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海为家 编辑
四海为家(拼音:sì hǎi wéi jiā)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
该成语原指封建帝王称占有四海,统治全国,用以夸耀帝业宏大,也指国家统一;后用以形容志在四方,漂泊无定,到处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中文名:四海为家
外文名:(in one's wanderings) make one's home wherever one may be
拼音:sì hǎi wéi jiā
近义词:浪迹天涯、远走高飞、浪迹江湖、四海一家、志在四方、萍踪浪迹
反义词:安土重迁、叶落归根、饮水思源
注音字母:ㄙˋ ㄏㄞˇ ㄨㄟˊ ㄐㄧㄚ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下》
语法结构:主谓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
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荀子·议兵》)
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
衍生典故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史记·高祖本纪》)
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汉书·高帝纪下》)
后来,“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这句话,被简化引申为“四海为家”这个成语。
“四海为家”漫画插图
项羽败亡后,天下仍不太平。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发生了楚王信叛乱事件。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又发生了韩王信叛乱事件。可是,到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初,萧何亲自监造的长安未央宫建成了,未央宫建有东阙、北阙、前殿、武库以及太仓等,刘邦去一看,“见宫阙壮甚”,就为之大怒,说:“天下凶凶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这时说出一番道理:“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史记·高祖本纪》)这里的记载是说,刘邦出征回来,看到新造的未央宫之宫殿非常壮观,很是生气,便对萧何说:“天下动荡纷乱不止。苦苦争战了好几年,成败还不可知晓,为什么要把宫殿修造得如此过分豪华壮美呢?”萧何理直气壮地说:“正因为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才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建成宫殿。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宫殿不壮丽就无法显示天子的威严,同时也不能体现让后世超越的雄心壮志呀!”刘邦听了萧何这一番阐述,才高兴起来。萧何这里说的“天子四海为家”一语,脱胎于荀子说的“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议兵》),是对大一统局面形成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四海为家”原指封建帝王称占有四海,统治全国,用以夸耀帝业宏大,也指国家统一;后用以形容志在四方,漂泊无定,到处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结构是主谓式。
运用示例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人君以四海为家,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何有公私之别?”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弟一身四海为家,迹同萍梗;况所志未遂,何暇议及室家之事?”
现代·吴祖光《闯江湖》:“咱们作艺的四海勇家,两个山碰不上,两个人总有碰上的日子……”
现代·鲍昌《庚子风云》:“告诉你,大爷我是个当兵的,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吃的是朝廷的钱粮,和你来抽死签、争码头,没那个劲头儿。”
现代·张长弓《漠南魂》:“安置好这些事之后,他就告辞了乡邻,领着小龙和虎子出了一眼井村,从此远走他乡,四海为家,就要飞到那荆天棘野里一试自己尚未疲倦的翅膀!”
“浪迹天涯”的意思是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远走高飞”的意思是指像野兽远远跑掉,像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四海为家”与“远走高飞”有别:“四海为家”强调的是生活漂泊不定,在哪儿都能生活;“远走高飞”强调的是好不容易摆脱困境后外出寻找出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