令尹,实为反常。然吴起以客卿之身,欲根除楚国贵族之腐基,难矣!
楚悼王死后,吴起遭射杀,新法被废。楚令尹一职基本由公族、景氏、昭氏三家垄断,直至前223年,秦王赵政(一名嬴政,为秦始皇)灭楚。
生卒年不详。亦名熊伯比,若敖熊仪之子。公元前706年,斗伯比参政。据《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莫敖屈瑕骄傲轻敌,伐罗必败”,结果屈瑕在率楚军讨伐罗国时,果然大败。其任楚国令尹时期,参与楚武王伐随战争。
2.斗祁(前690年前后任令尹)
生卒年不详。名祁。若敖氏后裔。长时期协助楚武王,掌握楚国军政大权。公元前690年,随武王征伐随国。征途中武王病死,他密不发丧,仍按原计划率楚军东进。逼进随都后建造营垒,迫使随人求和,与随侯订盟于汉水之滨。待楚回师渡过汉水,才正式发讣告。
3.彭仲爽(前688年以后-前683年以后)
生卒年不详。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载:“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楚文王伐申国(今河南南阳),授仲爽为令尹,先助楚文王灭掉申国,公元前680年又灭掉息国(今河南息县西南),成为楚国的县;后征服陈国、蔡国,使他们向楚国朝贡。因相楚有功,楚文王赐仲爽广地,其家世为楚大夫。彭仲爽是为数不多的出身非楚国王族的令尹。
4.公子善(前675年以前-前664年)
(?-前664)名子善,字子元,楚文王弟。前666年,在楚文王夫人息妫宫旁修建馆舍,成天歌舞不息,被息妫斥责。同年秋,以600乘战车伐郑返郢后,擅自住进王宫。楚成王八年。被忠于楚王室的申公斗班杀死。
5.斗豰於菟(前664年-前637年)
生卒年不详。字子文,斗伯比之子。又称斗豰于菟,据《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斗伯比与郧(今安陆一带)国君之女私通产子,被郧国夫人丢弃于云梦泽中,某日郧君狩猎,见虎抱一婴儿喂乳,乃带回郧国抚养。楚人称“乳”为“豰”,称“虎”为“于菟”,故名。前664年,斗班杀令尹子元,斗谷于菟继任令尹。执掌楚国军政大权二十七年,其间两次去职又复职,期间协助楚成王大力整顿楚国内政,率军灭弦国、黄国、英国,前637年主动辞职,推荐楚将成得臣当令尹。
6.成得臣(前637年-前632年)
(?-前632)名得臣,字子玉,斗伯比之子,子文之弟。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楚令尹。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因战功被子文推荐为令尹。成王三十八年,率楚军灭夔(今秭归境),又北征背楚亲晋的宋国。次年冬,再围宋,与救宋之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楚军溃败,引咎自杀于归途中。
7.蒍吕臣(前632年-前629年)
(?—前631年)蒍(同薳)氏,名吕臣,字叔伯。薳章之后裔。原为大夫。城濮之战战败后子玉自杀,楚成王立蒍吕臣为令尹,以图分若敖氏之权。蒍吕臣虽为正卿,却难以控制若敖氏,遭到斗勃、斗般、成大心等人的一致反感。前631年,蒍吕臣在一片反对声中死去,任令尹仅一年。
8.斗勃(前629年-前627年)
生卒年不详。名勃,字子上。若敖氏后裔。初为大夫。前632年城濮之战时辅助子玉,指挥楚军右翼,被晋军击溃。楚成王为立太子事,曾征询其意见。他提出商臣为人残忍,不可立为太子,因而遭商臣怨恨。前627年率楚军讨伐陈国、蔡国。与陈、蔡媾和后,又攻打郑国。晋国出师救蔡,和晋军阳处父对峙于汦水(一名滍水,即今河南鲁山、叶县一带的沙河)。为避免遭晋军袭击,后退三十里,准备等晋军渡河后再战。不料阳处父却扬言楚军逃跑而退兵撤,楚亦撤军归国。太子商臣以此诬告子上是接受了晋贿赂退兵而被楚成王处死。
9.成大心前627年-前615年
(?-前615年)名大心,字孙伯。为子玉之子。若敖氏后裔。前632年城濮之战时曾跟随其父成得臣出征。前625年,楚穆王弑其父自立为王后,以其为令尹。继续北图东进开疆拓土。前622年秋,率师灭六(偃姓,今安徽六安北),继灭蓼(姬姓,今河南固始东北),图谋中原,与晋争霸。前616年败麇师于防渚(今湖北房县),进师至锡穴(麇都,今湖北郧县五峰)。前615年卒,其弟成嘉继之为令尹。
10.成嘉(前615年-前612年)
(?—前613年)名嘉,字子孔。子玉之子,成大心之弟。前615年继成大心为令尹。担任令尹之初,舒、宗、巢等群舒(偃姓,散居今安徽巢湖西南)叛楚,率楚军前往平乱,俘虏舒(今安徽庐江西)及宗国(约今庐江西北)国君,并乘机围巢国(今安徽六安东北)。前614年,楚穆王崩逝,其子立,是为楚庄王,庄王年幼,成嘉独掌朝纲。前613年与太师潘崇伐群舒,使公子燮、子仪留郢(今湖北荆州)辅庄王。二子作乱,使贼杀成嘉,不克而还。不久成嘉病故。
11.斗般(前612年-前611年)
(?—约前605年)名般,字子扬,若敖氏后裔,令尹子文之子。楚庄王四年(前610年)前后任令尹之职。约在楚庄王九年遭工正(掌百工之官)蒍贾诬陷被杀。
12.斗椒(前611年-前605年)
(?~前605年)名椒,字伯棼。又字子越。斗伯比之孙。楚成王时任司马,掌管军事,曾参加楚、晋城濮之战。前611年参与灭庸(今竹山县东)之役。后继斗般为令尹。庄王九年,他杀死主管军事的司马蔿贾后,率若敖氏族人发动叛乱,被庄王击败,若敖氏族几被尽灭。
13.虞丘
生卒年不详。字子桱,即沈尹子桱。号称虞丘子。楚穆王之子。曾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为令尹。前597年率军参加邲(今河南郑州西北)之战,大败晋国。前589年,巫臣携夏姬叛逃到晋国,沈尹子桱与令尹子重杀死了巫臣族人。沈尹子桱与王子罢得到了巫臣族人子荡的家产。
14.蒍敖(前605年以后—前596年)
(约前630-前593年)名敖,字孙叔。期思(今河南淮滨)人,一说郢(今湖北潜江)人。前601年出任令尹,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参与楚晋邲(今河南郑州西北)之战,大败晋国,楚称霸中原。还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今湖北荆州沙市中山公园西北隅有其墓。
15.子佩( 前596年—前593年)
不详。
16.公子婴齐(前593年—前570年)
(?-前570)名婴齐,字子重。楚庄王弟。初为左尹(令尹之副职)。前598年,率楚军伐宋(今河南商丘一带)。次年,亲率楚军参加了大败晋军的邲(今河南郑州市西北)之战。前590年,楚共王即位,任令尹。即与司马子反(公子侧)合谋,杀害已奔晋之巫臣的族人。巫臣向晋景公献策,使晋与吴(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结好。期间率军远伐卫、鲁,又与蔡侯、许男、鲁公及秦、宋、陈、卫、郑、齐之大夫盟于蜀(鲁地,今山东泰安西)。楚共王六、七年连续两次率楚军伐郑(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前584年,吴军侵楚。前571年率军伐吴获胜;旋又派楚军袭吴,遭惨败。前570年病逝。
17.公子壬夫(前570年-前568年)
(?-前568年)名壬夫,字子辛,楚穆王之子,公子侧(子反)之弟。初为右尹。前575年,率军参加鄢陵之战。前573年,率楚军与郑军侵宋城郜,攻取幽丘(今安徽萧县),伐彭城(今江苏徐州)。次年,再次率楚军救郑伐宋吕、留(今江苏徐州)。前570年为令尹。后常侵伐小国以图私立且对诸侯贪索无厌。前568年楚共王因陈国背楚亲晋将其处死。
18.公子贞(前568年-前559年)
(?-前559年)名贞,字子囊。楚庄王之子。前568年被任为令尹后,为与晋国对抗,先后六次北伐。从实践中深感楚、晋力量相当,主张不与晋争。楚康王元年,率楚军伐吴失利。死前已预感到吴对楚的威胁,遗言加修楚郢城墙。
19.公子午(前558年-前552年)
(?-前552年)名午,字子庚。楚庄王之子,楚共王之弟。初为楚国司马,主管楚国军事。前561年出使秦国。次年,率楚军大败吴军。前558年为令尹。前555年冬,郑国子孔欲借楚国兵力铲除异己。他鉴于诸侯向晋,楚国难于与晋争雄而未答应出兵。后在楚康王催促下,率楚军深入郑境。后适逢大雨,楚军大多冻伤,遭惨败。前552年病死。
20.公子追舒(前552年-前551年)
(?-前551年)名追舒,字子南。楚庄王子。楚康王初年任箴尹。前552年为令尹。偏宠无有爵禄的观起,使观起非法占有能驾几十辆车子的马匹。次年,被康王处死,观起亦被车裂。
21.蘧子冯(前551年-前548年)
(?-前548年)蔿氏,名子冯。孙叔敖之侄。前558年任大司马。前551年任为令尹后,经人规劝,接受公子追舒被杀的教训,主动辞退了八个拥有很多马的宠信者。
22.屈建(前548年-前545年)
(?—前545年)名建,字子木,屈到之子。前551年任莫敖。前548年,继薳子冯担任令尹。执政之初,灭舒鸠(今安徽舒城境),并击毙吴王诸樊。前546年,代表楚国参加十四国弭兵之会。赴会前内穿皮甲,会中与晋国争当盟主。会盟达成协议,楚、晋平分了霸权。死后,晋国曾派大臣至郢,为其吊丧。
23.公子围(前545年-前541年)
(?-前529)即楚灵王。初名围,后改名虔。楚康王弟。前549年-前529年在位。前544年,康王子熊员继为楚君后,任其为令尹。次年,杀司马蒍掩,夺其家财。前541年冬,绞死郏敖,自立为楚君。前538年,在申县会合诸侯,寻以诸侯之师伐吴、灭赖(今河南息县)。不久修建章华台。前534年,灭陈(今河南淮阳);前531年,灭蔡(今河南上蔡);并将从属于蔡的许、胡、沈等国迁入楚境。前529年,陈、蔡故臣联合楚诸公子弃疾发难,攻入郢。灵王所率楚师溃散,被迫自杀。
24.蘧罢(前541年-前529年)
生卒年不详。名罢,字子荡。前546年,赴晋参加盟会,应对敏捷,深得晋人赞许。前543年,去鲁聘问。前541年,公子围篡夺王位后,任其为令尹。前537年,赴晋为灵王迎娶晋侯之女。次年,率楚军伐吴,溃败,把战败之责归之于薳泄,将薳泄处死。
25.公子黑肱(前529年)
(?-前529年)字子皙。楚共王之子,楚灵王弟。前546年曾参与楚、晋十四国弭兵之会。前541年,同伯州犁在雠、栎、郏等地筑城。同年冬王子围杀死楚王郏敖,子皙逃郑。前529年,潜回楚之蔡地(今河南上蔡),联合先后受楚灵王迫害的王族子干、公子弃疾、蔓成然率军杀入郢都(今湖北荆州),杀死楚灵王的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子干自立为楚王,子皙为令尹。旋为公子弃疾所逼,自杀。
26.斗成然(前529年-前528年)
(?—前528年)名成然,字子旗。因食采于蔓,又称蔓成然。斗谷於菟六世孙,斗韦龟之子。(前640)楚灵王即位不久,其封邑被侵夺,任为郊尹(治郊区大夫)。前531,楚灵王灭蔡(今河南上蔡)设县,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随弃疾赴蔡。前529年,楚共王诸公子起事反叛楚灵王,他带领斗氏族人进入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及至弃疾夺得王位(楚平王)后,被任命为令尹。次年,和养氏之族(养由基后裔)勾结,贪得无厌,被楚平王杀死。
27.阳匄(前528年-前519年)
(?-前519年)名阳匄,字子瑕,楚穆王曾孙。前528年冬,令尹斗成然被杀后继任令尹。前523年,阳匄在郏地(今河南郏县)主持筑城,后去秦国聘问,以加强秦楚联盟。前519年,吴王僚伐州来(今安徽凤阳),他带兵出援,病卒于出征途中。
28.囊瓦(前519年-前506年)
生卒年不详。名瓦,字子常。子囊(即楚庄王第三子公子贞)之孙。前519年任令尹,修郢都城墙,被沈尹戌反对。前516年,楚平王去世,欲舍弃太子(楚昭王)而立公子申(子西),遭公子申反对未果。前515年,囊瓦听信费无忌的谗言,杀害了左尹郤宛,灭族,引起国人不满。于是接受沈尹戌的建议,杀死费无忌。前508年率楚军伐吴,被吴军击败。前507年,向唐成公、蔡昭侯索贿遭拒,将唐、蔡国君扣留三年后释放。蔡君回国后请求吴国伐楚。前506年,吴王阖闾联合唐国、蔡国伐楚,柏举之战,楚国大败,囊瓦逃到郑国。吴军攻入郢都。时郑定公归咎于囊瓦,囊瓦自杀。
29.公子申(前505年-前479年)
(?-前479年)名申,又名宜申,字子西。楚平王庶出长子,楚昭王兄。初为申公,后为右司马。前506年吴军攻入郢都,楚昭王出逃。次年,秦军援楚,子西率楚军配合秦军战于汉东,先后在军祥(今随州市西南)、公壻之溪(约在今湖北襄阳市东)击败吴军。郢都收复后,被任为令尹。前489年昭王死后,拥立昭王之子熊章为楚君,是为楚惠王。后召回流亡在吴的王孙胜(白公胜),任巢大夫(一说为白公);前479年被白公胜所杀。
30.沈诸梁(前479年-前478年)
生卒年不详。名诸梁,字子高。楚司马沈尹戌之子,因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史称叶公。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前479年,楚发生白公胜之乱,叶公率军勤王,击败白公胜,被楚惠王封为令尹兼司马。次年灭陈(今河南淮阳)。后将令尹一职让给公孙宁,回叶地终老。
31.公孙宁(前478年-前475年以后)
生卒年不详。名宁,字子国,又称公孙宁,楚平王之孙,令尹子西之子。初为右司马。前479年,子西被白公胜所杀,旋白公胜之乱被平定。前478年继沈诸梁任令尹。前477年,巴国进犯楚国,三月率师在鄾地(今襄阳市西北)大败巴国,被封在析(今河南西峡南),为楚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君。
二.战国
1.子春(传世文献不载,据“北大简”《堪舆》记载。)
2.吴起(前385年—前381年)
(约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4.昭奚恤(约前369年—前342年间)
生卒年不详。名奚恤。纪郢(今江陵纪南城)人。战国时楚令尹、封君。封于江(今河南正阳西南),因称江君。继州侯掌握楚国军政大权,位高禄重,敢于直言,在诸侯间颇有声望。为此,仕于楚的魏人江乙象楚宣王屡进谗言。他不为所动,仍进谏如前。
5.昭鱼(约前340年—前322年)
生卒年不详。一作昭献。曾两度出任令尹。一次约为前323—前320年,另一次约为前318—前301年。前322年,张仪由秦入魏为相之时。史厌劝此时正为令尹的昭鱼与张仪合作要挟韩国,以求兼相楚韩。但此后不久昭鱼就将令尹让给了大司马昭阳。
6.昭阳(前322年-前310年)
生卒年不详。名云,字阳。战国时楚司马。兼领柱国,封上爵执圭。前334年率兵灭越。前323年,败魏军于襄陵(今河南雎县),占八邑,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被任命为令尹,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赏赐给昭阳,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同年,转兵伐齐。策士陈轸为齐作说客,以“画蛇添足”为喻劝其罢兵,遂退师。怀王十一年,为便于控制泗东,昭阳向齐国刚罢相不久的田婴提出,以数倍楚地换取田婴封地薛邑,为田婴拒绝,楚军遂强行攻薛。齐宣王派兵援薛,楚始罢兵。不久,昭阳在封地病故,谥号“山子”。
7.景鲤(约前310年—前298年)
生卒年不详。名鲤,楚平王后裔。继昭阳之后任令尹。曾奉命出使于秦(都城在今陕西咸阳),秦国拟将他扣留,以之要挟取得楚地。他向秦王指明这种作法只会使秦孤立;秦王乃将他释放归楚。前300年,韩国(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太子几瑟奔楚;楚欲立几瑟为韩国继承人,他为此出使于韩。次年,怀王入秦被扣。在齐国作人质的楚太子横,表示愿割楚东境地五百里于齐后被释归,旋被立为楚君(楚顷襄王)。当齐向楚索要“东地”时,顷襄王征询他的意见。他不同意割地,主张请求秦国出兵相助拒齐。顷襄王乃派他带五十车财物入秦求援。秦出兵援楚,齐国未能占领楚地。
8.子兰(前298年—前285年)
生卒年不详。名子兰(一作阑)。楚怀王子,楚顷襄王弟。前299年,力劝楚怀王前去秦(今陕西咸阳)会盟。及至楚怀王入秦,被秦扣留。前298年任令尹。前296年,楚怀王死,归葬于楚。楚人因其劝怀王入秦而不返,免令尹之职,以子椒接任。约前292年,楚与秦结为婚姻。遭屈原反对,子兰与上官大夫靳尚诬陷屈原,使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9.子椒(前285年前后)
生卒年不详。原作“子叔”。楚怀王宠臣之一,官至令尹。他对屈原的各项政治主张和建议多次抵制,并向楚怀王谗言屈原,致使屈原遭受排挤和陷害。
10.州侯
生卒年不详。因封于州(今湖北洪湖)称州候。名不详。楚顷襄王时为令尹,以陪伴楚王取乐为能事,期间楚军在秦军攻击下一再败北。前278年,楚国都被迫东迁于陈(今河南淮阳)。
11.春申君黄歇(前262年—前238年)
(前314-前238)本名黄歇,楚国江夏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前去奔丧时被国舅李园安排的刺客刺杀。一说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
12.李园(前238年—前228年)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人,入楚,把妹妹进献给春申君,怀有身孕。后李园又建议春申君将其妹献给楚考烈王,后来其妹生下一子,李园得以与春申君同掌楚国朝政。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李园矫命杀死春申君,立楚幽王,专楚政。李园最后也未得善终。据《列女传》之《孽嬖》载:“后有考烈王遗腹子犹立,是为哀王。考烈王弟公子负刍之徒闻知幽王非考烈王子,疑哀王,乃袭杀哀王及太后,尽灭李园之家,而立负刍为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