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绰 编辑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武功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政治家、散文家,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
苏绰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早年担任行台郎中。后得仆射周惠达的举荐,被任为著作佐郎。此后愈发受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信任。大统三年(537年),在潼关之战中支持宇文泰袭破窦泰,迫使东魏军撤离。大统四年(538年),加卫将军,封美阳县子。又加通直散骑常侍,晋封美阳伯。 大统十年(544年),升为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参与机密,协助宇文泰推行改革。大统十二年(546年),苏绰因积劳成疾而病逝,享年四十九岁。周明帝二年(558年),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追赠邳国公。
苏绰博览群书,尤擅算术。精熟政务,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他为文古朴。其作品今仅存《六条诏书》《大诰》。
(概述图参考资料 )
全名:苏绰
别名:苏尚书
字:令绰
封号:美阳伯→邳国公(隋赠)
所处时代:南北朝(北魏→西魏)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武功西)
出生日期:498年
逝世日期:546年
主要成就:襄助宇文泰改革制度,创制计帐、户籍等法
主要作品:六条诏书、大诰
最高官职:大行台度支尚书等
早年经历
苏绰出身武功大族,为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其家族历代都担任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其父苏协,曾任武功郡守。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擅长算术。
苏绰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时,西魏丞相宇文泰在东都门外为他饯行。临别时,宇文泰问道:“你家子弟之中,谁可以任用?”苏让乘机推荐苏绰,宇文泰便召苏绰担任行台郎中。
崭露头角
苏绰在一年多任职期间,宇文泰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但各官署中有难决之事,都要向苏绰请教才能决定。官府之间的文书,也由苏绰定下格式。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能。
后来,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议事,周惠达无法回答,请求暂时出外议论。周惠达召来苏绰,把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刻为他衡量裁定。周惠达之后入内禀报,他的回答得到宇文泰的称赞,宇文泰问道:“谁为你出的主意?”周惠达说是苏绰,并称赞他有王佐之才。宇文泰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随即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共济艰难
一次,宇文泰与公卿们前往长安的昆明池观看捕鱼,走到城西汉代仓库遗址,宇文泰回头问左右的人此地的故事,没有人能回答。有人说:“苏绰博识多知,请问问他。”宇文泰便召见苏绰。苏绰详细作答,宇文泰十分高兴,又进一步询问天地造化之由来,历代兴亡的遗迹。苏绰能言善辩,对答如流。宇文泰更加高兴,就与苏绰并马缓行到昆明池,竟然连捕鱼也没有看就返回。宇文泰又把苏绰留下来直到深夜,向他询问治国之道,宇文泰躺着听他说。苏绰陈述指明帝王之道,并进述申不害、韩非的精要。宇文泰于是起身,整衣端坐,不知不觉移坐而前。苏绰一直说到天明,宇文泰还未厌倦 。次日,宇文泰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才能出众的人,我要委任他政事。”随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预决定机密大事,从此对他的宠爱礼遇越来越优厚。苏绰创制文案程式,用红黑两色分别书写出入公文,又制定计账、户籍之法 。
潼关之战示意图
大统三年(537年)正月,东魏丞相高欢兵分三路,进攻西魏,潼关之战爆发。宇文泰认为进攻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的东魏大将窦泰麾下多精兵,恃胜而骄,如能出其不意,袭破窦泰,“则(高)欢不战而自走矣”。当时诸将大多打算分兵抵抗,只有苏绰、达奚武与宇文泰意见一致 ,决定集中兵力抵御窦泰,最终将其生擒。其余两路东魏军闻讯,纷纷退还。大统四年(538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封爵美阳县子,食邑三百户。又加通直散骑常侍,晋封美阳伯,增邑二百户。
大统十年(544年),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 苏绰为改革制度所草拟的《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最为后世称道。宇文泰立于座右,令百官习诵,规定不通计帐法及六条者,不得为官。
苏绰勤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由于天下尚未平定,常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份内的职责。广泛访求贤能英杰之士,共同弘扬治国之道。凡是他所推荐提拔的,后来都当了大官。宇文泰也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彼此之间没有猜忌。有时宇文泰外出巡游,便把预先签字的空白纸张交给苏绰,如果有急需处理的政事,苏绰可根据情况决断,宇文泰回来时,也只是打开看一下。苏绰曾说,治国之道,应当像慈父那样爱惜百姓,像严师那样教育百姓。
积劳而卒
苏绰每次与公卿讨论政事,总是从白天直到深夜,无论大事小事,他都十分清楚。因为思劳过度,苏绰患上了气疾, 最终于大统十二年(546年)在任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宇文泰闻讯后,恸哭不止,“哀动左右”,极感哀痛、惋惜。
苏绰将要下葬时,宇文泰为尊重其品德,下令从简安葬。他归葬武功县时,宇文泰只用一辆白色布质的车子装载棺椁,宇文泰与公卿们都步行送到同州城门外。宇文泰亲自在灵车后以酒浇地,说道:“苏尚书平生行事,他的妻子、孩子、兄弟们有不知道的,我都知道。只有你懂得我的心,我了解你的心。正准备共同平定天下,不幸竟舍我而去,有什么办法!”说到此处,宇文泰放声痛哭,酒杯也从手里掉下去。至安葬当天,宇文泰又派使者以牛、羊、猪三牲祭奠,并亲自撰写悼文。
周明帝二年(558年)十二月,苏绰与贺拔胜等十三人得以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下诏追赠苏绰为邳国公,以其子苏威袭爵。
“先治心”。治民者的关键在于“清心”,所谓“清心”就是要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这样,邪恶的想法就不会产生。与之相关,治民者要治身,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先治心”这一条就是要求执政者端正认识,以身作则。
2.“敦教化”。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俭朴、慈爱、和睦、敬让的品质。
3.“尽地利”。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4.“擢贤良”。选贤任能,不拘资历和门第,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而且,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5.“恤狱讼”。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6.“均赋役”。均平赋役,调济贫富,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西魏实际上的掌权者宇文泰很重视“六条诏书”,令百官习诵,规定各地郡守令长不通晓六条诏书者不许当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六条诏书”的实施,对西魏政治的整饬及国力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使原来弱于东魏的西魏迅速转弱为强,从而为承继西魏的北周统一北方以及隋统一全中国创造了条件。
苏绰曾草撰《大诰》,痛斥六朝以来的浮华文风。 一次,北雍州贡献白鹿,群臣想起草表章以示祝贺,苏绰对尚书都兵郎中柳庆说:“近代以来,文章华而不实,长江以南更是轻薄。洛阳的后学之士师法江南,已成风气。丞相执掌大权,纳民于法度之中。先生掌管文书,理应起草此表,以革除从前的弊端。”柳庆拿起笔,一挥而就,文辞质朴。苏绰读了以后,笑着说:“枳橘尚且可以变化,何况才子呢?”
此外,苏绰还奉命根据《周礼》改定西魏的官制,事未成而病逝,由尚书令卢辩续成这项工作。
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 (《北史》引)
苏尚书平生谦退,敦尚俭约。 (《周书》引)
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 (《周书》引)
麻瑶:“绰既操履清白,谦挹自居,愚谓宜从俭约,以彰其美。” (《周书》引)
杨坚:“昔汉高钦无忌之义,魏武挹子干之风,前代名贤,后王斯重。魏故度支尚书、美阳伯苏绰,文雅政事,遗迹可称。展力前王;垂声著绩。宜开土宇,用旌善人。” (《追封苏绰为邳国公诏》)
令狐德棻:“太祖(宇文泰)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治定之礼于鼎峙之日。终能斫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下肃上尊;疆场屡扰,而内亲外附。斯盖苏令绰之力也。名冠当时,庆流后嗣,宜哉。” (《周书》)
李延寿:“周文(宇文泰)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太平之礼于鼎峙之日,终能斫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下肃上尊,疆埸屡动,而内安外附,斯盖苏绰之力也。” (《北史》)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诸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王导)之经理琅琊,景略(王猛)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杨愔)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隋高祖论》)
杜佑:“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通典》)
司马光:“性忠俭,常以丧乱未平为己任,荐贤拔能,纪纲庶政;丞相泰推心任之,人莫能间。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有须处分,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论议,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劳成疾而卒。” (《资治通鉴》)
朱熹:“三代而下,制度稍可观者,唯宇文氏耳。苏绰一代之奇才,今那得一人如此!” (《朱子语类》)
王夫之:
流风所被,施于上下,拓拔氏乃革面而袭先王之文物;宇文氏承之,而隋以一天下;苏绰、李谔定隋之治具,关朗、王通开唐之文教,皆自此昉也。 (《读通鉴论》)
苏绰之制治法,非道也,近乎道矣。宇文泰命绰作大诰,为文章之式,非载道之文也,近乎文矣。……绰以六条饬官常,首之以清心,次之以敦化,非其果能也,自治道亡,无有以此为天下告者,而绰独举以为治之要领。自是而后,下有王仲淹,上有唐太宗,皆沿之以起,揭尧、舜、周、孔之日月而与天下言之,绰实开之先矣…故自隋而之唐,月露风云未能衰止,而言不繇衷、无实不祥者,盖亦鲜矣,则绰实开之先矣。宇文氏灭高齐而以行于山东,隋平陈而以行于江左,唐因之,而治术文章咸近于道,生民之祸为之一息,此天欲启晦,而泰与绰开先之功亦不可诬也。非其能为功也,天也。
法先王而法其名,唯王莽、宇文泰为然。莽之愚,刘歆导之;泰之伪,苏绰导之。自以为周官,而周官矣,则将使天下后世讥周官之无当于道,而谓先王不足法者,非无辞也,名固道法之所不存者也。泰自以为周公,逆者丧心肆志之恒也;绰以泰为周公,谄者丧心失志之恒也。 (《读通鉴论》)
朱轼:“苏绰谟谋于内,其忠敬节俭非犹夫崔暹、崔季舒等之倾邪也。韦孝宽扞御于外,其练达明敏非犹夫高敖曹、窦泰等之麤豪也。孝宽六旬之拒高欢、三策之平高纬,运筹决胜,不愧将才。若乃定经制、立章程,使国家焕然有更新气象,绰贤且远矣。” (《史传三编》)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九世祖 | 苏则 | 字文师。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官至侍中,封都亭侯,卒谥号“刚”。 |
父亲 | 苏协 | 官至武功郡守。 |
从兄 | 苏亮 | 字景顺,与苏绰并称为“二苏”,官至侍中,卒赠本官。 |
苏湛 | 官至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卒赠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 |
苏让 | 字景恕。官至卫将军、南汾州刺史,卒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泾州刺史。 | |
弟弟 | 苏椿 | 字令钦。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封美阳侯。 |
儿子 | 苏威 | 字无畏。隋朝名臣,曾任尚书左仆射等,封邳国公。 |
孙子 | 字伯尼。官至通议大夫。 |
表格参考资料:
《北史》卷63《苏绰传》
《资治通鉴》卷157~卷159、卷166、卷175
《史传三编》卷20《名臣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