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澄 编辑

南朝齐梁时期学者、诗人

何思澄何思澄

何思澄(约481年-534年),字元静,东海郯人,其父何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曾任余杭令。南朝齐梁时期的学者,诗人。

何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所新建阁寨,命人将何思澄的诗作题于壁,傅昭常请何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为时人所赏,除廷尉正。

梁天监十五年(517年),敕太子詹事徐勉推荐何思澄等五人撰《遍略》,迁治书侍御史。后迁秣陵令,入兼东宫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兼舍人如故。时徐勉、周舍以才干当朝,并爱好何思澄学问修养,常招致之。中大通三年(531年),梁昭明太子萧统溺水而亡何思澄出为黟县令,后迁除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卒于官,时年五十四岁。

基本信息

编辑

字:元静

主要作品:《游庐山诗》

本名:何思澄

籍贯:东海郯

性别:男

官职:东录事参军、余杭令

人物简介

编辑

何思澄像 何思澄像

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

主要成就

编辑
约郊居宅新构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壁。傅昭常请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除廷尉正。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思澄等五人以应选。迁治书侍御史。宋、齐以来,此职稍轻,天监初始重其选。车前依尚书二丞给三驺,执盛印青囊,旧事纠弹官印绶在前故也。久之,迁秣陵令,入兼东宫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兼舍人如故。时徐勉、周舍以才具当朝,并好思澄学,常递日招致之。昭明太子薨,出为黟县令。迁除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卒官,时年五十四。文集十五卷。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知子朗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工清言,周舍每与共谈,服其精理。尝为《败冢赋》,拟庄周马棰,其文甚工。世人语曰:“人中爽爽何子朗。”历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卒,时年二十四。文集行于世。主

下一篇 士争

上一篇 郭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