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编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

沈浩沈浩

沈浩(1964年5月-2009年11月6日),汉族,安徽萧县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现铜陵学院)会计专业毕业。 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参加工作。

2004年,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农村任职干部任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为小岗村修建公路,引进资,集中土地。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年仅45岁。

沈浩获得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沈浩

外文名:Shen hao

别名:沈明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安徽萧县

出生日期:1964年5月

逝世日期:2009年11月6日

毕业院校:铜陵财经专科学校(现铜陵学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代表作品:沈浩日记

主要成就: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人物生平

编辑
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原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村委会原主任,2010年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2月,他作为安徽省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凤阳县小溪河镇任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由于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的群众两次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2009年11月6日,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

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榜样,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的典型。到小岗村任职6年,他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发展的新路,改变了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加到6600元,村道修好了,家家户户改善了住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称他是“我们离不开的干部”。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早期经历

沈浩,原名沈明月,1964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圣泉乡孙秦庄村。

1980年,就读郝庄初级中学。

1982年,就读于安徽萧县中学。

1984年,高中毕业,考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现铜陵学院)。在铜陵财经专科学校期间,沈浩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1985年,他是全校唯一的“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也是全校唯一的“省级三好学生”。1986年毕业前夕,沈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安徽省财政厅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安徽省财政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

任职小岗

2004年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沈浩到村伊始,随即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走访活动,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他组织大包干带头人、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深入华西村、红旗渠等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让村民直观感受小岗村与外界发展的巨大差距。他制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三步走发展思路,形成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村、制度创新实验村、城乡统筹先行村、文明和谐新农村的定位,为小岗村的突破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底,连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2008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03年的2300元增长到6600元。

积劳而逝

2009年11月6日凌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2009年11月8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等看望沈浩同志亲属,并转达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亲切慰问。

在沈浩牺牲后,中组部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广大干部和公务员向他学习,做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同时,沈浩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主要影响

编辑

基础设施

沈浩沈浩

2004年以前,小岗村村民的住房以瓦房、平房为主,部分农户住的还是草房,有的贫困户住的甚至是危房。在6年时间里,沈浩多方争取资金,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新建改建住房108套,绝大多数农民住上了两层以上的庭院式楼房。村民人均收入也步入了增长快车道,由2003年的2300元发展到2009年的6600元。他还带领干部群众先后建起了农贸市场、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档案馆、村头文化广场、村卫生室,改善了小岗小学的教学条件和体育活动设施,村内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沈浩先后为村里修建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让小岗村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依托已建成的80亩葡萄示范园,通过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培育壮大葡萄特色产业,办起葡萄文化旅游节。

2007年,沈浩争取来资金,全村每户发两万元加盖2层楼房,修复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当年,3个居民小区2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2008年9月,小岗村幼儿园开班。

引进资源

沈浩在小岗村的6年时间,为了小岗村的发展,奔波多地招商引资,累计引进投资近30亿元。特别是2009年,引进美国GLG集团建设占地1000亩的小岗村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产业园;引进广州从玉菜业投资1.5亿元,建设1500亩蔬菜种植核心示范区;引进深圳普朗特集团投资6亿元,流转土地4300亩,建设融设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示范、旅游观光、会议接待、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引进滁州客商投资8000万元,建设占地240亩集教学楼、学员楼、专家教授楼为一体的花园式宾馆——小岗村培训中心,改变了小岗村落后的面貌。

2006年,沈浩从安徽科技学院首批引进3名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发展双孢菇生产,先后成立蘑菇、葡萄等产销合作社,不仅给村民们带去先进理念,推广种养技术,也解决了销售难题。2007年5月,沈浩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小岗村面业。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GLG生命科技集团在小岗村建设GLG高科技产业园。

集中土地

2006年,沈浩在村民大会上提出了酝酿已久的发展思路: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全村1800亩耕地,扣除前些年办的400亩葡萄园,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

修建公路

2006年12月19号,在沈浩支持下,小岗村到合肥的长途线路开通。

2008年6月,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由于京沪铁路隔开了小岗村与307国道的联系,长期以来,小岗人出行要绕行20多公里。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进出村比原先缩短了20多公里路程。

所获荣誉

编辑

称号

时间

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

2007年

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

2008年

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

2009年

全国百名优秀村官

2009年

感动中国人物

2009年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10年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2010年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2011年

人物评价

编辑

人民网:沈浩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座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两厢牵挂,一样深情。

胡锦涛:“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请转达对沈浩同志亲属和小岗村村民的亲切慰问。”

习近平

①沈浩同志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②希望驻村干部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向沈浩同志学习,宁肯自己多受累,也要让群众快脱贫,宁肯自己掉上几斤肉,也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③希望大家向沈浩同志学习,进一步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

李源潮: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王金山:沈浩是安徽省下派干部的优秀代表,他扎根基层群众、竭诚为民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他的离去是家庭的一大损失,也是我们干部队伍的损失。我们纪念沈浩,就要把他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把安徽的事情办得更好。

蔡赴朝:沈浩树立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楷模和精神丰碑,弘扬他无私奉献、扎实务实、锐意创新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陈国星:他出生于农村,对大地和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小岗村。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与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太平:“我们和常人一样,面对委屈时也有怨气;面对压力时也会泄气;面对风险时也没底气;面对责难时也有脾气。但我们都能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下来,就是因为沈浩这面镜子给了我们无穷的正能量。

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党委书记杨龙和:“沈浩虽然是省厅下派的干部,却一点没有官架子,把群众当亲人,把自己当公仆。 ”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沈浩同志是基层干部的杰出典型和时代楷模,其精神更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我们每一年清明节都举行集中祭奠仪式,就是要学习、传承和发扬好,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一心为民的沈浩精神。工作中面对困难挑战、矛盾纠纷和疑难杂症时,我们要想一想沈浩同志,学一学沈浩精神,这是沈浩同志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力量;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复兴道路上,所必备的精神要素;更是小岗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村党委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小岗群众勇立时代潮头、争当改革先锋、当好乡村振兴领头羊的动力源泉。

严金昌:沈浩书记来到小岗村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在承包商给出超出预算的报价时,他召集群众开会讨论,最终决定村民们自己修路。他扛水泥,拌砂浆,徒手捧起掉落在地面的水泥。他走近群众,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村民们认定“这是一个干实事的书记”。

轶事典故

编辑

三次手印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起草了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并用按下红手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愿望。98颗鲜红的手印,感动了组织,也感动了沈浩。村民们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送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2008年12月,沈浩在小岗村第二个任期就要结束了。越临近这个时间,小岗村民心情越矛盾,想继续挽留他,但考虑他长期远离家庭又于心不忍,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他们还是再次按下186颗红手印。在沈浩去世的三天前,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对他说:“沈书记,现在三年又到期了,我们还想留你再干三年。”沈浩笑着说:“我不走了,永远在小岗干了。”2009年11月,应小岗村村民第三次按下红手印强烈请求将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

促膝谈心

2004年2月,沈浩刚到小岗村时,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家底还很薄,发展仍然滞后,他的前几任一直在探索发展的路子,那时小岗村的发展思路还不甚明晰,村民对他的到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有的人甚至投来怀疑的目光,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两遍,和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情况。与村“两委”成员和“大包干”带头人深入交心,谋划小岗村发展路子。

手捧水泥

小岗村内要延伸前些年由外省援建的村中水泥主干道。最初,村里打算从外面请工程队,但这样最少也得花费四五十万元。有人提议由村民自己施工,沈浩就召集村民开会算细账,最后决定由村里租机械、村民出工自己干。这样不仅能省钱,还能让村里人挣些工钱。“修路时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浆。

有一次,看到刚拌好的水泥浆漏了一地,他生怕浪费了,一时又找不到铁锹,就用手把水泥一趟一趟捧到路面上,弄得全身都是泥浆,手也烧起了泡等路修好后整整省了20万元。

小岗村修直通省道307线的快速通道,必须在京沪铁路上建一座高架桥。沈浩多次去北京、上海、合肥等地,跟铁路和交通部门协商了。终于,小村官让大铁路“破例”了一次。在高架桥合龙的时候,这一段铁路专门为此停运了40分钟。2008年6月底,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进出村比原先缩短了20多公里路程。

帮扶群众

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知道后,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个有智力障碍,生活十分困难,沈浩对关友林特别照顾,逢年过节都要给他家送去慰问金和年货,就连他家的被子、衣服都是沈浩送的。村民殷广勇妻子痴呆,一家四口人住着破房子,生活很苦。沈浩第一次到他家就掏出200元钱给殷广勇,并给他们家照了一张全家福。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章的遗孀毛凤英老大娘病得较重,沈浩知道后,及时把她送到医院,跟院长说:“老人不容易,尽管给她治疗,账我来结。”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86岁的邱世兰老大娘拄着拐杖说:“这拐杖就是沈浩回省城给我带来的,说碰到我时发现那根坏了,怕我跌倒了。”

难忘年饭

2007年农历三十的早上,沈浩一开门,发现邱世兰坐在门前,以为她有什么难处,忙问什么事?老大娘说要请他吃年饭,沈浩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但又不忍心打扰,连说算了算了,大娘却不依不饶:“二十多年来,我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不去那可不行。”面对大娘的一片真情,沈浩很感动地吃了这顿极其难忘的年饭,它饱含着一位年迈的小岗老人对沈浩的真心厚爱和最高褒奖。那天晚上9点多,沈浩才赶到合肥,家里人一直在等着他吃年饭。

人际关系

编辑

亲属关系

姓名

母亲

沈纵氏

妻子

王晓

女儿

王一

人物纪念

编辑

书籍

沈浩日记沈浩日记

《沈浩日记》由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亲自作序,中宣部领导亲自督导制作而成,是权威、真实、全面的沈浩日记读本。

本书从沈浩29本移交备案的日记中遴选了最感人、最激励、最具光辉意义的150几篇日记编著而成。日记中既有对工作的热情,也有对家庭的歉疚和矛盾,既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解读,更有对人生、对某个现象的思考。

纪念馆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位于小岗村办公楼北侧, 2010年7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该室是利用沈浩同志生前住所改造而成的,占地面积13162平方米,建筑面积1669.26平方米,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

学校纪念

铜陵学院是沈浩的母校,是沈浩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源头之一。铜陵学院命名了校园沈浩路,设立沈浩精神宣讲团,建立沈浩团支部、沈浩之家学生党员发展服务中心,努力将沈浩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沈浩墓

沈浩墓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公墓内。

艺术形象

编辑

类型

名称

出品地区

上映时间

沈浩饰演者

电影

《第一书记》

中国

2010

杨立新

电视剧

《永远的忠诚》

中国

2011

张国强

话剧

《魂系小岗》

中国

2010

孟祥伦

下一篇 王克

上一篇 张祚瑞