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棘鼻青岛龙 编辑
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是鸟脚类恐龙中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青岛龙属(Tsintaosaurus)的一个种,植食性。棘鼻青岛龙是我国发现的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由于它是在青岛附近的莱阳市金岗口村西沟发现的,头上又有棘鼻状的顶饰,所以以此得名 。
中文名:棘鼻青岛龙
拉丁学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目:鸟臀目
亚目:鸟脚亚目
科:鸭嘴龙科
属:青岛龙属
分布区域:中国山东省
恐龙体长:长约7m 宽2.1m 高4.8m
恐龙体重:约1.5吨
恐龙食物:植物,树叶,水果和种子
生存年代: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山东省莱阳市
棘鼻青岛龙化石所处的地层的时代为白垩纪晚期。它的身长为6.62米,身高4.9米,坐骨末端呈足状扩大,肠骨上部隆起,在荐椎腹侧中间有明显的直棱,后面成沟状,顶饰实际上是在相当靠后的鼻骨上长着的一条带棱的棒状棘,很像独角兽的角,从两眼之间直直地向前伸出,估计它活着时体重为6-7吨左右,但脑子很小,仅有200~300克重,活体重约7吨,它不善于奔跑,又缺乏自卫武器,只适合在淡水湖泊生存。
棘鼻青岛龙
棘鼻青岛龙外貌与“标准”鸭嘴龙似无多大区别,只是头顶上多了一只细长的角,样子就像独角兽一样。有人说这只角应向前倾斜,也有人说应向后倾斜,还有人说根本就不存在这只角。至于对这只角的作用,更是众说纷纭,它既不像武器,也不像其他冠顶鸭嘴龙那样能扩大它自己的叫声。那么,就是一种装饰品。
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是鸟脚类恐龙中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青岛龙属(Tsintaosaurus)的一个种,植食性,体长约7米,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棘鼻青岛龙的化石标本非常完整,发现于中国的山东省莱阳。
棘鼻青岛龙
棘鼻青岛龙这具举世闻名的鸭嘴龙是根据了几近完整的骨架,总长约6.6米,而命名的。它最特征处在于头颅前方有一个长而中空的管棘垂直矗立。这个长棘除了一些推断的功能(如,中央神经系统冷却功能)而外,可能是用来抵抗侵略的装备。然而Taquet曾经指出这个管棘或许是一个移位了的(或者复原过程错误摆置的)鼻骨,被误放在头骨的前方垂直立起的位置。若果真如此,那么青岛龙可能就属于一只扁平头颅的鸭嘴龙类了。对于杨钟健以“青岛龙”命名在莱阳发现的恐龙的原因,杨钟健的弟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教授,解释说:“当时杨教授发掘大本营就在青岛,在三个多月的发掘过程中,杨教授经常奔波在青岛与莱阳之间,他的一些研究工作则是放在青岛做的,展览也放在了青岛”,而且当时山东大学所在地也在青岛,杨钟健念周明镇博士等人首发之功,诸多因素使杨钟健将“莱阳龙”命名为“青岛龙”。
棘鼻青岛龙
1950年春季,周明镇博士指导山东大学地矿系学生在莱阳吕格庄金岗口村将军顶与金岗口进行野外地质训练时,意外发掘到骨骼与蛋化石。1951年,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与地质学者到莱阳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终于发掘出中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他将其命名为“青岛龙”(“青岛龙”头上有荆鼻,所以又称为“青岛荆鼻龙”)。195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莱阳金岗口村西沟又发现一条完整的“青岛龙”骨架。棘鼻青岛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它们主要以树叶、果实和种子为食。棘鼻青岛龙主要以四足行走,但在遭遇猎食者袭击的时候,棘鼻青岛龙会依靠粗壮的后足快速奔跑。除此之外,棘鼻青岛龙也会以集群生活的方式来抵御猎食者的攻击 。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棘鼻青岛龙藏品图片(一) | 图片描述:此图为1958山东莱阳市金岗口村西北约1公里的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 )化石标本照片。 保存单位: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棘鼻青岛龙藏品图片(二) | 图片描述:同图一 保存单位: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棘鼻青岛龙藏品图片(三) | 图片描述:同图二 保存单位: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棘鼻青岛龙藏品图片(四) | 图片描述:同图三 保存单位: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棘鼻青岛龙藏品图片(五) | 图片描述:同图四 保存单位: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棘鼻青岛龙藏品图片(六) | 图片描述:此图为1958山东莱阳市金岗口村西北约1公里晚白垩世(距今约7千万年前)恐龙类正模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Young)的标本照片 保存单位: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
棘鼻青岛龙
2020年3月19日,Historical Biology(历史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首次利用CT扫描棘鼻青岛龙奇特的头饰组成部分——鼻骨内部结构及头饰重建的最新研究成果。
棘鼻青岛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恐龙化石骨架,被称为新中国第一龙,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鸭嘴龙类恐龙之一,正型标本陈列在中国古动物馆。这一重要恐龙化石于1951年由中科院古脊椎所杨钟健带领的考察队,包括刘东生和王存义等在山东莱阳上白垩统王氏群金岗口组的陆相地层中被发现并采集(现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1号地点),是莱阳鸭嘴龙动物群的代表物种。1958年,杨钟健在《山东莱阳恐龙化石》一书中对棘鼻青岛龙进行了详细描述,因其最重要的特征为鼻骨呈空心棒状向前上方伸出,组成棘状的头饰,据此将其命名为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并归入赖氏龙亚科。棘鼻青岛龙化石包括两个不完整的头骨及多个个体的头后骨骼,正型标本(IVPP V 725)是一具相对完整的综合骨架,副型标本(IVPP V 818)是一个更年轻个体,仅保存头骨的后半部分,同一地点还有一些零散的头部骨骼和大量头后骨骼也被归入这一属种。
由于头饰的不同,鸭嘴龙类被分为赖氏龙亚科和栉龙亚科两类,其中赖氏龙亚科的头饰均由前上颌骨和鼻骨共同围成中空的鼻腔,并向后上方伸展,形成较大的像头盔状或冠状的头饰;而栉龙亚科大部分是平头的(没有头饰),部分具有较小的实心头饰主要由鼻骨构成,向后上方延伸。杨钟健最初的研究认为棘鼻青岛龙具有中空的呈棒状且顶端分叉并向前上方伸展的特殊头饰,这与其他鸭嘴龙科成员的头饰明显不同,所以,自棘鼻青岛龙被研究报道以来就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头饰的有无、形态特征、是否中空及其属种的有效性等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怀疑其主要以鼻骨形成的头饰并非空心结构,认为可能属于栉龙亚科并质疑其属种是否有效;还有一部分研究者支持棘鼻青岛龙具有空心头饰,并根据其他一些头骨及头后骨骼具备赖氏龙亚科的特征,将棘鼻青岛龙作为一个有效的分类单元归于这一亚科。
2013年, Prieto-Márquez和Wagner对棘鼻青岛龙的头饰进行了重新研究,认为棘鼻青岛龙具有赖氏龙亚科典型的由鼻骨和前上颌骨共同构成的向后上方延伸的空心头饰,但由于鼻骨狭小不适于气流通过,鼻骨腹侧并没有气流出口与颅内相通,因此对于这一棒状鼻骨是否为空心结构仍有疑问。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汪筱林研究团队重点首次对棘鼻青岛龙向前上方伸展的鼻骨进行了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无损状况下对鼻骨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观察和研究。CT扫描的结果显示,棘鼻青岛龙鼻骨内部不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而是实心的类似“三明治”结构,即鼻骨内部由中部条带状的高密度部分和两侧的低密度部分构成。从CT扫描的横截面观察,在棒状鼻骨的大部分区域,这一中间高密度部分始终前后贯穿于鼻骨,而两侧低密度部分无法合围形成空心的管状。研究者认为中部高密度部分代表内鼻骨关节,而两侧低密度部分代表一对鼻骨壁。中部密度较高部分是由于鼻骨愈合用以加强对头饰的支撑作用。CT扫描和外部形态观察均显示棘鼻青岛龙棒状鼻骨有多处断裂,尤其是鼻骨棒状部分根部的断裂最为严重,中间充填石膏修补,如将石膏去除骨骼断裂面重新拼合复原,则鼻骨更向前倾。同时,棘鼻青岛龙与其他赖氏龙亚科基干成员相似,其下颞孔背缘与眼眶背缘等高,颅顶后部相对水平,研究者支持杨钟健最初描述的鼻骨向前倾斜,而不是Prieto-Márquez和Wagner认为的鼻骨后倾。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棘鼻青岛龙的头饰进行了重新复原重建,认为棘鼻青岛龙鼻骨内部虽为实心结构,但其与上颌骨共同组成了比目前正型标本所显示的更大的向前上方伸展的中空头饰,与典型的赖氏龙亚科向后上方伸展的头饰不同。
此次研究还发现了棘鼻青岛龙鼻骨的另外一个形态学特征,在鼻骨根部也分成两支,有一个窄条状结构夹于其中,无论外部观察还是CT扫描均显示这一结构与周围的鼻骨和额骨均有明显界限,且密度也有所不同。CT扫描还显示其矢状面向腹侧变小,近似于半圆形,其尾部与棘鼻青岛龙更年轻的副型头骨的两个额骨的鼻骨关节面中间的裂隙相似,认为这一结构为一个被沉积物填充的窄沟,是从鸭嘴龙超科基干类群和一些较原始的赖氏龙亚科成员所具有的额骨鼻骨囟(frontal-nasal fontanelle)演化而来,而并非此前学者认为的额骨前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