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吹乐 编辑
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曾形成为重要的乐种。其初常用鼓、角、箫(排箫)、笳等乐器,曲目中亦常有歌词,可供歌唱。鼓吹乐作为历史乐种,特指汉魏以来,宫廷、军府、官府中与仪仗、军旅、宴飨有关,并见于乐府或太常等机构编制的乐种。
中文名:鼓吹乐
外文名:wind and drum music
地区:中国
类型:传统音乐
其中有女子与无情无义的负心男人决绝的《有所思》,歌颂女子坚贞不渝的爱情的《上邪》,诅咒统治阶级发动战争的《战城南》等曲,原都是民歌,后被各地鼓吹乐所吸收。
鼓吹乐被宫廷采用后,用于军队、仪仗和宴乐之中。由于乐队的编制和应用场合的不同,而有 黄门鼓吹 、 横吹 、 骑吹 、 短箫铙歌 、 箫鼓 等不同称谓。
汉魏间的鼓吹乐按用途区分,一般有下列几种类:①黄门鼓吹:由天子近侍掌握,主要列于殿廷,称为“食举乐”(宴席、饮膳时所用),亦称“长箫”。黄门鼓吹也用于天子专用的“卤簿”(仪仗)。《西京杂记》载:“汉大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列殿廷与供卤簿,和后世鼓乐兼有坐乐、行乐颇为相同。②骑吹:用于卤簿,随行帝王、贵族等车驾,以用箫、笳、鼓、□等乐器在马上演奏而得名。③短箫铙歌:蔡邕指为军乐,主要用于社、庙、“恺乐”、“无会”、“郊祀”“校猎”等盛大活动。④横吹:用于随军演奏,朝廷常以其赐予边将。《乐府诗集》卷21解释鼓吹与横吹的区别:“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有箫、笳者为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晋书·乐志》又说:“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由此可知“横吹”为后起,它的代表作品即著名的《新声二十八解》(《晋书·乐志》)。
大体如上,无严格界限,每随时代而异。一般情况下宋以前的鼓吹乐,共同点较多,宋、元以后则变化较大,愈近后世,鼓吹乐各种类就愈加失去其间的区别,逐渐混一,统称为鼓吹。但即使是汉魏六期间的鼓吹乐,其种类、用途之间的关系也未可执一而论。陈后主遣宫女学来的“北方箫鼓”(实即“长箫”)却不限于黄门鼓吹的原有用途;将鼓吹用于游乐活动直至“百戏”的伴奏,将鼓吹场合自亭台而至楼船、楼车等,也是汉画像砖中常见的传统。《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小序:“周武帝每元正大会,以梁案(梁时鼓吹称“熊罴十二案”)架列于悬间(钟、磬“乐悬”之间),与正乐合奏”,更是一种俗乐雅奏。
新阶段。(见彩图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乐舞图》)
唢呐
鼓吹乐种 吹打乐是中国最普遍的器乐品种,民俗活动中的婚丧嫁娶、岁时节日,都少不了吹打锣鼓。因此,它的主奏乐器“唢呐”,也就成为民间运用最广泛、普通百姓最喜闻乐听的乐器。“唢呐”俗称“喇叭”,小者称“海笛”。形制是在椎形木管上开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套以苇制哨子,下端承接一个铜制喇叭口。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吹打曲就是《百鸟朝凤》
它流传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开始热烈、欢快的乐段结束后,乐队奏出一个固定的伴奏音型,在它的衬垫下,音色高亢明亮的唢呐细腻地模拟各种飞鸟啼鸣。这些极近形象、竭尽变化的模仿,既表现了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民间艺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在凡俗生活中提取艺术性灵的趣味,同时也是表现民间艺人演奏功夫的即兴性乐段。它的广泛流传,更得益那如此美妙、吉祥的曲名。
展示“唢呐”另一面品格的传统曲目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一枝花》,它采用梆子“哭腔”,奏出凄楚悲切的音调。最后以曲牌《小桃红》为素材的快板乐段,充分发挥了这一乐种中紧板慢唱的“穗子”手法,渐次逐一拉长一串长音,尽情表现演奏者的气息偷换技巧。
流行于冀中地区的大管子曲《放驴》,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乐曲的慢板部分,表现了农民豪爽乐观的性格和热烈奔放的感情,逗趣对答式的乐汇极富生活气息。快板部分旋律活泼欢快,曲调轻松诙谐。大管特有的演奏技法如涮音、跨五音、打音、颤音等,借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曲是河北民间器乐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另一首名作《江河水》是50年代初由王石路等人根据辽宁鼓乐同名笙管曲牌改编成的双管独奏曲。曲调凄厉哀婉,感情悲怆激越。
图为度尾鼓吹乐传承人黄春祥表演“公吹”
仙游县志载:仙游民间音乐源远流长,“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又经长期演变发展,形成浓郁地方特色,其中“大鼓吹”因演奏时吹大唢呐和打大鼓而得名。鼓吹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二钹、小锣、钟锣和一对大唢呐(俗称“公母吹”,公的吹高八度,母的吹低八度,略有支声复调因素),迎宾送客等大场面开场和收场都要用“大鼓吹”演奏。据考证,度尾鼓吹乐是中国民间音乐史上古老乐种,源于北宋。本为北狄军乐,传入中原后与大曲结合,成为黄门鼓乐,后经历代入闽的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融而成。鼓吹乐可分“大鼓吹”、“小鼓吹”、“大棚吹”、“三教吹”4大类。小鼓吹中最具特色的“七枝谱”也称“客板吹”,相传宋代某藩王由南京携带一班鼓吹乐手入闽,因战乱流散各地,至度尾下蔡、云水传授技艺,流传至今。
度尾鼓吹乐曲牌有“挂金牌”、“将军令”、“状元游”等,与古代迎宾仪式、军队凯旋场面相吻合。清光绪五年的《仙游县志》引黄仲昭《旧志》说:(宋)太祖兴国初,陈洪进据漳泉二州,戎马千万众,前歌后舞入此城……王师入城,作笳鼓为乐……。笳鼓就是吹鼓乐。史载,宋代武职官员在协台以上的都在衙署东西辕门外,各搭吹鼓楼,东边司吹,西边司鼓,每日三餐鸣炮吹打,以示武官威仪。光绪末年废除此制,乐工转到民间演奏。演奏时用大唢呐一对,打击乐除大鼓外,还有大钹、小钹、大锣、小锣等。
度尾鼓吹乐
度尾鼓吹乐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逐渐演变形成以大唢呐为主,中小唢呐主配音,以鼓指挥,锣、钹配之,构成以鼓点指挥、唢呐主奏、锣鼓振节的导乐性特征。鼓吹乐调式和板式则尽显简约质朴之美,粗犷高亢,气势昂扬。度尾鼓吹乐现存古典曲目221首,其中大鼓吹14首、小鼓吹46首、大棚吹11首、三教吹150首。其曲谱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还是以“上尺工还合四乙”表示,随后才改为“1234567”。“文革”动乱时期,鼓吹乐遭劫,乐班遣散,艺人改行,曲目流失,乐音沉寂。据当地鼓吹艺人的回忆,有的已有十几代的家传技艺,仅从这一点来推算,鲁西南鼓吹乐的历史沿革至少可以将它追溯到三百多年以前。另外,根据鲁西南鼓吹乐(唢呐、锡笛主奏部分)经常演奏的曲目来看,有些是宋、元以来的杂剧曲牌,如《混江龙》、《滚绣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时期流传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一江风》、《朝天子》、《到春来》、《叠断桥》、《采茶儿》之类。因此鲁西南鼓吹乐有可能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在当地流传。
鲁西南的城镇乡村,到处都有职业或半职业的“鼓乐房”,它们多以家族或近亲搭班,平时以理发为业,遇到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他们便被聘去演奏,往往数日不绝,是民间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鲁西南鼓吹乐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管乐器、打击乐器两类。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把攥子(只用于咔戏)、大号(俗称“老嗡”)。打击乐器有小钹、梆子、钹子、云锣、小锣、乐鼓(也称“小墩鼓”)。如奏“咔戏”,则加用皮鼓、简板、中钹、大锣、小锣等。
鲁西南鼓吹乐乐队组合常见的有五种:一、用一唢呐(一般用中音唢呐)主奏的形式,民间称呼为“单大笛”。所用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一至二人);打击乐器有小钹、云锣、汪锣、乐鼓。乐队人数一般为八人,是鲁西南鼓吹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演奏形式。二、用两支唢呐(用两支低音唢呐)演奏的形式民间称呼为“对大笛”。所用管乐器有低音唢呐(二人),打击乐器有小钹、云锣(或钹子)、铜鼓、乐鼓。乐队人数一般为六人。三、用锡笛(以锡制杆的海笛)主奏的形式或锡笛(以锡制杆的海笛)主奏的形式或锡笛、笙、笛合奏的形式,此编制为演奏大弦子戏曲牌的专用乐队。所用管乐器有锡笛、笛子、笙(二人);打击乐器只用小钗或梆子。乐队人数一般为五人。四、笙、笛合奏形式,此编制是用来演奏柳子戏曲牌或民间小曲的乐队。所用管乐器有笛、笙(二人);打击乐器仅用小钗。乐队人数一般为四人。五、卡戏乐队,所用管乐器有唢呐(兼奏把攥子)、笙(—至二人)、笛子;打击乐器有皮鼓、简板、小钗、小锣、大锣。乐队人数一般八至九人。
鲁西南鼓吹乐常用的调名有两个体系,一个是承袭原地方戏曲的演奏指法变换称呼为平调、越调、二八调、“下调、起调;另一个是民间鼓吹乐所用工尺谱演奏指法变换称呼六字调、尺字调、上字调、凡字调、五字调。
鲁西南鼓吹乐曲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为一曲多变的灵活运用。普西南鼓吹乐一曲多奏所使用的手法主要有严格变奏、板腔式变奏、移调指法变卖二种。变化最丰富、最集中的是《开门》和《抬花轿》这两首乐曲。以民间器乐曲牌《开门》为例,可变化派生为《上字开门》、《尺字开门》、《凡字开门》、《六字开门》、《五字开门》、《大合套》、《风绞雪》、《婚礼曲》等十几首乐曲。以《抬花轿》曲牌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变体有《抬花轿》、《拜花堂》、《大笛二板》、《大笛锣》、《百鸟朝凤》、《快慢笛绞》等十几首乐曲。其二,鲁西南鼓吹乐富于特点的展开部分“穗子”。“穗子”在全曲是一个具有对比展开性的独立部分,它的持点是演奏上具有极大的即兴性,音型细碎,展开自由,旋律在环绕中心音不断变换游移时,伴随着丰富的节奏音型和多种演奏技巧,是显示民间演奏家卓越才华和高超演技的段落。
鲁西南鼓吹乐唢呐、锡笛常用的演奏技巧有花舌音、气控音、气拱音、滑音、打音、泛音、萧音、苦音等。
除由《开门》、《抬花轿》派生的乐曲外,还有唢呐曲《庆贺令》、《十样景》、《采茶歌》、《集贤宾》、《风阳歌绞八板》、《一枝花》、《一江风》、《越调步步娇》、《混江龙》等;锡笛笛《山坡羊》、《驻马亭》、《锁兰枝》、《驻云飞》、《罗罗》等;笛曲《双合凤》、《小笛曲》、《花香蜂婶舞》、《越调黄莺》、《风落松》、《喜新婚》、《步步高》等。
鲁西南鼓吹乐著名的演奏家有袁子文、魏永堂、和贯贤、张玉柏、牛云海、任同祥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