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浚 编辑
范浚(1102-1150) ,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宋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别名:香溪先生
字:茂名(一作茂明)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宋人(汉)
出生地:金华兰溪
出生日期:1102年
逝世日期:1150年
主要成就:“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主要作品:《香溪集》、《策略》
本名:范浚
范浚天资高迈,自幼嗜学,不喜荣利,笃志求道,独隐居不仕,于保惠寺讲学授徒,屋室简陋而怡然自乐。南宋绍兴间,以贤良方正数存于朝,因秦桧当权,坚辞不出。但似《进策》 25篇,详论富国强兵御善之道,与经国要务,供朝廷采择施行。
范浚精于理学,讲究存心养性,主要理学思想,一是阐发仁性之学。宣传“天人一道”,“天理即人事,人事即天理”,“忠信”。“俭德”,“仁为天理”,“万殊一物”,“万理一致”,“人地人神,事物万殊,一皆产于皇极”,“当用大中之道”,“尽心知性知天”,“天下一性”。提出“万类莫不共由谓之道”,“善利之念,间不容发,一发之差,递余舜跖”,提倡“君子存诚,克念克敬”,提倡德性是尊的“上知之学”,认为“耻为入道之端”,认为“惟过而悔,由悔而议”,非卜筮,鄙数。二是提倡修身,养气,笃学,致用。主张“养正为贵”,“先正其心”,“戒自欺,倡慎独”,“理之所存,师之所存;天地万物,无非吾师”,提倡“治气养心”,“卑人自牧”,提出六箴,竭尽规儆;“学者觉也,觉由乎心;心且不存,何觉之有”;“进学之义,不止不能不进”;认为“学者之患,莫大乎自足而止”;勉励“以弘毅自期,任重而力行,居困而心弯”。
范浚治学,有其独到的精深造诣。他说,“末学本无传承,所自喜者,徒以师心谋道,尚见古人自得之意,不切切为世俗趋慕耳。”他又说:“古人之学,不越乎穷理。理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还说:“学者必先存心,心存则本正,本正而后可以言学。”“学者,觉也。觉由乎心。心且不存,何觉之有?”其他还有,以至静为存心之奥,以耻为入道之端。认为古之圣人未有不由悔而成,应当力谨“惟、狂”,“克念作圣唯圣,罔念作狂之机”。曾作《心箴》,全文如下:“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渺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间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今。”
忧国爱民是范浚毕生追求和实践的重要思想,其中的“用世”成为他的理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范浚的忧国爱民思想主要表现在关心民瘼,忧叹国是;以史为鉴,宏济时艰;《进策》二十五篇三个方面。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18岁的朱熹因早就听说范浚“学甚正,而不知从何学”,于是在赴杭途中特意去香溪拜访,不遇。过了2年再次专程登门拜访,仍不遇,“因录屏书《心箴》而旋”。后来,朱熹把《心箴》编入他自撰的《孟子集注》。值得一提的是,范浚比朱熹年长28岁,此时朱熹是以求学者的身份来拜访的。
明朝嘉靖间,皇帝听经筵讲官翟銮等进讲《心箴》,“敕建敬一亭,刊立《心箴》于天下学宫,特赐专祠春秋二祭”。可见范浚在南宋理学研究就在朱熹此访当年,范浚逝世。终年49岁。朱熹亲赴吊唁。于是有“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的美谈。32年后,朱熹在理学方面如日中天,名声大噪,他为范浚作《香溪范子小传》,称范浚为“子”,可见对其尊崇之意。其中说:“近世言浙学者多尚事功,浚独有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于时家居,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亦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近始得学行之详于先友吕伯恭(吕祖谦),庸述小传以闻四方学者。”
范浚的理学思想对金华乃至浙江理学的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元黄溍称:“自贤良先生以道学倡于东南,及东莱吕氏继之。遂得濂洛之统。而北山何氏又传朱子之学于其门人,以淑后进,于是婺学大振于世。而谈者推原所自,必归于先生。”明章懋称:“吾乡圣贤之学,前此未之闻也,而浚其源者,自先生始。继而后有东莱兄弟丽泽之讲授,又其后何、王、金、许遂相继以得考亭之说。道学之传,于是为盛。非先生之功而为谁功?”
浙江范浚墓
范浚去世32年后,时年52岁的朱熹对范浚理学的评论是:“其学甚正 ”。南宋开禧三年(1207),时年83岁的陆游作长篇《宋香溪先生范公传》,其时朱熹已逝世7年了。该《传》在全面记述范浚一生治学、讲学的成就之后,特别在理学研究的地位方面作了总结:“赞曰:鸣呼!先生真豪杰之士哉。孔孟既没之后,圣贤心学不传,寥寥千百余年矣。至宋仁宗朝,则有若濂溪周子(周敦颐)得不传之学倡导于前,河南二程子(程颢、程颐)、横渠张子(张载)相继于后,东南知有圣贤心学,实自先生始。”
元黄溍称:“自贤良先生以道学倡于东南,及东莱吕氏继之。遂得濂洛之统。而北山何氏又传朱子之学于其门人,以淑后进,于是婺学大振于世。而谈者推原所自,必归于先生。”
明章懋称:“吾乡圣贤之学,前此未之闻也,而浚其源者,自先生始。继而后有东莱兄弟丽泽之讲授,又其后何、王、金、许遂相继以得考亭之说。道学之传,于是为盛。非先生之功而为谁功?”
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渺然有身。
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唯心耳。
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
唯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闲抵隙,为厥心病。
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稀!
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偶作二首 其一
晏食聊当肉,缓步聊当车。身闲贵莫比,心足富有馀。
时饮一杯酒,历观千载书。正尔良独难,亦复将何须。
偶作二首 其二
飞花拂帘幌,亦有关篱墙。随风各偶尔,何足较短长。
富贵真传舍,易人岂其常。寄语穷巷士,少安无自伤。
冬日行兰溪道中六言二首 其一
云顽欲雪不雪,梅冻将花未花。
荒草狭蹊山路,断桥流水人家。
示侄
华颠老学似秉烛,及壮贵在勤书诗。男儿不解事文笔,何异妇女留须眉。
予生早已度弱冠,畋渔籍素常嗟迟。尔今年才十八九,著力钻砺诚当时。
胡为讲道率粗灭,浪自闲散多盘嬉。或时使酒昧检束,怒骂臧获惊纷披。
我旁闻尔作气势,怜尔放骜如痴儿。人生禀受性不恶,鞚驭要使知高低。
常时见尔亦逊顺,顿以狂药生尤违。便当惩艾悼往失,痛戒濡首疏尊卮。
专心蓄力玩经笥,调护气术循绳规。吾言一日可三复,勿谓浪语无资裨。
池上晚酌
雨余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
白鸟联欢拳相对,红蕖粲艳一时开。
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
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